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2.烈烈宰相风

大唐官 2.烈烈宰相风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啪”的一声,坐在主人席位上的杨绾将手中的食箸搁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其余官员和在场的学生们也都迅速搁下来,人们都在等待着中书侍郎的训话,偌大的论堂满是寂静,没人敢吃食物。

高岳也搁下来,趁机摸出红芍小亭送他的精美小糕点,急忙低头偷偷吃了两口,因为食案上的饭菜实在是太粗劣了。

“朔方掌书记陈光,在否?”杨绾问到。

很快只见席位当中,一名官员拱手行礼,说下官在此,并说原本相国寿诞,汾阳王应亲自赴宴的,但因霍国夫人薨去,郡王和八子七婿尚在居丧期间,所以派我前来,还望相国海涵。

杨绾对这个倒不在意,他皱着眉毛,“去年汾阳王在亲仁坊府邸里宴请朝臣,一餐花去了二十万钱,有无此事?”

这话一出,在场官员无不低下头来,局促不安,而取代高郢担任郭子仪掌书记的陈光面对这个质问,更是脸色难堪。

可杨绾就是这种风格,他向来嫉恶如仇、直言不讳,敢当众评判汾阳王郭子仪的,满朝上下怕是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这也是代宗皇帝最终任命杨绾为相的原因。

“确,确有此事。”陈光避无可避。

“京兆府少尹杜济来否?”

另外个官员急忙回答说在此。

话语未落,杨绾重重掼了下食箸,吓得宴会上所有官员都抖了一下,“京兆府这两年做的好事!专送达官贵人之子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并且号称送十人必中八人,使得国子监的学生空有才学,但却屡屡下第,以致还有人因下第而心痛而亡。”

原来张谭惨死的消息,已传到杨绾的耳朵里。

那杜济只是伏在席上瑟瑟发抖,任由杨绾数落,不敢回半句话。

“此外你们大尹每日出行,随从人马衣衫锦绣,不下二三百骑,叫嚣长安城各条官街,知不知道什么叫扰民,什么叫奢靡?”杨绾说到这里,气得白胡须有节奏地抖动着。

“遵令,大尹因逢双日要在大明宫的递院里上番(值勤),未能来赴宴,下官回去后立刻对大尹传达相爷的意思,只是撤裁到何种程度,还望相爷明示。”

“只留十骑,即在明日,能办到吗?”

“敢不从命!”那京兆少尹杜济急忙唱诺。

哇,杨绾当真是威风八面,在后面目睹这一切的高岳既佩服又羡慕果然,在唐朝当上宰相,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接着杨绾又问到,“崔中丞。”

这下,一名中年官员还没等相国说什么,就麻溜地走出来,拜伏在杨绾案前,此人正是御史中丞崔宽,只见崔宽直接说,“禀相国,某家兄在通济坊南有处宅第名曰月堂,已是奢华逾制,随即开春后,就齐集工匠将其平毁,所有木石材料无偿送至皇城将作监充公!”

哦,原来昨日见到的长乐坡月堂,便是这位崔中丞兄长家的。

刘德室靠过来介绍说,“这位崔中丞的兄长可了不得,是西川节度使、检校尚书仆射崔宁,雄踞蜀中已有十年,家财何止亿万啊!”

杨绾呵呵笑起来,他捋着胡须,眯着眼对崔宽说,“长安城这两年每年百姓用水不足,除去春旱影响外,很大缘故是达官贵人在城内各水渠上架设水(即水碾),减耗水力,壅塞渠道所致。本来想叫你崔氏毁去你家五处水,给朝中百官做个表率的......”

“月堂要平,水也要毁!”还没等杨绾话说完,崔宽就立刻拧起眉毛,挥动袍袖,非常有气势地表态道。

杨绾满意地点点头,接着柔声下来,举起食箸,对着所有人说吃吧吃吧。

赴宴的众多官员勉强地笑起来,也互相举起食箸劝道,吃吧吃吧。

但锦衣玉食惯了的他们,那里能吃得下去啊!高岳看着他们,各个呲牙咧嘴,痛苦不堪,而杨绾亲自夹了几份野菜,摆在自己口中慢慢嚼动着,嚼着嚼着,便又哭了起来。

相国这么一哭,众官们不明所以,各个急得停下来,眼泪也要冒出来了。

“诸位,我杨绾平日里还自认为节俭,没想到今日亲口吃了国子监的饭菜,才知道天子门生这些年都过的是何等寒酸何等悲苦的日子!”杨绾越说越激动,越说越伤悲,泪水顺着他满是褶皱的脸上汹涌而落。

众官顿时都嘤嘤而泣,恨不得比相国还要悲伤,

这时崔宽又转了出来,当场提议,“请将京城六品以上官员每月手力课钱,统一拨给国子监为厨料钱。”

崔宽这话一说出口,其他官员表面上都应和,心中全是片“mmp”之声。

手力课,本是唐朝的一项徭役,即征发配给人丁为官老爷们服务,给京官配的人丁叫防阁、庶仆,给外官配的人丁叫白直、执衣,此外还有士力、仗内、亲事、门夫等各色杂役,主要任务就是给当官的抬轿子、扇扇子、贴身护卫、看大门、端衣送茶等等;这本来是项固定的福利制度,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来当官不需要那么多的仆役,二来老百姓也不想被征发去从而耽误劳作,于是唐政府自开元天宝年间,索性将所有“手力课”由现役转为纳资即京畿和州县的百姓,直接缴纳“手力课钱”来代替劳役,而这笔钱也作为官俸的一部分,发给京官外官们。

现在崔宽公然要将手力课钱送给国子监当厨料,这,这简直是,慷我们之慨,成你崔家之美,反正你崔家也不靠官俸吃饭!

但对崔宽的提议,杨绾大大地表示赞同,赞扬崔家不愧是博陵崔氏的后裔,家风果然了得。

转瞬间京兆少尹杜济也转出,同样拜伏下来,主动要求,“此后京兆府送举子去礼部应试,送十人的话,就先从国子监内挑选五人,送二十人的话,就先从国子监内挑选十人不能让天子门生受委屈。”

高岳心想,马上汾阳王的掌书记陈光也要转出了吧。

果不其然,接下来陈光果然也拜伏在杨绾案前,称回去后必将谏言汾阳王,捐出五千贯来修缮国子监的鲁圣人宫和各堂各馆舍。

“很好,汾阳王若是有此首善之举,京中其他重臣都会踊跃响应的吧!王缙先前当路时,唆使圣主和各节度使施舍大批钱财,广建佛寺,京畿无数美田皆被寺社吞并侵占。马上少不得要一一退还,用作官田、学田之需。”

杨绾此言一出,整座论堂之内,国子监上下无不欣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