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9.让二又追三

大唐官 19.让二又追三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说完,公主自檐子当中,取出幅画轴来,说本来想和炼师一起参详修改的,可恰好遇到你,就直接馈赠好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高岳便伸手去接:“请公主放心,岳必定珍藏。”

唐安笑起来,就问到听闻少尹随后要入三川行营为左司马,主持上津道转运,不胜欣喜感怀,又闻少尹先前于漫川关取得大胜,阿父都在阁子里喜形于色来着,不知漫川关是个什么模样?

高岳就回答说:“漫川者,取关隘四周山川漫漫之风貌。”

“那一定很雄浑了。”

“正是,景色壮大,不减西陲北疆。”

公主心中微微叹口气,想到此后要是可以去看看就好了。

“少尹,此后多多保重,我唐江山希冀诸位扶持。”然后她轻轻挥手,向高岳道别,把帷子给放了下来。

楼院的那所阁子当中,皇帝是单独接见高岳的,很谨慎地试探着对方的口风道:“合川郡王先前请王为利州刺史,赵光先为洋州刺史,此二州皆是兴元府的支州郡,理论上应受高卿辖制,可王、赵久经沙场,资历深厚,又是合川郡王亲人心腹,朕担心高卿行事不能快意。”

高岳一听,皇帝实则对他传达这样的讯息:

高三啊高三,你看看朕对你们奉天元从党也算够意思吧!你和韦皋窜升得多快呀,不过李晟权力膨胀得更快,你得替朕想想办法,不然你行事不能快意,朕此后行事也不得自专。

这皇帝是要小小挑拨下我和李晟的关系?

不过也无妨,李晟我要结盟,可皇帝我也要拉拢的,朝堂势力越均衡越好,方便我更快捷地在各边下砝码,持续进步。

高岳想了想,说陛下可“让二追三”。

“请益。”皇帝有些不太明白,便让高岳再次详细地谈谈这个“让二追三”。

“陛下不是已留河东马仆射为一闲手了吗?”这时高岳先意味深长地提到马燧。

皇帝当即会意,心中想高三果然聪明,知道朕先前在组建三川、三南行营时,又让崔宁、段秀实、李晟光复京师,却独独不提马燧,当然是有深意的。

这个策略是他和陆贽、郑事前商量出来的,看来并不能瞒过高岳。

“让二,陛下先让卢杞(罢黜卢杞为凤州司马),又让张延赏(欲让张延赏为相而不得,妥协下来让大臣们共同推举的萧复为相);但可追三,哪三?一是河东马燧,二是出合川郡王去西川,三是......”

说到“三”时,高岳面露犹豫的模样,满是难以启齿的表情。

皇帝稍微环视四下,便请高岳详细谈谈,让李晟去西川是什么门道。

“如今合川郡王为神策行营都统,如京师光复后出镇西川,一来可牵制西蕃,二来也方便陛下复建神策军啊!”

这话一说,皇帝就醒悟过来。

他刚刚继位时,曾成功让白志贞自神策军王驾鹤那里夺得兵权;而现在若让李晟在京师光复后继续把持神策军,这可真的不是件好事。

所以李晟去西川后,恰好可腾笼换鸟,重新组织起完全忠于自己的神策军。

“如何处事?”皇帝想要听具体的做法。

高岳就建议皇帝,以后不妨组建两个神策军大营,以取代原本零散于西北各地的行营。

“两个大营。”

“一为奉天大营,或曰神策右行营,可五万人,为泾原、凤翔、山南西、灵武诸军后拒,主要应对西蕃,伺机光复河陇;一为汴州大营,或曰神策左行营,可三四万人,为汴宋、徐泗濠、山南东道、河阳等诸军后拒,主要监视河朔、东南、江淮、淄青各方镇,保护漕运。此外,陛下可于京城内组建三万新军,取代原本神策团结(此次长武师变,畿内的神策团结表现不佳,忠诚尤其有问题),称“后殿子弟”,此军内可镇守京师,外可配合神策左右行营,征讨四方神策左右大行营,再加后殿子弟军,共十二万众,立军资库、军器监,是为天子六军武备俱全,逆贼不敢觊觎神器也。”

“那么如何供军?”李适现在对全天下的财赋就靠着一条漕河的情况,是完全怕了,一旦这条漕河断了,整个帝国就立刻陷于休克状态。

高岳就用手在地板上为皇帝指画:

前杨炎为相时,推两税法,将天下财赋分为三品,即上供、留使和留州,那么上供部分,陛下不必再全行汴宋一条漕河,而是可行三条漕河路线。

一条,淮南、宣润的财赋,继续走汴宋,留下相当部分供神策左行营;

二条,荆南、湖南、桂管、岭南、鄂岳、江南等地的米帛财赋,走扬子江(长江),过江陵府、夔府(今重庆东),由夔府转入西汉水(嘉陵江),直抵凤翔,并蜀地财赋,供神策右行营;

三条,还有条备用漕运路线,即重新开通古秦汉时期的鸿沟线,这条漕河和汴宋运河相比,更加安全,不会被魏博、淄青等割据方镇威胁,可前提是彻底消灭淮西镇。

皇帝明白了,连连颔首,一旦有三条漕运线,主次分明,互相备用,安全系数果然大了许多。

“高卿所言,朕已了然于胸,还望勿要将此日之语外泄。”

接着皇帝又问高岳,那么第三是什么?

高岳当即顿首,口称臣不敢说。

李适就说你我间还有什么不可言的!

“请陛下将合川郡王的女婿张,出为剑州刺史。”

听到这话,李适就皱皱眉,心想李晟先前想要完全控制蜀地和关中的道路,希望让外甥王为利州刺史,赵光先为洋州刺史,又想让女婿张为剑州刺史,朕坚决留张在身边,让他为礼部司郎中,如今高岳为何又坚决要遂李晟的心愿呢?

可高岳接下来的话,让皇帝茅塞顿开,“请陛下仿效昔日明皇,亲自于奉天城考试,将随驾元从的七**品诸官员,分授为山南东西诸州县令,如此臣岳又如何不能为陛下快意行事耶?”

可以可以,李晟最多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腹到州一级为刺史,可县一级官员的任免权还在朕手里,只要朕亲自考核,把各州的县令都换成自己人,那么区区几位刺史,上有高岳这位兴元府少尹压着,下有诸位县令掣肘分权,又何能为哉?

自古以来,大到国家政权,小到一个公司,为什么会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很简单,就是为了权力的分配和角逐有时候上层指令中层去压迫基层,有时基层会联合中层反抗上层,而高岳此举,则是上层拉拢基层,来控制中层。

“请高卿以兴元府诸县县令为先导。”皇帝当即说到。

意思叫高岳开名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