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9.勾当神策军

大唐官 19.勾当神策军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问完崔造的意见后,皇帝明显心情舒缓很多,可他却没有放过高岳,而是要求马上高岳留下来于楼院当中,单独有事要询问。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单独问对前,高岳的心中已有所触动,他想起先前于上津道监督军卒、贫户搬运财富粮秣时,曾遇到往东去的刘晏,刘晏很清楚地告诉他以后大唐的江山秩序,是由漕运来决定的。

“这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命脉啊!”高岳慨叹道,先前李适平藩的失败,及现在韩和中央朝廷间的矛盾,无不是由漕运利权的争夺来决定的。

崔造告退后,皇帝坐于屏风后,高岳对面而坐。

高岳心领神会,即刻自袖中取出份文簿来,呈交于皇帝之前。

皇帝接过来一览,是心花怒放,“二百七十七万贯。”

高岳说是的,这笔钱的账目是这样来的他当皇城宣慰使,城中附逆或有附逆可能的官僚、寺院、商户,都来找他求情,便将自家的产业情况详详细细老老实实地登记在这道文簿上,希望将来只是交出部分赎款来抵罪,可谁想后来李晟入城后,又按照皇帝给予的御札名单狠狠地杀了遍,所以很多刀下亡魂的家产直接被“接受”。

足有近三百万贯。

这让李适喜出望外,当即说:“大逆、谋逆者,家资全部没官。”他先前平定河朔叛乱时,强征长安百姓的间架税、除陌钱、什一钱,把百姓折腾得怨声载道,也不过得了二百万贯钱而已,可万万没想到,留在长安城的这群官员的家产居然有这么多!

早对部分官员下手,也不至于酿成“长武师变”。

“高卿,这钱......”

“陛下,所得钱款,一半在京兆府公廨当中,一半屯于安国寺的长生库里。”高岳表示这种事无需亲自过问,我早已做得稳稳当当的。

“善,善。”皇帝忙不迭地赞赏道。

接着高岳便向李适请求道,这一大笔赃钱随即入陛下的大盈库,可解朝廷的燃眉之急,马上征讨李怀光也好,赏赐行营将士也好,这三百万贯足矣。所以,“请陛下废间架、除陌、什一诸税,以安京畿乃至天下的民心。”

李适心中很满意,高岳是识相的,知道这笔钱应该入他的私库,自从遭到兵变后,而今李适已不再信任归宰相掌管的国库左右藏了。

钱帛,应该由我亲自过问才是。

于是李适顺水推舟,答应了高岳的请求,称先前那些都是苛政,非朕本愿,如今可一并废除。

而后两人起身,除了内堂,在楼院里踱着步,边走边谈。

皇帝又问高岳,对韩的事有什么看法,方才崔造在这里你不方便说,现在可畅所欲言。

高岳只是提了一个意见,他对李适进言:“韩统掌东南利权,但对国家未曾有叛逆之举,陛下不但要堵,也要疏。”

“那依高卿之见,如何疏?”

“韩力主平叛后对河陇用兵,所以陛下一面可削他的利权,一面可在泾原、凤翔设神策右大营,诱导韩自东南送米粮、钱帛来助饷,不出二三年,右大营可有五万精锐,再配合西北、蜀地、山南西的其他边军,对西蕃可攻可守。”

“这个‘疏’策倒是不错,然则高卿啊,对西蕃的战事,你有信心吗?”

高岳心念,只要你不一顿微操猛如虎的话,凭段秀实、李晟和我岳丈,再加上我和韦皋的支援,对付西蕃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他又不能过分夸赞这几位,害怕引起这位的猜忌,就迂回了下,称“只要神策军右大营成形,陛下委派得力干城统领,必能开边复土。”

“那朕以骆元光为右大营都统,可否?”皇帝试探地问到。

高岳眼珠微微一转,他深知骆元光在神策军体系当中,素来和李晟不和,倒是邢君牙向来唯李晟马首是瞻,于是便回答说,“依臣岳的愚见,右大营可设左右神策兵马使统领,由骆元光将军、高崇文将军......”

话还没说完,皇帝忽然插了句,“朕欲以左监门大将军谭知重,监勾当神策右大营,并掌西北诸马坊,何如?”

一听到这话,高岳仿佛听到了历史的齿轮往前滚动的嗤嗤声。

果然李适还是李适,在这次播迁奉天城后,他感到把禁军交给王驾鹤这样的武将是不行的,给白志贞这样的文吏也不行,终于他还是考虑使用最信任的宦官,来“监勾当”禁军。

所谓的“监”,即是监察的意思。

而所谓的“勾当”,则是主管的意思。

也即是说,谭知重“监勾当”神策右大营的话,不但会履行原本“观军容使”的职能,更是要直接掌管这支军队,而骆元光和高崇文二位,虽然品秩可能与谭知重相等,但应该只负责征战时领军了。

这种以宦官监勾当禁军的举措,后来制度化了,也即是大名鼎鼎的影响了整个中晚唐历史走向的“神策中尉制”。

这种制度的萌芽,高岳当然......

不会反对。

说白了,在皇帝的眼中,禁军不应该由其他人执掌,不管是节度使,还是南衙宰相,都不会得到皇帝真正信任,禁军这支队伍而只应归于自己,但身为皇帝又不可能真的跑去直接管理,说到底皇帝还是需要代理人替自己掌军。

而这代理人,李适择来择去,又吸收了先前教训,很自然也必然地会选择身边的宦官。

宦官依附于皇权,又是最不可能篡夺皇权的,这便是皇帝的实际考量。

非常真实也非常现实。

高岳还没有强大自信到在历史发展的轮子前“螳臂当车”,也自然不会对皇帝的想法提出反对。

当然,还有个原因,他自己和谭知重、霍忠唐这类宦官的关系都很不错。

“大营平日种种由谭大将军勾当,战时由骆、高二位将军指麾,如此两不相碍,陛下又可对前线军镇态势洞若观火,可谓一举两得。”

听到这话,李适满意地嗯了声。

而后皇帝望着高岳,又问,“朱的事......”

高岳便捧出面椭圆形白色象牙笏板来。

其上面染着斑斑血迹,“这是朱临死前用来砸击董秦的。”

皇帝看了下笏板,唏嘘了下,“这下砸得好,好得很。朕要大大地表彰朱此举,你说追封他什么个谥号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