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南诏四大怨

大唐官 1.南诏四大怨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秋风动高旌,

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

更夺蓬婆雪外城。

杜甫《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随后也不由得郑不服,韦皋当即说出了这四大原因。

大历十四年西蕃勾结云南入寇蜀都,为当时李晟大败,刚刚继位的异牟寻损失尤其惨重,可西蕃却认为当时之败全由云南兵马无能所致,故而迁怒于异牟寻,虽然还保留云南王“赞普钟”(赞普弟弟)的名号,但却不允许云南使用“东帝”尊号,而改为“东日王”,由原本兄弟关系降为了臣邦,此云南一怨;

天宝年间,云南不堪杨国忠、鲜于仲通压迫凌虐,反叛我唐,夺占出入二川的要道州,势力直达西川南面门户清溪关,并在此设置伪“会川都督”,然则西蕃也在此地设重兵、军镇,所需的粮秣却都由云南负担,横征暴敛,云南虽得州,却形同虚设,此云南二怨;

西蕃连年出兵,多以云南蛮兵为前驱,少壮者多有战死不归,西蕃却毫不体恤,此外西蕃历次使者入云南,任意索取云南君臣财物,并掳掠大臣子弟入蕃为人质,此云南三怨;

云南南诏本出身乌蛮蒙氏,起自洱海(现在云南省地理依旧基本保留南诏时的政治风貌,所谓的洱海便是以大理为核心,居于西,而滇池即是以昆明为核心,居于东。自唐入云南也就有两条通道,一条自州即如今四川西昌入洱海,称清溪路;另外条自戎州即如今西川宜宾入滇池,称石门路),如今虽吞并滇池昆川,东南则拓地至安南,而内部依旧多部落林立,对南诏多有不服,尤其以云南西北处,和西蕃相连要道剑川处(今云南丽江、中甸直至德钦一线)的浪穹、赕、施浪三诏(原本云南共有六诏,其他五诏和西蕃相勾结,独有蒙氏南诏奉唐为正朔,故而南诏在唐政府的支持下驱灭其他五诏,初步统一云南,这三诏背靠西蕃,继续威胁南诏)最为桀骜,与云南南诏素相对立,南诏呼其为“三浪”,赞普则册立浪穹利罗式为小王,率“浪人”与南诏为敌,由是云南深忌西蕃,为防备西蕃,将都城自大和城迁徙至阳苴咩城,此云南四怨也。

有此四大怨恨,所以异牟寻才让清平官郑回写信给文明你,这也才有了云南重新归附我唐的局面。

“那既然若此,我请入使云南,求异牟寻背离西蕃。”郑慨然说到。

韦皋摇摇头,说如今战和情况不明,文明你无论是走清溪路还是走石门路,沿路多是西蕃和云南的兵垒,云南尚好,若是被西蕃拦截,文明你必为所害,这样我该如何对(顿一下),如何对朝廷交待呀!

这时郑细细思索下,便说:“这些时间我多搜集蛮地风土地理,知道除清溪路和石门路外,还有条道路可通云南。”

“何者?”韦皋就问到。

“自岭南广州番禺出海,然后至安南,再入云南的通海镇,求见异牟寻。因这封信件,便是郑回自海路送抵,由岭南经略使杜佑转送至蜀都的。”

什么,郑要出海?韦皋虽然钦佩他的胆识,但依旧坚决不同意,说海路多有凶险,更不要说光是去岭南就多瘴疠之气,文明你是天子词臣,出身中原,哪里能承受得了?

“难道我就一无所成,呆在蜀都城研究书卷,坐收其功吗?”郑情绪明显激动起来。

韦皋笑着将他按坐在绳床上,说文明勿忧,接着告诉他,我听闻曹操曾说过,文事再好,须得有武功佐之。

接着韦皋指着沙盘,对郑说:“云南异牟寻虽然来信通款,但由我观之,心不甚坚,所以我打算出兵州。”

这话说得郑很是吃惊,忙问现在西川大兵不是往西围攻维州城去了吗?

韦皋大笑,说那不过是避实击虚的兵法罢了,我的目标只在州而已,“州之地,是西蕃兵垒最为密集处,我若攻拨成功,即可将西蕃兵马驱逐出此地,一来可同样恫吓云南,二来方便你马上出使。”随后韦皋指尖在沙盘上移动下,便继续说道,“我打完清溪路的州后,云南异牟寻必真诚求和,文明你便可走石门路至滇池,那里在云南靠东,为云南拓东节度使的辖境,西蕃鞭长莫及,并无军镇兵垒在彼,你可安全抵达,那样经略云南的大任便告成了!”再说最后句话时,韦皋重重摁了下郑的肩膀,便是此言绝无虚假。

“好,好的......”郑最终也表示接受下来。

话音刚落,军府大门处传来阵阵铠甲振动的声音,郑只见一干大将们都披挂佩剑,走入进来,对韦皋施叩拜之礼,接着都兵马使王有道、曹良金握拳称说:“节下,府中兵马皆已齐整待发,只等祭祀牙旗,往南州进击了!”

郑刚想,怎么如此快时,判官刘辟紧接着入内,对韦皋行作揖之礼,“节下,兴元节度使高岳的七千将兵已过剑阁、鹿头,开至蜀都城北二十里处了!”

“高岳来得如此快,他不是出击武都、仇池的嘛,难道那也是虚兵之计?看来他们早就筹划好了。”郑大惊失色。

接着韦皋便问刘辟:“东川之兵如何?”

“杜黄裳出一万东川兵,五千出大竹道往北,过米仓山入兴元府,准备策应高岳对武都、仇池的用兵,另外有五千兵,和巴南观察使刘长卿的三千兵会合,出泸州准备沿水路至戎州,伺机攻击云南的石门路,以求和节下呈犄角之势。”

“好,我们也祭旗出兵,于城南万里桥处,与高岳会师出征!”韦皋挥手,命令不容置疑。

接着武将们都簇拥着韦皋出西廊门,郑则顺着东廊而出,来到西亭花苑处,便听到阵阵丝竹和谈笑声。

原来是他妻子碧笙,和韦皋妻子玉箫,正在苑中促膝而谈。

两姊妹毕竟是两姊妹,虽然亲情这些年多有坎坷,但血缘里的那层羁绊还在牢牢存在的,更何况让姊妹欣慰的是,虽然韦皋和张延赏关系恶劣,但他和郑的关系明显很不错。

环绕侍奉在姊妹身旁的,全是衣衫锦绣的韦皋侍妾,现在韦皋的妾室、歌舞美姬足有数十,排场是越来越大,方才丝竹声便是她们弹奏出来的。

对此郑很是反感,便扭头即走。

结果在道路旁侧的竹林处,又听到声女子幽怨的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