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1.有议也有决

大唐官 11.有议也有决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此时候的右散骑常侍,还是严震,不过现在皇帝连宰相都不甚亲近,更别说让他这位谏官跟在身旁,故而也和身处闲职的待遇差不多。顶 点 X 23 U Suu234

不过高岳还是非常礼敬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臣,便请他和自己连榻而坐。

接着高岳自官厅中堂往下望去,排在属官后的,还有许多戴介帻穿两裆褂的中书省吏员,也在拜谒之列,便招招手,让他们又搬了两个床几上来,摆在自己的坐床边侧,处在中堂西侧。

随即刘德室和权德舆,便上前对高岳行拜礼,口称自己的官衔:

“兵部职方司郎中知制诰绯衣银鱼刘德室。”

“起居舍人知制诰赐绯衣银鱼权德舆。”

行礼完毕后,高岳便坐在床几上,刘德室、权德舆便坐在先前中书省文吏搬来的床几上,和高岳也挨着坐在一起。

中书省知制诰,原本掌握的是替皇帝草诏的权力,通常由中书舍人带此使职,不过而今许多草诏的事务归内廷翰林学士所有,故而“知制诰”不再由皇帝来任命,而由宰相来推举征辟,如果说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私人秘书”,那中书知制诰则是宰相的“私人秘书”,前者掌“内制”,后者掌“外制”。

故而刘德室和权德舆,便在这种情况下,被高岳提携到中书省来,成为高岳的私人僚属,高岳之所以让他俩坐在自己旁边,也是遵循惯例来的某官员以被加上知制诰后,便要前去朝谒诸位宰相,宰相不但要赐座,还要和这位坐在一起,以表示关系亲密,是为“压角”。

不过而今国家大事决策多走的是内制,通常是皇帝和大臣、翰林乃至中官商议好,便直接让翰林学士草诏,所以中书省的知制诰是没什么事做的,高岳的目的,也就是尽快让刘德室和权德舆积累资历,马上迁转为中书舍人再说。

高岳礼敬严震,表明他尊重资历老人;

高岳又为刘德室和权德舆压角,表明他提携下属。

如此登场,整个中书省的人心也就安定下来。

都听闻说汲公在坐镇兴元凤翔时,向来以雷厉风行著称,不过掌握中枢后,看来还是会以稳重因循为主。

但当人群里赞叹声不绝时,谏议大夫阳城忽然发出不同声音,他直接对高岳发问:“执政既已坐堂,方今天下事,可依次有对策?”

高岳微笑着说:

“天下事约有三件,第一是和西蕃的划界议和,第二是岭南的蛮变,第三便是泽潞昭义军的内讧。此三事,某心中已有定夺,只等与其他执政大臣议决后,再请子开延英殿问对。”

可阳城继续质疑:“原来朝政由董、杜、贾、陆四位执政轮番秉笔,意见多有相左,以至于堂事迟滞,这又如何解决?”

“某既已为中书侍郎,自然会在政事堂先处断好,然后再请圣主裁决的。”

看来,这高岳总比先前的董晋有责任感。

如是阳城才点点头,满意地闭上嘴巴。

而站在集贤院朝谒队伍里的学士胡锡晋,也暗自松了口气,看来高岳暂且没有管到《长安邸报》的事。

“高堂老。”飞檐抱角的政事堂中,当高岳在中书省官厅上事,转到政事堂参加宰执会议时,贾耽、陆贽和杜黄裳三位宰相便如此称呼他。

这让高岳挺不好意思的。

自从唐朝宰相于政事堂集会、办公后,便和“堂”这个字脱不了关系:宰相商议事务叫“堂会”,宰相处置事件叫“堂判”,宰相发出文牒叫“堂案”或“堂牒”,宰相在一起吃饭便叫“堂食”或“堂馔”,由此宰相的别称便是“堂老”。

然则高岳才三十九岁,和最年轻的宰相陆贽同年。

贾耽已经六十岁,杜黄裳也已五十有二。

于是高岳急忙一一回礼。

很快坐堂当中,高岳作为首席宰相,便提出这三件事当中的第一件来,“岭南的蛮变,应该如何处断?”

这个旬日是杜黄裳秉笔,他便说:“岭南西道黄洞蛮、西原蛮、乌浒蛮,不驯王化,现如今其酋帅黄少卿、黄少高兄弟正联合诸蛮是十多万围攻我唐州县,如若不讨伐,则示朝廷怯弱,恐贼势更加浩大,不可收拾。”

而陆贽却明显持反对态度,他说“岭南瘴疠,山川阻深,朝廷想要派军前去平定蛮乱,兵运何其艰难。再者如今刚刚光复河陇,朝廷和天下要休养生息不说,再者神策精锐皆驻屯于新复之地,我唐和西蕃的和议尚且未决,又哪里有余裕用兵岭南呢?不如遣送一清正有威望的大臣,前去抚慰,息事宁人方佳。”

杜黄裳便说,岭南本地就有经略、清海两军,此外各管还有驻兵,再加上杜佑先前又新建一支名为“平波”的水师队伍,哪怕朝廷不派遣客军前往,光凭杜佑自己调遣本地军,也足以平乱。

这时高岳发言,他面向贾耽说:“贾堂老,我觉得杜公和敬舆所言,都很有道理,我深表赞同,不过堂会议事,总得有个决定,有了决定后便奏请开延英殿,请陛下知晓,一旦陛下可,大家便无需再议,直接发堂牒,对接南省各部诸司和各寺监,尽快把朝廷的诏令付诸实施,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贾耽颔首,赞同高岳的这项见解。

杜黄裳和陆贽也没有话说,毕竟高岳是中书侍郎,他在宰相班子里最大。

轮流秉笔,表面上是皇帝让宰相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实则便是分散相权;高岳现在取代董晋,首要就是革新秉笔制,别“议而不决”,我们得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一下,不然中书门下真的要沦为摆设。

“依我的看法,岭南杜佑而今在盐场、煞割务和蕃舶贸易上,每年额外得利不下七八十万贯,再者岭南的编户本来租税就比其他地方少一半,也不用向户部申报丁口版籍,昔日韩晋公三万镇海军精锐,每年所费也就六十万贯,现在不如叫杜佑将每年五十万贯的进奉钱留用本道,充作军费,请陛下给他两年时间平叛,以观成效若杜佑平叛得力,则岭南的旌节还归他执掌;若两年后成效不大,朝廷再思量更迭人选,改为宣慰政策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