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科技翻译家 > 第179章 纠正技术路线

科技翻译家 第179章 纠正技术路线

作者:风啸木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0:58 来源:笔趣阁

李浩也听着杜先宇主任的讲解,他同时和自己了解到的现实技术还有外星技术相互印证。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知道现在器官制造技术已经走完大部分前置技术。将要进行最后的攻关。这比他预计的技术完成时间要早很多。

以前预计两年能解决器官制造这个难题,那就是非常快速了。

在实验室突破第一项核心技术后,他预计一年之内这项技术就能完成。现在看来,整体的器官还要等许多时间。但某些功能细胞,已经达到临床验证的需求。

李浩脸上浮现出笑容,急忙向杜先宇问道:“杜主任,你们已经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那现在是否可以治疗白血病,血友病,淋巴瘤之类的疾病。”

如果研发出的造血干细胞可以解决现在困扰人类多年的绝症。那所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杜先宇主任摇了摇头说道:“这是我们以后的目标,现在还有好多项技术没有成熟,只是制作血液及其血制品的技术已经成熟。”

李浩立刻提取出杜先宇主主任语中的重点。他紧接着问道:“杜主任,你是说我们公司技术还没成熟,而不是还没有研发好这项技术。那是不是代表这项技术已经研发出来。”

杜先宇无奈的说道:“我们诱导分化出造血干细胞,各项技术就已经获得成功。

我们做过实验,在经过基因敲除让它患血友病的小白鼠身上。已经验证造血干细胞治疗具有可行性。

但它的死亡率很高,达到60%。这么高的死亡率,不可能用于临床实验。

在没解决具体的致死原因,我们还要继续进行动物实验。”

周云笙在一旁听着他们说话,她提醒道:“杜主任,40%的治愈率,对这种疾病来说已经很高了,没有这项技术有的疾病致死率可是百分之百。

还有你们的实验动物,是注射造血干细胞引起的死亡,还是这个疾病引起的死亡。这两点要搞清楚,他们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

“周总放心,我们项目的医疗专家组,在时刻分析实验动物的病理变化。真正有发现我们不会注意不到。”杜先宇笑着回复道。

李浩察觉到这项技术死亡率不应该这么高。他直接询问:“杜主任,小白鼠的死亡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就是给小白鼠输入人的造血干细胞,它的死亡率也没有这么高。”

“免疫排斥反应,这个真的没办法,我们已经敲除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原。但由于某些未知原因,它还会引起生物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杜先宇非常无奈的说道。

李浩听到这个结果,他瞪大眼睛,不解地问道:“你们竟然敲除了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体,为什么不用小白鼠的细胞培养造血干细胞,之后再进行实验。”

“我们的项目是器官制造,也就是器官的工业化生产。我们的目标就是解决免疫排斥反应。就像生产工业品一样,生产出一模一样的器官供人移植。

李总,这不也是你对我们生物实验室的要求。我们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杜先宇主任十分坚定的说道。

在周云笙看傻瓜的目光下,李浩捂着脸苦笑。他早就该考察杜主任的技术路线。没想到出现了这么大差错。

要知道杜先宇是典型的执拗性格。那是为了研究克隆人技术,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在进行技术的探索。

他只能苦笑着解释:“杜主任,你有些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说的是项目的终极目标。但现在我们对生命科学认知的很浅,对人体免疫功能也才探索到初级阶段。

我们也不能把细胞表面所有的蛋白都敲除掉,那样细胞也无法执行功能任务。特别是我们缺少对免疫系统的整体认知,现在还做不到完全清除免疫排斥反应。

现在最佳的技术路线就是选择受体本身的一般,把它培养成完整的器官。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考虑免疫排斥反应。”

杜先宇仔细思考了一会儿,他说道:“这种方式需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受体,从头开始培养他的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

这个过程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很容易完成,但以后肯定要进行技术应用。

我们项目组的科技工作者还要进行各自的项目研发。我不可能把专业人才当作工人,进行这种低质量的工作。

我们也无法把这项工作交给其他人,每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真有人可以做到操作这个项目的程度。那他就是一个出色的科研助手,去做这种重复性工作,有些浪费人才。”

李浩直接提出最关键的问题:“杜主任,我说的这种使用特定人的细胞培养出器官和一些功能细胞,现在的技术标准是否能达到要求。他们植入到患者体内能出现什么状况?

就是使用普通人超过它,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杜先宇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只完成造血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比如使用受体的细胞诱导分化成造血干细胞。

我可以确定他肯定不会出现排异反应。也就是说对人的安全没有影响。但它在体内是否能正常的分裂分化。这个由于没有做实验,我也无法确定具体的效果。

但是我们对小白鼠做的实验,只要是代谢正常没有其他相关疾病干扰。细胞植入到体内都会进行正常工作。”

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又继续说道:“只用普通人操作整个过程,那还不如按照智能程序,让机器来操作来这个过程。

没有专业人才来干预,它的成功率很低。我们经过测试只能达到5%。

经过对造血干细胞的测试,它会分化成畸形的细胞,或者是表面看上去正常但毫无作用的器官。也就是没有生物活性。

我们否定这个技术路线,就是检测程序太过麻烦。在没有找到好的检测方法之前,这项技术有很多缺点。

有的甚至检测之后,没有丝毫的问题。但移植到生物体体内,他们却无法发挥生物活性。

要是把外表光鲜,结果毫无作用的器官移植到患者身上。像造血干细胞还可以,要是大型器官,这不就是医疗事故。”

李浩听到杜先宇主任的诉说,他终于知道他们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技术路线更正确。图书馆中记载的通用型器官,他们的实现方式对现在的科技基础来说显得十分困难。

李浩提出了他自己的建议:“杜主任,我觉得用特定人的细胞,使用仪器来合成目标器官。这种技术路线实现起来更加简便。

凭借你们的能力,找到具有生物活**官的检测方法,这比制造通用型器官更加简单。”

杜先宇也觉得李浩说的有道理。他仔细思索一会儿,回应道:“那我就重新分配一下各种项目组的科研力量。我们主要的人还是继续探索全能干细胞的培养分化。

正好让医疗组和器官检测项目组探究检测具有生物活**官的更好方法。

至于研究通用型器官,只保留几个科研小组进行技术可行性的探索。”

李浩竖起大拇指,感叹道:“杜主任的这个方式非常不错,把各项工作安排的很好。我只是提出建议,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