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飞越三十年 > 第59章 训练日

飞越三十年 第59章 训练日

作者:大茶碗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6:02 来源:笔趣阁

中亭街这里卖东西的特别多,道光年间这里商业规模空前壮观,五百多米路两侧满是商行,周边更是会馆无数,就算是现在,也是榕城的繁华地带。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整个街区除了中亭街这条五百米中心地带,边上还有不少巷子弄堂都算是商业区。

虽然这个时候的商业区和李一鸣故事里头三十年后的商业区比起来小得多,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批发市场,这儿也没有旧时代那些所谓的三教九流,但比起小县城可复杂得多。

李建国很肯定一点,多接触复杂环境中的人和物能给儿子长长见识。

“你没来过这地方,正好带着你看看,开开眼界。”李建国一边骑一边说,往时他对儿子说的却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嗯。”李一鸣闷闷应道。

“你不用多说话,看着我,多学着点。”李建国再次叮嘱。

“嗯。”李一鸣再次应了一声。

李建国得让儿子好好认识下社会,虽然小脑袋里面有一堆三十年后的网络小说,但他却没有看过眼前这本名为《社会》的纪实文学。

而李建国,可是日常翻阅《社会》期刊的采购员。

中亭街离着这儿不算远,骑了两个街头就快到了。

李一鸣紧紧抱着两个包,坐在后座,看着两边的景物,马路上长长的两节公交车,中间还包着像风琴一样的东西,开起来一伸一缩,像只巨大的虫子。

停在站台时,人呼拉拉地下,又呼拉拉地上。

李建国蹬着车子行进在树荫下,他突然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一辆车。

那骑车的是个三十左右的青年,满身大汗的样子,车子后座上绑着个大布包。

以往来过不少次的李建国知道那附近还有不少人在中午和傍晚会去摆个小摊,看模样,应该就是个做小生意的个体户。

车子并排了,那青年有些警惕地看了李建国一眼,然后目光扫过李一鸣,略微放松的表情。

“兄弟,是去摆摊吧?”李建国声音不大,脸上带着笑,“卖衣服?”

“嗯?”那青年头猛地一抬,一脸受惊的模样。

这年头称呼人比较有讲究,一般叫同志,叫兄弟那都是非常亲切了。

“我要买两件。”李建国笑着说道,示意后面儿子,“给孩子也买。”

那青年明显松了口气:“吓我一跳,没见过骑着车就买的。怎么看出来的?”

李建国呵呵一笑:“这不是往中亭街的路么?你后面这包里头肯定是布,还有你这一身,......”

没说下去了,那男青年上身是一件款式挺新潮的翻领t恤,下身是条灰色运动短裤,塑料凉鞋,结论很明显了。

那青年惊讶地看看他:“厉害啊你这眼神。”

“我当采购员的嘛......都有什么衣服?汗衫短裤有没有?有没我儿子能穿的?”

“有,t恤和西短要么?”青年一边说,一边开始拐弯向着僻静的地方骑。

“你那t恤什么样?西短啊,有没有松紧带的?”李建国骑着车子紧紧跟着那男青年。

“也有,还有假领。”

“这大热天的还有人买假领?”李建国好奇地问,这玩意通常得到秋天才用得着,夏天也没人穿外套,谁围那玩意。

“当然有人买,就这吧...”那青年把车停在棵榕树下,后面正是一堵墙,形成了一个夹角。

李建国看着他熟练地解开那个大包的一角,露出的全是布料,没急着看货。

他把车子停好,摸出中华烟先发过去,买东西不是最重要的,要让儿子学着自己的为人处事。

“兄弟是知青吧?”李建国摸出火柴一下划着,动作轻盈迅速。

那青年拿着烟一眼就看到了中华的字样,表情中明显又是惊讶,这街头发烟直接发中华可少见了。

他的手刚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小小的火苗已经递到脸前。

就着火柴点着烟,然后啪一下打着火,给李建国点上,两人之间白烟腾起。

在李建国打造的反应区内,在香烟的催化下,某种学名叫友谊的化合物在慢慢形成。

“你...也是?”

“我老三届的,看你年纪,是七五届的?”

“我是后五届的,”那青年摸了摸脸,“长得老。”

“我在沈城插的队,你在哪下的乡?”

“我在杭县,那地方苦啊!......”

“都差不多,战天斗地嘛,你现在平时就是摆这个摊?”

“没办法,先这样,早几年回来还能进个厂,现在也不容易了,老...”那青年看着李建国。

“李,李建国。”

“张伍深,大写的伍,深浅的深。”

两只大手紧紧一握,接着又一只手,然后再一只......

四手相握时,空气中仿佛有电火闪耀,那种叫友谊的化合物产量急剧提升。

李建国招呼着李一鸣走近一步:“这我儿子,李一鸣,一鸣惊人的一鸣,叫张叔叔...”

“这孩子长得好!”张伍深很认真地打量着李一鸣。

“一般一般。”李建国谦虚一笑,笑中带着自得,“随他爸。”

“那不就是你么?”张伍深乐了。

“哈哈,小张你成家了吧?爱人在哪?”

“连个对象都没,成什么家。”

…...

叫过人之后,李一鸣竖起耳朵抱着包,审视着父亲引发的这奇妙的社交反应。

烟雾袅袅,蝉声嘶裂,两个知青像是战友一样唏嘘感叹。

知青,这是个时代符号,也是打在无数人身上的标签,印刻在他们的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然而,对于一个国家,他们只是城市容纳不下的待业人员。

农村虽是大好天地,但一群只上了初中高中的孩子只是在农田里学着干活,没有知识,他们只是普通人,城里少了一个待业青年,农村多了一个劳力。

李一鸣知道,没有正确的知识,再多的辛苦也没有用,要建设家乡,光勤劳容易变成蛮干,那也是不行的,国家的发展不能指望运气。

因为世界上并非只有我们勤劳,我们的对手也不是只懂吃睡的猪,英国人不是,美国人不是,曰本人更不是,他们更像是磨刀低笑的屠夫......

他们有钱,有技术,人才多,机器先进,还有很多生产线,管理方式也都很科学。

那讨厌的曰本人,他们不但有技术,也同样勤劳,不仅是普通人工作勤恳,资本家也是同样。

李一鸣在故事里看到过一个很励志的小段子,曰本东京有一个叫非常热的公司,非常有名气,它们的产品卖到全世界,极其受欢迎,这家公司的老板叫今井勇太郎,已经赚了几十亿财产,却仍然天天打着赤膊光着膀子工作在第一线,和员工们一起挥汗如雨劳动......

如果不是因为这是个曰本人,李一鸣都想写到童话里了,因为这太正能量了。

东京这地方好像总是跟热联系在一起,曰元,地价,股票,还有这个什么公司,李一鸣摸了摸脑袋,头皮上都是汗,天真的好热,他看了看天空,阳光也是如此灿烂。

这种天气下,不知道多少人还在挥汗如雨辛苦劳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