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飞越三十年 > 第538章 树荫下

飞越三十年 第538章 树荫下

作者:大茶碗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6:02 来源:笔趣阁

之前李一鸣认为,那两人边上可能直接有接到下面那楼里的直听设备,随时有人挂着耳机在听,那边有大磁带机在不断录着音,也许还有监视器什么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现在从这两人的表现看来,有几种可能,一是那地方没有装这种设备,那就是个普通的观察岗,二是就算是有这个装置,也没让他们俩知道,第三个可能,这都是安排好的戏,演给别人看的。

李一鸣能肯定,这里附近一定早就成为美国人规划的安全区域,别看又是缆车又是游乐场,还有动植物园,很可能到处都有间谍的影子。

这些间谍不光是美国人的,还可能有别的国家的人员,来香江,这么关键的地方怎么能不来看一下呢!

李一鸣抬起头,两辆缆车正在交汇,十五分钟一班。

好想去领事馆前面看下有没有招聘兼职情报员的广告,找个人问一下,比如:“你们cia公司最近没有招小时工,我会编程会修航母会打字做事很认真,时薪只要两百万,每天上班二十四小时都可以,......”

我要是说想溜进去,建国同志肯定坚决反对。

李一鸣瞄了眼边上,李建国表情认真而严肃。

地上写画着的几个物理公式,都是对的。

功的公式,动量公式,......

父亲是老三届的。

“爸,恢复高考时......你没想过要去考试吗?”

李建国顿了下,枝尖折了一下,微微叹了口气:“想是想过。”

“那怎么没考上?”李一鸣好奇地问,“你记忆力也很好啊!”

“再好那也十几年没学了。而且那年刚宣布恢复高考,报名的人那叫个多,大队里头为了开介绍信都天天有人闹。”

李建国长长吐了口气,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有些感慨。

李一鸣皱起眉头:“是不是要开介绍信,你没关系然后没人给你开介绍信?”

李建国出神地想了一阵:“不是没人开,我没去开,原因比较复杂......”

李一鸣认真地盯着父亲:“因为我?”

李建国摇摇头:“不是,我和你妈当时真的想把你带回城里。”

“嗯,然后呢?”

“我们看到通知说恢复高考已经是十月下旬了,一个月时间,功课也拿不起来,大队里头还有工作。我和你妈呢,就想着明年再试也可以,所以......”

李建国嘴角微显无奈:“其实就是跟着一起学习,但没有去报名。”

“为什么?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不行?”李一鸣追问道,他不相信刚恢复高考时的卷子会有多难,有一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够了,别人都可以,为什么自己父母不行。

“是不是我当时生病了?你们要照顾我就没时间复习?”李一鸣突然问道。

“没有。”李建国嘴里否认,却没看着儿子,反撑着手,仰着头看着上方,透过树荫的那片蓝天白云很漂亮,一时间有些出神。

李一鸣低声说道:“我以为是因为我生病了。”

“你不要乱想,”李建国叹了口气,“那时考试的人都是为了回城,我们家情况有点特别......”

“你们不想回城?”李一鸣好奇地问道。

李建国长长吐了口气:“能不能考上先不说,两个同时上一个地方的大学就很有难度了。

另外,上大学要四年,出来国家再分配,我和你妈都结婚了还有你,就不折腾了。”

李一鸣点点头,心里又针扎似地痛了一下。

如果当年父亲和母亲去参加高考,离开沈县,第二年母亲很可能不会因为意外去世。

可如果父亲考上了,而母亲没考上,那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人生走向?

父亲会抛妻弃子留在城里吗?

“别想这些了。”

李建国说了句,低下头,手中枯枝在地上胡乱画了几下,支开话题:“你说物理学的东西可以用来参照理解咱们社会,再说说吧!刚才你说,社会贡献度就是物理上的功,这个我能理解,功劳。

功是力乘以距离,力是质量乘以加速度,那距离你说是需求的两个状态,这个要怎么理解?”

李一鸣低着头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就是每个人都有...需求,就是想要的东西。从没有到有,这个里头有一个量,......”

“嗯,还有呢?”李建国一脸认真,好像刚才完全没有提到过当年的事。

李一鸣在地上直接划了两根竖线:“这里是两种需求,生理和心理,生理可以划分成若干种更具体的需求;心理需求也是如此。”

李一鸣并没有直接引用他那些资料中的马斯洛需求划分,在杭城宾馆时,他就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了,这些需求绝对不是谁一定在谁之上的。

“这些需求本身就是动态的,但在某一个时刻内,可以看作不变,比如生理这类里头,有一个营养需求,不同的身体所需的并不一样,满足了,个体可以健康成长。”

李建国微微点头。

“这些需求被划分出来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需求值,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需求并不切实际,在每一项上都有可能产生认知误区!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设计一个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现实的,科学合理的需求值!”

“什么叫作符合生产力水平,现实和科学合理的需求值?”李建国不是很理解,“还要设计它,这不是客观存在的吗?”

“客观存在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你看现在很多小孩子都想当科学家,这可能吗?”

李建国摇摇头。

“是啊,这是一个梦想,也是一个不客观的需求,你要把一个天赋并不出色的人培养成科学家,那消耗的社会资源就太多了,很不科学的。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想长到一米八,但基因决定了他就没法自然生长到那个高度,......

之所以我说符合生产力水平,就是因为科技一直发展下去,这些需求还是可以解决的。但现在不行!这样的需求就叫作不科学。可举的例子很多,......”

李建国点头表示明白。

每个人都有想法,孩子们也想要很多东西,但有的人家里就是穷,你要怎么办?

孩子天天要换新衣服,吃好吃的,要买大电视,要买手风琴,买电脑,什么都给满足吗?

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调配,一方面要发展生产,一方面要想出尽可能多满足这些合理需求的分配方式,在这里,公共服务就非常重要了,......公共图书馆,开放的教育设施,......这个在三十年后就被叫作共享经济,其实现在是最应该搞出来的!”

“共享经济......”李建国想了想,“咱们不是一直这样吗?”

李一鸣看看父亲:“虽然之前也是这样子,但毕竟规模太小,管理也不够好。规模是因为供应不足,管理不好这个其实是人的原因,不知道怎么管理,就像以前你们大队公社搞生产,按说应该可以把农村建设得不错,但为什么还那么差呢?”

“缺设备?”

“缺想法才是真的。”李一鸣看看父亲,“你们那时候只种田,如果当时就开始搞立体养殖,怎么会连肉都没得吃?这绝对不能推到割资本主义尾巴上头,公社集体劳动显然出现严重的管理问题,你觉得呢?”

李建国低着着回想了很久,方才开口:“当时我们主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饭是不够吃的,还要备战备荒,每年都要上缴一定的粮食,这个是政治任务,山里我们还要开荒修梯田,另外还有的就是,其实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不能自己用的,都是统购统分,......”

李一鸣皱起眉头:“大队里头养殖出来的东西不能在大队里吃吗?人光吃饭是很难饱的,蛋白质摄入量不够!”

李建国摇摇头。

“我知道了,这些东西应该是去了城里,”李一鸣沉吟道,“从五几年开始,农村就在补贴城市,因为觉得城市的产值更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后来,你们毕业正好运动开始,城里头根本没法给你们足够的岗位,所以你们就被送去下乡了。”

李建国愣愣地看着儿子。

“但问题在于,你们本身知识量也不够,另外管理你们的人本身也缺少知识,......”

李建国一把按住儿子:“过去不说了,你就说以后应该怎么管理吧。”

“规划非常重要,指导和帮扶,昨天晚上我们不是看了今天人民日报要出的那个文件吗?”

“嗯,......”

“这种事丢到哪一级都是不够的,必须组织人进行每个地区的规划,把家底摸清楚,然后做一个长期的发展方案。”

李建国看看儿子:“全国这么多地方......要多少时间?”

“不要紧,任何时候,地方物产特色都是已经存在的,我们根据这些特色来规划,不会花很长时间。你回去汇报,离年底还有三个半月,足够了,在这个规划期内,有些事可以先做,比如,育苗育种,还有科普教育,......”

李建国轻轻摆手示意暂停,抬起头:“先让我想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