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初唐剑神 > 第158章 长安反响(第四更到,求订阅)

初唐剑神 第158章 长安反响(第四更到,求订阅)

作者:川南剑君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1:32 来源:笔趣阁

草原上,李靖,李绩,侯君集带着大唐骑兵纵横捭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程咬金也率军配合着卫孝节的四万步卒拿下了梁国,梁师都被他的弟弟斩下头颅献城乞降。

尉迟恭将伪隋彻底拿下,活捉了杨政道,整个北伐大军可谓是功劳赫赫。但是李靖却丝毫没有感觉功劳有多大,甚至感觉到耻辱。

只因为在最开始大唐军队被草原人包围,如同瓮中捉鳖一样,让这位大唐军神感到耻辱。他要用草原上所有部族来洗刷这个耻辱。

所以凡是大唐军队经过的区域,全都被直接大破,青壮被绞杀,留下老弱。抢夺牛羊座位辎重,一路横扫,径直朝着突厥王帐而来。

在这个时候的长安,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长安城的道路全都被水泥路代替了,甚至开始朝着周围的州县扩张。

整个关中平原一个个水泥窑到处都是,李二对于水泥的配方没有隐瞒,而是直接推广开来。只是每一个烧制水泥的窑厂全都需要登记在册,然后进行统一的收取费用。

市面上的水泥的价格,也是统一进行,这就促使了很多的小水泥窑不得不合并在一起经营,毕竟这水泥是每次烧的越多,成本越低。

渐渐地大唐的水泥烧制,掌控在了世家和勋贵大族之间,世家掌控的多是原料,而勋贵负责生产过程。李二在朝中大臣的辅佐下,渐渐摸索出了一条国家主导世家参与的政策。

不仅仅是水泥路,在长安城,便宜书坊才是所有人最关注的,这里的书籍的价格比起别的书店地上好几倍。而且数量之多,冠绝全大唐。

因为李二直接将宫中珍藏的书籍全都排版进行印刷了。那些大世家或许有着更多的珍本,孤本,但是皇宫之中的书籍也不遑多让。

印刷术的出现,让大唐可以有更多的读书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寒门士子,他们读书的成本比起世家大族原本就高得多,而且原本借书抄书的事情更是要求到世家门下。

这也是为何大唐的官员大多数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是却一个个全都站在世家那一边的原因所在。当初他们读书的时候,不得不向世家屈服,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为世家每一家都有着大量的藏书,这些书籍才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所有想要读书的书生都需要投靠他们,从而打上他们的烙印。

这样出来的读书人,今后当了官,就是他们这一派系的。而且以前的书生想要读书,还需要借书不说,单单抄书的成本就不得了。笔墨纸砚都是需要大量的钱财的。

若是有才学,但是家中贫困的话,那么就只能靠世家救济,从而和世家的关系更进一步,更是难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了,成为世家门下的一员。

李二在这段时间内,已经让将作监的人攻克了印刷术的难题,比如说最难的使用的油墨,一般的墨水无法保证印刷的质量,经过将作监的能工巧匠的研究总算是弄出来了合格的墨汁,从而大唐便宜书坊出现了。

这对于天下的寒门士子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他们不再被书籍高昂的价格所困惑,也不担心市面上找不到他们能够拜读的书籍了。世家的垄断在这个时候被动摇了根基。

还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多的变化,让大唐不断地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前进。比如说便宜书坊的书籍之中记载的那些断句的符号等等。

总之大唐的变化最大的就是长安城,因为这里是所有新事物的源头,在整个大唐的改变之中,属于第一序列。而且这些还是摆在了明面上的,还有很多隐藏在地下的改变。

大唐皇宫之中,掖庭宫北面是太仓,而太仓靠东面的接近临照殿的区域有一个三进的院落。被彻底的封闭了,甚至值守在这里的都是身穿铁甲手持马槊的军队。

这是李二的亲卫队,玄甲卫,临照殿和太仓之间原本有一个通道,此时也都被封闭了,而是彻彻底底的成了一片禁区。这里没有李二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

因为这是李二研究火药的地方,这是李二安排了心腹爱将段志玄亲自执掌的区域,白天工作,到日落时分,这里彻底的禁烟禁火,周围的院墙上装满了军中攻城器械。

在这火药被一点点的配置出来,然后装进一个个的陶瓷罐子,铁质罐子里面,然后密封,留出一根长长的引线。

这些东西配置出来之后,全都要登记造册,所有的火药用了多少,还有多少每天都要进行称量,只要有任何的不对数目,那么整个院子里面的人全都要接受清查。

总之李二对火药的掌控完全做到了严防死守,水火不浸的地步。整个院子除了他自己就只有段志玄能够有直接进出的权力,其余的人要进去或者出来都要经过严格的搜查。

火药的配置放在宫中实在是一个非常不保险的情况,但是李二又不愿意将这东西放到更远的区域,因为离得远了他始终不放心。

当然这些制造出来的火药武器,他这一次北伐草原还没有动用,因为在之前是在研究最好的配方,在大军北征的时候,还没有多少的库存。

不过现在大军出征好几个月了,太仓之中的火药也已经有了一个客观的库存,李二准备朝着北方运一批过去。

不仅仅是火药,还有另外的一个研究也到了关键时刻,只不过这个研究却是在远离长安的地方,和火药的待遇恰恰相反。

因为这个研究的是瘟疫虏疮,是稍不注意就会是一场瘟疫的恐怖存在,所以李二直接将研究组打发到了秦岭深处,在之前传召进京的孙思邈主持这个研究。

此时也已经传来了好消息,牛痘接种过的罪囚,在接触了虏疮病患之后,并没有出现感染虏疮的情况,需要更大规模的进行试验。

这一个个的好消息让李二非常的高兴,整个贞观二年算得上是这些年他过得最舒坦的时间了。只是草原上的战况他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草原人居然设局让大唐差点就栽进去了。

这是李二最担心的地方,他不认为只有一个赵德言在其中挑拨离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