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带着帝国当皇帝 > 第五十一章 第一次大朝会

带着帝国当皇帝 第五十一章 第一次大朝会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6:24 来源:笔趣阁

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崇祯十七年五月一日,皇帝登基大典,虽然南京礼部没有操持过,但是遵循前例行事就可以了

当然,南京不比北京,很多条件不具备,不可能跟北京城搞得一模一样

再说了,朱成也要求从简办理,即使如此,该有的劝进,祭天,祭拜孝陵,百官朝拜等主要程序也是不能少的

朱成即位,定明年为中兴元年立周氏为后,统率六宫

新君即位,诏令四海,并依照前例,大赦天下,非罪大恶极,图谋篡逆者皆在赦免范围之内

至于详细的登基程序,太过繁复,略过不表只是礼部本来呈上弘光为年号的时候直接被朱成否决,并亲自拟为中兴

饶是如此,一天的庆典仪式下来,以朱成的强健体魄,也是折腾的够呛

登基大典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二日,新朝第一次大朝会在南京皇宫武英殿举行

南京宫殿当年在建文帝失踪之时因为大火损毁严重,后来永乐朝又迁都至北京,历经两百余年,南京宫城唯有经过修整的武英殿勉强可以用于举行大朝会

因为南京本来是官员养老闲置之地,大部分的官员都在北京但是北京沦陷之后,许多官员降了李自成,还有一些躲了起来,极少数自杀殉国这就造成了中兴朝能够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人寥寥无几为了凑人数,不仅所有南京的勋臣都被要求参见,六部七品以上官员,甚至连应天府同治通判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等小官都有幸得列金殿之中,激动的一晚上睡不着觉

因为是大朝会,所以人人都着朝服所有的够资格上朝的官员都发有朝服至于那些临时拉来凑数的官员只好穿着常服站在角落里了

中兴朝第一次大朝会就在一众寒酸破败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本来按照规定,皇帝在大朝会的时候要穿皮弁服的帽子用乌纱制成,作十二缝,缝中压以金线,每缝前后各用五彩玉珠十二颗冠用玉簪,系以朱紘朱缨衣则是绛纱袍,赏是前三幅后四幅的红裳,又有蔽膝,中单等皆为大红色

皇帝手中还要持玉圭,腰间悬玉佩等饰物

但是如今匆匆即位,宫中也未有尚衣监,礼部也只是匆匆赶制出来一套皇帝登基大典时穿的冕服及一套常服,根本就没有时间制作其他皇帝衣袍

因此朱成也只能穿着一套八团龙袍的常服坐殿了不过这些对于他这个灵魂外来户来说不怎么在乎,倒是简单最好

朱成高居御座之上,等待群臣三呼万岁之后,正式开始了当皇帝后的第一次中央常委扩大会议

百官心中都清楚,这一次大朝会是人事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中内阁及九卿等朝廷关键职位的归属问题

按照惯例,朝廷内阁学士及六部九卿等人选都要依靠廷推产生

高高的陛阶之上,朱成俯视着殿中众臣,忽然神似有些恍惚起来,这一切犹如梦境一样当年一腔热血参军入伍的时候何曾想过能有今日这般场景

正此时,看见下面闪出一道人影道:“陛下,新朝既立,请定内阁”

此人却是认识,正是詹事府少詹事姜曰广

有明一朝,内阁权势愈重,内阁首辅大学士俨如宰辅最出名的诸如嘉靖朝的严嵩及隆庆朝至万历朝的张居正,权势之大,天下瞩目

根据明太祖的设计的政治体系,内阁内相当于皇帝的幕僚机构,相当于领导身边的秘书一样内阁拥有票拟之权,而皇帝则拥有批红之权在明初的时候,内阁的权利还是很鞋而且大学士品级也只有五品,并不能对皇帝的权利造成多大的限制

但是成祖之后,诸位皇帝都是太平天子,在朝政上逐渐惰惮将大多数政务就交给了内阁处理从此之后,内阁权势日重,内阁大学士越来越像宰相了

明太祖的政治思想之一就是制衡,内阁虽然拥有票拟大权,但是皇帝却也拥有批红之权皇帝若是不经过内阁,私降中旨,大多不会被外朝承认内阁拟定的事情,若是皇帝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施行

皇帝若是偷懒,让内廷的司礼监代替批红,那就形成了内外互相制衡的局面强势如张居正者也不得不跟当时的司礼监冯保搞好关系才能办事

综上,入阁成为文臣的宦途顶峰而内阁首辅则是顶峰的最高点

同样,对于皇帝来说,内阁人选同样重要一个好的内阁关系着国家是否稳定,皇帝是否当的舒畅

姜曰广刚刚说完,又有一人出班奏对道:“臣附议!”,正是吏部尚书高弘图

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大佬出班附议,都请求确定阁臣人选

朱成当这个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事必躬亲,也从来没认为自己事事都会比古人做的好那样想的话,不是白痴就是自大狂

他的优势在于超越时代的超前视野和思维以及对历史的预知当然,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帝国系统

所以,他给自己定下了当皇帝的原则,抓大放小这个大就是兵权和朝廷的大方向大政日常的政务还是交给内阁去办为好

他可不想来当个皇帝还将自己累死,皇帝累死了可没人追认他为劳模而且作为一个新手皇帝,有的时候做的越多反而错的越多普通人可以犯错,但是对于皇帝来说任何小小的错误兴许都是影响巨大的

所以他要做的是一个舵手和导师的角色,没有必要像崇祯皇帝一样累死累活还最后落的悲剧收超得不偿失啊

朱成扫视群臣一眼后终于道:“众卿言之有理,内阁为国家中枢,不可久旷依照前例,由诸卿廷推”

吏部尚书高弘图奏对道:“臣举荐史兵部入阁”

高弘图此言一出,许多大臣纷纷出班附议

史可法为先帝钦点南京兵部尚书,赞理南京守备,而且资格也老,又是老好人脾气,虽然在拥立新君之事上被马士英摆了一道,但是却在官场上依然威望卓著

有资格入阁办事的最少都得是六部九卿的正印官,而且出身清贵,最少也要为三甲进士出身,可不是一般人能随随便便担任的

史可法众望所谓,朝堂上一片和气,看起来确实有新朝新气息

按照规定,内阁大学士总共有六人,一共有六个级别:分别为“四殿”“两阁”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就算史可法一人入阁,还有五个名额但是在推举了史可法之后却在没有人推举其他人熏这不免有些怪异

东林党人在迎立潞王一事上上蹿下跳,来回奔走,为的就是能够在新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为何此时却只推举史可法一个人,而没有东林党诸位大佬的名单

这事有点不正常艾朱成暗自琢磨着他不缺乏聪明,但缺乏政治经验,这不是光靠聪明就能解决的还得仔细观察

史可法入阁,这也是朱成心中原本就有的打算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史可法入阁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朱成道:“史可法公忠体国,从今日起加东阁大学士衔,入阁办事,仍署兵部”

史可法闻言上前跪拜谢恩:“臣史可法拜谢陛下隆恩,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虽然之前和皇帝推心置腹过一次,但是史可法事后还是觉得有点不安,的会在新君心中留下不好印象但是此刻听到自己入阁办事,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本来按照规矩,入阁当了大学士之后,就不能再兼任六部九卿了史可法原来的兵部尚书就得辞掉但是皇帝陛下却依然让史可法署理兵部,极是皇恩浩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兴朝太缺人才了

谢恩过后,史可法又奏对道:“陛下,如今朝廷新立,百官缺位不齐六部如今尚有礼部刑部堂官缺位九卿全部缺位,请陛下圣裁!”

朱成虽然对明末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具体的人事并不在行,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既然史可法如此说来,必然心中已有人选

“阁臣可有合适人芽”皇帝垂询道

“陛下,在籍礼部侍郎钱谦益曾在先帝时任职礼部,熟稔礼部事物,臣举为礼部侍郎,署理礼部尚书”史可法奏对道

朱成终于有点明白了,这应该算是一种政治交换吧东林党官员推荐史可法入阁作为交换,史可法举荐钱谦益官复原职,作为回报

钱谦益虽然是个官迷,但是好歹在自己即位之事上也是出力不鞋朱成也就准了

“准奏,着钱谦益回朝,任礼部侍郎,署理礼部尚书”也就是说让钱谦益以礼部侍郎的位置暂时代理吏部尚书毕竟他是起复,也不能一下子就给整成尚书

“崇祯朝督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秉性刚毅,忠勇任事,臣举荐其为左都御史”史可法又奏道

刘宗周也是东林党人,而且还是大明朝最让人头疼的言官头子,这让朱成有些踟蹰起来不过他并不的这些言官能成什么气候

“准奏,着刘宗周还朝,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对于史可法这个现在唯一的阁臣,皇帝陛下给他面子,帮他树立权威

“陛下英明,臣谢陛下恩典”史可法躬身谢恩

“阁臣,如今内阁六人尚余五人,可有推荐人芽”皇帝向史可法垂询道

一旁的马士英一下子注意力集中起来了,盯着史可法本来他是封疆大吏,地方大员,是不需要上朝的但是马士英在拥立中立下大功,上殿同朝也没人敢说什么

作为马士英,最迫切的自然是想借这次的功劳进入中枢,入阁拜相,但是一直等啊等的,却一直没有人推举他,让他好生郁闷仿佛这些文臣把他忘掉了一样

好不容易听到皇帝垂询史可法,马士英自然紧张了,不知道史可法会举荐何人?不过想想自己摆了史可法一道,马士英心中又晦暗起来

史可法还未曾开口,却有一人出班奏道:“臣举荐诚意伯刘孔昭入阁办事”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纷纷侧目,却看见说话的正是魏国公徐弘基

ps:这两日没有更新,实在是因为思路堵塞,痛苦不堪,无法下笔这根源还在于老猫自己在历史知识和文笔上的先天不足对于历史知识,朝堂扯都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如今却要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却开天辟地,从在野转到了庙堂,实在是勉为其难,羞愧不安

这两日一直在看莫大神写的一部明朝架空的网文,既收货良多,又自愧不如,越发感觉到无知者无谓,懂得越多越惭愧的道理对于懵懂冲动之下就敢涉足历史网文心中不无惭愧

但是说这些并不是说向太监这本书,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这么多朋友关注,那就必须继续写下去,再艰难也得硬着头皮写下去当然,局限于自己的古文水平和历史知识,恐怕会遏制不住的向着小白文的深渊滑去但是老猫却想,即使是小白文,也要做个稍微有点深度有点水平的小白文

老猫需要诸友的支持和鼓励!那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