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超级科技巨子 > 第548章:三年后

超级科技巨子 第548章:三年后

作者:昭灵驷玉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8:24 来源:笔趣阁

2035年,地球,环轨星港“巡天号”。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距离地面四百多公里的低空轨道上,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天体在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主体龙骨的铺设。

环轨星港的庞大让每一个见证者都感到不可思议,整个人造天体最长达到了26.72千米,而对比当今世界位于长三角的最大海港港口,就长度而言也不过7公里,可见环轨星港的规模之庞大。

华盛集团的空间探索频繁程度在全世界占比97%,而运载至太空的物资占比超过了99.9%,基本上把世界各国的空间探索活动给边缘化了,在华盛集团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其他的航天机构进行的太空探索活动简直是过家家一般。

这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华盛集团几乎将整个集团公司70%的资源倾注其中,几大空天发射平台在一千个日日夜夜里不间断的运作,平均每天要从地球表面将920吨质量的物质送入太空,而今“巡天号”环轨星港光是把龙骨铺设完毕,质量便达到了恐怖的92.4万吨。

人类就像是渺小的蚂蚁一样,在一个个日日夜夜,日复一日的工作着,如同搭积木一样创造了这个空前未有的现代奇迹。

核心的龙骨是“巡天号”环轨星港的主体,就像是人体的骨骼一样,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即便是如此,也仅仅只是完成了整个环轨星港总体工程的20%左右,作为军用补给和停泊港、空间实验室、民用娱乐一体化的超级星港,“巡天号”竣工的那一天将意味着这座人造天体的质量将会达到347万吨。

即便如今才把龙骨这个模块搞定,但在地面上,天气晴朗的夜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一颗高速移动的明亮星星,它会以每隔2.32个小时的时间环绕地球公转一周,那就是“巡天号”,甚至用手机拍摄放大,能够看清楚环轨星港的轮廓。

这些年来,全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都曾用过普通的天文望远镜观测过“巡天号”环轨星港,不少的天文爱好者甚至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做观测记录,完整的记录下这个现代奇迹是如何一步一步壮大到今天成为一个空天巨无霸。

而对于“巡天号”环轨星港表示忧虑的声音一直存在,直到今天依旧未曾消失,随着它越来越大,这种忧虑也越来越强烈。

无非就是担心这个巨无霸哪天万一失去动力或者其他因素,从太空掉下来的问题。

好几个欧美国家的民众还为此举行过抗议游行示威,在当地的大使馆闹过好几回了,试图阻止华盛集团这种“疯狂之举”,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华盛集团可以说是押上了自身的一切,all-in太空领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停止计划。

“巡天号”就长度来说已经超过了6500万年前那颗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的两倍,对此,华盛集团空间技术部也出来辟谣,还做了好几期的科普节目来介绍环轨星港的安全性和华盛集团相关的应急措施。

对于环轨星港可能陨落的问题上,只要星港的人工重力系统保持运作,便能调节重力系统转化为反重力,使其平稳坠入海洋,并不会产生灾难性的海啸。

实际上,人工重力系统的存在就已经保障了环轨星港整体坠地的可能性为零,因为人工重力系统会抵消来自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使得向下的这个矢量为0,等于是零重力,那么环轨星港绝无可能被地心引力吸入地表。

不过,人工重力科技还并未曝光世界,即便曝光了欧美国家不少的民众仍旧不安心,反对的还是会反对,不过外国人反对也没什么卵用,并没有对华盛集团的空间计划带来任何的障碍。

此时此刻,在环轨星港的三号舷臂停泊口,“问天号”飞船正停泊在此处,六根巨大的船锚固定着飞船。

星港还在建造,但它真的太庞大了,而部分区块被率先打造好而投入使用。

不仅仅是“问天号”飞船,在一号舷臂停泊着一艘体格不亚于“问天号”飞船的太空运输船,随着时间推移一艘运天级飞船缓缓驶入一号舷臂的停泊口,宇航技术工人制控着设备引导着物资舱从空天运输机中卸货,同时将太空运输船内卸下一个货舱装入空天运输机,运天级最终运输机缓缓离开停泊港,而后返回地表。

运回去的赫然便是场物质或锺元素,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三艘太空运输船投入资源采集和运输,不间断的在虫洞隧道穿梭于太阳系和武仙座-北冕长城之间。

这要得益于两年前“问天号”飞船成功运回了1200吨质量的场物质和1600吨的锺元素物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拥有四艘具备跃迁能力的宇宙飞行器,而且都是属于华盛集团的资产。

而今有了资源上的保障,更多具备跃迁能力的宇宙航行载具在不断的建造,对于流浪星球的资源采集也会大规模的提高。

人类的太空活动正在以几何倍数飙升,未来只会更加繁忙。

二号舷臂上,前前后后经过十架次的运天级飞机,才将太空运输船内的近2800吨质量的货物吃下,而太空运输船继续在星港滞留了两个多小时,完成了核料补给之后,缓缓驶出星港,进入高空轨道之后伴随着一道炫目的闪耀而跃迁消失,下一刻便出现在了柯伊伯带外围,再次穿越人工虫洞隧道,前往北天星座的武仙座-北冕长城。

大约一小时后,一艘运天级飞机从地表进入太空,并驶入了一号舷臂的停泊口。十二分钟后,空天运输机的舱门打开,32个身穿清一色宇航服的人类离开飞机进入太空行走阶段,为首的赫然便是黎川的量子分身特殊生命体。

其中半数人都是初始团队,同时也增加了两个新成员,是两位女科学家,一位是法国人朱莉-斯黛西,曾经在蔚蓝海岸天文台工作过,被华盛集团给挖了过来,另一个是美国人,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萨拉-西格教授,不过她已经卸任了,因为面对来自华盛科技的成聘,是真没法拒绝。

今天的华盛集团可以说是全世界科学家心目中所向往的圣地,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天文、天体物理、新材料、量子理论、生命科学、高能物理学这些从事最前沿领域的科学家们,要知道搞科研,理论科学不说,但搞的是应用科学,无不是烧钱大户,而且见效短,只有华盛集团有这个经济资本支持他们去实验室捣腾。

西方世界的学者之所以趋之若鹜,是因为条件太落后了,华夏这边如果是华盛科技的工程师,是搞天文的、搞航天的,只需要提交项目申请,不出半个月肯定能够到太空中去搞实验,久而久之,愈发的领先。

这种资本和科技实力,除了华盛集团,全世界别无分号。

而今,华盛集团旗下的工程师团队,非华夏本土人士的面孔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了,大量的海外高端人才都在向华盛科技涌入。

时代变了,共和国如今成为了世界的一极,而黎川也是与时俱进,已经取消了必须要是华夏籍才能进入华盛集团内部的高精尖科技领域,限制放宽一些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不过履历不清晰或者某个时期有空档的,依旧不能过。

这时,楚思远的声音在黎川的通讯器响起:“老板,你们来了,‘问天号’新增的人工重力系统模块已经完成所有测试,一切正常,预计三个半小时候飞船完成补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