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领主天下 > 二百四十三章 锦衣凶名

明末之领主天下 二百四十三章 锦衣凶名

作者:不抽烟的老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5:40 来源:笔趣阁

“送我一顶白帽子?”萧毅一愣,顿时明白了过来,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尤条也不着恼,只是微笑着看着萧毅。

半响,萧毅才停下笑声,调侃着道:“先生要做姚广孝,可本督却不是朱棣啊!”

尤条却笑道:“国公爷不是朱棣,却可以是赵匡胤啊!”

萧毅眼中精光一闪,故意压低声音道:“先生可是要教本督黄袍加身,做大明的篡逆之臣吗?”

尤条却反问道:“敢问国公爷何时曾以大明之臣自居过?”

同时腹诽道:“你口口声声朝廷**,嘴上都不称成祖皇帝,都叫朱棣了,哪里有半点敬畏感。”

萧毅闻言又是一怔,再看尤条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欣赏的感觉。这位尤师爷不仅有本事,而且脾气还挺对自己胃口的。

“在先生面前,本督也不说假话。对当今的朝廷,本督确实毫无好感。本督出兵江南,为的却是那千万百姓不被鞑子残害,并无关朝廷何事。即使朝廷不给一丝一毫银钱,不发一兵一卒助阵,本督也依然会这么做。而且说的不客气一点,若非本督,这个朝廷被鞑子所灭也就是在旬日之间。”萧毅说这些话的时候全身散发着一股强烈的自信,颇有那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萧毅偷偷的斜睨了一眼满眼敬佩之色的尤条,心中暗自得意。本督的王霸之气效果还是不错的嘛!

尤条叹道:“国公爷天之骄子,英武睿智,卑职深为叹服。国公能够对卑职如此推心置腹,卑职不胜感激。日后国公但有所遣,卑职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萧毅能感觉到尤条的那种诚意,伸手虚扶道:“先生言重了,先生能留下助我,已经是萧毅之福。如今,我军攻击淮安在即。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尤条道:“淮安城虽然兵多粮足。城高壕深,又有洪承畴这种善于用兵之人把守,急切之间的确难以攻下。但是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关隘,只要找到了他们的弱点,破之易如反掌。”

看着萧毅凝神在听,尤条继续说道:“城中鞑子兵马看似众多,但是却派系众多。矛盾重重。鞑子兵将一向看不起蒙古兵将,更是对我朝叛将视若猪狗。如此以来,我们便有隙可乘。只要善加利用,何愁大事不成。”

看着萧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尤条继续道:“其二,鞑子大军连连在国公手上吃败仗。初到江南时的骄横之心已经被打掉,很多士兵已经是谈虎色变,对我军已经产生了忌惮惧怕之心。鞑子兵将如此,更遑论那些战斗力本来就很差,士气低落的降兵叛将了。如此,我军在士气上对鞑子就有一种强大的优势。”

“其三,鞑子兵将最善野战,其次是攻城。再次是守城。此次我攻敌守。鞑子却是以劣势对阵,已经输了一筹。那些降兵叛将虽然善守。可是他们士气低落,洪承畴恐怕也不敢重用他们。

以上所述三点,只要我军善加利用,淮安必破!”尤条最后总结陈词。

看着自信满满的尤条,萧毅颔首赞道:“先生所言极是,与本督不谋而合啊!只是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卑职洗耳恭听!”尤条恭敬道。

“如先生前言所说,鞑子内部已经对留在中原还是返回辽东已经起了争执。再加上淮安城中各支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士气低落。洪承畴纵然浑身是铁,也无济于事。所以,本督断定,洪承畴必定不会死守淮安。即便他想死守,他手下的兵将们也不会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的。所以,此战,我军必须速战速决,以雷霆之势发动猛烈攻击,打的鞑子胆寒心惊,让他们彻底丧失战心从而主动退守淮安。”萧毅道。

“国公爷分析的极有道理,卑职佩服!”尤条赞道。

萧毅哈哈一笑,若有深意的看了尤条一眼。这位尤条师爷不光有本事,而且也很会做人嘛。明明知道,偏偏不愿意说完。即显露了本事,也让领导有了面子,有前途啊!

尤条确实也会察言观色,从萧毅看自己的眼神中他就知道这位国公爷已经洞察了他的小心思,但是却没有说破,也是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鞑子的劣势,那就来分析一下如何破敌。”

“国公爷,卑职现有三策,供国公爷取舍。”

“好,快说说,是哪三策?”

“这第一……”

片刻,屋子里又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显然是这对未来的君臣已经就攻城之计又一次达成了共识。

“先生之策,甚合我意。其实不瞒先生,本督早已经派人去做了。”萧毅有些得意的笑道。毕竟是年轻人啊,有点成绩就藏不住啊,就如孩子一般,有个好玩的玩具就想着跟别人显摆一样。

尤条有些意外,没想到萧毅竟然已经想到自己前面去了,霎时有些汗颜。不过转念一想,如此文韬武略的主公不正是自己所希望的嘛。这一转念,心中便对萧毅更加的敬佩起来了。

“国公爷智计过人,英明睿智,实在是卑职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卑职幸甚、百姓幸甚、天下幸甚!”尤条由衷赞道。

“先生谬赞了。本督尚未请教先生表字。”萧毅被尤条这记马屁拍的心情愉悦,话题一转忽然问道。

“回国公,卑职表字梦熊。”尤条道。

“可是取周文王梦中见飞熊之意?”萧毅眉头一挑,好奇问道。

“卑职惭愧,正是此意!”尤条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哈哈,先生不必过谦,依本督看来,先生之才或许并不在姜尚之下。以后,本督就唤你梦熊了。”萧毅笑道。 正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杨永兵招了,淮安城中的情形基本上已经上搞明白了。”萧贵掀开帐帘,大步走了进来。

“萧贵,来的正好。本督正式给你引荐一下。梦熊先生眼光犀利。精通谋略,本督已拜为首席参谋,也就是我们定北军日后的军师了。你们两位以后都是本督的左膀右臂,自当好好亲近才是。”萧毅站起身来对指着尤条对萧贵道。

萧贵毫不惊讶,微微一笑,抱歉道:“末将恭喜大人!”,然后转向尤条道:“恭喜梦熊先生得偿所愿。终能一展胸中抱负!”

尤条急忙还礼道:“卑职谢过将军引荐之恩。”萧贵的名声他可是很清楚的,是秦国公之下的二号人物,是萧毅心腹中的心腹,而且萧贵还对自己有引荐之恩,因此丝毫不敢怠慢。

萧贵微微一笑,转头对萧毅道:“大人。杨永兵的口供拿到了。”说着递上一张纸。

萧毅接过纸之后,快速的浏览了起来,看完之后击节道:“非常详细,于我军将有很大助力。逼供杨永兵的是何人?本督要给他记功。”

“正是从锦衣卫借调的千户黄志忠。”萧贵答道。

“是了,除了他还能有谁。锦衣卫的凶名能够贯穿大明二百余年,自然是很有些本事的。落进他们手中,再是铁打的汉子都会熬不住的。何况杨永兵这等贪生怕死的叛将。让黄志忠再接再厉,等攻克淮安。本督升他为军统司副千户。做虎子的副手。”萧毅看着手中的口供心情大好。 “可不是嘛,黄志忠那小子还没等施展自己的逼供手段。那杨永兵一听他面前的这位是从锦衣卫过来的,便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所知全部倒了出来,恨的黄志忠牙痒痒。”萧贵笑着道。

萧毅一听也是有些吃惊,锦衣卫凶名之盛竟然到了如此程度,真是有些匪夷所思。不知道自己的军统司引进锦衣卫的人到底是福是祸,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锦衣卫。不过暂时还是顾不上这个的,以后再说吧。

将手中的口供递给一旁垂手而立的尤条道:“梦熊,你看看。”

尤条接过口供,快速的扫了一遍道:“淮安城中鞑子兵力虽有八万之众,但是其中满蒙鞑子精锐仅仅只有一万余人。其余兵力皆为投降的明军士兵。而在先前高邮一战及宝应城下的混战中,鞑子的一万五千主力基本被我军全歼,洪承畴心腹杨永兵的一万汉军旗人马也是所剩无几。虽然我军总兵力不过两万有余,按照兵法上所说的需要十倍于敌的兵力才可以围城,五倍的兵力才可以攻城。但是时异势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敌众我寡,毫无胜算。但是重点却在这一万满蒙鞑子身上。只有这一万鞑子溃败,剩余那数万降兵根本不足为惧。”

萧毅不置可否,看向萧贵。

萧贵答道:“军师所言甚是,末将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有打败这一万鞑子,那剩下的七万降兵失去了压制他们的人,自然会军心涣散。若是我们再能够派人略加招降。定会不战而溃。”

萧毅点点头,忽然又蹙眉道:“要招降这些败兵吗?”

尤条知道国公爷担心什么,笑道:“国公可是担心这些降兵再次降而复叛么?”

萧毅默认。

尤条道:“国公爷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叛军虽然降了鞑子,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自愿投降的,而是被主将所裹挟而降。他们身为大明的士兵,大明的子民,心中自然不愿意为鞑子做奴才的。国公爷招降了他们,不仅可以为日后其他叛军做出榜样,而且可以从中挑选精壮扩充军队。只有对他们的主将加以控制,或者诛杀,或者幽禁,或者调任闲置,他们再次投降鞑子的可能性基本就丧失了。而且对我军日后攻略各地好处多多。”

“那如果对他们的主将动手,会不会引起手下兵丁的哗变?”萧毅又道。

“这一点也好办。这些降将之所以能够控制数万军队,主要依靠的是他们手下的私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家丁。这些人在军中都是待遇最好的,用最精良的武器铠甲,吃最好的饭菜,住最好的营房。而这些钱都是将领自己出的。因此这些家丁对主将都是最忠诚的。只要招降了他们以后,先解除这些家丁的威胁,再对其他士兵加以怀柔政策,那些叛将的影响力就会很快消除。他们很快也就能融进定北军中了。”尤条云淡风轻,侃侃而谈道。

“既如此,那就如军师所言,破城之后,只要愿意投降的,一律接纳,鞑子也不例外。具体改变事宜由两位协力进行”。萧毅忽然想到了被俘虏的豪格,这次自己也把他带到了军中,以备不时之需。也许这次就能派上用场了。(未完待续。)

ps: 又是超了五百字的大章,虽然更新次数少了些,还是弱弱的求票票了……不要再让老猫自己打赏自己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