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秦霸世 > 第234章 开设官吏速成班!(第一更)

帝秦霸世 第234章 开设官吏速成班!(第一更)

作者:独爱红塔山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4:15 来源:笔趣阁

“诸卿之言,朕已尽知!”一片静默之中,胡亥高声,道:“诸事皆决,只是大军东出,当以何人为将?”

……

自始皇帝登基执掌朝廷以来,大秦帝国从未缺乏过武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毕竟大秦以武立国,最不缺战将。

毕竟老秦人悍勇无比,骨子里的性格粗犷勇武,这种性格适合武将,而不是文官。自然而然,老秦人善出大将。

秦风之中只有无衣而没有蒹葭,并不仅仅是山东的嘲讽与鄙视,而一件真实的情况。

这一点,始皇帝曾经下狠心解决过,只是效果并不明显。

……

正因为秦风之中只有无衣,没有蒹葭,这也是大秦自立国以来,对于山东士子疯狂吸收的原因。

从百里奚到商鞅,张仪,从范雎到吕不韦,李斯……

几乎在大秦之中,叫的上名字,拿得出手的文官重臣都是山东士子。故秦之土,老秦人根本就没有太过于出彩的文人。

但是世代皆秦将的老秦系,崤东系,都纷纷凋零了。不管是世代忠勇的蒙氏,还是将才辈出的王氏,终究是没落了。

始皇帝驾崩开始,同样也是大秦帝国诸多将才功勋凋零的开始。

经过赵高乱政,曾经谋臣如雨,将才如云的大秦帝国只剩下了通武候王贲,言和等寥寥无几。

……

以何人为将?

对于目下的大秦帝国这是一个大问题,胡亥心知肚明。大秦朝野上下也一清二楚、这便是他们沉默的原因。

纵然是太尉尉缭,上将军王贲,也在下意识的回避这个问题。因为举朝上下,所有人都赞同通武候王贲。

当秦二世胡亥问出,一时间,群臣之间即没有激昂争论,也没有议论纷纷,而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因为他们都有了选择,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胡亥与通武候王贲的意见。以何人为将这件事上,通武候是最有权利说话的。

正是如此,咸阳宫正殿之中竟一时肃静,丞相子婴离座,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老臣以为,大秦帝国之中功勋大将,陇君章邯战死,赵佗叛国,只剩下通武候一人。”

“此次东出事关重大,甚至于可以说是关系到大秦帝国的未来战略部署,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故而,通武候最为合适。”

随着子婴一番铮铮之言,整个大殿之上却再没有一个人呼应了。毕竟,通武候与秦帝都没有表态,至于东出大事究竟如何,则不好贸然评判。

“丞相言之有理。”

秦帝胡亥一拍帝案,目光巡视大殿,道:“从目下的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来看通武候却是最适合的人远。只是函谷关,武关等地无人镇守,通武候率军东出不利大局。”

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的安静。没有通武候王贲出手,大秦帝国朝野对于东出根本没有信心。

故而,再一次沉默了。

……

默然良久,通武候王贲顿了一下:“禀陛下,老臣以为陛下可以御驾亲征,率领十万秦军东出函谷关。”

“老臣坐镇函谷关,总督武关,函谷关等一系列大秦帝国重要关隘,守护关中大地!”

随着通武候王贲的开口,咸阳宫大殿之上更安静了,这是一种蕴含着意外与惊讶的默然。谁都知道,通武候王贲乃军中宿将,其战阵部署能力远超当下任何人。

然,王贲之论却不亲自东出,而是提出了一个朝野上下从来没有想过,至少没有自觉想过的事情。

由秦二世胡亥亲自统军东出,而这种独特意义,关系重大,群臣自然是不敢多言,纷纷沉默了下去。

对于大秦帝国文武,这无疑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视角。因为自孝公以来,大秦的君王很少亲自踏上战场。

特别是事关大秦帝国命运之战,从来都是帝国最高武将亲自出手,国君坐镇咸阳运筹帷幄。

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亲自统军出征。秦昭襄王坐镇咸阳,君臣配合默契,才有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胜。

如今通武候王贲意图让秦二世胡亥统军出征,自然是一下子让咸阳宫大殿上的众人沉默了。

他们想要反驳,但是大秦帝**中无大将,却又反驳不出口。

短短五年之间,将星璀璨的大秦帝国已经全部凋零,甚至于达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

看着大殿之上的言和与王贲,不少人话到嘴边硬生生的咽了下去,此际的大秦帝国并没有多少选择。

胡亥端坐在帝案之上,眉头皱了皱。对于跟随大军东出,他并没有意外亦或者抗拒。

但是他一直都以为他御驾亲征,只是一个象征,一个向老秦人,向中原大地表露出大秦帝国东出的态度。

至于率军东出,胡亥想过,却也只是一个念头罢了。毕竟没有一个男儿,不热衷于沙场争雄。

那种热血,那种沸腾,足以让人疯狂起来!

……

“大军东出,朕亲自统军!”一片静默之中,胡亥从帝座上站起来高声,道:“通武候坐镇函谷关,负责防守武关,函谷关等重要关隘。”

“关键时刻,可以调集大秦帝国城卫军参战。朕东出之后,若关中有战争爆发,政务以丞相为首,负责粮草供应,百姓安定。与此同时,举国上下配合上将军,以其命令为准。”

“是”举殿之上,一片高呼。

如今秦帝胡亥已经做出了决定,不管是太尉尉缭,还是左相子婴都不得不闭上嘴巴,随之躬身高呼。

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环视一周大殿之上的群臣,一字一顿,道。

“与此同时,丞相府从八郡之中征集大才,再加上前一次求贤到来的大才,在皇城之东,建立一所秦学。”

“从各郡县抽调表现出色官吏,进行二次培养,在大军东出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官吏接手河东郡,上党郡,太原郡,河内郡,三川郡。”

“唯有如此,大秦帝国收复失地,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各地的稳定,不至于民怨沸腾,中原大地之上动乱频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