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汉龙腾 > 第五十章 和谈(三)

大汉龙腾 第五十章 和谈(三)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05 来源:笔趣阁

何斌不悦道:“贵方既然没有诚意又何苦纠缠。让我回去大家齐集兵马在战场上分个高低那时候想必不管是我方还是贵方对谈判都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

见本多忠政神色难看却又转颜笑道:“两边起了误打打了这么一场难不成以后还要再起刀兵不成?张将军为人认真认为此番战事是贵方引起需赔付全额军费这也并不过份不知道贵方为什么不肯答应?”

他又是威逼又是利诱逼的这些日本贵人无法那本多忠政只得答道:“贵方军费哪有那么许多!我方的赔偿已足够弥补张将军的损失如若多要便是敲诈!”

何斌斜他一眼却不答话。本多忠政脸色一红情知自已说话幼稚。人家摆明了就是要借战争大胜敲上一笔自已却与对方探讨军费多少当真是可笑之极。

“幕府绝非张将军想象的那样富庶两百五十万两的白银已掏空了我们的国库若是何先生仍不满足那我们只好将这笔钱用来募集大军购买武器军马与张将军会猎于江户。”

何斌知他说的是实话日本白银虽多但毕竟政体与中国不同民间财富不可以尽集于中央政权当下伸出五只手指笑道:“再给这个数就成了。”

“五十万吗?”

“那是当然五百万的话阁下想来会跳起来与我拼命了。”

见本多忠政面露难色其余幕府家老亦都沉默不语知道对方实不欲再拿银子出来便又伸出一根手指笑道:“要不然多给一百万石粮食也成。”

阁内诸人顿时如释重负连忙点头答应。这一百万石粮食在产粮大国的日本来说当真是算不上什么。可是在流民造反赤地千里的中国可要比银子难弄的多了。台湾有上好的樟脑等防虫之物张伟大建粮仓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对粮食他向来是多多益善的。

见各人都点头答应何斌又笑道:“张将军亦是知道让贵方割让领土委实有些为难……”

各人都忙不迭点头均道:“日本立国千多年来从未割让半寸领土请阁下见谅。”

“是以大人在我临来前亦曾说到日本朋友若是顾及面子啊这个名义上可以不需要割让长崎改为租借好了。”

见各人面面相歔显是不知这“租借”的含义何斌洒然一笑以温馨的语气向幕府诸人解释道:“这个租借就是说长崎仍是日本的领土我方不过是请日本朋友暂借一时这租期么就定为五十年。每年付向征性的租金若干五十年期约一满若是两边都同意续租则继续租用若是有一方不愿意则由日本政府收回长崎各位看如何?”

这样的理论自然是来自西方当时的日本人自是闻所未闻虽觉荒唐却亦是解决争端的办法不然的话因长崎之事争执不下再打起来却也是双方都不愿意的事。

本多忠政疑道:“贵方如何能保证五十年后长崎一定归还?”

何斌大笑道:“一则有租约在二来贵方五十年后以全国之力奈何不了小小台湾那么要不要长崎也不打紧。”

他虽说的难听到也切中要害。日本今日受辱又怎会不想办法报复?看着立时神态轻松的幕府众臣何斌心里暗暗冷笑:“果不出张志华所料!不过你们港口被封不得与外相通任你以土法重新集结训练二十万大军只怕数年之后仍是一个惨败之局。”

又向诸人说道:“鉴于长崎要租借多方我们必然是要少量驻兵以防海盗、乱民。贵方为显示诚意切不要在九州地区驻扎幕府的正规军队至于藩主自已的军队我们到还没有放在眼里。”

为难之事已经解决九州不驻兵不过是此许小事日方自然连忙答应不迭双方又商讨了支付交割的细节两日之后于江户将军府内中日双方正式缔结了《长崎和约》结束了因日方驱逐张伟使者引的这场贸易战争。

张伟待和约签订留下左良玉校尉领两千神策军将士镇守长崎又在临行时大募日本民伕将原本的长崎城翻建改护了三倍有余留下四十门放于新筑的长崎城头待左良玉送张伟至码头之际张伟交待道:“若倭人反复不必出击倚坚城利炮而守控制住长崎我便能及时来援也方便登6。切不可贪功而出切记切记。”

见左良玉唯唯诺诺连声答应又道:“我此番回去会派行政官员过来接管此地。驻军要配合他们不可以枪杆子在手便轻忽文官我若知道你有违令或是纵容属下败坏军纪定斩你不饶!”

说罢飘然而去自乘船回台北去也。此番征日所获良多数万大军经过这场大战不但是新兵经历战火洗礼而迅成长起来便是那打过台南的老兵亦是受益良多。张伟又命随行参军记下战役中的种种得失汇编成教材所有的伍长果尉以及台北讲武堂的学员每人一本。这种实战中记录的战术教材可比一百次演习都有用张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机会。除此之外又下令将战斗中表现良好的伍长、果尉征入讲武堂一面学习更高深的战役理论一面以战术教官的身份向学生讲解战术。再过两年这些批入讲武堂的学子毕业便可直接以果尉职充实军队这些经历过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军纪军规教育、火器科学教育以及系统战役战术训练过的学子一旦加入军队整个台湾三卫军的实力必将大步跨越几个台阶。

回台后半月不到水师便护送着百余艘运输船自长崎而回只是此番到不是运送兵员而是满载了整船的白银及粮食而回船队一回便象征着整个伐日之战的彻底终结。

接下来左右不过是犒赏三军除了猪牛羊鸡上好美酒外每人二十两银的犒赏足足令大半的三卫士兵笑的腮帮子疼。张伟这番大手大脚的犒赏足足费了台湾政务署七十余万白银若非是日本赔款送来还当真是支付不起。何斌少不得要埋怨几句张伟也只笑笑便罢了。那清朝时八旗绿营出征比如征小金川一战几年时间花了白银三千万两动员军队也不过十万人银怎么用的不过是买粮雇工以及打了胜仗的赏银。是以清朝外战不行内战却是近两百六十年甚少打败何也?清朝统治者舍得花钱在军费上不象崇祯皇帝连军饷都要士兵自已想法子两相对比张伟自然知道钱要花在何处方是合算。

除去应有花费自日本得银仍有半数被封存在台北政务署的库房这笔钱张伟有言在先任何使费皆不得动用全数拨给台北船厂造舰。征服日本后下一步自然是要剑指南洋而南洋之战海军的作用却又比6军重要的多没有一支强大到与列强周旋的海军称霸南洋自然也无从谈起。何斌调集了工商财务署下所有积年的算账好手将造船的成本、火炮、每船所需水手费用都算入其中算来如同镇远级大舰可造八艘每船配十二磅炮四门八磅炮十二门的小型炮船十五艘加之原本就购买建造的远字级大艘八艘小型炮船二十二艘计有大型战舰十六艘小型炮船三十七艘海军军官水手以及岸上辅助人员一共一万两千人。这样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远过当时除荷兰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亚洲的驻防舰队。

待预算做好便立时拨银至船厂买木料、雇佣人手扩大船厂规模原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造船的台北船厂越的繁忙起来。

“廷斌尊候咱们的船厂规模总该大过当年南京的宝船厂了吧?”

“这谁能知道……宝船厂早被焚毁当年夏原吉大学士上疏宣宗言道南洋取宝船劳民伤财应行取缔。皇帝准了他的奏章从此南京的造船便停止了下来。”

施琅答完又长叹道:“原本泉州的造船业亦是极为达宋朝泉州实为天下第一繁盛之地。造的船只又何止成千上万来往的客商比之今日当真是多到不可胜数啊。现下一来是港口拥塞船只渐渐向广州而去而来朝廷厉行海禁毕竟不如宋朝时对海外贸易那么看重和支持船业和商业慢慢凋弊若不是这十数年来朝廷控制力日渐削弱只怕连现今的规模也是没有呢。”

三人兀立在台北码头不远处的高岗之上那台北船厂便建筑在三人脚下看着熙熙攘攘忙着造船的数千名匠人及民伕由不得三人不出兴亡之叹。

张伟因又问道:“尊候你军中英人教官已然尽数离去了么?”

“没有尚有十余人留下。言道咱们的军饷待遇比英国高的多他们原本是下层小官儿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升的上去到不如给咱们卖命直接就能做中上层的军官。”

张伟点头道:“这些人在海上多年考察其仁勇智信方可任命为一舰之长。不要太过迷信英国人他们也有孬种。”

见施琅点头张伟便不再多说水师一向归施琅统率如何用人管理自当有施琅做主。他一来甚是相信施琅为人品性二来所有的水师官兵家属财产皆在台北便是有人想反也得考虑后果。是以统领之权他便放心交与施琅。

又问施琅道:“尊候廷斌兄银子给的极是痛快……”

回头看了一眼何斌脸色又笑着接道:“是以船厂诸般所需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张口便给如此所造诸船要多久才能投入使用又有多久那些水手军官才能真正掌握战舰投入战斗?”

施琅低头算了片刻方答道:“一年。需以一年之期一则造船便需半年还最少要有半年让我训练水手虽说咱们募来的水手都曾经上过船不过战舰与商船不同还需要重新训练才是。还需带他们出海远航找些小股海盗打打练练胆色和临战反应最少得一年时间才成。”

此时是阳历一月中旬阴历十一月底距离年关不足一月张伟想了一下距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还有五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足够自已准备了。大量的运输船只到时候可以征集商船军队还需要扩充还得加派探子往辽东窥探否则皇太极改期出关自已可就后悔不迭了。

何施二人见他低头沉思知道他心中又在思考大事两人便静立一边等他想完说话。

张伟因向何斌问道:“库银还有多少?”

何斌打一冷战答道:“辽东贸易获利颇丰此番兴军又没有动用台北的银子全由倭人支付了去掉日常使费留银还有七十多万两。”

“辽东贸易女真人不肯卖马吧?”

“不错兽皮人参什么的咱们要多少给多少唯独马匹那是一匹也不卖的。”

张伟沉吟道:“看来只有去内地买走私的马匹所费不少啊。廷斌兄年前便派人去内地购买一万匹全买咱们福建的晋江马虽然个矮度也慢不过耐力很足请兄务必要快些买来我有大用。”

说到此处叹道:“可惜没有办法弄到阿拉伯马这晋江马虽是耐力十足不惧炎热蚊虫不过只适合挽车、驼乘不适合长途奔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