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汉龙腾 > 第七十三章 南洋(二)

大汉龙腾 第七十三章 南洋(二)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05 来源:笔趣阁

就在张伟记挂李岩询问其去向之时。这位前明举人汉朝的厢军上将军正扶着船舷眺望远方。

“和风熏面草与水同色。”

轻声称赞一句江南美景他返身回舱四处巡视。此次出海是为了整治自家的封地短时间内都很难再返回中原。他自幼在河南生长若不是杞县曾经被官兵焚掠自家的田宅家产都残破至难以收拾纵然是皇帝封了他诺大一块封地他亦很难下定决心。

因为李岩在当地很有声望手底下一众厢军士卒跟随他征战多年不欲分离。此次出海开拓新土几百名旧战士退伍跟随又有李氏宗族及一些乡民随同。李岩知道虽然吕宋与内地海运很是方便却是费用昂贵一应生活用具或是自已锻造或是此时就多带一些比之以后不足时购买更加合算。他倾尽家资连同其弟这些年的宦途所得再有征战军功的赏赐打造了两艘福船大船夹在出使的使团中一起出海一是舍不得李侔一向戎马生涯兄弟俩会面甚少此次一去家国万里日后再见不知是何时是以要在海上多相处一些时日。二来随同船队一起有甚意外也可照料当时出海风险仍是不小万一触礁沉船或是遇着台风单独的船只很难脱难。相随大型的船队一起出外自然是更加保险。

他步下中舱在储藏物品的各个舱室巡视。此次出海除了携带米粮麦及疏菜种子还有各式各样的农具、生活用品、军器。那四门购得的千斤大炮还是李岩以退伍将军的身份自火器局购得加上几百支火枪费了他大半家财。是以他特别重视防着出事。

负责看管武器的是他的族弟李俊很是机敏能干。见李岩俯身下舱忙迎上前去向他笑道:“大哥你放心好了这些都捆绑好了一点疏漏也没有。要是出了岔子我跳海谢罪。”

李岩也被他说的一笑在他肩膀上亲热的拍了两下。却仍是踱到用铁链捆好的火炮旁观细心检视。

直过了半响他才直起声来向李俊笑道:“不是信不过你委实是小心不得。这火炮重过千斤万一捆的不稳海上风浪很大火炮在舱室内四处乱撞没有几下咱们就都得陪着它见龙王爷了。”

李俊老老实实低头听训待他说完方沉声答道:“是我一定小心。从今儿起每天都来查视几次。”

“这便好等到了吕宋安南城码头卸它下来才能放心。”

“大哥咱们李家的封地有多大有咱们李家堡大么?”

李岩听的一笑拍拍手上的浮灰边沿着木梯向上爬去边答他道:“我是封的伯爵封地方圆三百余里只怕比咱们杞县还要大上一些。”

李俊听的一惊继而又喜滋滋道:“这可真了不得!周王也没有封地信阳的唐王也没有。这些王爷的王庄田地多的不过十几万亩少的几万亩咱们这么大的一块封地总也能耕出几万亩良田来吧。乖乖这可比的过一个王爷了。”

“其实不止。我的封地无有别物特产唯有平原而且膏润肥沃悉心开垦的话足可得良田百万亩。”

李俊听的一惊立时望李岩脸上看去。见他郑重其事并不是说笑。因惊问道:“皇帝封这么多良田美地给人为的什么?当年明朝太祖爷分封诸王也都只有封爵没有土地不准临民。今上不怕诸候坐大日后兼并争战弄的天下大乱么?”

两人一路行走此时已回到李岩居住的舱室之内。此时中国大兴航海之风全国各处都有意欲财的商人破产的农民冒险的野心家毅然出海往海外蛮荒之地寻求成功的机会。然而海船易造水手难得。原本沿海的弄海人地位早就水涨船高熟谙海事的水手早已不敷使用有经验的船长更是难得。此次李家大举迁往海外历经千辛万苦方才觅得一众手水并两个出海数次的老手船长一同出海。是以这大船上最好的舱室到不是尊荣的伯爵大人居住而是让给了需要良好休息与悬挂海图空间的船长居住。

因空间逼仄李俊并无坐处只站在李岩身旁见他坐定喝茶一派气定神闲模样便急道:“大哥据我所知开国帝王对功臣良将没有不起猜忌的。陛下现下要开疆辟土所以大封功臣等过上十年八年天下稳定他手底下又有几十万精兵强将足以守御疆土到了那时候原本的功臣们就成了眼中钉。陛下还需防着他身后宿将功臣们做乱大哥你坐拥如此肥沃广阔的土地还可以自建军队判定法例收取赋税将来若是陛下动手那可当真是大事不妙。”

“不妨事。”

李岩见李俊仍是一脸不解又有些惶怕只得叹一口气站起身来向他笑道:“陛下分封其实是要在海外分官员的权。以贵族对抗官员以官员监视贵族两边平衡什么事也没有。况且日后都是火器争战我那么点土地再大上几倍没有钱没有工厂矿山我能养活多少军队又能掀起多大风浪?陛下才不会害怕封地贵族到是害怕官员胡来的多。吕宋诸岛孤悬海外若是官员贪墨不法激起民变那才是要命的事。”

见李俊仍不明白因向他问道:“你想一下一个常人辛苦多年才能为官他最急迫的是想自身富贵还是要致民富贵?”

李俊认真想了一回方答道:“或许有圣人如海瑞一般。不过多半还是自求富贵的人多。”

“就是这个道理。想前明官员都是科举出身。宋真宗有劝学诗曰: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说读书做官后就能达。所以自唐宋以降直至明朝官员鲜有不贪污者。众人只为升官财就是办事也是为了博取政绩至于后任如何行事不关我事。如此下来地方水利无人过问命案由宗族自断遇着灾荒便要饿死人正是因为政府官员多半不肯出力甚至会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原故。”

李俊瞠目道:“那此事与分封有何关系?与其分封不若设严刑酷法或是多派官员监督不是更好?”

李岩嗤道:“若是有效明太祖剥皮之刑又如何?天下贪墨如故!况且监查官也是人也是自平民而为官。虽然陛下一心以制度来肃贪然而没有几十年功夫这制度也立不起来。再好的制度也需有人才成。咱们这些人就是如此目地。你试想让你做县令你自然是想的升官财可若是那个县就是你的山川树木、河流土地一切均是你的可以传诸子孙国家在则你的封国在。那么你是否一则好生打理封地以图自身尊荣富贵二来效命国事期盼国家长泰久安?况且贵族于官员很难勾结两者互相不喜用来遏止对方最好不过。汉朝之时国家候爵亦有封地遇事为国效命平时之国在朝的官员要么是贵戚要么也需是家中恒产者方能为之。而贫苦之士只能以举孝廉的方法做官。这样为官的多半不是为财而是为家族荣誉而举荐上来的也是乡里有名的贤良方正或是孝悌之人。后世以科举选官虽然选中的都是有才华之人也令许多贫苦之人有了进身之阶不过说将起来这吏治上就难为许多。做官的想头也变了许多。千载之下追昔往今这两者互有优劣陛下现下的做法不过是将两者结合也亏他想的出来。”

他正说的兴起却不防外面有人叩门道:“大爷二爷那边有旗语传过来说是这边舱室狭小二爷又想与大爷朝夕相处就近请教。说是这便请大爷动身坐舢板过去。”

李岩先是应诺一声着人就去准备小船一边站起身来向着听的呆的李俊笑道:“这些想头都是我一个人琢磨出来的你别同旁人乱说。伯爵可以封授武职郧官我已请兵部行文给了你云骑尉的郧职到了那边对付土人防备外敌你是吾家千里驹。”

说罢一笑也不顾李俊兴奋自已弯腰出门。自舷梯处下船登上小船由十余名水手划着小船直奔不远处的李侔座船而去。

他虽是自幼富贵却并不曾一日为官。此时得了诺大封地钱财什么的到不打紧。到是可以治政理民建立军队使他一展报复从此不必理会地方官员一心使辖下居民安享太平之福想到此处亦禁不住血脉贲张兴奋之极直欲仰天长啸方能一舒心中快意。此时小船行至江心周围樯橹如林长帆遮日一众大汉子民相携出海各有志向思之亦令人觉得快意。

因心中恍惚到没有注意这小船在江浪中快划行不一会便到了李侔船前。李岩被水手点醒之后方才踏上大船上放下的升降吊篮直登上这一列船队中这最大的宝船。

上得船后因这宝船高耸坚固船头仿着城楼模样建造几队汉军士兵在船头巡弋虽然船在行驶因船身重量原故竟使人并不感动晃动。待看到这城楼与军士直使人不觉得在船上行驶而是置身地上某大城的城头一般。李岩看将过去知道这便是仿造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式样而建造的宝船一时间好奇心起竟先不去李侔舱中而是东走西顾张望打量待跑到船头敌楼张望因城楼甚高再加上船身高度一眼望将下去原本浩荡奔流的大江亦伏同寻常河流那般雌伏脚下。张目看向四周大江两边的风景依稀可辨只是两岸原本高大的堤岸和山川此时亦显的渺小卑微令人觉得一脚踏将过去便可以踩在脚下。

他看的心旷神怡忍不住道:“今日方知天地广阔江川秀丽!大丈夫怎可蜗居斗室做井底之蛙!”

正感慨间却听身旁收拢缆绳的水手头目接话道:“大人这里算不了什么。等过两天咱们过了江口到了大海深处那时候海天一色蔚蓝一片海上都是些珍奇海鱼还有成片的飞鸟跟随其后到时候大人站在这城头四处一看当真是可以一快心胸。”

李岩不曾想到这船上寻常水手亦有如此话语正思谋着答话却听得引领他前来的那传令兵上前笑道:“大人且慢赏景李将军已经询问数次问大人怎地没来。小人回禀将军大人已至却并未进舱被将军着实埋怨了几句呢。”

待他说完李岩微觉不悦只觉这个二弟现下升至汉军将军年少得志未免有些轻狂。长兄上船自已不来迎接便也罢居然还摆谱拿大训斥属下军士。

他心里拿定主意不论二弟做到什么官位始终亦是自已亲弟一会子见了他还是要好生教导训斥一番才能尽到做大哥的本份。

因有此一事不便再在这船头耽搁便向那传令笑道:“既然如此劳烦你带我过去便是。”

及至李侔舱门之外因见房门紧闭里在鸦雀无声李岩更是心头火起。只是他一向稳定深沉虽是乃弟亦不肯轻易火。只是屈指轻叩等候里面有人出来开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