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汉龙腾 > 第六十章(鼎革五)

大汉龙腾 第六十章(鼎革五)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3:05 来源:笔趣阁

他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因见何楷等人仍旧是一脸的愤然因知此事干系重大简直是把两千年来中国的教育习惯尽数推翻是以何楷等人决然不会赞同。

“孔圣当年教导七十二贤人因材施教各弟子团团围坐。夫子坐而论道也同样教出了那么多英才现下官学中有这么多老师教导还有教室桌椅笔墨纸砚不知比当时强过多少难不成这样还不行?”

“正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书籍经义的奥妙都在于悟你悟到了就是悟道了悟不到就是悟不道。讲的再详细遇着蠢才不是一样?”

“嗯嗯此语是极!聪明的学子一点就透比如尊素老先生的长子宗羲十四岁就中了秀才!”

“还有十二岁就中的!有的愚夫蠢材终其一生还是个童生同学少年便要进学他死也考不上这能怪教而不得其法么?”

这些官学教授大半是何楷自内地请来的积年老儒与教授医、工、算术等杂学的教师不同他们是正经的秀才甚至有举人在其内教授的乃是最正宗的国学儒术。张伟原就知道他们是最死硬的反改革阻力是以除了何斌之外又将这些自诩甚高在官学内也颇受寻常教授尊敬的儒士请将过来。

千多年的习俗沉积下来所有人的思维方式已成定式。张伟请来西医那些医官员尽管也是嘀咕到也是大方皆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些借鉴比较也是好事一桩。”

其余杂学教师自然也是同一态度。他们自视甚低纵然是官面上的待遇与儒学教师相同却甘心自降一级张伟也是无法。他能做的已是做了各人头脑里的积弊他却无论如何也抹消不掉了。

现下这些人咶躁不休搅的张伟一阵阵心烦因冷笑道:“诸位老先生为教师的口口声声骂学生笨那我请问诸位都是什么年纪进的学又是何年中的进士?”

这一群人大半都是所谓过了知天命之年的积年老儒至多中过举人甚至有不少考了几十场方中过秀才的张伟这话一出除了何楷之外人人皆是年红过耳。

何楷甚是不悦向张伟道:“大人说这话很是无礼。各教授都是千辛万苦自内地渡海而来不是一心为了教书育人培养英材又是何苦?”

张伟在肚里嘀咕一句:“我给的银子是内地十倍不然你道这些人能跟你一样

满怀高尚的理想么。”

却也只得微微一笑向何楷歉然道:“是我失言诸先生莫怪。”

他虽是想把这一伙子腐儒尽数一脚踢开却也知道此举必定大失人心。当下只得勉强又勉慰一番好说歹说答应编定简明语文教材时由何楷领着这些人把关必务不能让异端邪说影响少年学子。得到张伟保证之后何楷等人方勉强应了。

自此之后张伟坐镇台湾将举凡种种事先想定的改革方略一股脑抛将出来。官学聘请了大量西方教师将整个台湾官学分为初级与高级两级。初级只教授简化过的汉字所编成的语文及数学、历史三门课程。纵是官学教师抗议道是课程太少又太过简单学生早早学完了无事可做在那学校操场上乱蹦乱跳不成体统。张伟也只是不理。这初级学校里不过是些七岁至十二岁的学童只需学习简单的知识即可玩耍和锻炼身体才是他们该当做的。

高极官学的课程则复杂的多上述三门课程中取消了语文一课改由儒生教授儒家经典。与以往不同张伟不要求这些学子针精力拿来钻研这些典籍而只是寄望他们学过之后在精神与人文修养上能秉承中国儒学中博爱仁义忠孝友悌的内在罢了。除此之外又多加了物理、化学、几何、生物等西式学科。与以往台北官学泛泛教授不同此时都是专程请来西方教师教导学生的成绩又与将来是否能入仕台湾密切相关。如此这般庶已可以保障这些新学课程不受重视。

初、高官学之外又设立太学只有在高级官学之中表现优异者可以选拔进入。一入太学不但不需交纳学费衣食住行皆由官府一力承担除此之外还可领取一定数额的入学补帖。太学中除了原有的各学科或加深或取消外内分各种专门学科自设的不同学院。研究各种西方科学的科学院结合中西医学说的医学院、精研中西哲学的人文学院。

除了初、高官学的教师不成问题而且只是在原台北台南官学的基础上稍加改建就可敷用。太学因张伟欲鄣其显又故意重新选址在台北镇外显要的位置上以最高敞轩亮的唐式建筑仿唐朝官学规制建筑可容万余学子的台湾太学。

这一日张伟聚集在台的文人儒士至选定的太学工地行奠基礼。纵是这些饱学大儒对张伟的教授方案或有不满或是抵触甚是是极其反感;到底这件事是明朝两百多年来一次倡明学问的大事儒家向来以学问之事为大张伟又一力邀请前来各人哪有不来的道理?

由吴应箕写就的奠基祝文骈四骊六古奥难懂张伟虽然这几天一直读书不缀古文知识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到底也是听的头晕眼花不知其所以然。晕头晕脑之余也只得勉强挺立还不时要做赞赏状当真是苦恼之极。

别人也就罢了陈永华却尽知其底细他自台南赶来参加这一难得的盛举立身于张伟之后见张伟虽是一脸笑容那双眼却是呆滞无神三魂七魄都不知飘向何处去也。待那祝文念完各人四处随意活动陈永华因见张伟醒过神来便向他笑道:“志华你给钱给人就得了何必来受罪。”

“复甫说的是。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太学的事虽是重要也不值当如此吧?”

张伟回头一看见是何斌、吴遂仲等台北官员一个个身衣官服立于他身后却是何斌在向他抱怨:“你自已要来也罢了所有的文官也教你带了来这可得耽搁多少公事!”

他又向一旁努嘴笑道:“你看看那群汉军将军们一个个呵欠连天人家是带兵打仗的人这文事请些文士儒生过来也就罢了。何苦把咱们都拖来受罪。这些人规矩多麻烦大一个个臭架子十足!我看复甫学问不比他们差可做人做事就比他们强太多啦。”

“廷斌兄为政之道在得人!我这里不需要那些科举考试出来的书呆子。那么我的人才去哪里找?只能靠自已慢慢培养。是以这太学一事关系甚大。让大家都来也是凸显此事重要令台湾上下军民人等不得轻忽。”

“好是好只是有用么?南洋附近能请来教书的洋人你大多见过也没有几个可以在太学教书的。他们的学问也只能教教官学中的学子罢了。”

“我已命人赴欧洲重金礼聘请教师那些洋人中的名人我请不来寻常的教师也该当能请来一些。再有我命人购买和翻译西洋典籍以敷太学学生使用。现下台湾学子大多还年少还得过两年才有大批学子入太学学习时间是尽够了。”

张伟目视四周因见身边止有何斌陈永华等亲信之人便压低嗓门向他们道:“唐太宗开科举引得天下贤才纷纷投效所谓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我现今开办官学、太学亲手造就一批批英俊之才这可比太宗皇帝强了许多吧?”

何斌听他口出如此狂妄无礼之言忙横他一眼道:“志华你也太轻狂了需提防隔墙有耳。”

陈永华亦道:“这种比喻还是少用的好。台湾这两年颇让皇帝忌惮若不是内乱乱纷纷不成模样能让你这么消停么?还是少生些事端咱们埋头把此处治理兴旺到也不失为治世之楷模你张伟的令名到也确实会光耀千古了。”

他两人只顺着自已的心思来说虽都是劝张伟不要骄狂内里到有些小小不同。张伟虽是听出两人的话意不同却也只一笑而罢。

“成我听两位的劝就是!”

因又回头问吴遂仲道:“今日来此的官员佐吏可有先前台北官学中毕业的子弟在内?”

“回大人有的。军机处新进的几个书记官员就是先前台北官学中毕业的当真是年青才俊。”

“甚好传他们过来。”

吴遂仲听得张伟吩咐立时回头向跟在身后的书办吩咐几句那书办迅即跑向张伟身后随同而来的台北官吏队伍之中将几个身着青色官服脚蹬黑布白底官靴头戴对折乌纱帽的年青人唤将出来往张伟立身之处行来。

张伟见那几人皆是二十不到年纪虽是行为举止郁郁然有文气到底年齿尚小那面孔上稚气未消。因向诸人问道:“尔等都是去年年底从官学毕业的么?”

“是大人。下官是去年自台北官学毕业年前便补为军机中书官负责文秘抄

写。”

因见张伟目光扫视那几个军机中书将身一躬齐声道:“下官亦是如此。”

他们都是吴遂仲精心挑选的文才人品均无挑剔的上佳人选自至军机办事以来诸事都很用心去做为人又勤谨老实吴遂仲因此对他们很是满意。此时见张伟无可不可看着各人把那几个刚从官学出来办事不过数月的毛孩子们吓的手足无措。忙上前笑道:“大人您威势过人这几个孩子哪曾见过什么场面没的把他们吓坏了。再过一两年那时候再看定是比此时长进许多。”

却听张伟问道:“去年年底一共有四百多名学子年过十八出官学入仕。你军机处用了几个还有那么许多都用在何处?查清楚了具名汇册报给我知道。”

吴遂仲虽不亲手经管到底台湾所有的政署衙门都得与他打交道这些事情到是清楚。因向张伟笑道:“这事情到不必查手尾我都知道。这四百多学子除了二十多学医的去了官办的医医供职还有一百多人学商算术的有的回自家商号也有的在财务署、廉政等署供职;还有五十多人入了台湾讲武堂深造学习准备从军;下余的除了学业不精回家自谋生路的三十余人都各自入台湾各衙门办事去了。”

张伟听他娓娓道来说的清楚明白因笑道:“你到肯上心。只怕何楷也未必有你清楚呢。”

因又将目光转向陈永华陈永华自是知他意思洒然笑道:“我那边初时学童不多年纪太大我只是教他们识些字便罢了。那些人当不得大用。”

沉吟一下又道:“台南官学改制之后约摸着再过五年就有大批的人才可用。自然想来也会有不少入太学继续学习这也是好事一桩。”

张伟又转头见那几个军机中书官唯唯诺诺模样心中一叹知道这些孩子虽然学的一身好本事比之原本私塾教育出来的书虫不知道强上多少。光说身体素质这些天天跑步健身的台北官学子弟就比那些手不提四两的旧式书生强上许多。因又泛泛涉猎了一些西式学问再加上明史、算、射、御等传统科目都曾学习故而不但旧式文章写得那公文、算术、商贸、火枪、驾驶马车都不在话下确实算的上是文武全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