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汉龙腾 > 第六十四章 关宁(六)

大汉龙腾 第六十四章 关宁(六)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3:05 来源:笔趣阁

他此语一出不但张慎言与郑瑄连声反对就是吴遂仲亦道:“给事中的封驳乃是对帝王行事的限制汉王虽然英明神武后世子孙未必如此。这制度还是留着的好。”

张慎言先是引经据典说的唾沫横飞待听得吴遂仲之语先觉其粗鄙后来一想到是至理明言。因也道:“明太祖立国之初废丞相凡事自专独行。他勤政的紧每日批阅奏折处断政务一生中除了偶尔生病从不荒疏政事。是以废了丞相也不打紧。待到了他的子孙辈立时就不成了。汉王今起于草莾凡事英明睿断自然觉得给事中碍事。岂不知百年之后只怕有一给事中可以令天下人受益呢!”

见几人都是一脸惶急张伟反道一笑命几人回座坐下方道:“不设给事中并不是说要独断专行。为帝王者固然要尊贤纳谏可做臣子的便能保重一切出于公心又或是某一人的思想能左右全局么?依着咱们现行的给事中制度一有不对某科的给事中即行封还。然后内阁重议或是我重新下诏方可。那么若是那给事中是受人左右的么?结党以图私怨的呢?或是其见识品识并不足以胜任?”

吴遂仲答道:“汉王前两问还有些道理。后一问因不至如此给事中的任命咱们慎重的紧。需都察院核查吏部会推由内阁确定。是以无论品行见识都足以任其职。”

他身兼吏部尚书官员任命都出于其有莫大的干连。此次吴应箕突然难立时搅的政局大乱他心中虽是不满此时却是不能不回护一二如若不然可是连自已亦是扫了进去。

因此话有理张伟到也不便辩驳只是接着他话头道:“你既然知道六科给事中容易受人左右陷入党争就该当赞同我的做法。北京朝堂之上什么楚党、浙党、东林党哪一党是好人了?东林党初时还有些锐气干劲一心为了国事待陷入党争之内只怕也好不到哪去吧!”

张慎言与郑瑄虽是明朝文官大员却并不是朝局中某一党的成员如若不然也不会沦落至南京闲曹任上了。此时听张伟痛斥党争两人深受其苦顿时都点头赞道:“汉王此见甚是!大明的党争为祸甚烈比之唐季有过之而不无及。若是咱们这里也分这党那党的只怕于国事无益。”

话虽说的光明磊落实则现在的江南官员系统早就分做三四派。什么从龙闽党、粤党、新附党等等其间又依地域或是性格学术又多分小党小派。其中以闽党势力最强以吴遂仲为;东林党次之因在江南有莫大势力黄尊素等人又是朝中大员再加上东林党徒在江南原本就是清流代表百姓官员中名声甚是响亮是以竟能与张伟自台湾带来的闽人文官集团相抗。至于何斌陈永华等人因与张伟关系太过密切却因如此极是害怕结党招忌除了何斌在财税等部有些旧属下听用外平素在家时竟是一人不见一语不听决不肯结党乱政。陈永华崖岸高峻又是都察院判平时官儿们躲他还来不及哪敢上门去自寻难看?是以除此二人朝中没有结党自重的也只有几个洁身自爱甚惜羽毛的重臣大员了。

张伟虽知结党不妥却知在自已驭下手段下暂且无忧。待将来有了条件正好可令这些人依着政治见解或是利益驱动下公然立党或许可使得党派良性竟争安然出现于此时的中国到也是好事一桩。

是以见这张慎言与郑瑄劝他大力弹压严禁官员结党一事张伟反又回转头来向二人道:“欧阳修说小人结党祸害国家君子却又是另一种做法。东汉末年的党人岂不是一心为国?此事还在于人君引导一意禁绝党争一则有人则有党二则也伤了仁人君子的心。”

又道:“虽是如此给事中与都察院这样身负朝廷重责督查官员匡扶君主杜绝错漏的朝廷要员们却是绝然不能结党!陷入党争善政不得而行陋习不能更改官员有错而不弹劾一意只相助着党人这如何得了!我意废给事中复御史台专司审核朝廷的诏书旨意内阁的诸项政务举措亦需报御史台备案查核有违法不当、行止失措的御史台可封回、弹劾该管的大臣;都察院有官员失职、乱政、或是对官员处置不当的御史台亦可对该院官员进行评议审核处置。”

待他说完底下三人都觉这是恢复以前的台谏各一的制度仔细一想却又与唐宋制度略有不同。因都问道:“若是御史台处断不明或是因私废公岂不是与眼下一样?”

张伟得意道:“不然。御史台不设主官设评议会。御史可多选贤良方正的官员充任亦要充实精通各种杂学的人才。人数可设为百人百人中分门别类对门应对各部遇事则群商而行众公议而行事。他们又不需要行政不怕办事拖沓只需对朝廷政务拾阙补遗就是。是以遇着大事可召集全数御史各依见解陈说之后御史们再行决断依公议结果再向朝廷和内阁报备。如此这般又能防止君主和阁臣们乱政又防止一两个人被党争和私欲左右岂不更好?”

吴遂仲等人沉思片刻虽觉张伟所说的“杂学”人士充任御史不妥。到是比这现在强上许多因都道:“汉王思虑臣等不及。如此这般一可以朝政不被人左右令太阿倒持;又可以使人评议朝臣们的政务匡扶人君的错失当真是良法善政。”

吴遂仲本是台北官学内的医官对杂学云云从无偏见。此时听了张伟的决断脑中略转已是有了成算微笑道:“户部可选取精于算通贸易的闻达之士充任御史专司审核户部、税、海关等部的政务;刑部与大理寺、都察院可选于刑名律令上通晓的官员充任其余各部亦都依此而行则天下事不因某人某党而坏汉王的想法当真是绝妙之极!”

张慎言却道:“虽是如此到底还是要多选声家清白风骨硬挺的读书人充任其间否则商人重利、刑名之人多半奸狡若是混杂其中左右他人只怕反失了汉王原意了。”

张伟点头道:“这是自然只要充任御史的一定要事前严加审明身家每年再行清算。为任时一不得结交朝臣二不许行生意、置田、入股等事一旦有违则剥其官职严责其罪!”

商议至此时总算是尘埃落地。吴应箕官位尚且不保更休提其驳还诏书所引的朝局动荡。那些东林党人原本卯足了劲准备在张伟逼迫吴应箕时一起抗争一则使张伟再立新后二则诏显东林力量以此掌控全局。黄尊素等人虽是正人奈何东林党此时已是良莠不齐比若钱谦益当年谋官不成此时却又复为礼部侍郎做官的心正是热切自然想东林党的势力越壮大以他在东林内部的身份地位再加上那些原本的大佬年岁已在党之位非他莫属得利之后他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身居高位了。

待张伟断然将给事中一职裁撤又得了闽党及各内阁重臣的支持便是黄尊素等人听说御史台之复设亦是颔微笑连声赞同其余心怀不轨正欲兴风做浪的党人哪里还敢再行多事?

此事一了还不待众人回过头来。张伟又下令裁撤大理寺、光禄寺、少府、钦天监、太医院、行人司、太常寺、太仆寺等原明朝的诸多衙门。一时间数千名官员丢官罢职天下为之骚动。大理寺原本是专门平复审议刑部案件所设后来多与都察院和刑部坐审要案实则是虚设无用。自有御史台和都察院加强职能又有靖安部专司补盗破案刑部只审不执大理寺已是无用。那行人司专司帝王出行礼仪仗卫太医院供奉的太医只是医不死人救命却也是想也别想钦天监算不出历法还需请传教士来相帮方可。一定江南张伟便想裁撤这些无用的闲曹使这些冗官冗员无可寄生。但为了稳定大局却也只得暂且留着。此番尽数裁了心里大畅之余却也是头疼这些个官员的安置。若是尽数驱赶回乡只怕立成遗老遗少在乡里成为施政的阻力。若是重新安插却又失了裁减冗官节省用度的原意。思来想去不得其法。到是陈永华偶入与张伟汇报抄拿贪墨官员一事时见他正是为难之际却是出了个主意。张伟一听之下甚觉有理因下令道:裁撤衙门的官员吏部可甄别人选将那确有才干的留用安排至需用衙门甚或下调地方也可着该部好生实行勿使贤才流落。其余各官可令其至各处新设官学任教由官府依着原俸给银命伊好生教学为国家培养英材可也。

他原本就要大兴官学在江南各地增设学校培养人才不使国家政务全数落入科举考出的官员之手。这些裁撤下来的官员有儒学、医学、算学等各种人才让他们做事不成教些初学的学子却也不难。如此这般又解决了安插官员的头疼之事又一下子得了这么多的教师当真是一举两得。

这一些举措动静甚大汉军每日里在当地靖安司及都察院官员的指引之下抄拿贪污官员当真是日以继夜片刻不停。再加上裁撤在京各衙门地方各冗员一时间江南谣言四起民心不安。好在此时北方的皇太极和崇祯都是头疼自家事哪有闲心来管他。乱上一阵纵是被抄官员们对张伟恨之入骨看了装备精良如狼似虎的汉军士卒也只得叹一口气卷着铺盖滚蛋了事。好在张伟和汉军要钱不要命抄了家产后到是不需坐牢不用杀头比之当年明太祖捉贪官剥皮揎草却又是仁慈的多了。

何斌却是不理会这些他与张伟一样睁大双眼盯着这些被抄拿的官员们。只是张伟盯着他们是防着造反起事他却是盯着白花花的银子漫天价向他飞来当真是笑的合不拢嘴。只是这些银子多半左手进右手出每日里等着批银拿钱的汉军将军们不绝于途户部正堂滴水檐下成日都是那些吹牛说笑乘凉等着传见的汉军负责招兵的将军们。只待押银的户部司官们一到立时就是蜂拥而上拼了命的打点陪笑脸说好话只盼着何斌早日接见批下银来便可以立时回去招兵募勇加以训练。

他们虽急何斌却是不能痛快给钱。总是将所需银两一算再算压缩至无可再压方才肉痛之极的批将下来。在雷州新开的铁矿用银在南京新设的火器局工厂他却是一点不省。因知造枪造炮的精度和数量关系到汉军乃至整个江南的生死存亡却是一点怠慢不得。

如此沸沸扬扬闹腾了两月有余。抄拿家产的汉军一个个都成了抄家老手。都知事前不动声色然后突至其人宅前翻墙而入将一家老小齐集一房。然后径自四处抄捡金银分做一处、珍玩古董字画归为一处、地契房前并商行入股契约之类又是一处抄拿完毕后方又宣示罪状给那些贪官留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具然后驱逐出门。被如此抄过的那些贪官污吏们当真是欲哭无泪抄家过后就差赤条条被撵出门去。虽然还可勉强生活只是都享受惯了却哪能受的了贫苦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