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匪军之龙腾四海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性面对胜败

匪军之龙腾四海 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性面对胜败

作者:步枪打蚊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6:39 来源:笔趣阁

随着公路上已经看到一个活着的小鬼子,独立团的步兵们也有不少,跑去追捕那些四散逃亡的小鬼子。被安排打扫战场的独立团官兵,在那些培养过的驾驶员检查下。

发现还有六辆小鬼子的坦克能够开的动,其余的还有四辆履带出了问题,拖回去换上其它报废坦克的好履带,应该也能开的起来。至于其余的二十多辆坦克,很不幸只是当废铁处理了。对此,本身就没觉得这坦克有啥好的司徒青云,倒不心疼。反正这不修补一下,还能组建一个坦克分队嘛!

临时指任一位少校副营长,担任这独立团首支坦克分队的队长,负责抽调独立团熟悉坦克驾驶的官兵。尽快把这支坦克分队给组建起来,等下返回后方基地,肯定还有用的上他们的时候。

对此,开过自家重型坦克的少校,虽然有点瞧不上这些薄皮铁王八。但能够独掌一支坦克分队,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满意,很快就领下任务。去替坦克分队拉人去了!

看到战斗几乎结束,剩下就是等待那些撒腿跑到四处的部下返回,司徒青云让报务员给师部发电,告诉他们此战独立团的收获跟损失。虽然司徒青云开战前,已经考虑的很周全,但最终还是让十余名士兵倒在了这里。至于其它负伤的官兵,自有师部的医生负责治疗,等养好伤又可以重新归队。

当这封报捷的电报传到后方指挥部时,还待在这里的李仕,看到这位龙华军校校长的儿子。竟然以伤亡不到五十人的代价,就全歼了第一师团的装甲大队,还有那一个大队的步兵。这份战绩,简直就可谓奇迹了。

其实独立团这仗能打的如此顺利。除了官兵上下一心训练有素外,幸运的成分也有不少。那就是日军装甲大队,太过相信自身的实力,以至于没有料到。独立团手中,有这么多将他们坦克吃的死死的反坦克武器。

还有就是这场战是伏击,加上独立团的官兵都可谓优中选优,单论枪法而言。许家军中能超过他们的,除了保护许斌的警卫旅,也就只有几支特种部队了。毕竟,独立团可是许斌用来打造样板部队的精英部队。会有这份实力也很正常。

在杜立仁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在李仕看来却很震惊。刚开始他觉得,杜立仁指挥的义勇一师一轮拿下一号阵地,已经算的上很强悍。可没成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独立团长司徒青云。作战指挥能力强到了如此的地步。

感叹一声‘虎父无犬子’后,李仕对解决了第一师团的装甲大队。无疑也表现的很兴奋。命令手下的第一师。与义勇一师换防,同时展开对其它日军阵地的进攻。再次退居二线的义勇一师,除了让欠缺炮兵支援,而派出了自家炮兵支援辽州军作战外。

其余一师官兵,则全部撤退到后方休息。等到他们回到后方营地时,看着独立团开着十辆缴获的日军坦克。突突的开进了自家营区。一众官兵也涌上去,好好看看这日军的铁王八,到底有啥稀罕。

在收拢了部队,将那些报废坦克丝毫不计较的交给辽州军。赶过来收拾残局的后卫部队。得知独立团并不介意,辽州军用这些报废坦克宣传他们战绩时,辽州军上下对于义勇一师的好感自然也是大增。

很快一号阵地被辽州军接管,各项反击任务也相继发布。占据了地理优势的辽州军炮兵,开始配合义勇一师的炮兵团。对邻近的日军二号阵地,以及其余几个关隘的日军防御阵地展开炮击。

有心想跟许家军一较高下的北彊官兵,在这种压着小鬼子打的战斗中,自然也是奋勇当先。通过一轮轮血战,终于将意识到大势已去,带着一脸不甘退出新原通道的第一师团防御的阵地,全部夺到了自己手中。

虽然他们又付出了几千子弟兵的性命为代价,但新原通道被夺回的捷报,还是令坐镇龙城的李世昌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好’。并且迅速的向同样关注这场战事的议员们,通报这个好消息,同样令这些慢慢认同李世昌的议员们,也大赞李世昌指挥有方。

当龙华国的各大报社,收到由国战委员会发出的捷报通电时,期待这场战事进展的龙华国民,无疑都欢呼雀跃了起来。要知道,这是他们好多年,没听到过与外军作战胜利的捷报。为了这份捷报,龙华的国民等待了多少年呢?

在这份通报全国的捷报当中,许家军的功绩被有意降低了许多,唱主角的换成了北彊军,唱配角的自然成了许家军。对此,许斌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是他主动要求这样做的。

当然,他给李大总统的意思是,这次护国战的主力是北彊军。加上交战的区域也是北彊,因此北彊军多得到一些国民的认同也是应该的。为了这封感动的李大总统差点大叫一声‘好兄弟’的许斌,在看到这封明显有些隐瞒了许家军功勋的电报。

则私下由衷的感叹道:“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吸引仇恨的事情,就麻烦李大头你当了。”反正对于义勇一师而言,他的嘉奖电报已经通报给了全师官兵。

就连两个为了头功,差点在杜立仁面前挽袖子打架的主力团长。这次许斌也很大方,给两个团都颁布了通报全军的头功。

以至于两个团长,也会争功的事情私下又好是彼此道歉了一番。直到喝的醉晕晕,再次称兄道弟时,被杜立仁发现直接将这个高兴过头的团长,关到禁闭室醒了一天一夜的酒。为此,这两位刚享福又受难的团长,也成为义勇一师军官平日打趣的对象。

抛开这些许家军中发生的趣事不说,顺利拿下新原通道,打通了前往黑河州路线的辽州军。因为在此战中,伤亡的兵员着实有点多。全军五万多人。在战斗结束少了近三成的战斗力。

为了应付后续还将面临的大战,辽州军也被李大总统命令,暂时在新原一线休整补充新兵以尽快提升原有战力。其余北彊军跟配合参战的各支军阀部队,则通过新原通道,开始往黑河州挺进。

虽然进展还是缓慢,但至少此次国战,让日军高层看到了龙华的军事实力,并非他们想象的那般以乌合之众称之。尤其是失去新原通道的铃木太郎,整个师团五万多人,在此次战斗结束退回二线防御圈的官兵数量。也不足三万人。况且失去了炮兵旅团跟装甲大队,这日军第一师团的声誉算是彻底丢了。

回到后方,直接被坐镇黑河州统管驻龙华日军的皇室成员朝香进大将,给撤职查办。毕竟,这面子丢的有点狠。还是号称太阳国皇家禁卫军的第一师团。不把铃木太郎撤职查办,怎么想本土的皇室跟内阁交待呢?

清楚这次确实败了。虽说败的有点糊涂有点大意外带有点冤。但败了就是败了。那怕在陆军部拥有不少关系的铃木太郎,也没有让人帮忙说话,回到后方很主动的交出了这只几乎打残的第一师团指挥权。至于他,则带着一丝愁畅返回本土,等待下次有机会再复出。

相比龙华国民为了护**的首次大战,就歼灭了日军近十万官兵。以及一支装甲部队而高兴时。谁都清楚,这份捷报有水份的军阀,却难得没有捅破这个谎言。

至于太阳国内的报纸,也同样淡化第一师团的失利。着重强调第一师团的英勇。在付出了三分之一伤亡,消灭了几倍与自身总兵力的龙华国联军,最终根据后方总部的命令选择战略性后撤,在第二道防御线上继续阻击龙华**,并非龙华国人宣传的那样是战败失利。

两国的报纸都报喜不报忧,清楚过多的虚荣,很有可能会毁了目前正往好方向发展的龙华国气氛,一旦接下来的战事联军出现溃败的情况。那么眼下这种军心民心都加速增长的形势,必将随着战事不利而急转直下。

做为一军的最高指挥员,在没有绝对能力统筹全局时,许斌往往是做最坏的打算。因此,在意识到这种宣传战非常有必要之余,他开始安排受许家军控制的报纸。

着重描写此战当中,那些阵亡将士的英勇。让全体国民在享受这份战争的胜利喜悦时,也不要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借此机会,也将在龙华国百姓心目中,印象不太好的军人形象扭转过来。

当沉浸于喜悦当中的百姓,看到北彊军治下的辽州军在此战中,付出了近二万的士兵伤亡,才取得了这份胜利之后。也开始真正明白,战争并非儿戏。一场胜败都是以海量的士兵伤亡数字累积起来的,所以说不论战败或战胜,都是要死人的。

随着这些报道有意扩大化,许斌很快以甘南总督兼四道总督的名义,向辽州军阵亡的二万士兵每人捐资十个龙洋。这样一算,也是二十万龙洋的慰问金。有了这十人左右的龙洋,加上北彊军本身的抚恤金,多少能让英雄的家人未来过的舒服一些。

这份仁义无疑让许斌的威望,在龙华国民心目中提升了不少,也让李世昌稍稍收敛了几天的兴奋之情,转而把工作的重心移到善后的事情上。

毕竟,这些阵亡的士兵可都是他北彊子弟兵,近二万人的伤亡,意味着有近二万个北彊军人家庭将挂满白幡。于情于理,他这个当总统跟当总指挥的,都不能坐视不管。

面对战胜过后龙华国民迅速冷静下来的狂热,各国代表无疑也有些意外。要知道这可是打龙华皇朝推翻了之后,龙华国第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胜利。这种胜利按理说,应该会广而告之才对。却在一份份将胜利的喜悦,变成对捐躯烈士的一系列追悼活动。

就连最后得到龙华各界捐资捐物的李世昌,觉得这份厚待有些过于隆重时,接受许斌的建议。在龙城一处风水宝地,建造忠魂祠供奉这些为国捐躯的辽州军将士,同时加大对阵亡士兵家属的抚恤。

以至于这位以前在龙华国民心中评价不太好的李大总统,随着这些大胜的结束,是赚了民心口碑的同时,还闷声发了笔小钱。这龙华大总统的小日子过的算是无比的舒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