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中华再起 > (218)祸福难料

新中华再起 (218)祸福难料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6:58 来源:笔趣阁

此等官场旧习也是陋习张华轩并不喜欢。现在也是人才太少不得不容忍泥沙俱下的情形生只能重才而不重德估且待之罢了。

等得国之后占天下大义广办学校以法规约束新式教育作养十年二十年后当算是真正得人才。

其实放眼现在他幕府中也好政府里也罢甚至是淮军之中新式人才几近于无所有的所谓人杰精英不过是这个时代中精心挑选而出不可避免的带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想让他们脱胎换骨太难。

只有冀望于未来了。

他与众人一路寒暄并不刻意摆出大帅的架子来。==反正他这个大帅怕也是当不了多久了现在众人叫他大帅不过是多年旧习他又没有称王称帝一时改不得口。自己称的两江总理倒是没有几个人理会。

从州衙一路行得也不进大堂倒是直入二堂在堂中一侧坐定了跟随进来的也有资格一并告罪坐下的多数人便站在房内摆出一副护卫伺候的嘴脸来。

一时间话说的嘴响只是偶尔还是传来英军的打*炮声响很是杀风景。

张华轩并不在意他什么阵仗没有见过这个时代也没有空袭也没有所谓特种部队就算是英军现在就破要塞而入行军到这州衙这里。****也得明天了。

这个时代。推进作业没有那么容易部队行动都是马队哨探四布散开斥候杜绝埋伏然后步队行进身上装备虽不及后世重却也不轻所以推进并不很快。英军以外**队深入中国内地。不可能轻装急行军所以种人担心地很是无谓。

于是端坐喝茶虽不能与这些很多都是举人进士出身地人吟风弄月谈论诗赋却也是出言温文儒雅他久居上位气质岂是常人能比谈吐之间寥寥数语便是教人心服。==

而众人想起适才自己心慌意乱的模样更觉惭愧。对张华轩的尊重敬服由此越深沉几分再难动摇。

这一闹就是从下午直闹到傍晚。到了晚间英军的炮响终于停歇众人心里清楚到明天一早炮声复响怕是6军也会配合登6攻打要塞很多人并不知道淮军布置那是军事机密不过一想要塞似乎还击不力。明早情形如何当真难说。只是适才已经露怯过了自己还在惭愧这会子再露出什么形迹来也太过没脸。

倒是周攀龙没甚可顾忌的只向张华轩道:“大帅明早会有大战。==大帅万金之躯。纵是布置妥当的必胜之局还是暂避一下的好。以我的愚见不如到东海县地灌云那里去暂避那里离淮安更近一些如此更可让百姓和将士们安心。”

“不必如此我在这里反而更心安一些。在座诸位怕是在军事上都不如我的见解。”张华轩一语就将众人一起劝说的心思打消他又看一眼向晚的天色笑道:“天大的事也不能不吃饭。不如杯酒深谈从长计议。”

这算是极给面子的说法和做法在座的人怕是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他几回这一次当真是有大福气。^^^^

各人都露出笑容显的极是欢欣鼓舞。当下便令府中下人再花厅里摆桌济济一桌四五十人摆了四张八仙桌。等配好酒菜已经是掌灯时分仆役们点上灯烛周攀龙原是俭省的人这时候也顾不得整个花厅内燃上过百支蜡烛把整个房内照地雪亮也似。

这时候次弟入席无人敢与张华轩同坐便是周攀龙也辞谢道:“大帅身份贵重做臣下的说话还可放浪些若是不知进退难免被人说起非议同坐绝不敢当。”

于是说来算去只丁宝桢身份然偏在张华轩一侧入座张华轩眼眉一扫向着闷在众人队里的翁同和笑道:“叔平你过来做罢?”

翁同和一心要撇清与他地干系谁料这人还是要待他与众人不同有意推让却又怕各人说他假清高当下别别扭扭也坐在一起。==

张华轩率先举杯笑道:“今日一会很是难得我这里先饮为敬大家随意。”

说罢他仰脖一饮而尽大帅如此豪爽众人自然也是随之而行。先开始众人还不敢放量去饮几巡过后却见大帅当真是平易近人很好说话与众人对答时也是循着当时官场规矩称呼并不特别拿大。于是几巡过后虽还是不敢放浪形骸却是比诸开始要轻松许多。

气氛一好张华轩却是抽了个空向着翁同和略一点头然后便先离席。众人只道他去更衣也不在意。过得片刻翁同和会意跟出护卫上前导引到得花厅一旁的偏厢内说话。

清季规矩官员见人说公事就在签押房花厅到了内堂偏厢便可随意。不是特别亲近的人物不能如此。

翁同和是世家子弟到了偏厢只觉自己一身汗与张华轩虽然至亲却也不肯随意当下便命人家仆送上带来的衣包换了便服这才又与张华轩正式相见这一次却是以家礼见过便是了。

“叔平这一阵子你都在东海前天你妹妹还来信嘱咐我千万不要委屈了你。我已经回信只道叔平志向高远敢于任事不畏烦劳官声好的紧怕是能放心多了。”

张华轩并不曾换衣这些当时的贵族规矩他并不喜欢也不曾接受。当时的贵官要戚常有出门时带上铺盖和大衣包随时换衣也可在客处时休息舒服于他而言实在是太浪费了。

翁同和不知道他召见用意不过几年下来他对自己这位妹夫也算是颇为了解行事多有章法可循一语一行都有深意这一次至海州来与英夷做战当然是主要原因不过他不曾辟静室指挥战事而是乘轿来这州衙翁同和粗略一想见海州大小官员抚慰亲和一番是一层然后召见自己略叙亲戚之义也是一层不过这倒不值得特意私下召见这几句话适才在酒桌上就可说了。==

他们毕竟是姻亲所以对张华轩这几句话倒也不必露出特别的受宠若惊地表情对答之际只是也问了几句张夫人居家情形便算是交待了一层。****

张华轩也暗赞翁同和识趣这几年来翁同和倒是显的比其大兄强过不少的地方。年轻容易增长见识而接受新知并不固执已见而翁家老大翁同书已经年过四十做起事来比较容易受成规影响并不容易大刀阔斧而且总是想到淮军是以下克上乱臣贼子这一层做起事来更是出工不出力比之这个小舅子算是差了不少。

翁同和能在清朝晚季执掌一时风云断然不是笨伯。变法之失与北洋之争端失之意气也少于察考这是老人通病年轻之时锐气十足而愿意求知比诸当时所谓名士还要强过百倍。

不过他召见翁同和却恰恰是为了那些所谓的名士清流中的大佬们这一条却是相当矛盾也令得他有些哭笑不得之感。

当下又转了几圈最终向翁同和肃容问道:“老太爷那边最近有书信来吗?”

这所谓的老太爷自然是指还留在京师中的翁心存了。说起来翁心存是满清地体仁阁大学士清制虽然罢废内阁掌权不过能加大学一职在身上地无不是名声好学问高而且在朝中日久甚至有殊功特劳者。翁心存之上尚有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他这个体仁阁大学士只排第三就算如此也当得人以“中堂”相称算是宰相不入军机虽曰无实权也是极为贵重而翁心存曾经管过户部就算显贵之外更有实权。

不过肃顺得咸丰任用之后当年老臣多受排挤从祁隽藻与肃顺相争之时起当年道光甚至嘉庆晚期的老臣多受排挤而翁心存也是如此。因为户部官票兑换宝钞舞弊一案被肃顺逮着错漏处一通猛打前年就被迫“革职留任”肃顺这人手段极狠当初科场一案就使好多大吏宗室人头落地翁心存当时被他打压若不是这肃顺犹记得张华轩与翁家有亲有些顾忌在内怕是下手会更加狠辣。

不过革职留任后倒是好上许多。翁心存毕竟是老翁一个不管部不揽权却是无人与他为难了。而翁家是江南大世家江南世绅中威望极高加上门生故吏极多轻易也没有人再去动他地手。于是革职之后日子反倒比当初要好过许多这算是一得一失焉知祸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