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中华再起 > (219)下个先手

新中华再起 (219)下个先手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8:37 来源:笔趣阁

听起张华轩说起这个话头翁同书便是一阵气郁当下只是摆手道:“此事不谈也罢。”

张华轩噗嗤一笑乐道:“老太爷这一年又受了些苦楚我这做女婿的将来总归要负荆请罪便是了。”

说的就是他带着淮军不听朝命开始然后庐州之变翁心存老爷子一世清名便毁在他身上。时人最忠便是忠义张华轩未受什么国恩也还罢了翁心存可是在清朝一直做到大学士算是受恩深厚让他造反绝无可能。而因两子一婿造反一事也使翁心存脸上无光虽然屡次表明态度与两子一婿恩义断绝不过封建社会亲族关系岂有说断就断的道理?所以清廷虽知这老臣心意不是作伪并不为难于他不过翁心存还是闭门谢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己先把自己给软禁了如此一来日子确实难过的很。

谈话到这个时候算是可以随意一些翁同和气狠狠看张华轩一眼怒道:“翁家一门的清誉总归是毁在你身上。”

张华轩摆手道:“这算得什么我总归要做皇帝不做也是不成。若学美国现在不到时候。所以说翁家将来就是后族何等尊荣。以我的意思咱们的宗室外戚不要学任何一朝学学宋朝就不错所以将来你们总有尊荣日子可过。”

翁同和却并不领情只道:“这算得什么并不稀罕。”

他所说也是事实并不是矫情。以这些官至极品的官绅世士大夫之家来看自汉朝开始外戚就臭了名声然后历朝各代都不算什么。与皇家结亲唐时有公主难嫁之说宋时皇家不论亲王国公或是公主士大夫之家都不愿与之结亲。所以常有宗室娶商人之女或嫁给商人以图实利。至明朝时外戚除了封伯之外别无好处一样全无地位也做不得事。而本朝。额附后族之家。也只能在内务府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虽得实利在士大夫眼里谁瞧的起?

以翁家的地位就算是转做皇帝至亲后族。也当真是不大情愿。所以翁心存对张华轩的反感与愤恨委实当真并不是做假。便是翁氏兄弟。问起实际情形。怕是宁愿做官做事也不愿因成为后族外戚而封侯封伯。

翁同和这话算是说的极实诚了论理论亲张华轩也不必有所保留了于是他也决意实话实说当即接口道:“老三我看你们都太小瞧了我。”

这话说的声色俱厉翁同和也是愕然:“这话如何说起?”

张华轩正颜厉色道:“你看我算是特别独断揽权的人吗?”

翁同和摇头道:“不算。这阵子政务改革地事传的极凶。我看。以后内阁出来凡政务都算内阁断了就能施行。新朝比明朝还要更进一步连批红也不必了所以宦官以代帝批红的权力之争也算化解。只是这样算是虚君了皇帝其实可做的事情很少算是只做点面子活和总掌全局而臣下们平时都各有专职也有专门的衙门来管只要制度不乱也出不了曹操和王莽之流。况且军权也操于上再是有心地人也徒呼奈何?”

“这话说地极是。”张华轩也不能不赞自己的小舅子很有远见他神采飞扬的接道:“我曾经自己写过一本现在又令人翻过不少泰西的政治制度想来你都看了?中国也会走虚君宪政地这条路这条路虽不保是最好的而西方人也不能说就是一点错漏没有不过以现在地情形来看我只要抓住军权一条然后主力教育这一条促民智我来抓对外征战我来抓这两条抓好了国内地大人先生们却是要使国富民强这样一来几十年后中国富强可待并不能说是水中月镜中花。”

翁同和到底年轻而且张华轩也是诚心正意这两年来原本的一点芥蒂也算不得什么当下也是兴奋只看着张华轩道:“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小舅子如此开窍张华轩着实欣慰。虚君立宪一说早就书传天下就是北京也有人私下议论现在不比当年英夷早就进来其余法国普鲁士美国俄国意大利诸国早就不是什么天方夜谈而诸国情形大概也流传于世不再如同新山海经镜花缘那般是无稽之谈的神话。所以各国制度军制也总会有聪明人关心而淮军大帅所倡内阁制度与往虚君上走的想法也得到不少人的赞同。

虽是如此到底中国封建日久君权到了清季已经积重难返清朝皇帝总以权操自上而自得而臣下也不以为不对。其实宋朝之时皇帝自己也承认不可以皇权侵相权否则必生事端只是到得现在却是没有人敢于提起了。

所以张华轩的想法在目前来说搞一个比前明权还重的内阁尚没有太多问题若以虚君立宪一说颁行天下愚夫愚妇恐心不自安便是士大夫官绅之流能懂的也少。

他饱含欣慰又不无遗憾地道:“可惜懂得地人太少所以将来如果能进北京怕是助力很小而阻力甚大。得天下靠军队可以治天下就不成了。”

张华轩今晚又问起翁心存又提起这些未来的政治蓝图翁同和不是笨蛋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于是紧接着问道:“今天叫我进来怕是有什么吩咐吧?”

“不错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办。”张华轩说到这里未免有些揣摩不定他看人见事都是极准地有时候偶有阻力稍加压迫就好比如左宝贵的事就是如此处理。而眼前毕竟是郎舅至亲如果万一翁同和不愿意也不便强迫而时间紧迫万一先不着手到时候就会格外的麻烦。

他这一层苦衷导致他说话很客气:“若是不愿意也不会勉强你的而且此行有些危险。”

翁同和到底年轻受不得激当时脸上就脸些激昂模样只道:“若果真需用便是性命之危也说不得什么。”

“好。”张华轩拍掌一赞笑道:“现在是五月估算起来最多再过十天北伐淮军必定会有大仗打。这一仗打完就我的猜想咸丰非得借北狩的借口逃走不可而所逃地方就必定会是热河。他还想借着内蒙兵和东北的老八旗再东山再起这一层咱们也不必理会他了。现在清廷也就一个京师重地其余地方都在观望如果京师那边没有问题天下就容易得了。而京师稳定就非得有郡望大佬出来维持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张华轩的话并不曾说的很直白不过翁同和是何等出身立刻就明白了。

北伐淮军一战能消灭清军在京师附近最后的主力后皇帝和王公贵族非得北逃不可这当然是以后的军事与政治手段双下而得到京师后政治又比军事还要重要了。得天下纯粹用武力非得打到累死不可。而且现在放眼天下真正在军事上能与淮军为难的清军几乎没有不论是陕甘还是整个南方除了湘军残部外再无武力存在。所以如果能维持住一帮汉人官员中的佼佼者出来做事或是最少在京师观望而不是跟着皇帝北逃或是观望到时候在政治上就得分很多很多省份根本不需要淮军大兵压境就会传檄而定。

到时候淮军只需调集兵力防备英法与俄国一部与太平军主力决战就可以了。

而此事却不是军统可以办得的。朝中大员绝不会贸然接见什么没根底的外客侥幸见了也不会容他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便会将其赶走。所以这件事非得有大根底的郡望世家中的人去做方才妥当。

清季时最讲郡望本乡本土出来为官的当然就一定会抱成一团一致对外。很多大案大事都以郡望角力解决而称呼贵人最重的**也是以郡望来称为好。如翁家在江苏就是大士绅整个江南官绅无不以翁家意见为重凡事都会打招呼听意见。其余京师官场中人也多半如此行事。

比如许隽藻为军机领班大学士是山西寿山人于是尊称便是寿山相国以为尊敬。而山西全省官场中人无不以许为宗主一般凡事都依附而行。

原本以淮军力量也无须顾忌如此纯以力也能得天下并不需要讨好各地官绅。内卫在各地行事也铲除了不少官绅地主。而京师一地却与淮安等地不同。底下没有大官绅也不会牵一而动全身现在与英国翻脸太平未灭如果淮军夺了京师内卫拿捕的恶名在前京师里的大官绅一溜烟全跑了或是辞官隐居拒不为新朝效命这就将会是很大的麻烦最少要花费淮军多一半的精力才能平定全国。

而对这些官绅拉拢则省事的多左右把那些大佬笼络几个便足以拉来一群。而且张华轩有计较名声坏的不要正好与翁家交好的总归是在士林里有点根底名声的如果让翁同和暗中潜入京师借着大乱的当口先行筹措此事等大军一入城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