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中华再起 > (236)先打再拉

新中华再起 (236)先打再拉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8:37 来源:笔趣阁

当下李鸿章把自己狂喜的心绪一收又看着两个目瞪口呆的总镇说道:“这是大帅天恩我自然要竭力报效的。不过大帅第二层的意思却与适才两位总镇猜测的一样总而言之大帅对我们皖系将领确实有不满。”

这一番正颜厉色的做作又把两个武夫吓的不轻。

吴长庆不解道:“如果大帅不满怎么给了少荃这么大的职任?”

淮军上下新名词新说法层出不穷担任新职自然是高升换了大清李鸿章都可以换了公座让眼前这些将领们一个个进来叩头贺喜了。

这一层此时自然不消说得李鸿章用简直是藐视的眼神看一眼吴长庆用着斩钉截铁的语气道:“这自然是大帅的高恩厚德!”

“这我却不明白了要请少荃多开释。”

不仅吴长庆不明白周盛波也并不明白。可怜他们都是普通人家吴长庆的父亲勉强还做过教谕而周家却是彻底的贫门小户。这样的人家出身再加上这些年向来是在军中效力论起心眼怎么能和李鸿章这样的出身与资历相比。

倒不是说他们愚蠢如果说起军务做战的事来十个李鸿章怕也不如眼前这两人只是术业专精不同白白被李鸿章哄了两个冤大头。

却听李鸿章又正色道:“两位想我与大帅有什么关系干连?在舒城兵变之前我连大帅的面也不曾见过。也不曾通过信当时都是大清的臣子我也只是仰慕罢了。舒城过后。也只是部属更谈不上交情了。我一不是淮安山阳人二不是张家族人故旧今日一纸信来就委了兄弟内阁副大臣这是为什么?”

李鸿章简直是痛心疾了:“这还是咱们太不成事大帅恨之心切却不能不格外保全地意思!你们想。如果是对我们严加斥责差使自然还要去办不过心情自然就大大不同?除了咱们几个之外。便是皖人同僚也是大大的没面子。两位想咱们皖人不比淮安山阳不过大帅也是信之不疑。河南的战事打地不顺大帅先是撤了前任总镇。然后双加派一镇总指望能把河南的事迅做成定局这样两镇之力从河南再向北向西配合北伐的几个镇把整个北方囊括手中这是一笔大买卖做的也是军国民生的大主张咱们几个只顾着皖人之中的一点乡党情谊却不把在大帅的忧切心思放在眼里。这样做。委实是太过不该太过不该啊!”

这一番话。自然是说的透彻之极。其实若是李鸿章早些如此来说怕是吴长庆与周盛波早就想地明白了。旁人有的地位不足有的不被信任也非得李鸿章这样地身份地位来说这一番话不但能使这两人明白也绝不至于招致到反感。

他一说完吴周两也是想的明白了。确实也如李鸿章所说他一不是淮安故旧二不是大帅的私交好友现下一个大桃子就这样被他捡拾起来也确实是张华轩刻意给皖系一个交待如果再不争气怕就只能等来严谴了。

两人这会子都有点痛悔神情俱是摇头叹道:“大帅太过开恩厚爱不肯严辞训斥我等当真是愧疚。”

也确实是如此这两个总镇不能痛下决心总归也是指望张华轩来严词斥责一番这样就能把责任推到上边对底下地人也好交待。结果今天张华轩这么一番举措却是教皖人心服心折只觉自己的心思实在是不大对头。

不过对李鸿章这般地幸运却也有些嫉妒。现下不说别的李鸿章的地位已经与丁宝桢这个大军头相同算来算去自己也矮了此人半头不论如何心里总归有点异样。

李鸿章是何等人哪里看不出来眼前这两个人的心理变化?当下不需多想便有下文。

果然又听李鸿章慷慨激昂道:“大帅给了咱们这个脸面鸿章真是愧死了……这便要请回信请辞请大帅收回成命。这新职鸿章是当不起的只愿跟着两位总镇一起敉平捻子然后北上建功立业再能打回淮南一统两江到时候就可以向大帅再次请辞回乡赋闲享新朝沐化恩德如此终老一生也是美事。”

吴长庆与周盛波对视一眼他们对李鸿章也极是了解对方是热衷功名的人物哪里甘愿在家做个老百姓!不过这些也不消说得两人今天对李鸿章这一番解释也算是承情本来公文上说的只是公文的意思如果两人差使办地不好那自然就公事公办没有什么好说地。第六镇原本的总镇还是山阳县人和张家也沾亲带故一句话地事情就抹掉了现在全镇上下谁还记得此人?怕是回到山阳之后也是灰溜溜没脸见人。两人都是一时豪杰哪愿落此下场!

于是一起拱手齐道:“少荃这话不必再说总之承情就是。至于下一步怎么打还请少荃参谋一下。”

李鸿章知道这也是免不了是他的参谋于是肃容想了一回然后答道:“捻子说是近小二十万其实能打的兵马不过三万人这一部大半是骑兵是捻子在皖北的残余还有在河南、山东两地打官兵捡的便宜都是北马还有少数洋枪算是精锐。别的都是步卒老弱都有不成模样用的不外乎是大刀长矛之类有些勇悍之气咱们皖北人嘛性子蛮。”

这话说的吴长庆与周盛波都是哈哈大笑李鸿章自己却是不笑摆着手道:“不谈这些我看咱们照顾乡党情谊而且捻子也确乎有点想降的打算。不过总归要打一场来看这样捻子们服了咱们对上头也好交待。两位想一个月总得六七十万的费用大帅切责总兵勤部那边也啧有烦言。淮军各部都是勤劳王事咱们在这里尽管耽误不要说大帅就是淮军同仁也瞧咱们皖人不起。”

这话也是说到了点子上。周盛波原本就是淮军老人吴长庆身家性命也在淮军之中如果不是两人麾下军官中众多皖人怕是早就把捻子杀个血流成河了。

于是攘臂道:“自然要打这一番却不必客气这些捻子原就是乱民咱们顾念乡党情谊他们又有要降的迹象这才隐忍这一下却是拖不得了。”

李鸿章现在已经有了点内阁副大臣的模样听着这两个总镇嚷嚷他却咪缝着眼不焦不燥:“不然咱们当然要打。不过也不必当真狠打。倒不是顾什么乡党情谊委实是这一开打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就能了局的。”

他低一下声向着两个总镇道:“纯军事来说两位自然清楚。捻子多马而且惯于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只要逮不到捻就算杀上十几万人将来也是祸患麻烦。最为可忌的就是现在皖北空虚。淮军调走不少内镇新立而且几乎没有骑兵。如果捻把心一横把皖北搅上一搅未免坏事。”

这种顾忌当然是老成谋国之言非常有理。

其实张华轩对皖系将领的顾忌也很清楚如果不是想到的捻子很难一下子剿清他也不会容忍至今早就下令痛剿而前方将领无论如何也不敢违抗他的军令。不然不论是什么身份军法部的人随时能把将领逮捕送回淮安军法处置。

他留下空间也就是指望捻子的事能和平解决现在既然不能和平解决不过也并不希望大杀特杀免得与捻子结下死仇当初淮军在皖北剿捻子算是各为其主而且当时杀伐不凶所以虽然有仇也并不深重。如果现在几万淮军大打出手那死伤可就重了而捻子领一旦逃出去几个这乐子也不谓不小。最少要多花费几年功夫才能彻底平定。

这自然是新朝杀风景的事下头的人自然也要领悟到这一点把这个差使办的漂亮稳妥才是。

李鸿章既然明白这个计较自然也就非得好好筹划一番不可。于是低头思索半响过后又道:“依我看先狠打一下。不过主力不要用咱们两镇的人避免火候不足又或太过之患。”

吴长庆自然明白点头道:“不错。全部压上如果不狠打捻子那边自然不怕。如果狠打打的太重捻子又与咱们结下深仇不肯降了。”

周盛波一阵光火扯开自己领口的军风纪怒道:“那怎么处?当真是急燥死人打些许捻子比打清兵夺江山还费事!”

他一介武夫当然不懂捻子的事其实当真麻烦。清廷剿灭太平军后东南平定而捻子又闹腾了十年连曾国藩也在这件事上折了面子僧王更死在捻子手里这般大事岂能不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