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中华再起 > (243)三军丧气

新中华再起 (243)三军丧气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8:37 来源:笔趣阁

蓝旗一冲白旗自然也紧随而上一直在后阵观战的张乐行与苏天福二人相顾叹息两人算是捻里意志坚定而不轻易动摇的不过适才短短一接仗两人的心却是一直往下沉沉个不停。

淮军的战斗力显然比在皖北与捻子刚交手时强了何止十倍。

枪械不同了而用枪的将士们也自然远远不同。当日在皖北时淮军成军不久可以说从上到下都是一只菜鸟军队。

现在在阵前指挥若定的郑安远那会子也就是一个小队官与捻子交手时看到十数万捻军呼啸而来差点就吓的尿裤当时若不是淮军火炮打的太凶又是训练极为严苛众兵下意识的不敢乱动怕是初次在野战时遇着大队敌人的淮军要落个惨败而回的地步。

而到了今时今日却是与往常绝然不同。

中军镇的厮杀汉已经身历无数场血战在战场上得来的经验却远远强过日常训练而且在河南时几乎无日不杀人。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嗜血如命现在在捻子们眼前的三千虎贲却正是一只食人的怪兽。

怕的不是捻子不冲而不是他们蜂拥而上。

李鸿章看的心惊肉跳。捻子们开始奋不顾身蜂拥而上时他差点就想拔马后退不过看到近在咫尺的张之洞夷然不动时他才略略放心。

簇拥在他周围的是淮军第六镇的骑兵斥候也算是身经百战此时知道吃紧也不需要人吩咐立刻策马上前与中军镇的将士一起迎敌。

面对冲上来的捻子淮军将士继续枪。中军镇的将士使用的全部是被他们称呼为“后膛七响”地后膛连式火枪这是毛瑟兄弟在咸丰六年的下半年成功试制成功采用的是推拉后膛金属弹壳地制式后膛枪。^^射快到当时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了比起老前膛来说已经就等于是火箭与马车的分别了而采用了膛线与金属弹壳等技术后整个枪支的射与射程都是大幅度提高。而杀伤力也非老前膛可比。

原本。这种火枪要在十年后才在欧洲列强中完全普及换装十五到二十年后中国开始仿造列装而此时中军镇三千骑兵手中持用的则是这种完全过了时代地先进武器这种武器上的领先。而使用者又是移动快地骑兵其威力已经与用机枪迎接骑兵冲锋没有什么区别了。

整排的捻军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打倒了紧接着枪声再起又是整排的捻子被打翻在地这样一次两次还好不过众多的捻军将士们现对面的淮军手中的火枪根本不停一枪紧接着一枪。打过几响过后才会回退一下也就眼眨功夫就又重新上好子弹又再开火。

任柱在冲锋地时候腰间中了一枪他手双手去捂血水却喷涌而出。一会功夫就把他的双手染的血红。然后血水还是淋漓而下。

“这仗打不下去了。”任柱忍住疼由得人上来把他的伤处包裹好。看着前排倒成一片的兄弟们任柱泪如雨下。

枪子飞在半空的嗖嗖声吓的捻子们抬不起头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匍匐前进不过在横飞的子弹面前不少人都选择了就地趴下以躲避子弹。

“退吧退吧这仗打不下去了。”任柱的悍勇之气已经被彻底打光了现在这个时候他只想带着兄弟们后退保命了。

其实也不待他说开始时跑在前面地捻子们早就开始后退了而淮军也并不追只是分做两翼开始迎击捻子的骑兵。||

与步兵相同捻骑的表现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捻子实在是太穷了不但没有什么火器就算是好的弓箭和盔甲也没有基本上也就是穿着百姓的服饰挥舞着刀枪骑马向前冲锋一样的没有组织也没有队列几排枪响过已经有不少捻子迟疑。

不过今天的捻骑很多几个大旗主把压箱底地兵力都使了出来不指望大胜却也想与淮军打一个平手或是小胜然后再与淮军谈条件时就可以开出更好地条件来。

可惜在淮军的枪弹面前捻子骑兵也一样地不顶用如潮而来却又如潮而退而淮军骑兵虽不能带炮却是携带了不少火箭在枪弹齐时又射专门惊马用的火箭结果捻骑马队中的战马受惊原本就混乱的骑队已经彻底无法控制有的还依着惯性向前狂冲有的原地打转有的却是往阵后狂奔还有的左冲右突马上的骑兵根本无法控制住战马了!

惨败!

几乎是五万对三千依然是惨败前面的蓝旗和白旗的兵马败了后面的几旗干脆也不上了几位旗主都热泪盈眶……当然不是激动的而是气愤加着害怕加着后悔。

其实真正战死的捻子也就不到两千人而且多是被枪弹杀死还有被惊马踩踏而死的倒霉鬼几乎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白刃交手几万号称是精锐的捻子就这么败退了。用三千人手持着后膛连枪的现代军队确实不是拿着大刀长矛连盔甲也没有的农民武装可以对抗的就算是他们凭着一股悍勇之气再继续前进也不过是再多加几倍的死伤罢了。

“败了败了咱们败了!”

倒退的捻子仿佛是在给自己找着理由一边奔逃着一边冲乱着自家的队列然后大喊大叫用着比敌军还热切激昂的语调宣布着自己一方的败讯。

败了败了一声声惊叫汇集成巨大的声浪直入云宵。

相比当时的其它军队捻子确实是悍勇若是不然也不会在天国失败后又坚持了十余年。要知道天国后期清军也基本上装备了火器很多精锐的军队比如淮军还大量装备了最先进的后膛枪。

当时的清朝还有不少白银可以用来购买火器后来做任何事都要借洋债属于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不过在咸丰末同治初年的时候中国是烂船还有三斤钉用来买火器的银子还是有的。

李鸿章的淮军与捻子相比算是武装到了牙齿。就是这样淮军与捻子血战连连淮军大将刘铭传曾经惨败给捻子著名将领总兵唐殿魁就死在征捻的战事之中。到最后捻子实在是越来越弱没有补给这才被淮军扑灭。

这样一支军队今天却是被另外一支淮军彻底给打服了!

淮军骑兵的人数看起来是那么少方圆十来里的宽阔战场上对面的中军镇骑兵看起来只是一小股人马捻子可是有好几万人而且并不带老弱全是一水精壮上过战场的皖北汉子!就算这样连人家的毛也没摸到就被成排成排的打翻在地了这样的仗还怎么打?

很多年后参加这一仗的捻子老兵想起当时的情形犹自害怕!

在捻子精锐身后是大量的老弱妇孺。当时的起义军队做战的情形大致相同都如同历史上的黄巢与李自成一般老幼妇孺与军队裹挟在一起战时老弱在阵后助威同时做后勤工作行军时则一起上路。太平军从广西出来那么点人到南京时已经五十万以上就是精壮与妇孺一起行动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捻军中同样也有相当的老弱。旗主们的家族当然是举族跟随不然留在地方一定被杀普通小兵也尽可能的带上家人一起混口饭吃。

当时除了少量志存高远的豪客外多半的捻子还是因为穷苦才出来造反但凡有一口饭吃普通常人谁愿意拎着脑袋去造反?不带上家小出征在外也不能放心。而头领们也知道下属们的心思自然也是只能允许将士携带家小同行不然谁还愿意拼死力战?

结果到了这个时候前方惨败后方妇孺看得自家的男子们从前方败逃而且光景凄惨很多壮健捻子的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凄惶表情不少人还满脸挂泪以往捻子和官兵交手虽然失败却也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再加上看到淮军战马奔腾开始追杀败兵洋枪乱放枪子在半空中嗖嗖作响很多人早就撑不住劲兵凶战危谁愿意自家的父兄子弟去上战场?现在败退下来几万人乱糟糟的哪辨认得出是谁家子弟?

于是哭声大作先还微弱然后十几万人一起痛哭不少人哭的肝肠寸断也不知道自家亲人是死是活再加上这些年来天气炎热捻子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缺衣少粮天气又热蚊虫也多早就苦不堪言这时候兵败如山倒亲人生死不知不哭待何!

老弱一哭原本败退后脸上无光和害怕的壮丁们也是相随而哭这倒也算是奇景两军交战后面还在打枪追赶前面不少人却是趴在地上痛哭也不算投降却也不再还手而只是原地痛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