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将血 > 第三百二十二章传旨

将血 第三百二十二章传旨

作者:河边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37 来源:笔趣阁

readx;第三百二十二章传旨

金秦两军角力,战事越发的惨烈,汾河对岸高处,却有数十骑立于高处,静静旁观。

这些不是旁人,正是京兆军与显锋军众人,为首的却是杜山虎,他们在此已经呆了两日夜,对岸战事虽然看的不尽清晰,但战事进行到此时,众人都已看出,这是到了决出胜负的时候了,大军决战到了此时此刻,已经没有多少花俏可使,若是大军对阵之前,还能断人粮道,或是惑敌偷袭,但是大军主力齐集,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看的是双方主帅临阵调度的本事,还有两军士卒的勇力了。

众人脸上都现出了凝重之色,战马显是感觉出了主人心中的急切,也有些骚动,嘶鸣不止,众人紧紧握住缰绳,他们虽是有心助战,但就这点人手,上去也是有等于无的,加上之间汾水滔滔,心里都是无奈叹息了一声。

他们出现在此处也不是什么意外,京兆军在大军开拔一日后起行,捡水浅之处渡过汾水,与大军主力若即若离,中间并没遇到什么大队金兵,秦军进犯,河东震动,所辖州府官吏皆是闭紧城门,连辖境之内的百姓都不顾了,只愿在秦军兵锋之下抱全自身就好的。

京兆军这一路上也不攻打府县,沿汾水西岸缓缓而行,也没有什么盗匪或是金兵上来找麻烦,赵石遍派斥候,撒出去二十余里,沿着吕梁山东麓到汾水西岸搜索而过,没有见到大队金兵,慢慢也放下了心来。

大军主力到此遇到金兵大部,京兆军也不再前行,就在西岸十余里处扎下了营盘,十余万大军野战的情形可不是说能碰见就能碰见的。若能参与其中,那是最好,实乃为将者之幸事的,不过却不免有性命之忧,这样临河旁观,也是不错,他手下的将领还没碰到过这等的大场面,虽是看自己人在前方打生打死。有些不自在,但却不能错过的,于是赵石便将手下大部分将领派了出来,让他们增长一下见识经验和胆气。

他自己到不是不想来,但此时地他也有自己的事情,因为军中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这位客人有些特殊而且狼狈。

这人说起来赵石也见过,身为长安八友之一。文采卓然,性情诙谐有趣儿,身有爵位,在长安名气不小的,景王还为登基之时。此人是景王府的常客,和赵石有过几面之缘,但两人一个是景王府护卫都头,一个是景王座上之宾。身份相差悬殊,也没什么话可说的。

后来景王登基,这人弄了翰林待诏的职衔,不过这人与他表兄张世杰交好,翰林待诏是个清闲职位,此人没事便到赵石府中去找张世杰吟诗弄画,时不时还带着老太太一干人等去西山游玩儿,行迹脱略。颇得文人洒脱悠悠的性子,不过此人虽是自己府中常客,但说起来他忙于练兵,回府地次数少之又少,照面的情形反而不曾有过。

这人不用说了,自然便是翰林待诏,渠远伯李士芳了,和赵石见面的时候他是狼狈到了极处。身上穿着一件不伦不类好像僧袍一样的衣服。但尺寸上却足足大了一圈儿,上面还沾着血迹污渍。足上的靴子也掉了一只,发髻散乱,脸上还蹭掉一块皮肉,神情惶惶,被几个同样狼狈不堪的护卫扶着,拉拔着两条腿,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形象上到很像是刚从囚场上逃出来的死囚。

在见到赵石大军地时候,李士芳是痛苦失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弄得京兆军众人都是好奇之余有些好笑,赵石心里也是好笑,这李士芳虽说只见过几次,但印象之中,此人温文尔雅,谈吐不俗,人长的又是周正,属于翩翩佳公子那一流的人物,没想到此刻却成了这般行状。

赵石细问之下,这才知道,他们这一行人却是传旨来的,从离开长安到得潼关,到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到了潼关,本来留守地将领看着这十几位从京师来的大老爷,还想给他们派些兵丁护卫,但李士芳得了李玄谨严令,沿路不得张扬,更不能惊动军旅,若是误了军情,唯他是问的,不过这其中还有另一层意思,他是个聪明人,自不会让潼关派兵护卫前行的,所以便也婉言谢绝了,那个留守将军最后也就给他们派了两个领路地。

和十几个据说是武艺高强的羽林护卫都换上便服,之后便出了潼关。

十几个人长途跋涉,身在敌境,虽说此时所过郡县皆已在秦军辖下,但多数还是有所处皆是寇仇的感觉,心惊胆战之下,所过之处皆不敢停留,几日之后便到了曲沃。

一打听之下,大军已经分作三部,本来他是先要到魏王李玄道面前传旨的,但一听大军在前方就要决战,他这人虽是读书人,但可没有读书人常有的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迂腐气,听说前方凶险,立时便落了胆子。

再说此次传旨的主角乃是那位鹰扬将军,听说对方过了汾水,两厢比较之下,还是觉得赵石这边安稳一些,于是一行人又渡过汾水,缀着京兆军的足迹赶了上来。

说来也是好笑,李士芳自己虽然也是怕地厉害,生恐碰到金兵,但却怨这些护卫军兵不知情识趣,一个个儿整日板着一张脸,贼眉鼠眼的,让他连说个话的人都没有。

等到一行人过了汾水,一直无事,他者心弦儿也算是松了一些下来,见到巍峨雄浑的吕梁山如驼龙伏地一般绵延到天际尽头,身旁汾水滔滔而去,这等景色在长安哪里见得到?这下文人性情却是占了上风。

赶巧,这一晚宿营之地不远有一处寺庙,所处之地林木葱葱,幽静雅致,寺庙叫妙玄寺,寺中还有几个野僧,李士芳也没仔细琢磨着寺庙的名字分外诡异。一个寺庙却是取了道家的名字,便拽着一众人等改了宿处。

寺中主持说不上什么博学善辩,年纪到是不小的样子,老眼昏花的,让满脑子都是途遇隐僧,辩经说法地李士芳有些失望,不过小寺庙里茶,他平生虽说插科打诨,看上去很是无谓的一个人,但骨子里却是自恃甚高,何曾丢过这么的人?越想越是憋气之下,将罪过都套在了那几个贼和尚身上,心想赵石神通广大,带出来的兵又能打仗,怎么也能将逃走的那为首的贼和尚捉住,让自己出了这口恶气的,要不然以后睡觉也别想安枕了的,这么想着,便找上了门儿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