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超级军备 > 第205章 调停,又见调停

民国超级军备 第205章 调停,又见调停

作者:忧郁的野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4:46 来源:笔趣阁

朱尔典对一向顺从大英帝国的袁世凯这另一种形式的抗争十分不满,很想当场发作,然后拂袖而去,可想到内阁那边对他逐渐加深的不满和指责,终究还是强忍了下来,说道:“大总统误会了,这只是我国少数几个议员的提议,我会努力争取让议会否决增兵议案的。不过,青岛之事总是要解决的,我国被沂蒙自治联军扣押的那支两千人的军队必须无条件释放。这需要贵国中央政府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不知道大总统意下如何?”

必要的帮助?无非是看中北洋中央政府的大义名分,想用这点逼迫王默放人罢了。由此可见,英国人恐怕是真的拿王默没什么办法了,所以才会试图动用外交手段逼迫一个强硬的军阀就范。

袁世凯对朱尔典的这种想法嗤之以鼻,当然,表面上还是十分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地说道:“公使阁下,如果我国中央政府能有帮得上的地方,自然是义不容辞。只是,你也知道,王氏父子这样的地方军阀向来不服从中央政府的管束。尤其是王默,年轻气盛,包括贵国在内的诸多世界强国他都不放在眼里。我国中央政府如果下令他释放贵国的军队,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这一点,身为中国通的朱尔典自然是明白的,不过他依然信心满满地说道:“大总统大可放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我今天登门拜访,是代表大英帝国邀请贵国中央政府加入到对青岛战事的调停中去。此次调停,不仅有我大英帝国参与,而且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还有美利坚合众国都会是调停的一员。我相信,王默即便再怎么蛮横无理,也不会无视整个文明世界的态度的。”

袁世凯听到这话,既感到意外震惊,又有些反感。

所谓调停,不过是一群殖民者狼狈为奸在一起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还假模假式地摆出一副为了世界和平和努力的样子。实在是令人作呕。

面对如此众多世界强国的干涉,袁世凯真不知道王默能不能顶得住这样的压力,反正他自认为是没有和这些西方列强拼命的胆量的。难道真的是江湖越老,胆量越小吗?

袁世凯刚想开口答应朱尔典的要求。此时一旁的杨度突然插话说道:“公使阁下,我想请问一下,贵国联合如此众多的国家干涉调停青岛战事,不知道贵国对于青岛的最终归属是什么态度,能否支持我国收回青岛?”

听到杨度的插话。袁世凯马上将要说出口的话给咽了回去,他的确是没胆量与西方列强抗争,但这不代表他不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在其位谋其政,袁世凯这个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算不上特别称职,可也没有什么严重失职。总体来说,他这个大总统多少还是有把中国的国家主权利益放在心上的。

1912年初,中华民国初立,外蒙趁机举兵叛乱,袁世凯就断然下令出兵平叛,并最终歼灭叛军。迫使外蒙由独立改为自治。

现在,如果能够趁机收回胶州湾租借地的主权,袁世凯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听到杨度的问话,朱尔典脸色一僵,他很不愿意回答这种问题,可注意到在场的所有中国人俱都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想了想,只得说道:“我大英帝国一直都承认贵国是胶州湾租借地主权的所有者,不过……在驱逐德国人之后,胶州湾租借地具体交由谁接管。这个要看调停的结果如何。大总统,就我个人而言,自然是愿意看到贵国中央政府收回青岛的管辖权的。”

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外交官,空话套话张嘴就来。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杨度脸色难看地冷声说道:“如果我国连收回自己领土主权都办不到,怒我直言,我实在想不到我国中央政府还有什么参加调停的理由。”

朱尔典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他不明白中国人这是怎么了,以为对大英帝国百依百顺,生怕触怒大英帝国的他们现在居然一个个都再三拒绝和冒犯大英帝国的威严。

“大总统阁下。请问这也是你的意思吗?我是否可以认为,贵国拒绝参加调停?”朱尔典隐隐带着些怒气向袁世凯质问道。

这个时代世界头号强国的威慑力还是非常大的,见到朱尔典有气恼发火的迹象,袁世凯连忙说道:“公使阁下误会了,我国并没有拒绝参加调停的意思。只是,您得理解,我国中央政府总得要向全国民众有所交代的。”

现在王默率领沂蒙自治联军夺回青岛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如果北京中央政府参加调停,反而没有收回青岛的话,那袁世凯就不是被全国民众的口水淹死这么简单了,整个北洋政府怕是离下台也不远了。

朱尔典也明白袁世凯的顾虑和为难之处,因此脸色稍缓,说道:“大总统,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愿意支持贵国中央政府收回胶州湾租借地的。只是,调停具体会有什么成效现在也说不好,我更是不可能给出什么承诺。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大总统阁下,如今王默那个地方军阀在贵国民间的威望已经隐隐要超过贵国的中央政府了。就在刚才,你府门前的卫兵,对王默可都是钦佩万分。”

朱尔典到底是地道的中国通,知道从国家大义和利益方面是无法动摇袁世凯了,于是就从王默的威胁上着手劝说。

果然,这话正中袁世凯的软肋。别的什么且不说,王默对北洋集团的统治的威胁是实实在在,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随着王默不断对洋人作战,他在民间的威望可谓是日渐高涨,已经有不少人憧憬着王氏父子取代北洋集团,带领中华民国走向复兴强盛的前景了。

想到这,袁世凯的脸色有些难看,王氏父子的确是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现在王浩山已经率领川军荡平了南方各省的民党,真正有实力和北洋集团分庭抗礼了。

然而,杨度却是对朱尔典的挑拨十分反感,沉声说道:“公使阁下,王默是否会对我国中央政府构成威胁,我想这是我国内政,与贵国没有任何关系,与参加调停,收回青岛之事更没有半点牵扯!”

“晢子,胡说些什么,还不赶紧向公使阁下赔礼道歉!”袁世凯当即斥责杨度道。

朱尔典摇了摇头表示并不在意,说道:“杨先生说得也没有错,这的确是贵国的内政,我刚才只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上给大总统一个提醒罢了,这与两国的外交无关。不过,贵国中央政府参加调停一事,我希望贵国能够慎重考虑,因为这不仅仅是我大英帝国,还是法兰西、俄罗斯和美利坚等文明世界国家联合发出的邀请。”

这些国家全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几个殖民国家,袁世凯自然明白这其中的份量,神情顿时有些凝重。

似乎明白袁世凯要真正下这个决定很不容易,朱尔典也没有继续出言逼迫,而是继续说道:“大总统阁下,两天之后,各国会联合派出代表前往青岛进行调停,我希望能在那里看到贵国中央政府的代表。”

说完之后,朱尔典便起身告辞离开,留下了气愤的杨度、沉默不语的杨士琦和忧心忡忡的袁世凯。

……

青岛郊外,沂蒙自治联军二师正在打扫战场、收押战俘和救治伤员等善后事宜。

“我们的伤员要全力救治,重伤需要抢救的,马上送去青岛的洋人大医院急救,德国人绝对不敢有任何阻碍的。”

王默一边走在伤员安置营房中看望伤员,一边再三叮嘱着后勤处长严进。

这一战与其说是沂蒙自治联军打赢的,不如说是拼赢的。

沂蒙自治联军的确歼灭了日军两万余人,可自己本身的伤亡也不小,尤其一师更是基本上打残了。

近万人的沂蒙自治联军一师如今加上轻重伤员,也只剩下四千人左右,伤亡过半,真正的惨烈之极。

后勤处长严进自然明白王默对救治伤员的重视,连忙应道:“司令请放心,不仅二师的重伤员已经连夜送去青岛洋人的大医院救治,一师那边的伤员也正在加紧送过来。”

沂蒙自治联军并不像川军那样有不断扩充和发展的军医队伍,参与救治的医生基本上都是严进临时从附近征调来的民间大夫,所以将重伤员送去青岛洋人的医院是最好的办法。

好在目前这种局势下,德国人不会也不敢拒绝救治沂蒙自治联军的伤员,否则仓促之间王默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严进欲言又止,一副吞吞吐吐为难的模样。

看到严进这样,王默没好气地说道:“有什么就说,老子又不是不讲理的人,如果真的是客观条件导致办不到,我也不怪你。“

严进答道:“司令,不是这个……就是那个……那个东洋人的伤员要救治吗?”

以司令一直表现出来对待东洋人的仇视和狠劲,严进心里十分很怀疑司令会不会下令将幸存的东洋人士兵给坑杀了。

王默想了想,一挥手,说道:“救,不过优先救治我们自己人就是了,如果东洋人实在救不过来了,那算他们倒霉!”

两人正说话间,一名通讯兵小跑过来向王默汇报道:“报告,青岛德国方面派人送过来一封信件。”随即便拿出一封信件递过去给王默。

王默拆开信件看完内容后,随即冷冷一笑,说道:“调停?好一个调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