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57回 聊城情报站(一)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57回 聊城情报站(一)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1:26 来源:笔趣阁

潘小安也得了便宜卖乖地说:“看着眼馋是吧。这沒有办法呀,谁叫咱干得是这个活來。”

潘小安一边说着话,一边赶紧给二位义弟义妹沏上茶,让二位喝着,这才陪着坐下來说话儿。看到这二位都不见外地把自己的好位子坐上了,只好搬过來一个马扎,屈着身子陪着拉呱儿。

韩行用嘴努了一下前面说:“你和月英的关系怎么样了。那个了吗,”

韩行所说的那个,就是成亲了吗。

潘小安说:“哪个跟哪个呀,我们还是一般的关系。大老板硬把她派了來,我也沒有什么办法。”

韩行想着,潘小安和月英的关系和自己一样,也是存在着障碍啊。君子成人之美,该说的,自己的话还是要说到:“你和月英都老夫老妻的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啊。人活着一辈子不容易,想通了,自然也就过去了。”

潘小安反唇相讥说:“你还说人家來,你想想你自己吧,你和陈苹那么好,张司令给你亲自做媒,多荣耀啊,你怎么还不愿意呀。这是找对象,过一辈子的,不是买个针买个线,凑和着也就算了。”

王秀峨也借机报复韩行说:“老鸹飞到猪腚上,光看着人家黑,看不到自己黑。”

韩行本來还想劝人家,沒想到反而被泼了一盆凉水,一下子扳起脸,显然对王秀峨不满意地说:“哎,五妹,怎么你俩个站到一条战绩上了。”

王秀峨赶紧对韩行瞪起眼睛说:“那当然啊,我们是骷髅帮的老弟兄们了。你是吗,”

韩行只得无奈地说:“真是是近自是近,不近枉费劲,一扎沒有四指近。”

潘小安将韩行的军说:“你要是和陈苹姐成了,我和月英也就能成了。你敢吗?”

韩行不言语了,确实在考虑着这个问題。而王秀峨听到了二哥的这句话,心里却不乐意了,撅起了嘴。

潘小安是什么人呀,早就看出了这里头的门道,对王秀峨说:“五妹啊,你是不是看上韩行了。你和谁我都愿意,就是和韩行不行,他有陈苹啊,你可别横插上一杠子。”

王秀峨脸一红说:“二哥你说到哪里去了,我能看上这个花花公子,”

到了吃饭的时候,潘小安虽然说是窝窝头、老咸菜,但还是摆了四个菜。韩行和潘小安靠在了一起,月英和王秀峨靠在了一起。

韩行也学会了吃着饭谈工作了。就问潘小安:“你这个杂货店为什么不建在城里,而在建在了城边子上?”

潘小安看了一眼韩行,说道:“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还想不出來。城里就是个笼子,进出都不方便,在这里多方便啊。來去自由。再说,我不愿意和大哥会面,咱和他的那个买卖虽然彼此都了解,但是终究不是一路货色。”

韩行点了点头,在北关,确实比在城里方便多了,黑夜白天都能來。再说,大哥赵洪武的粮食站和二哥潘小安的杂货店,虽说都是干这一行的,但是卖的货色究竟是不一样。

潘小安给韩行夹了一筷子菜,又问:“老的都挺好吧。”

韩行说:“挺好的。”

“那你來干啥,”潘小安又问。

韩行说:“老的挺挂念老17的,想探探他的家底子。到时候,也好帮他一把。”

潘小安明白了,看來组织是在打治安军17团的主意啊。于是又问:“总得给个时间吧,”

韩行又说道:“一个月之内,把家底子弄清楚了。”

潘小安点了点头说:“时间确实够紧的。”

到了晚上的时候,县城边子上,黑了天也就沒了人,所以杂货铺也关门关得早。韩行就和二哥潘小安在一个床上睡觉。由于好久沒见了,弟兄两个有说不完的话儿,拉着拉着,自然又拉到了聊城的情况。

潘小安说道。

现在聊城日本人方面,主要有司令部,大炮队,野战医院,新民会,宪兵队等组织。司令部为大本司令,新民会头子为田原二,总人数为1500人。治安军方面,设有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和17团,总人数为1000人。司令姓田,17团团长为王占一。

汉奸为伪县大队,大队长刘一山,下设了5个中队,共500人左右。另外还有警察局,局长王振东,公安大队长张警芳,下设7个所和7个分队共300人左右。

潘小安还向韩行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说:“你还不知道吧,孙悟空已经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了,17团的团级、营级、连级都有一些我们的眼线。”

韩行听后大喜,说:“沒想到,你这个老板也不是白干的,怨不得翘着二郎腿光在屋里喝大茶呢,”

按照敌工保密原则,具体他发展了哪些人员,韩行不便问,也不必要问。韩行只是说:“我的任务是哪些,你也给我安排一下吧,也不能光坐在这里吃闲饭。”

潘小安想了想说:“如果你非要干,明天就进城一趟,和杨金歧接上头,然后就把组织上的工作布置下去。我已经和杨金歧见了不少面了,再过多地接触,恐怕引起了敌人的怀疑。”

韩行点了点头说:“这个杨金歧是何许人也,”

潘小安慢慢地讲起了这个杨金歧。这个杨金歧,原來是伪县立医院的一个医生,出身于小商人家庭。以后伪县立医院又改为了特务新四旅医院,杨金歧也改为了医兵。

治安军17团进入到聊城后,潘小安又命令他打入17团内,当了一名向导和便衣队的特务。

韩行笑了笑说:“那我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第二天一早,韩行和王秀峨化装后进了城,韩行化装成了一个小商人,王秀峨呢,化装成了他的太太。

在城北门口,由治安军站着岗,韩行和王秀峨的良民证,潘小安早就给办好了,所以他俩顺利地通过了城门口。

进了城,韩行发现,沦陷后的聊城城里确实是和范筑先时代大不一样了,那就是萧条了许多。很多商人都不愿意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干买卖,所以许多店铺是关的关了,减小铺面的减小铺面。

但是有人买就有人卖,这是商业规律,聊城添了这么些的驻军,买卖量还是不小的。所以也有许多胆大的商人,开铺经商。古楼街由于交通便利,历來就是聊城的商业街,所以人还是不少的。

古楼街有一个最大的金豪饭店,在范筑先时候就很出名。王金祥还在这里大摆鸿门宴,差点儿害死了32支队的徐玉山,亏着韩行从中斡旋,才揭穿了王金祥的阴谋,救出了徐玉山。

这会儿,韩行和王秀峨还是奔着金豪饭店來了。饭店里真是什么人也有,日军、伪军、治安军和各种各样的商人,正因为这里乱,所以才好展开秘密工作。

中午11点多了,两人慢慢悠悠地进了金豪饭店的一楼大厅,先要了一个单人房间,拿到了钥匙,然后才坐在了8号餐桌上。

这进饭店也有个学问,早了不行,不到吃饭的点,你來干什么。晚了也不行,晚了沒座了。

门厅里开始进人了,进得多,出得少,不一会儿,从大厅门口进來了一个年轻人,约有二十來岁,留着长头发分头,穿着黑绸缎的衣裤,脚蹬着一双黑布鞋,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小特务。他进了屋,转悠了一圈儿,一下子就坐在了8号桌上。

韩行点的菜刚刚上來,一盘酱猪头肉,一盆花生米,外加一壶热酒。正在和王秀峨不紧不慢地吃着、喝着。

那个年轻的喊道:“两只河蟹,一条黄花鱼。”跑堂的抓紧答应一声,“两只河蟹,一条黄花鱼,,”这是喊给了厨房,赶紧准备这两个菜。

韩行像是在给王秀峨说:“还尽吃海鲜來,也不嫌拉肚子。”

沒想到,这句话让那个年青的听到了,还了一句嘴:“拉肚子不拉肚子,关你屁事。”

韩行鼻子哼了一声,说:“我也就是随便说说,算我多嘴。”

暗号对上了,模样也像是潘小安说得那样。韩行和王秀峨在斜着眼睛打量了杨金歧一下,看到这个杨金歧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机当的机敏。杨金歧也在慢慢地打量着韩行和王秀峨,发现韩行好像在哪里见过。

要想在聊城找个沒人的地方,确实也不大好找,不过也不是沒有,那就是饭店里的小旅馆。饭店为了客人方便,一般都设有若干个单人房间,供客人休息。

韩行吃完了饭,就对王秀峨说:“走啊,休息一会儿去,就到306号房间。”韩行说这句话,其实也就是给杨金歧听的。

韩行和王秀峨吃完了饭,挎着手进了三楼的306号房间,就在那里喝着茶水等着。这个饭店韩行还是熟悉的,一楼为大厅,供零散客人吃饭,二楼为单间餐厅,三楼为小旅馆性质的客房。

不一会儿,门外有人敲门。韩行打开门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刚才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杨金歧,赶紧开了门,把他迎了进來。

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韩行赶紧自我介绍说:“在下韩行,有幸和杨先生会面。”

杨金歧也马上摇晃着韩行的手说:“怨不得有点儿面熟呢,原來是韩司令到了。欢迎。欢迎。”

韩行不好意思地说:“哪里來的司令啊,不过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普通战士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