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78回 史河之战 五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78回 史河之战 五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5:01 来源:笔趣阁

这个13师团原来是进攻安徽霍山的,8月28日,13师团突破中国77军阵地攻占霍山后,又向河南商城推进,9月2日,13师团攻占了叶家集后,连休息也没有休息,就向史河发动了进攻。

第13师团是日本陆军的一个臭名昭著甲种师团,参加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荻洲立兵中将为师长。下辖步兵第103旅团、第26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1个骑兵大队,1个山炮联队,1个工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外加通信队和卫生队,总共约28200人。

这个师团长荻洲立兵也是那种所谓的职业军人,从小学开始就是作为军人培养的。荻洲立兵小学时候进入名古屋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后来又进入中央幼年学校,毕业后再进入日军培养低级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

更重要的是,荻洲立兵从抗战爆发以来就在指挥13师团,到武汉会战时期已经指挥了1年之久,对13师团非常熟悉,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所以,13师团是一支久经战争考验的强悍劲旅,战斗力惊人,绝对不可小视。

宋希濂的71军辖36、87、88三个师,还有个非嫡系的61师。36、87、88师是.中的模范全德械师,可谓铁血虎贲,守卫史河的正是36师的第212团的顾葆裕团。

德械师是怎么回事呢,许多看客还不明白,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便迅速驱逐了苏联军事顾问,开始向德国寻求军事援助。

第一批来华的德.事顾问是马克斯?鲍尔上校(马克斯?鲍尔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曾在德国总参谋部供职,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干深得总参谋长鲁登道夫的赏识)、斯图兹纳中尉和霍姆尔少尉三人,由此揭开了中德军事合作的蜜月之旅。

中德军事合作因此渐入.,不仅双方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还开始帮助中国建立军事工业,并在中.事工业尚未建成前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而且第四任德.事总顾问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在协助中国整军建军方面,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他认为中国有这样60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这就是.30年代60个整编师方案的来源。

至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计20个师,第三期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实际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其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国顾问的训练程度也各有不同,实际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下述各师: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不少军事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抗战再晚一年爆发,将会有更多的中.队接受先进的德式装备和德式战术思想训练,抗战局面至少可以说乐观很多。

德式师主要单兵武器是国造7.92毫米中正式或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步枪,也就是k98k的前身。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德式师里还有其他各式型号的步枪,如汉阳造等。

德式师装备的轻机枪多是国造仿制捷克zb26,也有少量的比利时和法国的轻机枪。轻机枪装备数量基本能达到每班一挺的标准。

德式师装备的手枪自然是名闻遐迩的驳壳枪,也叫盒子炮、快慢机或二十响,其真正的名称应是7.63毫米毛瑟m1932型全自动手枪,欧洲多称为c96手炮。

重机枪多采用仿制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该枪是根据1934年由德国兵工署向中国免费提供的马克沁重机枪全套制造图纸生产的,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与德国陆军装备的1908式重机枪稍有不同,确切地说应是1909式外销型号,采用250发帆布弹带供弹。

一般情况下,重机枪的装备数量是每个步兵营建制里设有一个重机枪连,共3个排6挺。这一配置标准只相当于德国陆军标准步兵营的一半。

在通讯方面,德式师设立一个无线电通信排,配备15瓦无线电台,并在各步兵团团部建立一个配备5瓦无线电台的无线电通信班,构成了师团两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个人装具方面,德式师的军装分三种,春秋为黄绿色驼绒夹衣常服,夏季为草绿色卡其布衫(又分长裤短裤两种),冬季为棉布。作战时,则戴德制m—35型钢盔,这也是德式师最明显的服装特征,钢盔上同样也镶有一颗青天白日国徽。

每个士兵标准个人装具包括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弹带为帆布长条形,不同与德军的皮制弹包,通常是一条长弹带由肩上斜绕一周至腰间再绕一圈,最后以布条打结扎紧,可以携带20个子弹夹。

师辖2个步兵旅,师直属部队有1个炮兵营,有3个榴弹炮连(12门75毫米山炮),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1个辎重营,1个特务营,1个卫生队。

旅辖2个步兵团,团直属部队有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1个通信连,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直属部队有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营辖3个步兵连,连辖3个步兵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另外,师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全师总兵力约1.4万人。

韩行带着参谋部的张处长,还有特战营的一连张小三排,来到了史河桥上。正巧,36师师长陈瑞河也在。

陈瑞河是安徽合肥人,三十四五岁的样子,头戴德制m—35型钢盔,腰跨着一支20响的驳壳枪,也来到了212团团部里。

所谓的团部,也就是在最前沿阵地的稍微往后,构建了一个比较坚固的圆形工事,从圆形工事里,挖了几个四方的窗口,既可以当作碉堡往外进行射击,也可以观察日军进攻的动向。

此时的顾葆裕团长,正手拿着望远镜,在观察着日军的动静。

韩行看到,212团沿着史河,布置了一道防线,1个迫击炮连和1个小炮连,就部署在史河桥的附近,牢牢地控制着史河桥。而沿着史河桥上,三个营拉开了架子,守卫着史河上几里地的一片地方。

韩行没慌着进212团指挥部,而是沿着交通壕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史河,看着看着,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史河上有几处的地方特别狭窄,河水也就是有10多米宽,如果在此处用盛满土的麻袋塞上去几个点,上面再用木板搭上,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形成了一座便桥。

韩行此时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也就是说,除了史河桥以外,这几里地的地方,最起码有三四个地方可以很快地搭成便桥,形成一个新的进攻点,自己原来是没有想到这些的,是不是顾葆裕想到了这些呢!

想到了这些,韩行赶紧疾步往212团的指挥所里走去。

就在这时候,日军的空袭开始了。

12架日军96-1单翼战机,从东面合肥方向飞来,它们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子后,然后从北到南,沿着中.队的防御方向,然后一架接一架地进行了扫射、投弹。

“哒哒哒……”“哒哒哒……”“轰——”“轰——”,7.7毫米的机枪子弹切割着中国战士的生命,25公斤级的炸弹也投了下来,在212团的阵地上炸响,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弹坑。有一颗炸弹就扔在了迫击炮连的阵地上,三四门迫击炮当时就被炸飞了起来,和着战士们的躯体,一下子飞向了空中。

火光,冲击波,到处横飞的弹片,巨大的烟雾,一下子就把中.队的阵地搅了个底朝天。刚才还是一片临战前的寂静和平和的景象,瞬间被撕裂得粉碎。

212团的6门20毫米机关炮,一部分的重机枪,轻机枪也朝着天上怒吼起来,对着敌机的方向吐着一串串的火舌。

有一架敌机晃了一晃,显然是被打中了翅膀,歪歪斜斜地往远处飞去了。但是又一架敌机飞来,朝着机关炮的阵地就是2颗50公斤级的炸弹。“轰——”“轰——”

有一颗炸弹扔在了机关炮阵地的中央,有一颗炸弹扔在了机关炮阵地的边缘,佩服地说,小日本航空兵的投弹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巨大的火光中,在冲天的烟雾中,在令人窒息的灼热的空气中,这6门机关炮都不响了,轻重机枪也似乎减弱了许多。

随着防空武器的重大损失,这使得小日本的航空兵骄横跋扈,似乎成了他们的天下。一架接一架的飞机俯冲下来,朝着中.队的阵地上,投弹、扫射,然后又一轮俯冲下来,继续投弹、扫射,直到把他们的炸弹全部投光,把子弹全部打光。

史河岸上,中.队的阵地上成了火的海洋,到处是烈火、呛人的烟雾,战士们的遗体,侥幸没死的只能被动地躲在工事里,希望不被96-1战机的子弹击中……

气得韩行是破口大骂:“我们的j-20战机呢,为什么还没有来到?怎么加油加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些小鬼子的飞机早不来,晚不来,就瞅准这个空子来了,他妈的,我们的飞机呢……飞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