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17回 血腥的绝食示威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17回 血腥的绝食示威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5:01 来源:笔趣阁

readx;韩行对大家摆了摆手,叫大家不要声张,悄悄地走近了专署门口.现在要紧的是了解情况,只有了解了情况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啊!

只见这支静坐队伍里拉起了一个大横幅,上写:“临清地区请愿团”,这几百个人里头,以老人聚多,男人居多,大部分人穿得也算整齐,看来都还是些有鼻子有眼的人物。他们一个个精神疲惫,神情恍惚,看来已是相当的疲劳和衰弱了。

就在他们的面前,放着一些干粮和饮用水,但却丝毫未动。

一个瘦瘦的老头儿,在人群里奔走,不断地向大家游说着:“我说乡亲们啊,父老兄弟们呀,有什么事情吃完饭再说吗!先喝点儿水,喝点儿水也行呀!老这样下去,不行啊,人要饿出毛病来,渴出毛病来的呀!”

不用说,这个瘦老头儿就是韩多峰了。韩行心里想道,怨不得没有去迎接我们啊,原来已是自顾不瑕,局面时刻有崩盘的可能。

“不好,他们这是在绝食,绝水。”韩行判断道。“真要是这里闹出人命来,给韩多峰本来就不稳的政权里更是渴上加盐、雪上加霜。”

离韩行最近的一个老头儿在嘟囔着:“反正我们都是快死的人了,早晚脱不了死。与其成天担惊受怕,苟延残喘,逼得人生不如死,还不如现在就死在专署门口,也好让官府知道一下,现在的老百姓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天要塌了,人没命了,乍就不出来一个救星呢!救救我们这些穷苦的老百姓啊。”

可这些请愿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韩行、陈苹、张小三和几个人都去了解了,这是由整个临清地区下层民众组织起来的请愿团,主要是由中小地主代表、贫苦农民代表、各地的小手工业者代表,也能基本上代表了临清地区大部分民众的愿望。

临清地区的乱象首先从韩复榘时代说起,那时候土匪就多,前任专员赵仁泉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剿的方式。今天杀一批,明天杀一批,这儿杀了,那里又起来了,真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土匪却是越杀越多。

当地群众称他为“杀人不眨眼的赵屠户”。

1937年10月下旬,赵仁泉接到了韩复榘的命令,带着地方团队的枪支人马携款逃到黄河以南去了,却使这个地区的形势更加混乱。

日军占领临清县城后,曾出现过当地汉奸组织的维持会和汉奸军队的“皇协民军”。但日寇因为兵力不达,又在1938年5月放弃了这个运河港口城市的据点。

就在日寇占领临清县城的这段日子里,土匪和打着各种抗日旗号的武装就更多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来养活这些军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武装的给养问题,最终还得由当地民众来解决。

一个乡镇里,一个村里,今天你派款,明天我派粮,早已超出了当地的承受能力。要是达不到这些土匪武装的要求,不是牵牛架户,就是挖地三尺,逮住什么拿什么,枪毙几个人吓唬吓唬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当地民众已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和财产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官、民、匪,在这三种力量的角逐中,最不经折腾的就属于民了。民众终于受不了了,组织了请愿团,到新上任的专署专员韩多峰这里来绝食绝水示威,以彰显**。

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最先受不了了,一下子昏厥在地上。

韩多峰早就顾不得专员的架子了,抱起他来,就往他嘴里灌水。灌了几口水后,这老头儿醒过来了,又拒绝喝水,以表示绝食绝水的决心。他哆嗦着说:“韩专员呀,我早死一会儿晚死一会儿已经无所谓了,你就不要救我了吧,还是救救临清的父老乡亲们吧!”

韩多峰说:“自凡我来,就是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匪患我们一定要清除的。”

老头儿说:“话都会说,可是什么时候能清除呢?我们实在是没法活了啊,等不及了。我那个村里,明天就要交100石粮食,上哪里弄去啊,家家户户早就揭不开锅了。”

另一个老头儿说:“我那个村里,明天就要交80石粮食,要是交不上,就得架户了。真要是架了户,又得死几口,真是没有我们的活命了。”

几个人纷纷诉说着各自村里的苦处。

韩多峰听了,却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指望自己手中的武装力量,看门还算勉强可以,只要是他不来打自己。可是要想打土匪,真是想也别想,只能是被土匪打了。只能含糊其辞地说道:“这么大的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容我们积蓄力量,早晚一天有解决的时候。”

老头儿说:“恐怕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为了临清的民众,我就以死来表示我们的意愿吧!”说完,这个老头儿一下子咬破了自己的舌头,流血不止,不一会儿,早已衰弱不堪的身体气绝身亡。

这一幕,叫见识过众多战场死人的韩行也是胆战心惊。那是在战场上,人都是为了活命而杀死自己的敌人,而在这个请愿场上,在没人逼近自己的情况下,却主动自杀身亡。

如果不是身临绝境,正常的人谁会做出这样的无奈之举。

韩多峰以头抢地,哭咧咧地说:“这是何必呀,这是何必呀!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呀,还请大家多多考虑。”

这时候,请愿场的另一头又传出来一个坏消息,又一个老头因为体力不支,而早早地去了西天。

韩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里感到剧烈地震撼,这些早已经绝食绝水不知道多长时间的老头们,如果再拖延下去,不知又会死多少人。多死一个人,就是对韩多峰权力的一次重大打击。

又有人一阵惊呼,又死了一个……本来有些麻木的队伍,又引起了一片噪动。

噪动完后,又是一阵麻木,因为这些人都自顾不瑕,身体都严重地透支。与见过了太多的灾难相比,这已经不算是什么了……

韩多峰已经将要崩溃,他跪在地上,几乎是哭泣着大呼道:“有道是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今天我跪在了众位父老乡亲的面前,也不算什么丢人的。如果指望绝食绝水能解决问题,我早就死了不知多少个死了。但是乡亲们,听我说一句,父精母血,生命来之不易,大家都是各自家里的顶梁柱,还要勇于担当才是。如果我们都趴在这里了,利索倒是利索了,可是我们的孙男弟女怎么办?我们的土地房屋怎么办?还是请大家想开一点儿,静侯佳音,我们会尽快地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愿团中为首的一个,名叫王老五的,终于说话了:“这些话,我们的耳朵里早就磨出茧子来了。驴打黄瓜,来个干脆的吧!什么时候能去除匪患,还我们一个平安、有保障的社会。”

“这……”韩多峰的嘴里一时有些语塞,“情况太复杂了,我们的力量还是有限,恐怕是……”

韩行接上了韩多峰的话巴,问这个王老五:“请问这位老先生尊姓大名?”打蛇打七寸,看人也要看看这个队伍里谁是领头的,只有和领头的对上话,才能进一步遏制事情的恶性发展。

这位老先生坐在地上,不卑不亢地说:“倒过来写也是一个王字,排行老五,别人都叫我王老五。请问,你是谁?”

韩行说:“我是范筑先的队伍,游击总队的韩行是也。”

王老五听了眼睛一亮:“莫不是南征军里的参谋长,在武汉大会战中,打得小鬼子丢盔弃甲,死了好几万人的韩行将军。”

韩行只好点了点头说:“正是小人,晚辈在长辈面前张狂了。”

王老五在韩行面前也不坐在地上了,赶紧站了起来,两手抱拳,施了一礼说:“什么长辈啊,在韩将军面前,也只是空长了一副臭皮囊,虚长了几岁。你是有本事的人呀,领着千军万马打日本,大长了我中华民族的志气,大灭了小日本的威风。遇到了你这样的人,我心里才是佩服哩!”

韩行赶紧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何必都坐在地上呢!赶紧都站起来说话多好,也只有吃饱了喝足了,才能拉拉家常,共叙临清发展大计是不是。”

这个王老五,别看拉近乎归拉近乎,原则性还是非常强的,他对韩行说道:“我们来,也不是来为难韩专员的,实在是逼着乡亲们没法活了,才开了会,组织起来,前来请愿的。韩参谋长呀,你也是军人出身,我愿意听你个痛快话。你说说,什么时候,匪患才能清除,还我们乡亲们一个平安、稳定的世界。”

“那你需要多少日子?”韩行反问他。

王老五看了看地上一个个饿得半死不活,渴得奄奄一息的请愿团,说道:“我也就实话实说,半个月吧!如果半个月能解决匪患问题,我们也好回去给乡亲们一个交待。如果半个月解决不了匪患问题,我们请愿团就全部饿死,渴死在这里。”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