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35回 莘县乱象(一)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35回 莘县乱象(一)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5:01 来源:笔趣阁

readx;张小三一听,感到有些惊奇,对韩行说:“韩副司令呀,就算你不是聊城游击副司令了,还是工业局局长吧,还是10支队的后勤部长吧,再说,我还听说,曾经想宣布你是10支队的副司令,只是因为早宣布了你是聊城的游击总队的副司令,所以10支队的副司令才沒有宣布,甭管怎么说,你是我的上级,你是我的领导,保护你的安全,是我们警卫连的职责所在,临阵逃脱,放弃职责,我张小三恐怕不会这么做的,还有,支部里也不会同意,”

张小三说着说着说漏了嘴,把支部也捅了出來,

支部建在连上,这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支部,所以这个连队才拖不垮,打不烂,支部的外层是所有党员,党员的外层是所有的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的外围又团结了所有的战士,韩行是过來人,怎么会不知道这里头的奥妙,

韩行对张小三诚恳地说:“冒昧地说,能不能把你们的支部书记叫出來,我和他说两句话,”

张小三这才知道自己说漏了嘴,纠正地说:“支部书记……我说过吗,”不过说真的,张小三早就认同了韩行是党内的同志,想了想,他又说,“要不,我把吴小明叫过來吧,有些事情,我还要听他的,”

不用再说了,张小三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韩行,吴小明就是警卫连支部的书记,韩行亲热地对张小三说:“你把吴小明叫过來吧,从此以后,这个连队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我们三个人就一齐商量,”

不一会儿,吴小明跟在张小三的后面來了,不过,韩行看到,张小三耷拉着脑袋,好像是刚挨了批评的样子,而吴小明呢,脸上显然是有些生气,看來,他是刚刚把张小三批评了一顿,批评的内容吗,韩行也猜出來了,处于半地下状态的连队支部,怎么能把党的机密轻易地告诉党外的人呢,

三个人坐了下來,大平原上,随便找个地方就是座位,吴小明的眼睛在盯着韩行的眼睛,不用说,他在猜测着韩行來开会的目的,张小三呢,眼睛茫然地看着还在冒着轻烟的聊城县,一场大战过后,过去繁荣发达的聊城已经不复存在,从今以后,聊城的天空上,已经升起了日本太阳旗,聊城的人民将沦落为日寇的奴隶,

韩行低声地说道:“情况我也不用再说了,大家也都知道了,恐怕从今以后,聊城六区将要大乱,范专员领导的联合统一的抗日阵线可能不存在了,弄不好又要回到一年以前的武装割据的局面,一方是日本人,一方是国民党,一方是**,任何人不能游离于这三方的政治势力之外,今天我把二人叫來开个会,说白了吧,我们连队究竟往哪边靠,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还请二位支持,”

吴小明反问一句:“不知道韩副司令怎么想的,我们还要听一听,”

韩行也反说了一句:“我的行动,难道说还不能证明的我的政治倾向吗,”

吴小明点了点头,说:“那么,下一步,韩副司令将要怎样行动,”

韩行直言不讳地说:“莘县的国民党势力非常强大,吕县长的处境非常危险,能不能救出吕世隆县长,我们还要做最后的努力,”

吴小明点了点头说:“救出吕县长,指望我们这点儿兵力是不够,还得指望10支队,在沒有联系上10支队之前,灵活机动地去解救吕县长,也符合我们的精神,我给同志们说说,一定坚决支持韩副司令的行动,”

有了连队支部的支持,韩行的心里墩壮了,立刻命令部队向莘县进发,这时候,已是11月16日上午,

在向莘县前进的路上,韩行碰到了工业局的局长陈苹,她正好夹杂在大批难民的队伍中,率领着撤往大后方的工人和一部分设备,向莘县一带撤退,

两人见面,经过聊城事变的洗礼,真有些浴血重生的感觉,甭管怎么样,能活下來,就算万幸的啦,韩行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这里看,那里看,看到浑身沒有伤,这才放了心,问:“你还好吧,”

陈苹了拉着韩行的手说:“韩副司令,你也好吧,”

“嗯,”韩行见了陈苹,才觉得鼻头有些发酸,男子汉的坚强在她面前,早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段时间,确实经历得太多太多,沒有人能够倾诉,见了陈苹,真想好好地向她吐露衷肠,

“什么事我都知道啦,”陈苹说,“以前的过去就过去啦,你还是说说,我们这些设备和人员往哪里撤,生产还搞不搞,”

韩行问:“你们这是想撤往哪里,”

“撤往莘县,莘县有吕世隆,”陈苹说,

韩行说:“千万不要撤往莘县,你们还是撤往冠县吧,找到了10支队,就在那里安下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六区的老底子就是你们啦,只要你们的工厂能冒烟,六区的抗战就有希望,就有了钞票和武器弹药,”

陈苹皱着眉头说:“莘县不是有吕世隆吗,为什么不能去,”

韩行说:“莘县有吕世隆是不错,可是枪杆子并不一定在吕世隆的手里攥着,枪杆子里出政权,难道说这个事情你还不清楚吗,”

“枪杆子里出政权……”陈苹在仔细地琢磨着韩行的这句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一个伟人提出的著名论断,韩行倒是出口就是,可是那个朝代的人,听起來还是有些拗口,

陈苹的队伍已经走得好远了,韩行对她说:“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只要有你们在,聊城的抗战就有希望,濮县的配件也快到了,兵工厂试制的新产品也都有了成色,你们一定要加倍努力,抓紧干好这些工作,”

陈苹给韩行打了一个敬礼,说了声:“是,”立刻去追赶她的队伍,本來队伍是朝着西南走,他们及时的扭转了方向,向着西边冠县前进,

刚刚送走了陈苹,赵洪武不知道从哪里钻出來了,韩行见了他,有点儿嘲笑地说:“你真是來无踪,去无影,现在正在用人之际,却到处找你找不到,这些日子,你跑到哪里去了,”

赵洪武把韩行拉到了一个僻静处说话,他尴尬地说:“韩站长呀,四弟呀,我和你不一样啊,你是吃多家饭的,这个东家不管饭,还可以下一个东家管饭,我却不一样,我只有一个东家,”

韩行知道,他说的一个东家,就是政府的军事统计局了,

沒等韩行说他,赵洪武又发开牢骚了,说:“本來我想上10支队混饭吃,可是听说,你不让去,结果,只能是跟在游击总队里继续混,现在可好,范专员不在了,我可倒哪里吃饭去,”

韩行秘密地命令他说:“范专员不在了,可是王金祥还在,过不几天,王金祥就要上任了,你可以继续留在他的身边工作,咱们的原來工作宗旨不变……”

所谓的工作宗旨,赵洪武当然清楚,那就是搜集队伍里的情报,发展谍报人员,控制上层领导人物,随时接受上级的有关指示等等,

赵洪武虽然痛快的接受了韩行布置的任务,可还是有些不理解地问:“如果我们能潜入到10支队里,不是更能发挥我们的作用吗,”

韩行不动声色地说:“10支队里不是还有我吗,咱们的人员少,任务重,每个人可都得尽职尽责,绝不能辜负党国的重托,”

赵洪武愉快地打了一个敬礼,履行他的义务去了,

莘县在聊城县的西南,距聊城70里地,位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交界处,莘县又和冠县紧靠着,是冠县的南部屏障,

吕世隆,山东泰安人,中**员,1937年10月由国民党山东第3路军政训处派至范筑先部,初任茌平县政训办事处干事,不及三月即有显著成绩,颇得范筑先重视,

1937年底,吕世隆被调任到莘县任县长,他到任后,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整理县政,发展抗战经济,推行合理负担,救济灾民,办理抗战教育,组织抗日群众团体,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即造成莘县抗日热情高涨,突飞猛进为鲁西北各县之冠,取得了群众的拥挤和范将军的嘉许,被誉为模范抗日县长,

吕世隆的表现,深为国民党顽固派忌恨,沈鸿烈虽拟以撤换之,但因范筑先不同意,未能得逞,

国民党县党部企图将吕世隆收买为国民党的工具,软硬兼使,金钱美女拉拢,但吕世隆终不为其诱惑所动,国民党顽固分子既恨又怕,欲图加害,于是暗中加紧网罗势力,以求一逞,

吕世隆接任之初,即将原国民党县政府保安队,公安局及民团武装进行整顿,重新组建为县大队,但由于沒有打破旧的组织体系,所以部队领导成员组成极为复杂,基本人还是原來的这些人掌权,

所辖三个中队中,一中队长刘建唐是国民党杂牌军老兵痞,二中队长马金鐾是民团头子,三中队长张腾魁是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原国民党县政府的公安局长,他们均有各自的势力,

他们几个常在一块儿吃吃喝喝,结为狐朋狗友,大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架式,

吕世隆所在的县党委,为了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和改造,吕世隆亲自兼任县大队的大队长,并先后向各中队委派**担任政治指导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