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50回 红色特工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50回 红色特工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5:01 来源:笔趣阁

readx;大火冲天而起,很快地形成了几千度的高温。

本来这些人离得也并不算远,这下子觉得剧烈的高温烘烤得自己的身上热乎乎的,脸上也被烤得生疼。

众人一下子惊呆了。

刘致远是语无伦次:“这……这……算什么玩艺儿,这也叫兵器。”

侯大山是搞重武器的,这下子激动得大叫道:“烧死小鬼子,烧死这些小鬼子。”

李凤藻终于明白了,大声地说:“这叫火焰喷射器,大家明白了吗?是专门对付小鬼子的坦克车、碉堡和暗火力点的。我们终于有了火焰喷射器了。”

大火烧起来了,灭掉却不是这么容易的。等这些燃料烧光了,火才慢慢地灭了。大家到了鸡笼子,兔笼子跟前一看,别说烧鸡、烧兔没法吃了,成了一片油膏灰烬,就连钢筋都烧变了形,变细了,变黑了,和原来的形状大不一样了。

韩行对大家说:“我们现在就要装备一个喷火器连。等训练好了,大家也不要争,也不要抢,一个团给派上一个班,到了特殊情况才能使用这些喷火器,要不,太残忍了。”

刘致远又提歪歪意见了:“一个班哪够啊,一个团最真码得配备上一个排,一个连也行啊。”

张维翰又批评他说:“你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看见了好吃的,没够——”

韩行和张维翰商量着,要是没有参谋部,确实工作起来不方便,于是在10支队里又设立了参谋部,参谋长暂由韩行担任。

参谋部里主要是设作战处,情报处和后勤管理处。作战处还是由在南征军的作战处长张作干担任处长,负责作战计划与军事人事的组织管理。后勤处由王乾坤担任处长,负责整个军需后勤管理工作。情报处呢,就由撤到10支队的原范筑先的情报底子为骨干,重组情报部门。

情报处的领军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原情报队队长潘小安。

这时候的潘小安,再也不是过去在江湖上混的小“戏子”了,他已几次到延安受训,成了上对延安负责,再对10支队的张维翰和韩行负责的特工领导人了。

这时候,不得不简单地说一下,延安方面的情报特工机构。

1935年10月,**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5日,西北政治保卫局就以原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中的政治保卫局干部为基础,在瓦窑堡正式成立,负责西北苏区和红军中的肃反、保卫工作。

保卫局首任局长为王首道,1936年2月后由周兴接任。1936年6月,保卫局随中央迁至保安(今志丹县),1937年1月迁到延安棉土沟。1937年9月,西北政治保卫局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负责陕甘宁边区的锄奸、肃特保卫工作。

在陕甘宁边区,治安、情报、反间谍工作则由边区保安处负责。边区保安处设有保卫部、地方部、检察部等机构,下辖各县保安科。

1938年5月,**中央决定从陕甘宁边区保卫处、检查处等部门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建延安市公安局管辖的延安市警察队,加强了延安城的卫戍力量。

除专门的保卫机关外,边区还成立人民自愿协助政府进行锄奸保卫工作的群众团体“锄奸委员会”,同时作为乡政权对群众锄奸工作的领导机构。除了公开的保卫组织之外,保卫系统还在各乡村、街道、工厂、学校、合作社、机关、团体、部队,设立秘密的“工作网”,作为保卫机关的“耳目”,这就使得敌特的渗透困难重重。

延安的情报、保卫界有一个侦察奇才,被**称为“延安的福尔摩斯”,他就是边区保安处侦察科科长陈泊(原名卢茂焕,又名布鲁)。

陈泊工作思路开阔,他大胆提出,搞情报工作要“化敌为我,化我为敌”。中央社会部接受了他的建议,制定了“化敌为我服务”的方针,决定大胆使用国民党特务反正分子和可用的嫌疑分子,强调重视建立内线、强调重视上层,大胆在敌特机关内部建立特情力量。

潘小安在延安受训时,就悄悄地问过周兴,韩行究竟是不是延安派出去的红色特工。

周兴是这样回答潘小安的:“不是。但是韩行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我们早就注意到他了。他是个有军统外衣的可以依赖的朋友。”

潘小安听了周兴的回答后,有两种想法。一种想法是韩行就是延安方面派出去的特工,只是出于保密,周兴不能说。二是连周兴都说了,韩行是可以依赖的朋友,那么就更加对韩行信认无疑了。

潘小安担任情报处长后,感到责任非常重大,他的脑中回旋着陈泊的工作方式。他想到了他的结拜大哥就是聊城军统站的副站长赵洪武,首先要从赵洪武身上打开突破口。

倪时迁晚上闲着无事,到冠县的街上溜达,进了一家小饭馆,吃饱了喝足了还不拿钱。老板急了,拖住倪进迁非要拿钱不行。倪时迁脾气不好,上来了倔驴劲,把老板暴打一顿。恰巧巡逻队赶到,把倪时迁抓了起来,关了禁闭。

大姐张大千去领他,劝他说:“倪时迁呀,你也算个老兵了,怎么能随便进馆子不拿钱呢?再说,部队上有纪律,不能随便喝酒,你一下子就违犯了两条军纪。”

倪时迁大声地嚷嚷着说:“这些纪律我受够了,不让吃这,不让喝那,还不许随便使出手艺(那当然是三只手的手艺了),这些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那活着还有个什么劲,干脆开除我算了。开除了我,我活得还自在些。”

张大千又教育了他一番,他还是不听。

巡逻队只好继续关他的禁闭。

说实话,禁闭的小屋真是关不住倪时迁,半夜里倪进迁逃跑了。冠县城门口晚上宵禁,不让出城门。倪时迁有的是办法,从旁边的商铺里偷了根绳子,悄悄溜出了城门。出了冠县城后,却不料遇到了城外的巡逻哨,巡逻哨一看有人逃出城,大喊道:“什么人,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了。”

倪时迁撒开腿就跑,跑着跑着,前边又有人拿上枪堵上了。倪时迁没有办法,只得施展开了功夫,打伤了前面的人,落荒而逃。

第二天,这个恶**件层层上报,最后报到了政治部。政治部最后的指示是,开除军级,逮捕法办。

冠县的城墙上贴上了一系列恶性案件的告示,除了一些抢劫案,杀人案和强奸案外,还有倪时迁的这个案子。

倪时迁无处可去,只得到了聊城,找到了赵洪武的当铺。

赵洪武见是倪时迁找到了自己的地方,赶紧拉他进来,对他说:“三弟呀,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个地方。”

倪时迁说:“我也是有一次听韩行说过,所以才找到了这个地方。如今我没饭吃了,以后就跟着你混吧?”

“这哪行啊,”赵洪武说,“二弟,四弟、五妹都在10支队混,那真是天高地阔,有本事也能施展开了。你不在那里威风,却跑到我这个小地方来干什么?”

“别提了,别提了,”倪时迁这才说出了自己来投奔他的原因,说道,“**的军队日子太苦了,我受不了了。在你这里混,总比那里自由些,我还是过自由的日子舒服。”

赵洪武摇了摇头说:“我劝你啊,还是回去吧。你看着这里好,只是不知道这里的规矩,要是知道了这里的规矩,你不一定愿意呆在这里。”

赵洪武看到自己的结拜兄弟老三倪时迁来投奔自己,心里也是拿不定主意。一是怕倪时迁假投降,而渗透到自己的军统里。二是这事必须得给站长韩行打个招呼,进个新人,自己当不了这个家。三是虽然是结拜兄弟,但是对倪时迁的一些事也并不了解,也怕以后控制不住他,而出了问题。

倪时迁大叫道:“大哥呀,摆上酒肉,小弟早就饿了。”

赵洪武赶紧把倪时迁领进了内室,叫小伙计出门去置办酒肉。不一会儿,四个拼盘上齐,烧酒一瓶,弟兄俩就对着喝开了。

四两酒一下肚,两人的头就都有点儿发涨。赵洪武首先问倪时迁说:“三弟呀,如今**的势力这么大,你对**是怎么个看法?”

倪时迁摇着头说:“我才不管是**还是国民党呢,只要兄弟我过得自在就行。党派的主义,党派的争论,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没有关系。这些大事儿,还是由那些政治家们去研究吧!”

赵洪武又问他:“你对日本人是怎样的看法?”

倪时迁僵硬着舌头说:“对于这个问题,我就得说道说道了。毕竟我们是中国人,绝不能让日本人在我们中国的国土上放肆。抗日是必须的!”

赵洪武接着问他:“如今范专员殉国,党国又委派王金祥为专员。你对王金祥是怎样的看法?”

倪时迁说:“我看王金祥头上有反骨,早晚要投靠日本人。他以前做的事儿,我也知道一些,那就是他做的事情,和鬼子是一个鼻孔出气,专门做假抗日的事情。对这样的人,我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时刻防止他投降日本人,而做出出卖我们中国人的事情。”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