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52回 回民支队(十一)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52回 回民支队(十一)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5:01 来源:笔趣阁

警卫员拿来了钢笔,三个人各自在手上写着。马本斋看到三个人都写完了,喊了一声:“亮——”三个人一块儿伸出手来。

马本斋一看,三个人各在手上写着一个“水”字,不禁哈哈大笑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咱们就在水上下功夫吧!”

抓住战机,马本斋立刻指挥着部队将史大可的部队分割包围。朝城城外,本来驻扎着史大可的一个团,他们分成了三拨,一个营驻一个地方,还想搞成据点式的模式,长期驻守。可是他们的脑子进水了,怎么没想到自己被水困住了呢?

除了水,还有土,马本斋指挥着部队和地方民众,把这三个地方孤立起来,挖了大沟,既可以藏兵,又给敌人出外取水制造了种种麻烦。常言说,军中不可一日无粮,可还有一句话,那就是阵中不可半日无水。

三个司令出外游荡,看着史大可部的笑话,看他们没水,还能撑几日。韩行看到,史大可的兵在围墙里根本就呆不住了,背着枪,一个个到外面游荡。有一个士兵实在渴得受不了了,到这边来讨点儿水喝。

“八路弟兄们,你们的水卖不卖,能不能给点儿水喝。兄弟渴坏了?”

李大中逗他说:“我说兄弟呀,我们的水不卖,可你要是到这边来,管你喝个够。”

这个士兵说道:“真小气呀,给你要点儿水都不给。”

王老三刺挠他说:“我说兄弟呀,话不能这样说。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可是人要喝水,就是不当兵也得有水喝呀!要埋怨埋怨你那些当官的去,没有腚眼子,宿营也得依山傍水才是,连我这个小兵也知道这样的道理,怎么你那个当官的就人事不懂呢?”

又待了一阵子,更多的士兵拿着碗过来,要水喝。李大中说:“对不起了,兄弟们,要水可以,但得反正。只要是还在那边的,一律没有水喝。”

这些兵们渴急了,终于有一个士兵忍不住了,带着枪举着手过来投诚。他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逮住水桶没命地喝水,连棉衣都湿透了,还在不停地喝水……

没过了多长时间,更多的士兵过来投诚……

史大可就带有一个团驻守在朝城城里,可他光着急也没有什么办法,本来还想着两个团都窝在小小的城里,实在不是胡琴,不如一个团驻守在城外,正好可以和城里形成犄角之势。没有想到的是,把水的事情忽略了,才酿成了大祸。

他要出城相救,知道八路早就等在城外了,就等着他出去呢!只要一出城,肯定受到八路的攻击,不但救不了那个团,自己还要受到损失,朝城也保不住了。

史大可只有傻瓜似地看着城外挨渴,自己却没有丝毫办法。

城外史大可的一个团,因为没水渴,不打自溃。当官的一看,这个仗实在没法打了,只好带着一部分人突出重围,辗转回到了朝城,其余大部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檄枪投降。

解决完了城外的敌人,马本斋率领着回民支队,在当地军民配合之下,发起朝城战役。我军在几天之内,即攻克朝城,接着又攻克莘县周围据点三十多处,烧毁岗楼碉堡四十多个,解放了长期处在史大可压迫下得不到**的回汉同胞地区。

马本斋带领着三分区的主力部队,经过这一阵子骂齐子修,打刘仙洲,破冠县封锁沟,再攻史大可,已经基本扭转了鲁西北被动的局面。敌人退缩了,马本斋率领着主力部队,进入到敌占区内继续打击骚扰敌人,实行敌退我进。

一九四三年的鲁西北,生活还是相当的艰苦,经过连续两年的大灾,再加上日寇的疯狂扫荡和伪、顽军队的抢掠,使鲁西北的人民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难。群众靠挖野菜扒树皮充饥,军队的给养更成了问题。

原来部队的粮食是每人六两到八两,韩行来到后,解决了一部分粮食,也是每人才能吃到十一两到十二两(旧制)。特别一到冬天,连野菜都没得挖了,更显得粮食愈加金贵。到了吃饭的时候,每人每顿只能喝两碗稀粥,再就是每人一块很小的带菜干粮。

吃饭的时候,马本斋对战士们说:“现在鲁西北灾害严重,我们应该事事处处都想到群众利益。我们都出身于贫苦人家,都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眼下,老百姓都在挨饿,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地方党组织,把群众从饥饿中解救出来,解决不了他们一年的粮食,解决他们三天五天的粮食也是好的。”

在鲁西北地区党委的领导下,回民支队派出了工作组和宣传队,进行社会调查和宣传发动回汉群众进行减租减息,赎地,生产自救。回民支队多次到收成较好的范县、观县、濮阳地区运粮到莘县,朝城,救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

老百姓没饭吃,敌人吃饭更成问题,抢粮已成了敌人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马本斋率领着回民支队,多次伏击出来抢粮的日、伪军,截取日军抢夺的粮食。这时候,又有一种战术产生了,叫做“冒烟战”。

马本斋把赵建民和韩行请到了自己身边,对他俩说:“二位呀,我看你俩光搞群众工作建根据地了,也是好长时间没有打仗,是不是手痒痒了。今天,我请二位过来,就是想请二位观看一下冒烟战,还请二位提提意见?”

赵建民笑着说:“说过游击战和麻雀战,韩司令好打伏击战,从来没听说有过冒烟战。这个冒烟战是你自己创的吧!?”

马本斋笑着说:“这些好的战术都是广大指战员创的,我也就是总结一下。不过我看这个冒烟战,是屡试不爽啊。”

韩行自然知道他的冒烟战是什么意思,也就笑而不答,只等着看热闹。

马本斋带领着主力部队秘密往王奉村一带进发。这个王奉村在莘县的西北部,和冠县接壤,它的北边2公里是东寺上村,西南2公里是武呈集村,这三个村正是齐子修的小据点。当时饿得齐子修的兵是嗷嗷叫,恨不能给他个窝窝头吃,连亲爹亲娘都敢叫。

当时三个村之间还有一个小村,叫白庄村。晚上,马本斋悄悄地进入了白庄村,把村里封锁起来,人是只能往里进,不能往外出。

早上拂晓的时候,马本斋早早地起来,把赵建民和韩行也叫醒了。

赵建民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不满意地说:“我说马司令呀,还叫人睡觉不睡觉啦,好不容易想在你这里睡个安稳觉,也不让人素净。今天是不是起毛浪了,还不到起床的时候呀!”

马本斋说:“不是看戏吗,起晚了,就看不上啦!”

接着,马本斋把赵建民和韩行“请”到了房顶上,居高临下,才能看得清楚。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升了起来,天气已是十分的寒冷,战士们早都穿上了棉衣,在村里来回地运动着。韩行喘出的气,也是白呼呼地一串串,脖子一阵陈发冷,不禁缩了缩脖子。再向远处望去,一团团清晨的雾气,似乎遮挡住了远方的视线,但手搭凉棚,还能把远处看个大概。

往东2公里,就是王奉村,村里竖有两座高高的炮楼,炮楼上插着一面国民党旗。再往东北25公里处,是东寺上村,也有一座高高的炮楼,显得分外孤独。往正南偏西15公里处,正是武呈集村,村里也建有一座炮楼,和下面优雅的村庄,显得极不协调。

这时候,作战参谋顺着梯子爬了上来,对着马本斋打了一个敬礼说:“报告马司令,部队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马本斋点了点头说:“好吧,那就点火吧!”

作战参谋答应了一声:“是!”立刻下去执行命令去了。

不一会儿,村里开始升起了缕缕炊烟,带来了一股子浓浓的柴草味儿。一串串的炊烟汇集在一起,使整个村庄在通风不畅的环境下,越聚越浓,渐渐地和轻雾混和在一起,才向高处慢慢散去。

马本斋对赵建民和韩行说:“你信不信,我这炊烟就是集合号,齐子修的人听到了我的命令,就到白庄来集合。”

赵建民不乐意了,轻蔑地看了马本斋一眼说:“我说马司令呀,你也就是领导着回民支队和三分区的部队吧,难道你还管着了齐子修的人?我就不信,人家齐子修听你的话?”

马本斋鼻子一哼说:“你不信啊,咱俩打个赌怎么样?”

“这个赌怎么打?”赵建民也来了豪气。

“要是一个村的敌人出来,一瓶酒,两包卤菜,要是两个村的敌人出来,两瓶酒,四包卤菜,要是三个村的敌人出来,三瓶酒,六包卤菜。要是敌人不出来,我赔三瓶酒,六包卤菜。”

“那好,不过了,就是一年的津贴拿出来,我也愿意!”赵建民拍着胸脯说。

“我当证明人,”韩行说道,“谁也不能打赖,谁要是打赖,就是那个生的。”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