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75回 攻打莘县 三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75回 攻打莘县 三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5:01 来源:笔趣阁

听完了潘小安的汇报后,开会的各指挥员进行了周密的研究,确定了战斗方案。[手机,平板电脑看小说,请直接访问m.,更新更快,更省流量]

赵建民下令二十二团为主攻部队,从西城门进城后,由范永堂、赵缙绅带路,绕过西街伪军第六中队及伪警察所,直扑保安司令部,尽一切可能生擒刘仙洲,以利我军解决其他各处伪军。而后,再分头解决西街及南门,魁星楼、南街的敌人。

基干团负责攻击北城门及其东面的敌人,同时派出一个连,在距莘县城10公里的聊莘公路处,据守要点,并挖断公路数处,防止敌人乘汽车来援。基干团攻占北门后,负责攻歼原日军司令部据守的敌人。

聊堂支队负责攻东门,并派一个班向阳谷方向警戒,防御阳谷之敌来援。莘县县大队由第二十二团统一指挥,负责攻击南门。军分区指挥所设在西关外的安庄。各部到达指定地点后均不得惊动群众,不得打枪,待主攻方向二十二团打响后,再进行攻击。

接受战斗任务后,各部队进行了充分的战斗动员和各项战斗准备。莘县城内,也在紧锣密鼓地安排着,范永堂以极其秘密的方式,向党员及所联系的人员传达了战斗任务,并对接应、联络、带路等各项具体事务,做了明确分工。

1944年7月31日,各部队分头出发。赵建民率主力二十二团和聊堂支队,从根据地大王寨出发。二十二团是新八旅的主力团队,久经战火的考验,为了支援冀南七分区,拨到赵建民的麾下,也就是自己的家乡,一块儿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

队伍先向南走了十几里路,到董杜庄后折向东进,到延营村后北进。正在行进中,突然通讯员骑着快马送给了赵建民一封电报。赵建民打开一看,正是以宋任穷、杨勇、苏振华三位首长联名发来的急电。

电报上写着:“军区考虑你们一个军分区打莘县没把握,应停止执行原计划,待将来军区统一组织解放莘县。”

接到电报后,赵建民感到压力山大,立刻叫参谋说:“请把聊堂支队的韩行请来。”他知道,虽然韩行不是聊堂支队的,却一直跟随聊堂支队行动。

不一会儿,韩行来到,赵建民把这份电报拿给了韩行观看。韩行把这封电报连看了三遍,皱起了眉头,好一会儿,才说:“问题严重啊,赵司令,你把我请来,就是叫我发表意见的。我就直说吧!

要是我是宋任穷、杨勇、苏振华三位首长,也会下这样的命令,根据莘县的城防情况,一个军区的部队,根本没有能力攻克城池坚固的莘县。这是首长为我们着想啊……

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并不知道我们这次进攻,主攻是在城里,城外强攻只是极次要的。现在命令已下,我们的二十二团和聊堂支队可以停下来,但是各部队都在行军途中,城内的地下人员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停不下来了。

如果这次行动取消,地下工作的所有人员都暴露了,几年的心血,还有几百人的损失,谁能承担得了?”

赵建民点了点头说:“这一点,我岂能不知!?可是军区已经下了命令,我有意违抗,要受最高处分的!要想解释,电报到了军区,恐怕军区也不一定会批准。”

“这样吧,”韩行想了想说,“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军区首长发一封电报,力陈意见。”

赵建民感动地说:“谢谢你支持我,我相信,你的话特别有份量。我们的行动还是照原计划行动,出了问题,一切后果由我一个人承担。”

他随即命令二十二团和聊堂支队,继续向莘县前进。

韩行立刻手拟电报稿一份,速速发给军区,除了陈述计划不能变更的理由以外,最后加上了这么一句:要是此次机会错过,恐怕城内的几百地下人员惨遭涂炭,再次强攻莘县,得付出几千年轻战士的生命。

夜晚的天气异常闷热,传来了战士们“刷刷”的脚步声,天上有限的光亮早已被乌云罩住,树梢撕扯着云幔大片大片地昏暗起来,几点土腥味的空气向远处弥散,摇晃着驮马上的各种物资,哐当哐当乱响。

夜已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远处有隐隐约约的雷声传来,闪电在不远的地平线上忽明忽暗。“要下大雨了!有雨具的抓紧披上。”有个战士喊道。

一阵雨的呼哨声传来,由小到大,到弱到强。“呼——呼——”

一道强光伴着撕裂耳膜的巨响,“呱——呱呱——呱——”不远处的一棵树上,突然闪起一团火光,啪地一声把一棵大树炸开,四溅的火尘纷纷坠落。刹那间,天地又一片黑暗,黑得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

队伍中不时地有人跌倒。“爬起来,爬起来——”有人把他扯起来,继续前行。

雷声、雨声肆虐着,敲碎了黑色的夜幕,倾盆的雨水顺着战士的头上,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韩行拿起了一件雨衣,要披到赵建民的身上。赵建民猛一下了挣脱开了,大声地吼叫着说:“闪开!让我清醒一下!清醒一下!”

大雨沿着赵建民的头上,猛一下子淌了下来。

韩行知道,他这是心里不好受,在自虐着自己……

暴雨中,突然一个电报员淋着浑身的雨水,急速地向赵建民跑来,一边跑着一边说:“急电!急电!”

赵建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喊了一声:“雨衣,手电——”

警卫员马上支上雨衣算作雨伞,拿过了手电筒照明。赵建民、韩行把头挤在了雨衣下,在观察着电报上的内容,韩行心里哆嗦着念道:

冀南七分区赵建民司令:

来电收到,情况已知。你们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但有一点,如果情况不具备,切不可盲目硬攻。

宋任穷杨勇苏振华

1944年7月31日10时

赵建民又把电报读了两遍,突然雨衣一掀,一把抱住了韩行,欣喜若狂地高叫道:“嗷嗷——嗷嗷——”

大雨立刻又把身上浇了一遍。

韩行也抱着他高兴地大叫:“嗷嗷——嗷嗷——”

旁边的参谋看不下去了,赶紧过来制止说:“赵司令,请注意行军纪律。”

旁边的战士也禁不住扭过头来,莫名其妙地观察着一个七分区的司令,一个南征军的司令,这是怎么了,什么事情把他们高兴得,哪里还有首长的样子。

由于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部队行进十分艰难,进抵莘县西关时,比预定时间迟到了半个小时,赵建民把指挥所设在安庄村东的小庙里。

8月1日凌晨30分,西门外,担任突击连的吴小明连朝着西门用手电筒晃了三下。吴小明连本来就是新八旅的部队,这回,二十二团把他们借来,担任进攻西门的突击力量。

西门上城墙,也用手电筒向城外晃了三下。暗号接上了,一切正常。

赵缙绅一看对上了暗号,抓住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坠下城外,打开了栅栏门。

吴小明连的突击队,也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先用梯子竖进了护城壕里,伸进去了一米多,再从这个梯子上伸梯子,又伸到了沟那边,梯子上叠梯子,五米宽的护城壕就全搭上梯子了。

前面是一道铁丝网,剪断。

再前面又是一道护城壕,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再前面就是一道木栅栏了,赵缙绅已经打开。孙大突和王老三的突击小组到了,连手都来不及握,赵缙绅向前一伸手,意思是:“请进西门——”

这时候,范永堂已用枪探条打开了城门锁,几个士兵帮着一齐动手,将两扇巨大的城门打开,城门的部队一拥而入。

按照战斗计划,由范永堂、赵缙绅领着突击队直插敌保安司令部。大雨虽然小点了,但仍然还在下着,天助人也,吴小明的突击连穿着雨衣,跟在范永堂、赵缙绅的后面,继续向前穿插。

雨衣就有这么个好处,身上一穿,里面的军装根本看不出来。再说就是脱了雨衣,漆黑的夜里一看,八路军的衣服和伪军的衣服也差不了多少。绕过六中队门口的时候,昏黄的马灯下,有两个士兵在站岗,看着这么些队伍过来,连问也没有问,还以为是自己人呢!

到了警察所的时候,正巧有两个警察换岗,一个警察看到这么多人过来,多了一句:“哪部分的?”

范永堂回了一句:“是老赵啊,站好你的岗就行了。管这么些闲事干什么?”

警察笑了一下:“原来是范副官啊,你好啊!”

范永堂理也没理他,继续领着队伍前进。

保安司令部的大院就在眼前,这时候的偏门早已关闭,要想进,只能从南大门进去,范永堂继续领着部队往大门走去。此时的大门已经关闭,只有旁边的小门还在敞着,有几个岗哨在站着岗。

“站住,哪部分的,口令!”站岗的哨兵大声地吼道。

“花生——”范永堂大声地回道。

站岗的哨兵也认识范永堂,笑了一下,说:“原来是范副官啊,深更半夜的,带着队伍来啥事。”(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下载小说客户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