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69回 冈村宁次的阴谋(二)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69回 冈村宁次的阴谋(二)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8:01 来源:笔趣阁

(); .Shumilou.Co M.Shumilou.Co

2个师团为强加重武器的第13师团和第16师团,这两个都是甲种一流师团.他们负责正面突破,击退张自忠兵团的防御阵地。

而冈村宁次特别配备的那个骑兵第14旅团,则是突击的主要力量,他们需要沿着襄花公路,在步兵部队之前1到2天的距离突进。

日本骑兵以机动能力的绝对优势,抢在**增援到达之前,甚至**一线部队退到二线阵地之前,彻底击溃**现有的防御体系,占领外围包围圈的重要支点。

冈村宁次使用骑兵旅团作为主要的突击力量,也是一招妙招,或者说一部大胆的战术。

同在南昌集中100多辆坦克,组成坦克突击群一样,这又是冈村宁次的一个新的战法,他认为这样一定会打李宗仁一个措手不及。

冈村宁次知道李宗仁是一员名将,又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职业军人,李宗仁一定会对公路进行破坏,防止日军坦克大量突击。

日本坦克虽然都是轻型坦克,但也无法越过这些复杂的地形和被破坏的公路。

所以,此时如果像南昌一样,来使用坦克集群,是不太现实的(南昌战役中,**没有来得及破坏公路)。而且同江西北部平地较多的地形相比,湖北北部和西部* 的复杂山地河流,也不适合坦克大规模使用。

此时冈村宁次认为,如果单纯使用步兵作战,恐怕很难获胜。李宗仁只要判断出他的意图,一定会组织部队突围和后方部队的增援,同第五战区近在咫尺的第一战区就有几十万大军。

一旦第一战区部队增援过来,随枣会战日军也就必败了。

因为日本步兵师团和**步兵师的机动性其实差不多,日军步兵不可能赶在**步兵突围或者回防之前完成包围圈。

但是,冈村宁次认为:李宗仁不可能想到他会大量使用骑兵作战。

李宗仁制定的任何防御计划,一定是根据日本步兵的前进速度。

如果李宗仁估算的是步兵的前进速度,那么冈村宁次就高出一筹。因为骑兵行军速度是步兵的一倍左右,这样一来,李宗仁的援军恐怕还没赶到,战斗就要打完了。

而且按照目前张自忠兵团仅有5万人来计算,想要阻挡日军2个师团又1个旅团7万多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日军的进攻也不会有问题,稳操胜券了。

实际上,冈村宁次预计的同现实差不多,他几乎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冈村宁次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韩行的一个小小的坦克营,对日军的骑兵大突进造成了重大的干扰和破坏。

整个战局是挺有意思的,日军的骑兵14旅是避开中**队的主力,快速地向北,沿着枣阳,唐河,南阳一线前进,而游向前的坦克营呢,就紧紧地缠在骑14旅的后面,就像是丢掉不了的一个粘粘糕一样,紧紧地粘在后面,不断地杀伤着日军、消耗着日军、疲惫着日军。

但是到了枣阳,韩行下令不追了,去找汤恩伯的31集团军。

也就是在5月1日,日军的左翼发动时攻的同时,日军的右翼也展开了进攻。

日军的右翼,也就是李宗仁的左翼,主要部署为日军的第3师团。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是正面突破部队,主力从正面全线攻击,引诱**主力集结在随县一带。这一线**有桂军和中央军31集团军,也就是汤恩伯的主力集结,不用说,是很难打的。

另一路是做右翼包抄的,他们从东面信阳出发,杀向**北面重镇桐柏,进而占领泌阳,唐河,完成北路的包围圈。

右翼包抄的日军也要前进100公里,好在这一线**兵力很弱,又是两个战区的交界处,是防御薄弱环节。

李宗仁在排兵布阵方面,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

蒋介石已经明确下令:第31集团军可于襄、花路方面为第5战区之总预备队,不可使用过早。

但李宗仁却仍然把汤恩伯集团军放在了第一线,也就是距离日军第3师团出发地不到20公里的随县前线,显然,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韩行推断,李宗仁显然是有想法的,31集团军战斗力远强于川军,如果让川军正面对抗第3师团,可能挡不住,导致正面出现问题,随枣地区可能就守不住。

只要31集团军在正面坚守一下,等到孙连仲集团军南下赶到这一线,就可以有效阻挡日军推进,那么31集团军就可以无需撤退。

就算是孙连仲无法及时赶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让汤恩伯撤退,或者转移到复杂的桐柏山区,也是可行的。

虽然是这样,这终究是极为危险的。

因为日军主攻的目标就是31集团军,为了消灭该集团军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31集团军没有及时撤退成功,或者孙连仲集团军不能够及时南下,31集团军就算能够退到桐柏山区,在日军重兵围剿下,恐怕凶多吉少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宗仁显然并没有把日军的围歼31集团军的战略目的事先告诉汤恩伯。

今天已是5月6日,也就是说,汤恩伯的集团军已在这一块地方坚持了五天。

韩行要说是挽救31集团军是谈不上,但是心里最起码是挂念着31集团军,不想让这支作风顽强,装备精良的31集团军毁于随枣战役。

韩行立刻赶到了随县以北的高城前线,并通知殷兆立和张小三的部队也赶往这里。在这里,31集团军正在和日军的第3师第5旅团展开激战。

两军激战中,韩行没有机会面见汤恩伯,只能是等待着机会。

在等待着机会的过程中,韩行的坦克营抓紧补给。要说远离后方的补给,后勤方面早就下了下个计划,那就是用徐大的空军,空投坦克营所需要的油料、弹药等军需品。自己的经还得自己念,谁也指望不的。

在向高城前进的路上,韩行的脑子里先过一遍汤恩伯的31集团军。

汤恩伯第31集团军是当时装备最好,兵力最充足,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中央军部队。

31集团军在1938年6月8日奉令组建,下辖张轸的第13军、张刚的第98军、关麟徵的第52军及李仙洲的第92军。

可以看到,这4个军没有一个是弱旅。

当然,31集团军的主干是第13军。对于第13军无需多言,他也是抗战中战果最辉煌的部队,也是汤恩伯起家的部队。

第13军在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在南口以绝对劣势重创日军,歼灭日军5000,6000人,并且死守20多日,导致日军在华北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南口激战中,13军利用山地地形死守阵地,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第89师罗芳的第529团几乎全部殉国,第4师第12旅副旅长张本禹也在战斗中殉国。伤亡如此之大,却没有一兵一卒后撤。

由于13军表现出色,在1938年1月18日被扩编为20军团,下辖第13军、第98军和第85军。

另外两个军中,52军和他们的军长关麟征也是赫赫有名的劲旅。他们早在1933年长城会战时候就和日军血战数月,自己亲自前往一线指挥,结果身负重伤,被同僚们成为猛张飞。

98军稍差一些,他在1933年由湖北警备旅同湖北的中央军何成浚第3军团合并而成,之前战斗经验不多,但抗战以后也参加了多次血战。军长张刚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在孙中山麾下作战了20年之久,也是一员悍将。

20军团随后紧急赶往山东,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一般认为,汤恩伯的20军团是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决定力量,正是他从侧翼包抄和正面猛攻,导致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全线崩溃。

台儿庄战役结束以后,日军通过实战的经验,将汤恩伯的这个军团称作:精锐的中核兵团!

此战结束以后,第20军团再次扩编为第31集团军,参加了武汉会战。

主要是增加了李仙洲的第92军!

李仙洲这个将军也有传奇经历,他在太原会战时候亲赴第一线指挥,被狙击的三八式步枪子弹击穿肺部,当场昏死过去。

后来抢救他的医生说,这颗子弹就擦着心脏边缘飞出去,当时李仙洲正在呼气,所以心脏和肺收缩,子弹就穿了过去。如果当时李仙洲是吸气,心脏就必然中弹,人也就必死无疑了。

医生说,李仙洲的命就在呼吸之间。

由于31集团军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成为武汉会战的救火队,辗转增援与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之间,歼敌颇多。

此次为了发动4月攻势,汤恩伯31集团军进入第五战区以后,日军较为强悍的部队得知中央军精锐兵团到来,纷纷后撤,全线退却。

进入第五战区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编制暂时缩减,仅剩2个军编制,下辖13军和85军。

但13军下辖3个师又2个独立旅,85军下辖3个师又2个游击部队。总兵力为6个师又2个旅又2个游击部队,兵员高达6,7万之众。

31集团军装备也是比较好的,部队中有一定数量的轻重机枪,迫击炮,37毫米反坦克炮,还有20毫米苏罗通等小口径火炮,师一级还装备少量山炮野炮。

尤其31集团军的大部分军官士兵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颇有战斗经验,也能打硬仗,非常不容易对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