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80回 徐玉山的一家 一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80回 徐玉山的一家 一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8:01 来源:笔趣阁

闻起来怪香,其实盒盖子不打开,也就是闻着香香而已!

既然自己的心结打开了,陈苹对韩行的态度也就好多了,毕竟工业上的许多事情,还得韩行搞大创意,提大想法,搞大设计。不过,她还是和韩行保持着一般同志的关系。

几个人都是一些老同事了,说说笑笑地很快来到了博平县的徐大胡同。

徐大胡同村就座落在博平县徒骇河的西岸,这个地方怪了,是一些红土地,而别的地方不是盐碱地就是沙土地。盐碱地土质差,盐碱重了,别说庄稼了,草都不长,而沙土地呢,既漏肥也漏水,也不是理想的庄稼地。

而种庄稼最好的地,应该是红土地,也就是粘土地。只有粘土地,才土质好,既不漏肥也不漏水。徐大胡同这一块红土地,就是一块发展农业的风水宝地,还有一个更为便利的条件是,那就是背靠徒骇河,有充足的水源。

徐老爹的家,也算是一个大家庭,有50多间房,近百亩的耕地,还和别人经营着一个油坊,徐老爹生有七男一女,全家共有19口人。

别人一看,徐老爹这不就是一个大地主吗,一定是吃香得喝辣的,鱼肉乡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其实不然,在当时那种落后的农业条件下,三四亩地才能养一个人,光这近20口人的吃饭,也就吃光了六七十亩地的产量。

徐老爹家的生活,平时也就是喝白粥,吃窝窝,就咸菜。按现代来说,也就是属于一个贫民的生活。

1935年“华北五省自治”后,鲁西北陷入了混乱状态,溃兵劫掠,土匪蜂起,广大人民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老大徐玉山目睹国破家亡的凄惨局面,按捺不住一腔愤慨,忧虑国难匪患,暗下决心,决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家乡在国难匪患中毁于一旦。

为了对付土匪的抢掠,徐家胡同附近28个村子的群众自发的组织了“联庄会”。1936年,徐玉山被推选为徐家胡同28个村子的“联庄会”的大乡长,组织群众保家防匪。

1937年12月26日,日军一步炮混合联队300余人,自禹城出发南侵,企图取道茌平、东阿在滑口过黄河迂回包围济南。当时任聊城专员兼保安司令的范筑先得到消息后,立即命令茌平、博平民团武装前去阻击日寇。

博平县徐玉山等也迅速组织民军武装迎敌,并将村中多年闲置的大土炮也抬了出来。茌平、博平等县的民团数百人,夜袭了南镇之敌,造成了敌人自相惨杀,死伤40余人。并在徒骇河的南岸设防阻敌,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毙敌百余人。

次日,我高唐、博平、茌平民团又与敌激战于徐大胡同。范筑先的炮兵发现了日军正在周老庄一场院里集结训话,当即命令炮兵向敌群里打了几炮,炮弹落在了敌群中,敌人死伤惨重,向前寸步难行,天黑后逃回高唐县。

这个时候,**博平县工委书记谢鑫鹤来到了徐大胡同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徐玉山很快就接受了**的领导,走上了一条发动、武装群众,建立游击队,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道路,很快发展成为一支近千人的抗日武装。

1938年初,这支队伍编入了范筑行的32支队。

就在这年春天,徐玉山由32支队党支部和一名党员介绍,加入了中国**,从一位朴素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1938年11月15日,聊城被日军攻破,范筑先将军以身殉国,第32支队溃散,徐玉山仍带着32支队在博平一带活动。

1939年1月,八路军筑先纵队建立。博平工委书记谢鑫鹤派32支队的李健民到冠县和筑先纵队的张维翰取得了联系。

1939年2月7日,李健民拿着筑先纵队的命令,回到博平县胡屯老官李一带,宣布脱离国民党县长王家佑的束缚,32支队正式扩编为筑先纵队的第七团。徐玉山为团长,李健民任政治部主任,周紫珊为参谋长,部队活动在博平、茌平、高唐、清平一带。

七团建立不久,就和其它部队配合,在博平县胡屯的双营村打了日军一次伏击。尽管当时武器低劣,但战士们作战勇敢,打败了几百名装备精良的日军。除歼灭一部分日军外,还缴获了一大批战利品。后来,七团又在博平西的林桥附近袭击了坚决与人民为敌的山东保安旅11旅的齐子修部。

1939年初,博平县、区两级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起来,徐玉山任博平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条件较好的三区、六区、七区建立了三个区政权,由徐玉璧、贾靖五、王怀远分别任区长。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七团的强大,引起该地区日军、治安军、国民党驻军的强烈不满。国民党第四专区袁聘之曾带着二三百人的部队到博平驻扎,或威胁或利诱以拉拢徐玉山,企图收编七团。

又来了一个所谓华北“剿匪司令”王玉干,此人专门收罗地痞流氓,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他千方百计地诋毁七团,并以高官厚禄等条件收买了七团二营营长周成文发动叛乱。

徐玉山在李健民的协助下,枪毙了周成文,平定了叛乱。

国民党县长王家佑看到七团的力量越来越大,便妄图挤跑和瓦解七团。他以县长的名义调动七团,遭到徐玉山的拒绝后,又生出一计,停发七团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军饷,并煽动一部分人去找徐玉山要军饷。

徐玉山紧紧依靠党组织,团结广大官兵,当众揭露了他们的阴谋,并抓住了煽动闹事的捣乱分子。

敌人的威胁利诱并没有使七团屈服,但国民党政府的停饷却在部队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波动。这一带因为灾害歉收和土匪蜂起,部队出现了严重的缺粮。七团的战士们多是博平一带的人,许多战士家中也没有饭吃,所以许多战士也只能是找到部队,要求给解决吃饭问题。

为解决部队给养和军属吃饭问题,徐玉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想来想去,也只有从自己的家里往外拿粮食。于是领着一部分战士,对他们说道:“走吧,跟着我找粮食去。”

徐玉山领着一部分战士来到了自己的家中,给老二玉琛要了钥匙。玉琛还问:“你要粮仓钥匙干啥?”

徐玉山说:“你就甭管了。”

徐玉山将多年积存的粮食仓门打开,对战士们说:“装吧,这几千斤粮食作军粮,再分给军属一部分。只要有我徐玉山吃的,就不能让乡亲们饿着。”

战士们一看,这不是徐团长的家吗,哪里还敢装粮食,一个个地呆在了那里。

徐玉山笑着说:“怎么都愣着啊,快装吧!”说着,自己先拿起布袋装起来。

尽管徐玉山自己装,别的战士还是不敢装。有一个战士说:“徐团长啊,我以为是到哪里吃大户呢,原来是你的粮食啊!我们不敢装。”

徐玉山大声地吼叫着说:“我叫你们装,你们就装,这是我自己的粮食怕什么?”

徐老爹虽然是开了几家公司,但那也是惨淡经营,盈不了几个钱,见来了这么多的兵,以为是土匪又来抢粮了,急得是大喊大叫:“老二、老三、老五,快快来人啊,动手抢啊是不是?我家老大在部队上当兵吃粮,你们要是敢抢的话,也不打听打听这是谁的家。老大来了,岂能饶了你们?”

这时候,徐玉山从战士们中间走了出来,拉住了徐老爹,走进了西屋里,对徐老爹说:“爹啊,咱队伍上缺粮,你说叫我怎么办啊?我看,先从咱家里捐出一部分吧,战士们吃饱了好打鬼子。你一定愿意吧!”

徐老爹也算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见是老大徐玉山领着人来的。他想了想,说:“我以为是土匪呢,原来是你领着人来的。老大啊,你还不知道爹的脾气,为了打鬼子,我这条命搭上都愿意!咱又不是那土抱财主,不能家里放着粮食,让部队上挨饿是不是。你们需要,就拿去吧!”

徐玉山离开家后,都是大弟弟徐玉琛在家料理着家务,掌握着财权,看到这个情景,却是气不过,对徐玉山气呼呼地说道:“大哥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也不想想,自从你走了后,家里的事情你操过心吗,下过力吗?包括大嫂和你的这些孩子们,吃什么,喝什么,不都是我们给你包着吗?噢,你不来送点儿钱,送点儿粮食也就算了,还领着人来上家里拉粮食。你维了人了,你吃饱了,我这里这十几口人吃什么,喝什么?拍拍良心想一想,你这样做对吗?还骗了仓库的钥匙,说不用我管。你普拉普拉腚走了,我们就晒干鱼了……”

徐玉山见大弟说得合情合理,不由得放下了布袋。战士们听了这番话,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更不敢装粮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