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组织豪杰去抗日 > 第25回 聊城事变 一

组织豪杰去抗日 第25回 聊城事变 一

作者:沃土456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1:26 来源:笔趣阁

readx;“忠孝团”是阳谷城北的一个地主的反动武装团体。主要领导人物是地主刘清泉、刘清岚兄弟等人。

刘清泉只念过私塾,头脑十分陈腐,并有一脑子的封建皇帝思想。刘清岚是念过中学的一个满脑子升官发财的人,他们诡称只要喝符念咒,就能刀枪不入,利用烧香拜佛蛊惑群众,受他们欺骗的人很多。

他们在阳谷城北一带组织“大刀会”、“红枪会”,名义上是“抗粮抗捐”,实际上他们的口号是:“**,反对范筑先。”是一个受国民党指使,亲日派汉奸所利用的封建组织。

当以沈鸿烈、李树椿为代表的一派,在千万百计地阴谋破坏**和范筑先所共同创造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时,他们便勾结了原来的旧部——阳谷的地主官僚,国民党反动分子李士修、李立如、陈受云等人,暗中勾结反动会道门,并加以培埴,伺机进行倒范的政治运动。

李士修、李立如在韩复榘时代做过县长,陈受云是以剿共起家的小军阀——陈耀汉的侄儿,做过警察官吏,后来在家经营地租,鱼肉人民。他是以地主阔少和乡绅的身份在地方上出现的。陈受云和刘氏兄弟又有亲戚关系。

沈鸿烈、李树椿便利用和通过这种关系,和他们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到算的运动。

聊城沦陷后,“忠孝团”在聊城以南阳谷一带无恶不作,范筑先的27支队韩殿卿部在安乐镇被赵二虎部截住缴械,活埋了200多人。除韩殿卿带了几十个人逃出外,悉数被消灭,造成了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大惨案。

他们也知道作到头了,急于寻找政治靠山,以赵二虎为首的“忠孝团”和阳谷沙土集一带的地主武装都正式投了日寇当了汉奸。

真是乱世之秋,鱼龙混杂,是骡子是马,是虾是王八,都各自在自己的轨迹上行走。“忠孝团”逆天而行,早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这在鲁西的历史上,“忠孝团”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上,又增添了一层浓重的阴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1月14号早晨,范筑先和韩行送走了韩多峰到阳谷后,加紧视查各地工事,准备应付济南来的敌人。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一段日子,聊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1938年8月初,长清县旦镇(现属东阿县)发生了黄沙会暴动。他们截击范筑先的部队,到处袭击哨兵,杀人抢枪。10月中旬,又发生了阳谷县的七级镇“忠孝团”暴动,他们也是处处和范筑先的抗日部队制造麻烦,杀人抢枪。

这两次均由范筑先亲赴当地说服而平息。

在10月下旬,又发生了长清县赵官屯镇的黄沙会大暴动。黄沙会头子邱作成自称是鲁西九县的“剿共”司令,公开提出了“打倒范筑先,驱逐**”的口号。范筑先派了四个游击支队进剿,总算把他们镇压了下去。

范筑先从南宫回到聊城后,于10月初,召开了鲁西北军政联席会议,贯彻南宫会议精神。

沈鸿烈一看,范筑先是离国民党越来越远,离**是越来越近,不禁气急败坏。他们不便出面,密派“忠孝团”总团长赵长衔三人,先和聊城特务机关长田原二联系上,然后到济南和日寇特务机关联系,密谋商定了发动鲁西北会道门暴动,配合日军进攻聊城的计划。

明朝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破李自成。今有“忠孝团”密引小鬼子入聊城,袭击范筑先。如果没有内贼,日军如何能行动如此的快速和凶猛。

11月中旬,阳谷、寿张、东阿三县掀起了数万人的“忠孝团”大暴动。这才有了廖安帮安排王金祥打电话转达范筑先,要求范筑先前往阳谷县的安乐镇对会徒作安抚讲话,阴谋借机就地将范筑先刺杀。恰值此,范筑先接到驻济南日军正在搭设浮桥,准备渡黄河进攻聊城的情报,只能派韩多峰前去,才躲过了一劫。

情报是不断地向范筑先送来,这次进攻聊城的敌人主要有三股。一股是驻济日军末松师团平田大队,从济南直接向聊城进攻。他们于11月13日下午,步骑炮300余人从东阿鱼山渡过黄河,直扑聊城,来势凶猛,14日上午即到达了聊城南的李海务。

李海务距聊城县城不过18里地,要是跑步的话,一个多小时就到,情况已是相当的危急。范筑先急忙命令离自己最近的第一路民军王来贤部阻挡住敌人。

再有一股敌军是高唐的敌人,他们向高唐范筑先的军队发起了进攻,吸引了范筑先的一部分军队。

还有一股敌军是大名的日军,他们向冠县的10支队发起了进攻。这时候,10支队的主力正在汶上、宁阳一带协助地方党开展工作,来不及赶回增援。而10支队的留守部队,只得在冠县小滩一带阻击大名进犯的敌人。

东南方向的第5、第6、第21支队,范筑先曾命令他们前来增援。但是寿张、阳谷、东阿边的“忠孝团”正在发生暴动,阻止了他们的行动。

范筑先还有逼近津浦线对日作战的十几个支队,接到了范筑先的命令后,也是赶紧回援,但是在路上均被“忠孝团”暴动所阻止。

聊城游击总司令部里,范筑先放下了电话,面色沉郁,心情沉重。他对韩行说:“韩副司令,情况不容乐观啊。我们怎么办?”

韩行心想,果然不出历史的记载,这场仗打得是相当的被动,只得说道:“范司令呀,聊城是一座死城,在军事上是没法守的。我们得做最坏的打算,还是赶紧把所有的机关和工厂都撤出去吧!我们就在城外和鬼子打游击战。”

范筑先点了点头,急忙叫司令部下命令,所的有机关、工厂一律撤出,撤不出的,炸毁或者烧毁。所有的老百姓,也向周围转移,以免遭到敌人的残害。所有的物资,一律坚壁清野,不能留给敌人一粒粮食,一根木柴。

命令一下,全聊城行动起来,机关和工厂由于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在采取最后的行动。全城的老百姓,也是扶老携幼,牵牛拉车,把所有的坛坛罐罐,只要能搬走的,绝不能留给敌人。

韩行又对范筑先说:“虽然敌人有三路,但是其它的都不可怕,只有这股济南的鬼子对咱们威胁最大。只要是顶住了他,别的鬼子暂且不用担心。至于忠孝团的叛乱,也不是大事儿,只要鬼子退了,再来收拾他们不迟。”

范筑先点了点头,“说得对,咱们这就去王来贤那里。王来贤的人马,打鬼子缺乏实战经验,真是让人担心。只要是咱们去了,给他们助助威,指挥一下,就不怕这几百个小鬼子。”

韩行点点头说:“那咱们就赶紧去李海务吧?”

范筑先和韩行带着警卫部队,刚刚出了游击司令部的门,李树椿突然坐着汽车来到了。他下了汽车,一下子拦住了范筑先说:“范司令,我正要找你哪,你这是上哪里去?”

范筑先惊奇地问:“这个时候,你怎么来了?”

李树椿说:“找你真难啊,我到处找你,到处找不到你。你不是这里去讲话,就是那里去平叛,要不就是上前线。”

范筑先有点儿着急地说:“前线吃紧,我需要到前线去指挥作战!”

李树椿也有点儿着急地说:“就这么几个小鬼子,还劳驾你亲自出马吗!有他们也就够了。咱俩还是谈一谈正事吧!”

“什么是正事,打鬼子就是正事。”范筑先不想理他,就想尽快地赶往李海务。

李树椿死死地扯住范筑先的袖子说:“这一段事情太多,我要好好地和你谈谈,好不容易找到你。你这一走,又不知道何时才能见面,无论如何,我要和你谈一谈工作。”

范筑先耐不住李树椿的纠缠,只好对韩行说:“你先去吧,稳住阵脚,我好和李主任谈谈工作。”

韩行哪敢让范筑先留在这里呀,留在这里,那就是死路一条。他着急地对范筑先说:“范专员呀,有事不能在城外谈吗。在前线上谈,不是更好吗,干么非得在城里谈。聊城是座危城,多留一分钟,就多一分凶险。”

李树椿早就对韩行不满,这会儿趁机刺激范筑先说:“我以为害怕鬼子的是谁呢,原来是韩司令呀!要说别人怕鬼子,那还有情可怨,可是你是南征军的参谋长,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韩行啊!几万鬼子都叫你宰了,还害怕这小小的300鬼子吗!”

气得韩行是心里大骂,这个李树椿,别看打仗不行,是太会刺激人了。那时是那时,有空军,有10支队,有13支队32支队,可是现在有什么?只有王来贤的第一路民军,能指望他们打仗吗,真是心里空落落的,一点儿底也没有。

李树椿的话确实对范筑先起作用了,他对韩行说:“韩副司令,你先去一下李海务,顶一下。我和李主任谈完了公事,马上就去。”

韩行心里大骇,如果范筑先真留在这里,那就是永别了,只能坚决地对范筑先说:“范司令,此地不可久留,就是有天大的事情,改日再议也不迟。日军离这里只有18里地,转眼就到的,你还是赶紧跟着我走吧!”

李树椿又刺激范筑先说:“怨不得我听别人说,正司令听副司令的,耳听为虚,今日一见,果然眼见为实。韩行啊韩行,你当了副司令,也不能这样要挟范司令呀,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不要忘了,你这个副司令是怎么当上的。范司令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了,岂能怕这几个小鬼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