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

大魏王侯 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1:00:16 来源:笔趣阁

“大哥。”黄来贵正了正自己头顶的兜鍪,沉重的铁盔压的他相当难受,他道:“俺出来十来天了,你刚出来,爹娘怎样?”

“好的很。”黄来福笑道:“爹娘用棉花还了三成的欠款,王上暂且还不收田赋,他们心气高的很,俺怎么劝都没用,只得给他们又买了头牛,两匹挽马,他们是想着再开一甲地。俺说,可千万别再开了,咱们兄弟又不得回去帮手,别累坏了。”

黄来贵笑道:“有两头私牛,还有一头骡子,两匹马,一共不到四甲地,应该还好!”

此前的东藩开发,徐子先没有如郑成功那样设置官田,收取重赋。那样会影响普通百姓的垦殖,使移民的动力减弱,开发过程缓慢。

所有的田亩,开出来便是百姓自己的,只是百姓有官户身份,需得向徐子先交纳赋税。

徐子先近来的重心放在福建路,东藩的人口他也没有再继续刻意吸纳,就算要开发中部的矿山,在北部建立定居点,在三五年内,东藩的人口增加到三十到五十万人,将福建路很多无地的困苦百姓吸纳过来,然后缓慢增长,二三十年时间增加到百万以上,应当不是太大的问题。

对大的方针策略,黄家兄弟当然不甚了然,但他们知道自家日子越来越好过,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黄来福是战舰水手长,每年收入已经有三百多贯,还有持续存入公帐的退养金,也是相当优厚。

黄来贵收入略低,不过水师队官的月俸,花红,赏赐,加起来也有十来贯一个月,收入之高,此前的他完全不敢想象。

家里还有四甲地,也就是一百二十亩,有五十亩棉田,其余的是茶园,甘蔗田和豆田。

黄家就没有种稻了,种稻要自家开挖引水渠,时不时的要彻夜看水,插秧的时候异常劳累,黄父黄母已经年过半百,吃不得这种辛苦了。

黄家的家族收益已经有数百贯,在此之前,就算黄来福当水手,一年也落不得几贯钱,穷困窘迫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

……

黄家兄弟,罗方孝等人俱是轮休,众人出舱下船时,又聚集了不少伙伴,罗方孝和黄来福都是大户,各人相约着与他们一起走,一并去吃大户。

“流寇有没有新消息?”

“还没有,王上已经到了岐州港,南安的商民百姓,新募兵马,都在撤离之中。”

“岐州,东藩,一下子要安排不少人,也是够忙乱的。”

“所以咱们这里也是要紧。”罗方孝沉思道:“棉布顺利出脱,拿回一百几十万贯,对殿下的大计很是有帮助。”

一群水手和官兵从船上下来,此时天色早黑,码头到港口内部却还是相当热闹。

月亮升起照映在海面上,一艘艘小船还在忙碌着,海船是没有办法精确计算自己的到港时间,就算半夜到了,也是有小船拖引入港,有一些心急的货主,货物装满了便是急着要走,天黑之后离港的也是不少。趁风夜航,一夜就能走出很远距离,货物越早运到,利润便是越早到手,有能奈的货主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出脱货物,再购买想买的有利的货物,出货和进货都有稳固的货源,这才是最赚钱的法子。

整个港口俨然就是一个个繁荣的集镇的集合,天黑之后很多酒家点亮了酒招,倭人习得汉字,其文字中有七成左右的汉字,大体的意思差不多,有的是相反,不过酒字还是很明显的。

路上还有不少汤泉,给常年在海上的水手们泡澡用,水手们也确实很喜欢。

到处都是吱吱呀呀的音乐声,听起来颇感怪异,和倭人这个奇妙的民族一样,他们的音乐也有一种独特的压抑和悲观的感觉。

府军的将士和水手们并肩行走着,罗方孝和黄家兄弟相约,一会喝完了酒便找个不错的汤泉泡一泡,虽然他们出海不过十来天,但水手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享受。

一路上行人众多,各种异国人摩肩擦踵的经过,各种奇特的帽饰,衣袍,各种奇特的长相。黑肤深目高鼻的南洋人,矮小的缅甸人,暹罗人,和汉人差不多的,但黑瘦一些,牙齿也不好的是安南人或占城人,白肤高鼻的是天方人,他们穿着白袍,相当显眼。同样的白肤,但眼睛有蓝色诸色,头发颜色也更显眼的是泰西人,他们一般是穿着短袍,身量异常的高大,比魏人都普遍高出一头,在倭国这里,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他们一般都带着尖头的长剑,腰间插着一支装了火药和弹丸的短火枪,这就使得他们的身份更显眼了。

罗方孝倒是知道,这些泰西人多半是荷兰人,他们身高比西班牙人要高的多,皮肤更白,还有不少是金黄色的头发。

这一群大魏的水手和府军也相当的引人瞩目。

都是身量高大,匀称的汉子,比不及泰西人,但比倭人和南洋人都要高出不少。肩背厚实,看的出来经过苦练,肌肉凸起,腰是熊腰,肩厚而腰细,这是典型的武夫体形。然后大腿粗壮长直,走路时都有相当有力的感觉。

所有人都戴着红缨笠帽,其实这就是府军的军帽,休息时不必戴着,但大伙儿已经戴惯了,不戴反而感觉头顶光光的不舒服。

灰色的短军袍,裁剪的相当合身,胸前都有铭牌,队官的肩膀上有铜星,胸口正中都有起装饰作用的铜扣,腰间都是杀的很紧的皮制革带,悬挂着小刀,荷包等物,短袍的袍角到大腿处收束,下身是裤子和黑色的军靴。

由于是出来喝酒,没有人带长,但几乎人人都在腰间悬着刀。

府军将士的打扮大体类同,如果一个人这般的打扮,最多能叫人多看一两眼,感觉是个很有气势,装扮也出色的赳赳武夫,但十几二十人的打扮相同,就相当引人瞩目,甚至有不少人一直跟着看,似乎是看到了天底下什么最稀奇的事物一般。

泰西人,南洋各国人,倭人,天方人,都是各自聚集着,打量着这些魏国武夫,很多人私底下小心交谈,议论,商讨,逐渐在脸上都有凝重或是敬畏的神情。

“步子,步子,你注意看他们的步伐。”

一个满头金发,年纪在三十五六岁的荷兰人两臂抱着,脸上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逐渐消失,他放下手臂,捅了捅身边的伙伴,说道:“尼克,你注意到他们的步伐没有?”

另一个荷兰汉子也是差不多的年龄,和他的伙伴一样,高大健壮,两腿挺拔,两人的个头都在六尺以上,在大魏北方也是高个子

魏人队伍中,只有黄来福的个头和他们相差不多。两个荷兰人身高类似,体格都异常的魁梧健壮,他们身上佩戴着刀剑和好几支装好了火药和弹丸的短火枪,自从有了这种武器之后泰西人就爱不释手,特别是这些敢于在海外奔波冒险的航海家,几乎每人都拥有好几支这样的火器。

现在的火器还相当粗糙,这两个荷兰人身上的短火枪就很明显是早期的产物,打造的相当粗糙的短管,连扳机都没有,只是夹着火绳,开枪时需要将一手拿火绳,另一手将点燃的火绳放出药池,引燃火药来击发。

这种短火枪是意大利人制造,叫希奥皮,意思就是手枪,算是最早的手枪的雏形。

现在法国人已经在制造有扳机的短火枪,可以单手击发,用弯勾将火绳压入药池,节省了很多操作,由击火枪往火绳枪的转变,可以视为是火器的一大革命,现在泰西各国几乎都在迅速列装,只是这两个荷兰人久在海外,使用的还是击火枪,这相当困难,需要长久的训练和实际操作,这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击发火枪,并且杀伤敌人。

如果动作快捷,这种短火枪的威力并不弱,虽然现在还没有提升火药的性能,但短火枪原本就是在近距离使用,每支火枪的枪管里塞着好几颗弹丸,十步之内喷发之后深入人体,能打出极深的血洞,令人瞬间就受重伤,并且铅丸,火药可以使人受到感染,被近距离打伤之后,只有少数人有可能活下来。

这并非儿童的玩具,也是两个荷兰人自信心的来源。

他们原本对亚洲这边的土著相当轻视。

两个荷兰人,一个叫范,尼克,另一个是冯,尼尔科,都是这个时代典型的航海家,冒险家。

他们的气质也是显露的相当充份,健壮和勇武也是外貌,内里的彪悍,大胆,还有冷漠,甚至是残忍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看到府军将士之后,尼尔科和范尼克都收敛了脸上自负的表情。

他们就算身在倭国,身边只有几十个同伴,整个倭国的荷兰人也就好几百人,但不管在大名府邸,还是在武士的倭刀身侧,他们永远都是那种自负和骄傲的神情。

倭人自号文明,他们的文明也确有可观之处,但对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来说,也就是那么一点异国情调。

难道那些衣不遮体剃了光头的倭国矮子们很文明?那些身量才到他们一半,动辄拿手按刀的武士,算是什么文明国度的战士?那些艺妓,脸上的粉要用小刀刮,倭人自己却是听着小曲,看着艺妓半遮半掩的甚是开心,令荷兰人感觉相当的怪异。

只有眼前的这些府军将士们,这些来自大魏的军人,才叫这些泰西人刮目相看。

军装袍服,军靴,革带,相同的饰物,加上彪悍勇武的体形外貌,还有统一的兵器,这些东西很容易叫人感觉到这是一支强力的军队,而不是那些逞悍夫之勇的散兵游勇。

“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每次起脚,落足,都有相当的节奏,嗯,简直就是一种力与美的韵律,象是最协调的钢琴曲。”

“你看他们的脸。那种骄傲,自负的模样,还有一点暴戾气息,那是久经战士的精锐战士才拥有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