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二百二十章 工业化

大魏王侯 第二百二十章 工业化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我们的待遇,就是比照商船,普通水手五贯钱一个月,医作木作帆作,十贯到十五贯不等。uu234各长,二十贯到二十五贯不等,副长,舰长,按年算,五百贯到一千贯不等。”

黄来福咽了口唾沫,感觉曙光就在眼前。

他定了水手长,这样就是说一个月最少赚二十贯,这钱比他原本的收入要高出一倍。

这也是老水手才有的机遇,机遇只是给有所准备的人,若是那些二十出头,刚跑海一两次的青年水手,在这里的待遇和此前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然还不止如此。

李仪沉声道:“我们是战舰,不是商船,所以光是给薪饷不行,我们计较过,每个水手一年五十贯,每官一年百贯,每长一年二百贯,舰长副长一年三百到五百贯不等,叫预备退养和抚恤金。一旦出事,这笔钱按年头攒着,身故的留给家人,残疾的一次性发给本人,同时还能在我们南安养济院奉养……服役到了年头,老了,这笔钱就是退养金,给你们养老!这些都是给大伙儿留退步。就算你们甲板组不负责打仗,真的有箭矢落下来,伤残甚至身死也是有可能,这是我们给大伙儿的退步,福利,一旦确定下来就画押按手印,咱们双方各执一份,要是南安团练说了不算,南安侯说了不算,你们可以凭着这签押到官府去靠状……不要怕官官相护,咱们南安侯也不是能一手遮天的存在。”

这番话说的声音很大,而且显然不止是说过一次,在场的不少人俱是都听到了。

很多水手眉飞色舞,显然是相当兴奋,这等于是拿双薪,虽然得人死了或是残了才拿的到,但海上行船,最担心的就是家人或是遇事伤残,泉州港口就有不少叫花子,多半都是身有残疾的水手,跑船的时候攒不下来钱,等有了残疾或是重病,一时又不得死,只能在港口各处乞讨,看到了就叫人觉得丧气。

南安这里却是不同,替每个水手都是准备了退步,表面上看来薪饷和此前跑商船差不多,但这一层保障,却是实打实的诚意,令人感觉心里快慰。

很多水手当即就表示要签押,黄来福是老江湖,低头想了好一阵子,终于是咬牙道:“小的原本就打算将父母接到南安养济院,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资格?”

“水手不是武卒,按理来说是不成。”李仪笑道:“不过都是替咱们南安侯做事的人,君侯考虑到这一点,已经叫人扩建,凡是有意如此的,咱们都接收,左右是添一碗饭的事,算得什么大事?”

其实不止是添一碗饭,得盖屋,准备生活用具,有一些年老体衰的得有人照顾。

但徐子先考虑到,水手常年在海外,还有很多是光棍汉子,他们最忧心的还是家人无人照料。跑商船那是没有办法,只能泪眼相看,如果团练水营也是这样,如何叫众人归心,如何打造出一支有凝聚力的舰队?

水手,各官各长,副长,舰长,水营兵,战兵,这是一个整体,不管是甲板组还是弩炮战兵组,都是要生活在船上,为着一个目标去奋战。

如果互有不同,彼此生份,不能拧成一股绳,平时是隐患,战时就会要命了。

安置水手家人,退养金,伤残抚恤金制度,和团练步卒没有区别,不同之处在于水营和水手的收入比步营要高一些。

但步营可以通过战事赏赐,尽量拉平两边的差距。

骑兵,弩手,弓手,这些技术兵种的收入水平也是尽量可以往上提一提,但步兵和水手的收入不可能持平,毕竟面对大海风浪波涛,上船那天就是开始卖命,和武卒平时安稳的在岸上训练驻扎是两个概念。

福建路的人们也知道跑海之险,想来也不会有步卒眼红或是不服。

“如此,俺签押。”黄来福心中已经是千肯万肯,原本不成才的弟弟居然能找到这样的好门路,这也令得他心潮澎湃起来,似乎眼前有金光大道,大门已经敞开,就等着他一脚踏进去。

“你若识字的话,还可以先兼任水营教官。”李仪看着黄来德签了字和按下手印,最后提醒道:“每个教官都有薪饷可领,你是福一号水手长,当教官薪饷也不低,这段时间福一不会出海,你可以带队在船上实际操练,在此之前,教新水手,水营官兵各种船上的能耐,同时也锻炼你自己当水手长的能力,等几个月后,福一上的水手和营兵分配完毕,你就真正走马上任了。”

“是的,小人一定好好做。”

李仪满意的点点头,眼前这水手原本两眼有忧思,神色中颇多忧郁,看起来就是走的多了,见识多了,对任何事心存疑虑的那种老江湖。

但到了此时此刻,其两眼放光,脸上充满激动神色,显然是已经下了决心要好生做一番事业,与初来之时的那种焦虑,迟疑等负面情绪聚集的模样,显然是有了天壤之别。

这般场景,李仪这些天却是见的多了,在优厚的待遇之下,南安水营显然会吸引更多的老水手前来,他们不一定都能当上水手长,帆索长等高位水手,但这些老水手越多,南安水营就能越早的形成战力。

……

“好了,开始转了。”眼前的悬挂式的纺机终于运转起来,傅谦满面红光的大叫着,四周的人则是一片哗然。

水车纺织机的原理其实还是徐子先提出来,交由傅谦去设计和具体制造。

这个概念徐子先已经提出来有半年多时间,早在与傅谦相识之初就已经提了出来。

傅谦对徐子先的设想相当赞赏和佩服,他是杂学大家,饱览群书,对工具器械的运作和运用也相当娴熟。

特别是这半年多来,资金和时间逐渐充裕,傅谦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其杂学水准也是一日千里的进步着。

但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都是十八世纪初由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创造,是在其圈地之后农业已经大发展的前提下,棉纱和羊毛成为英国出口的主流,在农业发达,不愁吃食的前提下,人们都愿创造更多的财富,在这样的前提下,除了海外殖民蓬勃发展外,对外贸易的大发展也使得人们愿意创造出更多的产品用来对外出售。

英国早期是羊毛制品,到十八世纪之后,棉布纺织业逐渐赶了上来,成为其拳头产品。

衣食二字是最基本的需求,所以在最少三百年之内,除了钢铁产量外,纱锭的数量,纺织品的出产量也是衡量工业国实力的标准之一。

日本在十九世纪开放门户,其纱锭就是从无到有,迅速达到百万以上,英国人让给了日本人一定的市场,由得其赚得第一桶金。

很多人以为日本是甲午战争大赚特赚,其实在甲午之前,日本依靠的主要还是炼钢业和纱锭纺织业的发展。

否则凭日本小国寡民,怎么能养的起与北洋水师抗衡的舰队,并且发展训练出一支新式陆军?

阿克莱特是一个钟表匠,在英国纺织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其发明出了水力纺纱和织布机,每台水力机的效率是人工的四十倍左右,极大的提升了纺织业的发展。

就算这样也嫌不足,当时所有人都在等一种更先进的动力,一直到蒸汽机的出现为止。

说来搞笑,英国人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最大的目标可不是要卖给中国人鸦、片,这种特色货物利润多半是叫鸦、片商人拿走了,对英国本土的工业发展和商业贸易并没有多大帮助。

英国人最想卖的是其纺织品,想要的是中国开放贸易口岸,允许其工业制成品进入中国市场,这才是其最大的目的和目标。

这个过程有好几十年时间,在其间发生过若干次战争,英国人也获得了若干战争赔款,但这都是小数目,真正的收益来自打开后的市场,大量的工业制成品进入中国,这才是获得财富最好最快最多的方式。

一直到一战期间,中国本土的民族工业才有了喘息之机,那是因为英法德诸国在欧洲开战,需要远东各国的支持,包括人力,原材料,还有轻工业制成品等等。

同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把持和管制,除了中国民族产业赢得了数年的黄金发展期外,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日本。

更多的日本货进入中国,抢占了欧洲列强留下来的市场,其中货物最多的,还是纺织品。

可以说,徐子先怎么重视纺织业也不为过,这是工业化的标准!

眼前的水力纺车很大,一人多高,纺锤在机器下方,上方是框架,一侧是滚轮放在水中,水流带动扇叶,再带动悬臂,拉动纺锤,通过精巧的设计使纺锤匀速运动,纺出一根根纺纱出来。

“较粗。”陈正志看了一会儿,说道:“不过是不是很结实?”

傅谦道:“是很结实,也有一样的织布机,用这纱线织出来的布也很结实,比咱们用单脚踏机,甚至手摇的都要结实的多。”

陈正志遗憾的道:“怕是卖不到高价?”

徐子先笑道:“这不仅不卖高价,还会比手摇的卖价低一些,这样才能凸显优势。”

英国人的纺织业完成工业化后就是持续百年的低价倾销,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小农经济被打的七零八落,根本就不是对手。

土布出产慢,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后人总以为土的就是好的,却不想想,那些土布都是不同的人织出来,水平当然高低不齐,有好有坏。

更要紧的是,土布并不比织布机织出来的更结实耐用,价格反而因为人力成本要更高。

在工业制成品的冲击力,小农经济是完全不是对手,只能在富裕的现代社会来贩卖情怀,赚一点情怀钱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