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

大魏王侯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徐子先郑重点头,表示接受刘益的说法,并且无条件的信任这位一直以来跟随着的老部下。uu234

至此三个军的都统制皆是定下了人选,秦东阳的副手是金抱一,葛大的副手当然是用葛二,刘益的副手,则打算用相对稳重的林存信。

六营一军,等若禁军的一个半军,自然不可能是每个都统制和六个营统制和副统制,都头层级打交道。

徐子先的打算是以千人为一阵,平时的日常事务,由军都统制,副统制,都虞侯来掌管,各营也有统制,副统制,营虞侯。

另外还会设军法官,军需官,军参谋,军司书官等若干辅助官职。

而在战时,阵指挥使负责两营之间的沟通,排阵,临机指挥等等,由资深的军官担任阵指挥。

这也是徐子先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在平原地带对抗东虏和北虏的重骑,数百人一阵太小太薄弱,以千人为一阵,数万人排成几十列纵深的厚实大阵,方可与东虏或北虏的重骑兵相抗衡。

北方禁军也是有此经验。

按岳峙的排列之法,便是尽量厚实中阵,放虚两翼。

很多魏军将领在与东虏交战之初,厚两翼,以优势兵力试图包围东虏骑兵。

结果被一阵冲开,主将一般在主阵之后,很容易败逃,导致整个军阵崩溃。

魏军在东虏兴起之初曾经以主力讨伐,成宗年间最惨重的营州之败,二十万禁军埋骨关外,便是阵列之法出了大错,东虏以优势骑兵,不断的叩开魏军阵列,魏军军阵稀薄,难以抵抗重骑兵的冲击,结果导致惨败。

现在岳峙等人尽量的厚实中阵,岳峙曾以少量精锐,力敌东虏过倍骑兵而不败,以致成就第一善守的美名。

以徐子先看来,岳峙的阵法还是失之呆滞,不够灵动。

其战法就是厚实中央,两翼用神臂弓时进时退,杀伤敌人,使敌弓骑,轻骑,游兵,不得随意乱中阵阵脚。

这样防守,敌骑是不容易破阵,但魏军也很难趁势掩杀冲击不力的敌骑,这也是北方魏军纷纷采用岳峙战法之后,几乎很难获得斩首的原因所在。

李友德则激进一些,凭着对其部曲强悍的掌控力,随时调整阵形,尽量厚实两翼包掠敌骑,这种走钢丝式的打法,是天赋型的将领才能做到的,一般的魏将敢学岳峙,却不敢学李友德。

这种尴尬的局面,也是魏军的阵列之法操练的实在不到位,另外没有足够的骑兵帮助的原故。

徐子先提出来的重骑兵,之所以引起轰动,其实就是他已经敏锐的看出北方禁军的不足和劣势所在,此前这种看法是模糊不清,徐子先以弱冠之年,却是清楚的指出魏军不能大胜,却屡次惨败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使得在京师时,种,姚二人欣赏徐子先的最关键之处。

这也是一种为将者的天赋,敏感而具有条理,文官们一般是含糊不清,他们连胜负的关键之处都看不出来。

只会说什么选将任能,足兵甲甲,激发士气血诚,使将士一心,报效君上与国家。

其实都是废话,魏军知道战败则死,但每当不利时,还是有很多将士选择将后背交给敌人,难道他们不欲求生?

只是形势使他们迫不得已罢了……

徐子先更喜欢李友德的风格,但他知道李友德太过弄险,他对自己和部下们的指挥风格和水准,也是怀疑是否能达到李友德的层次。

最保险的,就是以不足岳峙的厚度,达到其防守的标准。

而不管是方阵,圆阵,方圆阵,或是鱼鳞阵,鹤翼阵,都可以顺利的转换,这需要日常不停的训练,所以武卒们的新兵期都长达六个月,在其后的时间里,阵列训练将始终是南安府兵最重要的科目。

无阵不战!

这就是徐子先的指挥理念,他也希望能以这个标准,带出一支崭新的,充满活力和压迫感的强军。

“李公,继续为长史,领秘书阁。”

“下官领命。”

“孔和,秘书阁右辅。”

“下官当不负君侯所托。”

“陈佐才,领司从曹。”

“下官领命。”

“陈道坚,领司从右曹。”

“下官领命。”

“方少群,司闻左曹兼判军谋司。”

“下官领命。”

在众人的眼中,方少群落落大方的拱手而拜,领命之后又坦然自若的坐下。

“金简领司闻右曹,判军情司。”

“下官领命。”

比起方少群,金简要更稚嫩的多,不过众人亦未敢轻视,这个小子从牙将到武官,再到军情体系,只说明一点,精明而低调,忠诚而简单。

这个职位和方少群的职位一样,非普通人所能任之。

“陈长年,厚生司判。”

“傅谦,秘书阁右辅兼判匠作司。”

匠作司不归秘书阁管,也不属任何一曹,比起秘书阁下各房地位要高一些,甚至重要性不在秘书阁之下。

只是按时人的想法和见解,匠作之事毕竟不登大雅之堂,对傅谦的任命是因其能力,而故意挂个秘书阁右辅的官职,就是徐子先明显的态度。

在南安侯府内,匠作之事,不比儒生,文法吏们的作用差一星半点!

傅谦内心充满感动,起身道:“君侯如此厚待,下官敢不报效?”

“傅先生也是第一批将家眷带到东藩的。”徐子先含笑道:“一会散了会议,傅先生到别院四周的宅邸去挑一幢宅院,你挑了之后,再由李公等去挑。”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而实惠的奖励,别院四周都是些九进的大院,虽然不会是重重叠叠,院子套院子的巨宅,但也是房舍多达几十间的大型宅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和别院相隔不远,也是处于安保的核心地带。

这也是徐子先令人修筑出来的大型宅邸区,给官员和武将们的福利。

造价都是好几千贯一幢,若是在福州出售,低于万贯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傅谦情不自禁的换算起房价来,又想起其在福州城外居住的低矮平房,一时间有恍然如梦的感觉。

“岛上土地,矿产,甚至打渔放牧之事,侯府几乎全包了。”徐子先用略带歉意的口吻对所有人道:“所以给各位盖一些宅邸,配给仆佣,诸位不能买田置地,广收奴仆,所以这是预先想好的一点歉意。”

李仪道:“我等也不是目光不长远的人,君侯现在处于创业之时,我等岂敢以富贵相求之?”

孔和道:“现在这日子比较此前不知道好到哪去了,下官不是不知足的人,这样已经是足够了。”

傅谦诺诺不语,还沉浸在欢喜之中,并且在思忖当日见到的哪一幢宅邸为次佳……最佳者还是留给李仪,这一点分寸傅谦还是有的。

李仪也会搬取家人过来,他异地为官,原本有禁忌和规定,家人不好随意过来,此前的俸禄也是在北方老家买田置地。

现在在东藩之上,一切俱是侯府所有,又是处于创业立基的时候,李仪这个长史不搬取家人过来,自然会使不少人在暗中议论。

“俸禄还是要给的。”徐子先笑了一笑,接着道:“李公按四品,右辅按五品,判枢机,吏等各房的按从五品,判各司的也是正五品,军都统制,按从四品,副统制,正四品,营统制正五品,副统制正六品,营虞侯从六品,都头正七品……”

在场诸人,皆是喜上眉梢,笑着起身,一起叉手拜道:“多谢君侯。”

徐子先起身拱手还礼,脸上也满是笑容。

这一次改制,除了成立秘书阁外,设诸房,将枢机,吏,刑,兵等各务放在秘书阁之下,对文官势力是一次强化,武将们虽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却还是在李仪之下。

就算再成立类似枢密院的纯军事机构,也是理当在秘书阁之下,在李仪之下,这也是徐子先不急着推出类似机构的原因。

乱世将至,武夫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但徐子先认为,可以尊崇,但必得在约束之下。

借着李仪的资历和威望,这一次改制也算是成功,自此文武分明,而且设立各房,还有司从曹,司闻曹诸曹,还有厚生司,匠作司各司。

如此这般,将现在繁多芜杂的军政事务,包括对徐子先侯府的事务都是做了一次深层次的梳理,对这一次梳理的效果,徐子先自家也是较为满意。

在场的部下们也是满意……虽然现在是侯府私授,但在东藩上私授的官职也是和在岸上一样!

傅谦已经在打算回家报喜的措词了,得赏大房子,又升了官,他是判匠作司,一司主事,正五品官职,比此前的从八品一下子升好几个品阶,此前的俸禄一个月连各种补贴不过几十贯,到了五品,一年的收入突飞猛涨,不算工艺突破的奖励赏赐,年俸也是超过千贯了。

至于这些变化的官职和潜在的半独立的倾向,傅谦倒是并不太在意,南安侯只要不举旗造反,朝廷对东藩的这些事肯定是视若不见……这样还有什么可怕的?南安侯向来稳重,也不象是会自己作死的那种人哪!

官位升级,俸禄增加,官袍也是可以从蓝袍换成红袍,也可以佩饰银鱼袋……在场很多人的想法和感觉其实和傅谦一样,甚至连陈佐才都想换上一身袍服,威风凛凛的出现在妻子家族和乡党们的面前。

富贵而不能锦衣还,这怕是这一次变动最叫人痛苦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