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三百六十章 说过往

大魏王侯 第三百六十章 说过往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总会要回东藩了。”陈道坚盘腿坐着,推开几案,舒服的伸了一下腰身。

陈道坚眼前是几个小碟,里头是煮的鱼,还有用酱油煮的汤,加上一小碗白饭。

这在倭国这里已经是上等的菜肴,几碟小菜,海鱼,加上酱汤。

如果陈道坚要喝酒,还会上一小壶酒,倭人一样会喝醉,但他们永远用这种小壶来装酒,宁愿喝了一壶再添一壶,而不喜欢用大壶,或是酒坛子之类。

这就是倭人,总是在各种伪装之中来过日子。

陈道坚近来吃腻歪了这些海鱼,很想痛快的来一顿肉,不管是猪肉还是牛肉,羊肉,总之是大块的肉就好。

但在倭国这里这个要求也很难被满足,因为他们的大名每天吃的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在倭国大半个月时间,陈道坚接到了南安两次信件,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不停的有海船从东藩经过,停泊,补充食水,看看有没有货物可以购买。

这是一种良好的趋势,这说明东藩已经渐渐成为海船的集散点之一。

陈道坚终于彻底完成了任务,准备回国了。

在此之前,他已经轮流接见了在这里的吏员,二等司吏张伯甫已经因功升为一等令吏。

陈道坚感觉是东藩那边有意调整,随着商约达成,这边的驻地办事人员会大幅度的增加,派驻官员还有些为时尚早,但提高吏员等级还是相当必要的举措。

倭人一方,对东藩侯府的政体格局还不是太了解,但一个一等司吏驻此,应该能叫倭人相对满意了。

今天张伯甫在进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一个矮小精壮的汉子,进屋之后,两人一起抱拳一礼,张伯甫目视陈道坚,那个汉子则两眼警惕的扫视着全屋。

这是军情司的人惯有的习惯,陈道坚甚至知道,如果他们更警惕些,也会打量出路和规划逃生路线,但不会做的更加明显。

“这位是军情司的邓主事。”

张伯甫介绍道:“军情司派驻在外的分部,在倭国的就是邓主事主持。”

陈道坚轻轻点头,示意明白。

判军情司的是金简,少年牙将出身,开初人们只是以为君侯放了一群心腹在身边,后来才发觉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两年来不管徐子先手头有多缺钱,往军情司拨付的款项却一直没有中断过。

现在军情司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其余各司的吏员加起来才五六百人,而军情司的人员谁也不知道,只知道每到年底孔和带人盘帐时,常常为军情司的开销而感觉相当苦恼。

现在倭国这边已经有军情人员了,外派的军情司派在各路和各府州内,分司的规模视当地的重要程度而定,派在倭国这里的应该是一个分站,可能会有十余人,分别结好倭国的高层和僧人,商人,也可能是普通的酒家伙计,分各种渠道来收集情报。

外派人员在陈道坚看来也是相当优秀,比如眼前这个邓方主事,按级别是吏员中的一等令吏,比张伯甫此前还高一级,但一直伪装成一个普通的小吏,恭谨奉上,并且已经学习了倭语,甚至还懂得倭人的文字。

陈道坚只能感慨,这个部门不愧是花重金建立起来的重要部门。

邓方跪坐在陈道坚对面,沉声道:“最近几天我们突然发现,倭人方面在囤积粮草,并且在肥前,出云等诸国布置长垒,大内家在调集兵马,大约有一百多骑兵,一千多武士在海边构筑的长垒边缘驻营,在他们的几座要隘大山之下,大量的足轻在聚集,据我们观察,大约是有一万余人。”

陈道坚面色沉毅,乍听到消息时并不为之所动,到最后才点头道:“这么说来,倭人不可能是虚张声势,在欺诈哪一方?”

“是的。”邓方和张伯甫一起点头,都道:“若是这样虚张声势,代价太大了。”

张伯甫补充道:“大内家出动大军,要向四周的藩国交代,室町将军,细川家等大名都会接到通知。所以如果是要迷惑咱们或哪一方,这样做的动静都太大,太蠢。”

“所以真的是大内家受到了威胁?”陈道坚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现在康天祈的舰队有什么动向?”

邓方眼底深处有一抹欣赏之色,眼前这个后生,确实是思维敏捷,考虑事情的角度相当周全,没有疏漏。

怪不得会以现在这个年龄,就担任往倭国的正使,全权代表南安侯府。

而陈道坚也是不负所托,已经与大内家,还有室町达成了协议,并且和诸多的倭国巨商,也是签定了商业合作的条约。

邓方很快垂下眼皮,说道:“我们在康天祈那边还没有人手,为了得到确切的消息,昨天晚上我带人亲自潜到海边山崖上,亲眼看到那边的港口在集结战舰,船帆都升上去,床弩和投石机都打开了,不少海盗在磨刀磨枪,看样子在准备交战。”

“明白了。”

陈道坚起身,对张伯甫道:“给我安排一下,先派人投书,我去求见康天祈。”

“是,听正使大人的安排。”

张伯甫没有多话,虽然南安侯府的人和海盗诸王之一的康天祈见面相当不妥,但到了这个地步,不见面显然是不行。

南安侯府的人也是明白,康天祈对东藩还是抱有善意。

事实就是如此,若不是康天祈同意,倭人不管是室町方面,还是大内家,都不太可能同意与南安侯府商议协约。

这个事儿是明摆着的,倭人们心里明白,陈道坚也是清楚。

“希望是虚惊一场。”在等候沟通的空当,陈道坚盘腿端坐,内心默默祝祷着。

……

康天祈比陈道坚想象的要老一些。

须发皆白,脸上沟壑纵横,虽然努力挺直腰板,但老迈之态已经是相当明显了。

“康帅万安。”陈道坚举手长揖,身为小辈,礼数还是要到的。

至于称呼,当然不用康天祈等人的匪号。

“牢之免礼。”康天祈脸上露出欣然之色,笑着道:“你带人袭杀天方使团那晚,老夫知道之后,只有一句话,我辈已经老迈,现在的天下是小儿辈们的了。”

“康帅过谦了。”陈道坚不卑不亢,抱拳道:“康帅纵横天下时,牢之还不知道在哪儿,现在哪敢就在康帅面前狂妄自傲。”

“说纵横天下,假的。”康天祈笑道:“不过说纵横七海,老夫大约当的起这样的赞誉。”

陈道坚笑而不语。

康天祈顿了顿,脸上露出悠然之色,慢慢的道:“说纵横七海,也并不算我本人的本事。牢之你是小辈,恐怕不知道当年之事。老夫青壮时,大魏海防森严,水师时常下东洋各国捕盗,凡海盗年满十六被捕者,一律即刻斩首,绝不宽贷。有一回,老夫和二百多个同伙在广州被捕,被提刑副使押到海边押首,老夫排在中间靠后,看着一排排的汉子被按倒斩首,老夫心里是想,难道二十来岁,临死连一壶酒,一碟牛肉也没有吃到,就这么死了?心里有不甘,可是又没有办法,四周俱是提刑司的捕盗营兵马,持长?,强弓看守,根本没有可能逃脱。在远处还有几千瞧热闹的百姓,砍颗首级,便是呼啸叫好。老夫当时想,做我们这个行当的果然臭名远扬,纵是不被逮着斩首,这一生富贵了也不得归乡,想想也是没意思的很。后来老夫却是脱身了,你道如何?突然天气晦暗,狂风大作,人连眼都睁不开,当时很多人趁机逃走,弓手在后头射箭,但箭矢不能及远就被风吹歪了,老夫被反剪绑着双手,居然一路踩踏游到几十里外的荒岛上,用尖石磨断绳索,在岛上无食无水,便逮毒蛇吃肉喝血,撑了十来天,遇着路过的小船,就此得救。打那之后,老夫便躲在东洋各国和倭国厮混,再也没有返回过大魏。”

康天祈是年纪大的人,说起话来确实是缠七夹八,不太清爽。其说着说着,便是说起当年之事,陈道坚却并未在脸上显露出不耐烦的神采,而是继续饶有兴趣的倾听着。

眼前这个老人,现在看着须眉皆白,齿牙动摇,但其可是血洗过倭国和吕宋的巨盗,现在还拥有过千艘船,直接的属下,连同海盗,水手,岸上人员,商行,伙计,打杂,形形色色的部属有十余万人,在倭国也属于不可侵犯的一方势力,在倭人眼里,等若是康天祈助他们海防,而他们是视康天祈为倭国的大名中的一位。

康天祈直接能用的部下应该也超过三万人,去掉一些近岸的渔船,小船,商船,可用来与敌交战的大小战舰应该也有三四百艘之多。

这是相当可观的海上力量,就算是大魏水师盛时差不多也是这样的规模。

这几十年来,海盗和海上力量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蓬勃兴盛,在大、魏建、国的初期和中期,几万人的海上力量足够镇压一切,而现在,几百艘战船和几万部下,也就是能镇的住一片海域,要想把倭国到吕宋,东洋各国和西洋各国,东南亚沿海各国,包括到马六甲和印度洋外围都震慑住,还能扛的住欧洲和天方势力,没有过千艘战舰,十几二十万人的水师力量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事。

原因则很简单,康天祈,王直,颜奇,李旦,蒲行风,加起来就是超过两千艘的风帆战舰,十几二十万人的海盗。

从日本到后世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还有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现在就是这些海盗的活动范围,甚至比这个圈还要大一些,以现在的国家来算,则是二十多个国家,连同大魏沿海地方,海域和陆地面积超过千万平方公里,人口也超过一亿人。

这就是大航海时代的早期,天方人,各国土著,大魏人,还有欧洲人,各国已经在抢夺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地盘,欧洲人已经登陆南美,击败了印加帝国,正在南美殖民。

他们在南美抢夺财富,获得丰厚的回报,使早期殖民的各国飞速发展,在这个时代,也是欧洲各国在放开手脚之后飞速积累的时代。

在百年之后,滑膛枪,火炮,更大的风帆战舰将陆续出现,更强,更有意志和决心,更具手腕的殖民者出现在北美和非洲,中东,西亚,东南亚,东亚,他们陆续占据了全球可以占领的所有地方,将各国的财富掠夺走。

后人指责殖民者,其实这根本无可厚非。

任何一国和民族强盛了,必定会抢夺他人的地盘,抢掠财富,华夏的地盘也不是老天给的,是先民们披荆斩棘击败一个个敌对的部落,也是用刀和剑,盾和犁慢慢开拓出来。

而陈道坚知道,徐子先的目标便是将以水师为主,逐渐在这一场抢夺殖民地和海上地盘的斗争中获得先机。

百年之内,谁获得海洋,谁便掌握未来。

未出海到倭国前,没有见识真正的海盗力量之前,陈道坚对这样的话还是有些怀疑。

王直也是海盗巨盗,可是其最终选择的还是回归内附。

此时陈道坚内心隐隐有所感,康天祈象是在述说旧事,其实说剖析心态。

和想着落叶归根的王直不同,康天祈这样的巨盗,从出海的那天起,就压根不曾想着再回归故乡。

若不是华夏人的根很难斩断,康天祈根本不会对大魏这边的人多加照顾。

其当年差点被大魏的官员斩首,又怎么可能对大魏有多深厚的感情?

这种自述里有自傲,也有隐隐的心曲剖析,康天祈和王直,确有相当大的不同。

------

勉强赶上更新,明天怕是要断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