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

大魏王侯 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咱们百户共有五百六十户人家。”大病初愈的刘叔敬柱着杖站在百户官厅前,在他身前是一大群沉默而愤怒的青壮年男子,也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年男子,他们的脸色阴郁而沉默,既有愤怒,也有掩饰不住的惶恐和担心。

青壮年只有愤怒和决死一拼的决心,也有战胜敌人的信心,而老年人则多半会想起漳州血案,还有陈于泰这么多年来对兴化军和福州府一带的骚扰和残害,而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官府只能任由陈于泰嚣张,被岐山盗害的家破人亡的福建人不知道有多少,追昔过往,青壮男子们感觉自己现在有力量,被支持着,而老年人则在内心充斥着种种担心,这也并不算什么过错,年老之后,考虑事情总是容易往悲观方向走。

但就算是最悲观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南安侯府掌握的力量,远远比外人想象的要大的多。

刘叔敬接着道:“每家出一个壮丁,持弓箭,有?持?,无?带刀,若?刀都无,可带小刀,弓箭,半个时辰后我们从村口出发,到海滩附近的官道前列阵。你们要记住我们百户的大旗,这都是在此前演练过多次,各人按自己的小旗站好队,跟随总旗,百户旗行走,最终在百户旗下列阵。到时候,弓手和长?手,刀牌手,各有站队,尔等要记分清了,这几天每天都要如此演练,旁的事先不管了。”

众多青壮男子无不点头,刘百户咳了几声,脸上涌现上一抹潮红。

岛上的天气越来越炎热,瘟疫渐渐有扩大的迹象,不过由于使用的水源俱是清水,南安侯府的医官又多,倡导众人喝过滤后再烧开的净水,同时侯府在福建和浙江买了几万顶帐子,每家每户最少保证有两顶纹帐,另外每家都配给了熏蚊草,每天傍晚时分,整个南安到花溪,再到盐场一带,到处都是袅袅升起的青烟。

就算如此,感染时疫的人还是很多,此前在冬春季节的大规模开发过于迅速,新建的宅邸附近总有未清理完成的灌木和小池塘,蚊虫到夏初时大幅度增加,此外还有老鼠,天气越热,病毒的传染似乎就会越来越迅速,医官陈长年每天都带着人到处主持防疫工作,减少隐患,将感染的人压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不可避免的,隔离所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后来由于担心隔离所内交叉感染,南安侯府不得不在另外两处地方分别修筑了两座大型的医院,其实也是主要将感染时疫的人分别隔离开来。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感染的医生也越来越多了。

在很多时候,早期感染的病人通过丸药或煎药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但很多人其实基本上是靠自己的体质。

刘叔敬就是其中一个,他身体反复发烧,严重的时候喝药都会呕吐,但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和他一起入院的死了好几个,刘叔敬看到有人被搬抬出去焚烧时,心中反而越发坚持,最终他成功的走了出来。

在刘叔敬宣布命令的时候,每个小旗和总旗都爆发出嘈杂的应和声,青壮男子们已经携带了弓箭或刀?,他们原本就在猎社或弓箭社内。

侯府不仅不禁止人们结社,相反还一直鼓励人们结社。

南安侯府这几个月一直在从各处购买精良的兵器,军队淘汰下来的兵器,包括原本厢军的兵器,都逐渐分配给各百户的各社。

刘叔敬看看官厅之下,他的百户其实要是将十五到五十多的男子全部集合起来有过千男丁,每个百户差不多都是如此。

但少年和老年人的用处不是很大,少年会盲目热血上涌,老年人没有经验,而且精力和体力都衰减了。

奉召至百户军旗之下的有五百多名青壮男子,编成十一个总旗,刘叔敬负责提调所有的部下,平时在百户里的警备官和提刑官成为左右副百户,各领几个总旗,负责指挥百户的侧面两翼。

五百多人中,弓手占大多数,这也是魏人重弓箭的传统所致,三百多名弓手,刘叔敬将他们编成六个总旗,并没有和?手,刀牌手混编。

所有人都没有甲胄,有几十人头上戴着铁盔,多半的人就是戴幞头或折上巾,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握紧了自己手中的兵器,并没有青壮男子显露出畏怯的神情。

军队会正面迎敌,这是侯府文告已经确定的事情,如果南安侯府的府军不避战,很大可能敌军会从花溪港附近上岸。

这一片地方海滩平整,拥有完整的设施周全的港口,并且原本就是比较宽阔,平缓,拥有深水又没有暗礁,两侧还有山脉遮蔽台风,所以这就是天然的良港。

在另一个时空,大海盗们带着万余移民屯垦开拓台湾时,就是在这里先建立十寨基业,利用出海的溪流,在溪流四周开拓土地,在这里建造港口,这里原本就是一处相当不错的地方。

从海滩上岸,两侧俱是山峦,海天俱是纯净的蔚蓝色,往内里行进不远,便是大片的平原区域,这里也是东藩最大的平原区,几十条大小不一的溪流在这里流淌经过。

敌军在这里登陆,很快能顺着两侧展开,并且可以看到港口官道和环岛官道,再往前方就是几座大型的建筑,那是砖窑厂等工厂建筑,往南就是盐场,往北方就是南安侯府别院所在的区域。

这个方圆数十里的地方,有大片的建筑群,溯溪而上是成片的工厂区。

只要在高处,在附近的丘陵小山上俯瞰一圈,大片的农田区,在农田区错落有致的百户村落,一座座在溪边建造完成的工厂,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会落入眼帘之内。

很难想象海盗们会不心动,他们不太可能再把几万人放在船上,在各处瞎转悠,最大的可能战斗就会爆发于花溪港口。

府军已经在花溪附近构筑了一些工事,在港口区三里之内有两座城堡,内里的官道附近还有两座。

四座城堡都是高十米左右,四周百余步,可以容纳一百余人,四座城堡都有床弩和神臂弓,数量并不多。

床弩要几个人拉动,射出的箭矢等于是一支短矛,三百步内可以穿透披重甲的人体,并且劲力不衰,如果在二百步内,射穿好几个人也不在话下。

在战阵上,床弩的击发声响起的时候,也是敌人精神最为紧张的时候。

四座城堡,海滩近岸两座,一南一北各一座,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锁链。

侯府枢机房在此时再下令,各百户编成部曲,于环岛官道至南北城堡处列阵,设鹿角,挖壕沟,立起数十座箭楼,以备非常。

府军当然是会奋战,但若战而不利,可以退至工事与敌对峙。

这一次的交战,南安侯府当会使用自己治下所有的每一分力量,除了编成队伍的百户民壮外,还有一些男子被分派任务,他们在战场不远处设立补给点,有的成为火兵辅助,有的则是辎兵辅助,有人任医疗辅兵,各有差遣任务,他们会搬抬伤兵到医疗帐篷,协助火兵烧火做饭,搬抬粮食物资,也会与辎兵一起,运输所有所需要的物资。

“除了男子之外,枢机房在边境线几座城堡处设立了临时的躲避点。”刘叔敬对所有人道:“各家的老人,妇孺,俱可以到那里去躲避。”

有人道:“府军在海边列阵,我等在官道附近设阵,还有军堡,壕沟,箭楼,鹿角,又何必再叫人躲到警备线那边去?”

沿着环岛官道外围,越过最后的农田区和水渠区域,那里便是对土著的警备点,沿途会有城堡为支撑,箭楼,壕沟为辅助设施的警戒线。

随着和土著贸易的展开,双方的冲突减缓,彼此的戒备心理也减低了许多,侯府现在的安排,很明显并不是要依托那些哨兵警备士,或是城堡,箭楼,而是打算在最危险的关头,将妇孺们转移到山中去。

海盗们远道而来,对东藩的情形不是很清楚,也不会冒险深入山中和土著再打一场,而大半的妇孺躲避山中,肯定还是会有风险,谁也不清楚在这样的环境下,土著们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若真的府军战败,妇孺们躲到丘陵深处,山峦深处,远比留下来要安全的多。

这并不曾明说,有人对徐子先表示反对,认为预先安排老人妇孺的退路,会使前方的将士没有坚定的战意。

徐子先闻言则是大怒,打赢了当然好,徐子先也认为赢面较大,但一旦失利,几万老人妇人和孩子,就这么放给海盗去残杀祸害?

很多人畏惧谣言和预先的撤离计划,但徐子先一意要这么做。

所有的安排几乎都是透明化的,对壮丁的使用,妇孺老人的安排,包括他们在山中躲避时的安全,会安排一部份步兵和警备士去保护,并且有辎兵跟随,带着粮食,医官和药材,深入山中躲避,如果战事不利,军队可能化整为零,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在各处与海盗展开游击战,一般来说,在冷兵器时代军队崩溃了就彻底完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合再战,但徐子先对府兵们有充分的信心。

他们的家园在这里,亲人在这里,能往哪跑?

刘叔敬没有谈的再细致,事情就是大致如此的安排,无需再多说了。

他身体还有些酸涩,但在此时,百户官的作用便是体现出来,常期在任上的百户官熟知每个人,包括每户的壮丁和小旗官,总旗官们。

在激昂的铜号声中,五百余被选中的壮丁集结起来,开始在各色旗帜指引下汇腾成一股洪流,随着百户大旗,走出村落。

--

今天有事,更晚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