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四百二十一章 惊醒

大魏王侯 第四百二十一章 惊醒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金简再次一抱拳,这才从侯府别院出来。

到了外间,有几个从骑一直跟随等候,金简并不说话,带着人策马赶路,至军情司的驻地之内,才对人道:“将看着第一军的人手,悉数撤回来吧。”

“是,大人。”从吏中有人答道:“那么跟着秦大人的人呢?这几天他们跟的比较紧,再耽下去,怕是要暴露了。”

“派去跟秦大人的,多半是新人吧?”

“是的,俱是新人。”

“那暴露出无所谓,叫他们学一课也好。”

几个从吏都有些愕然,但军情司的规则就是想的通执行,想不通也执行,当下各人答应下来,俱是散去,明早按吩咐办事就好。

金简进了屋,脱下靴子,坐在椅子前,将脚架在桌子上。

他的桌子上有封请柬,那是高时来送来的,战前高时来就订了亲,原本打算这几天就结亲,战事一起,当然是耽搁了。

大战结束,骑营还得到处搜捕逃亡的群盗,高时来将婚期推迟到八月初二,定下日子后,专门派人到福州买了这种洒金的大红帖子,书写喜期之后,广送亲朋好友。

看到请帖,金简面无表情,他眼前的桌上有相当多的公文,档案,便条,当然还有密件。除了他本人外,任何人不准擅入,违者必被处死。

这是一间规模相当高的密室,金简看了看喜帖,顺手抽出一张短简,寥寥几句,这是吩咐人到福州去,采买一些比较昂贵值钱的物事,到时候他会拿来送给高时来,当成贺礼。

写完短简之后,金简又给在澎湖的田恒写了封短札,无非就是问侯安好,聊了聊战事经过,夸赞田恒的武功和胆气,和普通朋友写的应该没有什么不同。

写完之后,田恒将两封信都放在一边,并不封口,明天一早他会把这两封信交给仆役,接下来他拿出钥匙,打开一个小箱子,里头却并不是什么要紧物事,俱多是一些寻常的物品,金简把喜帖也放了进去,盖上箱盖,上锁,到这时他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

“恩相?恩相?恩相醒醒,门生有要事禀报。”一个门生出身的幕僚轻轻走近韩钟的卧房前,轻轻叩门。

这座宅邸内到处都是风雨斑驳岁月侵凌的痕迹,就算是韩钟将息之处,木制的窗子和门户都锈迹斑斑,漆痕脱落了。

在连续敲打了十余下后,先是有妇人隔门询问,接着离开,又过了一会儿,屋子里亮起灯,有人举灯移步走过来,然后打开了房门。

现在是半夜,韩钟的精神当然很差,外表看起来也很糟糕。头发的发髻混乱,露出一头花白的白发,在白天时,这位宰相戴上幞头,只显露出脸庞,没有人敢细看,人们总会慑服于韩钟的威严,而忽略了其已经日渐苍老的事实。

在此时此刻,出现在门生眼前的就是一个衰老的老朽,没有刻意或无意间摆出来的威严仪态,只有疲惫,还有一些惊惶。

“出了甚事?”韩钟沉声道:“半夜前来拍门,是紧急军情吧?”

“是,是兵部刚接到的,闭城门后信使才到,用筐子拉进来,六百里加急,兵部不敢耽搁,一份送到宫中,一份送政事堂,因为恩相有话在前,凡六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一律送到相府,不管是何时辰,必须当即禀报,所以门生斗胆,拍门把恩相叫醒。”

“这是我的吩咐。”韩钟感觉心烦,疲惫,还很困顿。老年人的觉很不易睡,早早便困了,但很难入睡,一旦入睡又很容易惊醒,惊醒之后想再睡就困难了。

今晚是别想睡了!

韩钟不免会有抱怨,但规则是他自己定的,当然也没有办法发脾气或是抱怨。

韩钟最担心的还是北方,万一消停了很久的北虏突然集结,然后猛然杀过来,以薄弱的禁军防线很难抵御北虏的侵袭,北虏的战力远不及东胡,但机动能力还在东胡之上,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形,北伐战事将变得无比尴尬和困难。

“南方过来的?”

紧急军情是以福建路安抚使的名义送达,还盖着安抚使司的大印,韩钟一见之下,略感安心,最少不是北方诸镇出事,他最担心的还是云州等地。

不过转念一想,福建路在半个月前就上报过有大股海盗来袭,两府会议后感觉毫无办法,只能严令福建路的大员们严守各军州,不使海盗有可乘之机。

福建路的部署也是相当明显,不保东藩,半放弃漳州,将主力集中到泉州和福建,顺道把兴化军也保护起来。

这种部署是不能明说的,否则必定引起轩然大波,大魏居然沦落到如此地步,海盗来袭,放弃正在开辟东藩的宗室侯府,放弃漳州这样的大府,只保福州等要紧地方,一旦传扬开来,不要说御史会集中火力向林斗耀等人开炮,两府也肯定难辞其咎。

林斗耀最担心的当然是福州陷落,要是福州这样的重镇,大府,一路首府被海盗攻陷,两府必定将陷入异常狼狈的局面,御史台的弹章瞬间就能把韩钟和诸位枢密使给淹没。

大魏开国到中期,海盗做为边患的一种一直是存在,但大魏水师总是能瞬间把海盗歼灭,不给他们坐大的机会。

公允的说,形成现在的局面和韩钟的关系并不大,他上任时海盗已经有五盗王之说,五大盗加在一起的实力远远超过大魏水师了。

但到如今这样的局面,韩钟也是难辞其咎了,大魏水师从海上霸主,到现在的实力不足抵挡任何一路海盗王者,这十来年韩钟始终未向水师投钱,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政者无法推卸这个责任。

想到这阵子很多政事堂的同僚,一些部堂高官,侍中,殿阁学士,侍御史,这些大员多少表达过对福建路的担心,韩钟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心烦。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韩钟在拆信时,眉头紧皱,也是情不自禁的抱怨起来。

询问或担心的当然是南方籍贯的官员为主,江南人,浙江人,福建籍贯,广东籍贯。他们对海盗来袭都或多或少的表达担心,这也是给了韩钟不小的压力。

韩钟当然明白这些官员想要什么,击退海盗,使东南百姓安心,也使海贸顺利,不影响工厂运作,使工商贸易如常继续。

韩钟岂能不想?东南几路,国家财赋重心所在,精华所在,岂能不慎之再慎?

但这十几年下来,韩钟被东胡人搅的焦头烂额,对海盗带来的麻烦还是视为皮毛小患,未曾真的放在心上,就算是现在真的想要振作,也是发觉手上没有几张牌,沉苛难治……

若是此番真的福州被攻克,或是泉州失陷,对大魏朝堂的打击其实不亚于云州陷落。北方的军州陷落是军事上的问题,南方的泉州和福州,还有明州和广州,这些地方若被海盗攻陷,将会是大魏朝堂财赋收入上的灾难。

巨大的灾难。

此时几个韩钟的心腹幕僚纷纷赶了过来,走在最前头的当然是最被韩钟倚重信任的杨师度。

送信的门生幕僚赶紧迎出来,杨师度虽是半夜闻讯赶来,衣袍还是穿着很严实,丝毫不乱,有传言这个河间幕僚每天都是和衣而卧,想到什么事就起身记述,相府有什么要紧的事,这人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不管多大的事也是风度不乱,并且很快就能提出解决的办法,韩钟对他的倚重,由来并非无因。

“出了何事?”杨师度对那个送信的幕僚道:“我光听人说你送急递过来,还不知道端底?”

这也是杨师度的行事风格,先问清楚什么事,打听细节,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等会和韩钟谈话的时候,有的放矢,不至于一言难发。

“还不太清楚。”那个幕僚说道:“恩相才刚刚拆开急报。”

“何处来的?”

“福建路。”

“糟糕了。”

杨师度神色也有些惶恐了,他知道海盗来犯境,也知道林斗耀他们等于放弃了东藩,对漳州也不会出全力。

这个决策当然不能明言,泄露出去会引发朝堂震荡,会有大量的御史责问两府,什么时候大魏连自己的国土也保不住,还是面对一群乌合之众的海盗?

只有两府最核心圈子的高位者才明白,东南面对的海盗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些乌合之众了。他们拥众几万,十几万,拥有大量的战舰,各种新奇而有效的武器,拥有穷凶极恶,勇猛善战的部众。

福建路的禁军最少得加一倍,才能勉强保住海岸线,最少得再加两到三倍,才能真正御敌于境外。

但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大魏禁军现在每个军都相当要紧,西北河东诸路都相当空虚了,河南山东诸镇一个军都凑不出来。

如果拿别处的禁军堵福建的漏洞,那么海盗袭广州,明州,又当如何?

甚至顺江而上,袭江口,江陵,平江,这些大魏的最核心的财赋之地,人文之地,真的被海盗一路打进来,大魏最后的遮羞布可就是被扯下来了。

败给异族强权,并不算丢脸,最少大魏还没有和两汉和盛唐学过和亲的办法来安抚四夷,大魏一直和四夷苦战不止,二百多年的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过往。

但败给一群海盗,一群打家劫舍的无赖混帐,并且丢掉了东南财赋重地,甚至如果是福州失陷,大量的宗室被迫,天子的血亲被杀戮,宗室的女子被掠走,被凌辱,被贩卖……一想到这一点,杨师度简直浑身冰冷,要是这样的事真的发生了,韩钟这个左相几乎是声名狼藉了,哪怕还能继续主持北伐大计,但到了年底天寒地冻,双方只能暂停战事的时候,天子会迫不及待的叫韩钟去职,随便找个重臣都能取代韩钟,因为就算是韩派官员在内,也没有人能公开替韩钟辩解。

“相公,”杨师度进屋后一揖手,便立刻道:“局面有多糟糕?”

“糟糕?”韩钟一直在垂头看信,几缕白发垂到信上,他都没有发觉。

四周有几个侍女已经高举明烛照亮,她们的衣着都很单薄,毕竟是夏天,姣好的躯体若隐若现,但也并没有人注意,一群男子只是把目光专注到韩钟手里的急递文书上。

韩钟终于将脸抬起来,杨师度在内的所有人发觉这位向来威仪深重宰相神色间居然满是迷茫。

韩钟对任何事都保持镇定,哪怕是诛灭刘知远的那一晚,韩钟也是始终谈笑自若,并无慌乱。任何事情,都似乎逃不过韩钟的法眼,难逃他的洞鉴。

这不奇怪,韩钟从小官做起,从地方到中枢,再从中枢到地方,一直到为相国,可谓经历颇丰,不管是中枢还是地方,或是异族的动向,韩钟都了若指掌。

这是大魏帝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是在个个精英的官僚集团中再拼杀出来,成为代表人物,没有真材实学,怎么可能坐的稳这个位置?

而这位权相,在此时此刻,两眼居然呈现茫然之色,他拿着急递,呆若木鸡,半响都没有言语。

“相公?”

“恩相?”

“相国?”

众人等了一会儿,韩钟还是在呆滞的状态之下,几个幕僚只得小声的提醒起来。

韩钟一下子惊醒了似的,苦笑着抖了抖手中的急递,说道:“我不知道是林斗耀喝多了,还是老夫眼花了,又或是老夫得了风疾……你们拿去看看罢。”

说着韩钟将手中急递转给众人,杨师度第一个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也是呆滞了起来。

其余诸人传阅一遍之后,反应也都是类似。

半响过后,一个幕僚终于说道:“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学生万难相信!”

另一个幕僚也相当激动的道:“学生是明州人,海盗之害相当清楚,若是说福建路击退海盗,学生尚可相信,又或说步卒在地面上打败了海盗,亦有可能。说是陆上阵斩两万多首级,海上还毁了海盗大量舰船,学生不敢信,绝不可能!”

阵斩两万多海盗,俘虏几十艘战舰,海战获胜,吕宋二盗率残部逃窜……怎么看,都象是天方人的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玄妙不经,完全的胡编乱造。

杨师度这时已经冷静下来,说道:“急递文告经兵部送政事堂,这等大事,林斗耀怎么敢胡闹?况且还有安抚使司的印信,两位副使都有签名和用印,假是肯定不会假的。”

韩钟沉吟道:“会不会假冒军功,以博封赏?”

杨师度摇头道:“若是假冒军功,何必吹这么大的牛皮?说阵斩两千人,海盗无功而返,这已经是大军功,朝廷北伐之时,林斗耀俨然国家东南柱石,赵王也有大功,调度厢军得力。现在你们看看这急递公文,赵王压根不见踪影,前前后后都是东藩岛上的南安侯府在打仗,别人都看热闹,林斗耀努力遮掩,想替自己涂脂抹粉,明眼人还是看的出来,这一次的大军功,南安侯当属第一。林斗耀,最多说是布置得当,使海盗在泉,漳,福诸州府无隙可乘,无奈之下攻击东藩,被南安侯所败。”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韩钟也是想明白了,他这样的政治人物,手中的急递看一遍也大致理解了,只是要幕僚帮着理顺一下,就便确定其中的意思,当下韩钟道:“林斗耀这一次算是无功无过,先替我拟私信给他,要他和东藩的南安侯府不要急什么争执,有一些东西,该放就放罢。”

林斗耀与赵王,南安侯三方势力的争斗,身为两府执政第一人的宰相,韩钟当然对此心知肚明,事实上他也给了林斗耀不少的资源,以助其成事。

“相公是要放弃福建路了?”

“谈不上放弃。”韩钟自嘲道:“我扶持的人,能用的反而不多。比如李国瑞,岳峙,是刘知远线上的人,现在我不得不倚重他们去,放我的人去,我反而更不放心了。林斗耀,是跟了我十来年的老人,但看起来能力着实不成,他在福州,当条守门狗罢了,叫他凡事配合,将来和南安侯留点香火情,不给我抹黑,添乱,这就足够了。”

众人都是醒悟过来,原本相公和徐子先就有合力铲除刘知远的合作在前,合作过后,双方互不相欠,后来徐子先回福州,韩钟对林斗耀继续扶持,好在并没有和南安侯撕破脸皮。

现在既然还有旧日情面在,事情反而好办的多,林斗耀收缩力量,专心在福州盯着赵王,对徐子先则是万事合作,这样反而更容易些。

“就这么算了?”明州幕僚心有不甘的道:“相国在东南也是布局多年……”

“还打算怎样?”韩钟笑着瞟了这个幕僚一眼,说道:“你以为南安侯是何等人?”

杨师度抢着道:“汉之朱虚侯那样的英才,不,比朱虚侯更知进退,更能隐忍,更能趁时而动。一时有机会,便会更暴烈,果决,这是宗室里最顶尖的人物。”

“说的很是。”韩钟道:“若在此前,老夫还可以帮着天子压一压他,毕竟宗室里出个大人物对我们这一类人并不是好事。比如林斗耀早前和故齐王,赵王争权,我们都要帮一手。哪怕他不是我的夹袋里的私人,两府也是帮文官士绅,不愿偏帮宗室。但现在是什么局面?海盗过来,我们居然无计可施,传扬开来,天下哗然,天子的脸没处摆,老夫这个执国十来年的宰相,脸又往何处放去?况且北伐才是最要紧的大事,福建路,交给南安侯去坐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