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

大魏王侯 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另外有备用长?五十支,弓十柄,大横刀二十,盾牌十,铠甲十。”张军需笑道:“这些就是在辎重营里,你们都的数字是这样,不过要是打了硬仗,苦仗,当然还是能申请多拨付下来。”

卢文洛点了点头,面色相当凝重。

身为武夫,战士,他当然是希望打的硬仗越多越好。身为武官,也是希望能立下更多的战功。

比如拔城之时,先登就是首功,没有别的话可说。

先登之人,十人要死九个,武艺极好,身手极佳之人还得是运气逆天,才能在城头侥幸活下来,破城之后,军功方为第一。

如果是以袍泽兄弟的角度,卢文洛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麾下弟兄,经历九死一生的战事。

这是矛盾和两难之处,也是一个战士转为军官的必经之路。

张军需不太理解这些,只是顺口一说,当下又接着道:“磨刀石一百,小刀一百,行缠一百,备用水囊一百,粮石千石,熏鱼,肉千斤,罐头三千个,这些也在辎重营,就不先下发了,但你要签字入帐。”

至此时,包括绑腿在内的所有军需物资算是点算清楚了,马匹和马车,还有很多工具已经直接下发,或是已经在使用,而更多的粮食,比如千石粮食,其实都是已经蒸干了的精粮,只要稍微加热或是拿水煮一下就能吃,经过多次工序将米蒸熟,经过晾晒脱水,不易**变质,千石精粮,一百余人每天要吃的粮食是定为主食三斤,早晨和晚上各半斤,中午两斤,对这个年头的壮年汉子来说,这个定量其实还偏低了。

农人在农忙期,一天吃四斤到五斤主食才是正常的食量。

府军将士的定量偏低,是因为有大量的荤腥,每餐正餐加早晚,每天定量是四两肉食,每天还有一小勺油的定量,油水和荤腥充足,主食的摄入自然就可以减少了。

“全部收讫。”卢文洛笑着签押,他的字当然是歪七扭八,不成模样,不过军中汉子,能读书写字也是因为军队办的扫盲班,很多人原本大字不识几个,更不要说写字了。

“未知何时起动兵马?”张军需官随口匆匆一句,这是近来军中最常说的一句话,说完之后,也不等卢文洛回应,便是抱拳一揖,笑道:“第一都交割完毕,底下还得去第二,三等几个都,都是在下的职责所在。”

“张兄去忙。”卢文洛抱拳还礼,看着军需官匆匆离开。

在卢文洛身后是一个都的地盘,大约占地十余亩,其中大半的地方是装了围栏的马厩。

六十匹杂马,真的是如姓张的军需官所说,大半是五六岁左右的青壮马,也有十来岁的口的杂马,还算是在壮年,要再过几年,才算是老马。

马的年岁,主要是看口齿,看牙齿磨损的情形,再看几处细节,很容易就看的出来马龄。

在马栏两侧是竖直的帐篷,牛皮或是鹿皮所制,大半是鹿皮。

一个都一百一十多人,用帐篷却是二十余顶,除了住人的帐篷外,各种铁器,粮食,肉类,鱼,罐头,军器,这些物资也是放置在帐篷之中。

扎营之时,先修马厩,最少也是用木栅围成一个空间,上搭油布,这是最简单的马厩。

然后拉展开来布制马槽,倒上精料喂马。

六十多匹杂马,颜色各异,都在马栏之中静静而立,它们知道开饭的时间,现在还不到时候,所以并不急燥。

马槽是展开的,放了一些干草,马每天有大量的时间用在进食上,它们不紧不慢的吃着干草,象是在消磨时间一样。

战马金贵,杂马的价值只是战马的十分之一,但养起来也是相当的费时费力。

需要喂养精料,除了喂料之外,每天还得喂几个鸡蛋。

否则每天拉车行走,喂料不足,吃的不好,几天之后就开始掉膘,十天之后就会有杂马开始死亡。

就算吃的好,只要用的狠了,杂马也会死亡。

比如就打十来天仗,行程千里,可能就死几匹马。

如果是转战几千里,比如是从福建路到京师,一路走走打打,半年之后,这六十匹杂马能活下来一半,就算是养的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平时还得打磨蹄铁,去除马蹄里的杂质,用清水给马涮洗,否则马容易生病,这些事情都得随营的杂役来做,战兵们有空就休息,打磨兵器,测试弓力,练箭术,或是器械对练,就算躺着不动养养力气也是好的。

四周陆续传来马匹嘶鸣,也有毛驴的昂昂声响。

每都六十余匹马,加上辎重工兵营的大量杂马,就算东藩的中山王府是一直购买战马和杂马,马匹数量也是相当的不足。

另外还有大量杂马用来耕地,只能调用一部份,不能全部带入军中。

耕牛的购买相当不容易,郑氏开发之初,也曾想大量购入耕牛,结果发现有钱也买不到多少。在北方耕牛数字远超南方,在当时整个福建也买不到几千头牛,有钱也是徒呼奈何。

东藩的购买计划,得益于海路畅通,贸易繁盛,从北方,两浙,荆湖南北,从各地都买来耕牛和杂马,加上从北方购得的大量战马,还有天方种、马,这才有现在欣欣向荣的局面。

就算如此,一都六十余匹杂马,加上报信传令用的战马,仍然是有大量的缺口,不得不用骡子或毛驴来顶替,第一都是最精锐的一都,类似卢文洛这样的强者比比皆是,所以配给不仅全部是马匹,而且都是青壮口的杂马。

卢文洛扫视了一下四周,心中感觉相当满意。

杂马的用处很大,各人的随身物品,吃食,兵器,杂物,帐篷,都是放在马拉的大车上,有一些随用的兵器,比如长?,箭矢,步弓,没有战事只是在行军的时候,背在身上太过累赘,有充足的运力,有的物品放在马车上,有的物品放在杂马上随手牵行,两匹马放置一队的兵器,相当合适。

有了这些杂马,各人在行军时可以保存体力,上战场时的状态就更好!

此外有人受伤时,各都,哨,队都有随行携带的药品,清创止血的第一步治疗,可以不等医官到来就自己先做,有一些伤势,早治几分钟时间,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点验完毕之后,卢文洛也是长吁口气,伸手按了按脸。

这种事情,比披甲上阵,杀上十个八个敌人,还令他感觉疲惫。

“总算他娘的做完了。”卢文洛还得负责将物资分发,第一都有自己的军需吏,也是一样抱着卷宗,由卢文洛签字分发,下头的哨官们也是签字具结领物,点算清楚后,各种军粮器械就算分发到位了。

“咱们第一都是快的。”一个哨官笑道:“卢都头,这也是仰仗你的威名,所以营军需官特别照顾,不仅杂马充足,全是青壮口,各种器物,军粮,都是充足了。”

卢文洛瞪眼道:“别的都不足?”

“还没有全部到位。”

“上头的大佬倌们办事还算快,最多一两天内应该就齐了。”

卢文洛轻轻点头,李仪等枢机大佬中,军人们最敬慕信赖的当然是军方的代表人物秦东阳,也是现在的第一军的军都指挥。

此次整军备战,一切标准俱是按最高的等级规模,除了下发各都的马匹骡驴,还有各种器械,军粮储备都是按最高层级来准备。

工兵辎重营携带的各种器械,药材,粮食,储备也是极为丰厚,最低标准都是军队能自给自足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果战事绵延,打上两三个月是相当正常的事,一个半月之后,东藩将会源源不断的接济,将军粮器械的储备维持在一定的基础线之上。

这也是中山王府与禁军,厢军的不同之处。

军营中到处是骡马和毛驴的嘶鸣叫喊,也有人员不断走动,在不远处有第二军和第三军的驻地,大体的情形也相差不多。

整个东藩都仿佛动了起来,是在为三个军的步兵做着上战场前的最终准备。

卢文洛握了握拳,指节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他呵呵一笑,对身边的众人道:“再闲下去,骨头都要生锈了,赶紧出兵吧,好厮杀个痛快!”

四周的众人俱有同感,反正要出征上阵,这么等待反而更磨人。而且上阵之后就会有军功,可以在扩军之后获得更好的位置。

现在是哨官的,可能几个月后就是都头,现在是都头的,可能在年底就是营指挥,甚至团指挥!

军功在前,优厚的待遇在前,眼前的一切,具甲装备军粮储备比禁军还要优厚,东藩的所有一切均是提供给了军人,用中山王的话说,便是百姓膏血俱以养兵,兵以战场搏杀,守护国土,保护百姓为责任,既然如此,早些上阵,去与那流贼厮杀,这才不枉平时辛苦!

“赵王也快出兵了。”第一都的军需吏呵呵一笑,说道:“没准流贼就平了,咱们白费功夫。”

卢文洛横了这文吏一眼,说道:“若你说的是真的,醉仙楼一桌上等席面,老子请。”

……

“又他娘的出乱子了……”

李安远骂了一句,脸上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一个幕僚在旁道:“还好乱兵没有船只不能渡江,不然咱们岐州也不能幸免。”

由于严重缺乏军需,饷械均不足,厢军早就被撵到福州城外驻营,就算如此,也是频繁的出乱子,四周村落的百姓未受流贼滋扰,却是被守土有责的厢军将士祸害的不轻。

原本厢军也是福建路人,本来不应该在本路祸害,只是厢军怨气从生,不仅将领弹压不住,而且已经不再顾忌乡里之情。

岐州对面是两个镇子,二十多个村落,此前已经被厢军骚扰过,此番在李安远眼前,大队的厢军将士涌入,将村落的壮丁打跑,然后大肆抢掠。

任何有价值的物品,包括被褥,衣袍,柜子,粮食,缸子,铁制器物,均是被搬抬一空。

村口处有几间房舍被点燃了,这些房舍多半是稻草和夯土加少量砖石搭建而成,造价很低,只在二十贯左右就能盖起一个三间主屋,两间偏房的小院,美观就淡不上了,也很不舒服,因为低矮,经常要维修补筑屋顶,否则定会漏雨。

百姓家里也没有多少浮财,只有日常的生活器具,铜钱或金银饰品一类,几乎不可能看得到。

这还是福州城附近,百姓还算富裕,都有自家院落和一定的家俱物品,换了偏远一些地方,或是云贵那样的穷地方,除了一间遮顶的茅草屋,还有一张睡人的床之外,几乎就是别无它物了。

厢军点燃房舍,因为标落中有壮丁奋起反抗,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十来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村口附近,有一些身上染血的凶手,将尸体逐一抬起扔在火中,算是毁尸灭迹。

这些事就在官吏士绅和百姓的眼前发生,在此前,李安远等官员还有地方上士绅都曾上报福州,大府杨世伟下令弹压,但连城守营厢军都被大都督府征调,包括郑里奇的捕盗营在内,安抚使司也是将兵权转移,现在福州城就是赵王说了算,赵王为了安抚军心,有意放纵,城外百姓的死活,却是未曾放在心上。

“厢军缺粮,缺饷。”另一个幕僚对李安远道:“今日之举,也是迫不得已。待剿灭流寇,乱象自止。”

“哼。”李安远冷哼一声,说道:“从吕宋二盗到流寇,想要的太平是越来越远,乱事一桩接着一桩。你信不信,真的剿平流寇,立刻就接着再有大乱!”

众人俱是沉默不语,李安远的话也是说中了各人担忧之事。

“钱粮为第一要紧,其二是军械充足,其三鼓励士气,安抚地方,激励军心民气,一致对敌。其四查明敌情,以敌人数量,驻守地方,地理环境,然后率兵出击会战。”李安远指指烟火腾空之所,沉声道:“我看赵王离大败不远了……不,是赵王败定了!”

……

“即日,以厢军先行。”王府的议事厅中,大量的厢军将领齐聚一堂,赵王令人颁下行军的日期,路线,以及会师的时间。

厢军大约三十余个军,七万余人,是从福建路各处调集而来,现在已经全部驻扎在福州城外。

从福州至南安二十余里,至谷口外四十余里,至建阳县内六十余里,抵县城附近是百里左右,再抵建安则是三百余里。

刘杰,何得清等人俱是领令,各人神色如常,纷纷遵命不提。

“禁军明日午后起行,抵南安一带驻营。”赵王对刘广泗,何致元,林知恩等禁军将领道:“禁军沿大道走,补给用船运,已经由杨大府征调了数百大小船只,沿江溯流而上。”

刘广泗抚了抚下巴上的胡须,说道:“已经准备很久,是可以上阵了。不过殿下,船运只能抵水口,至谷口,建阳,建安,二百多里地无法水运,尚乞明示。”

“拉夫子吧。”赵王有些心烦意乱的道:“到时候征调沿途诸镇百姓,牛马骡驴都能征调,令百姓为夫子,抵折徭役,送粮食军需至阵前。”

“是,殿下。”

禁军诸将一起答应,刘广泗说道:“这就打他娘的,这两年来,风头,功劳都叫中山王占去了!”

刘广泗激动起来,脸上肌肉抖动,两道伤疤象是两条毒虫,随着肌肉的抖动在跳动着。

“本王亲率精骑,到时候令精骑踏流寇连营。”赵王看看身边的徐子威,也是踌躇满志的道:“到时候看我王府护卫,马踏连营。”

“流寇若缩到县城之中,尚可苟延残喘一时。”徐子威也道:“其在建阳县城外筑连营,背倚高山溪流,兵法上是死地,简直是自寻死路。”

“流贼布营是谷口一带打听出来的传言。”刘广泗毕竟沙场老将,也经历过若干次实战,当下抱拳道:“大公子还是不必太过乐观,多加小心。”

在场诸将都知道王府护兵扩充到了千人左右,都是赵王明面上的护卫和暗地里养的死士,借此次战事,赵王将大量钱粮军械补充自己的护卫,特别是将三百多匹战马集中使用,王府也算有了几百骑兵。

不过诸将也是知道,以骑兵强行攻营垒相当危险,敌人营垒再虚弱,哪怕就是一道栅墙,只要提前在栅墙前挖一些浅沟,放上拒马,鹿角铁,栅墙后以步卒用长?,长枪布阵,弓手于两翼掩射,骑兵想硬行突破栅墙,冲入敌垒就相当困难了。

骑兵在于对平原上对步阵的突破能力,破阵之后杀戮无阵列的步兵相当爽利,这也是骑兵为最强兵种的原因所在。

现在敌情尚不明,赵王父子却是已经在做梦马踏连营,在场的诸将都心知肚明,却是无人来阻徐子威的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