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魏王侯 > 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

大魏王侯 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45 来源:笔趣阁

徐子先轻轻叹息一声,将三柱香插在徐应宾画像前的香炉里,轻声道:“父亲请放心,今生今世,我不仅要恢复侯府家业,还要使南安侯更上层楼……”

小妹可能在不远处听到了,眼中禁不住流下泪水来。

“走了,去昌文侯府赴雅集……”

“你有什么文章了么?”小妹仰脸问,眼中尚有泪光。

“还得把诗文做好了才能去吃酒?”徐子先笑道:“以我们和昌文侯府的交谊,混一顿酒饭,未必陈侯能把我们赶出来?”

“这倒也是。”小妹破泣而笑,接着看向徐子先道:“我看阿兄你祭祖之后,似乎又和刚刚有些不同。”

“女孩子家心太细不好!”徐子先不理小妹,故意在小妹梳的齐整的双丫髻上使劲揉了几下,把小妮子气的跳脚。

徐子先确实是放了一些东西在家庙里头,是对身份的迷茫,还有一些惭愧,惶恐。这一些负面的情绪一直留在心里,直到刚刚祭祀结束,才算真正彻底放下去。

不管怎样,他现在就是南安侯世子徐子先,他的努力和成就,未来的光彩,都与家庙里的那几位有光,用这个身份,只要但向前行,多有成就,那也就是他们的光彩。相信徐应宾九泉之下,也理应释然。

兄妹二人略作休整,徐子先换了三品武官袍服,与小妹一起到昌文侯府拜会。

与宗室多在一起相同,官绅大佬们多在三官堂一带聚居,常平仓,学宫,文庙,也多在附近,彼此走动的也多半是文官世绅家族,徐子先兄妹二人到时,因为其一身武袍,又是三品,品秩不是侯爵,但也高于普通的侯府世子,倒是引发了不少人注意。

一下子就有议论声起来,不少人想起了徐子先被授三品昭武将军,并授给五品团练使实职的事情。

在诸多的议论声中,徐子先兄妹二人眼看着一位长身玉立的青年人快步迎了过来,远远的向两人兜头就是一揖。

“九弟,小妹,好久不见了。”

来迎的是陈正志这个昌文侯府的世子,身份对等,而且,也还算熟。

徐子先也是赶紧躬身还礼,起身之后就笑着道:“崇德五年在岐州时与陈大兄还是经常见面,记得那会大兄以校书郎名义在岐州替陈侯爷效力,小弟那时就仰慕的很。可惜那时还不争气,不晓得上进,没有朝夕向大兄请教……”

陈正志含笑听着徐子先的寒暄话,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他脸上笑容依旧,心里倒是真的在吃惊,都说南安侯世子已经判若两人,以前还不是太了解,今天乍一见面就感觉出不同之处来。

换了以前的徐子先,腹中无货,又纨绔脾气,哪会这么说话?不要小瞧了寒暄时的客套话,肚里有没有货,寒暄时也说不出象样的话来。有人总自以为内秀,但寒暄客套时唯唯诺诺不能成句,这等人真能有内秀?谈话能挠着痒处,不是简单的吹捧能做到的,别的不说,徐子先这一套话,先是指明当初昌文侯与南安侯有共事之谊,也点出与陈正志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但当年他小不懂事,没有与陈正志建立牢固的交情,现在深悔此事,潜台词当然是愿与陈正志结交,又不是说的很直白,恰到好处。

这番话说完,陈正志自是感觉如沐春风,当下笑着道:“九弟现在越的是不凡了,说话令愚兄也高兴的很……日后还盼常来常往,为兄我也能多高兴几回。”

两人一番对答倒是真的拉近不小的距离,陈正志又看了小妹两眼,笑道:“小妹个头长高不少,记得当年在岐州时还没有留长发哩……请两位赶紧随我到正厅去,父亲大人听说两位来了,高兴的很,急着叫我引进去见面。”

“好,”徐子先道:“理应拜见陈侯。”

陈正志笑笑不语,引着二人从仪门穿过,经过二门,直入正厅。

徐子先前世也来过多次昌文侯府,不过都怀着郁郁不欢不得志的偏激,在府里经常不欢而去,被人视为怪人。

今次进来,一路上不少低级的文官和士绅主动向徐子先拱手打招呼,这位南安侯世子已经成了冉冉升起的新星,团练使一职岂是容易到手的?背后没有大人物操盘怎么可能?朝廷那一套军前历练的政事堂的堂札价值万金,而福建路这里也是有大人物帮着把堂札的利益最大程度的转化,一个空头宗室侯爵从文官角度来说屁也不是,但掌握了实权的宗室侯爵,那就需要郑重对待了。

也有不少人想起了老南安侯徐应宾,中武进士,初授就是统制,然后是副都统制,岐州防御使,再上一步可能是招讨使,然后是都统制,如果不是岐州兵败,徐应宾到都统制,掌管一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徐子先,感觉这个少年比起其父当年更有可能成功,但也有人暗中摇头,南安侯府,真的不象是祖坟冒青烟的样子,也更有可能这个少年如他的父亲一样,冒起很快,但也会很快陨落。

更有一些身处要津的文官,打招呼归打招呼,却没有丝毫接近与拉交情的想法。

他们能打听到上层的消息,知道徐子先身后是齐王,而赵王一直对这个堂侄不假辞色,甚至多有为难。

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权力之争,涉及到大权,不要说堂侄,就算是亲儿子也只能站一边去。众人只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徐子先不依附赵王,而去依附远宗的齐王?

这潭水太深,太浑,能不趟当然不要趟……

一路行来倒也热闹,昌文侯府的布置,建筑,一切都以质朴大气为主,较少精细的雕琢与粉饰,不象是文官府邸,反而是和武将的家宅很象。

可能第一代昌文侯虽是文官,却也武略起家有关。

徐子先跟在陈正志身后,沿着朴实无华的道路抵近雄浑大气七开间的大厅正堂,立刻听到屋中有阵阵哄笑声传来,看来客人很多,昌文侯府的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门都是打开的,陈正志亲自引着徐子先兄妹进来,然后一路往左边的暖阁去,陈笃敬与几个年龄相当的老者正坐在官帽椅上说话,陈正志一到,陈笃敬就站起来,看着步履从容走过来的徐子先,陈笃敬先笑着开口道:“上回见明达好象还是在故南安侯的丧事上,一晃几年过去,明达长成矣。”

这话语中有一些缅怀,也有一些怀念故去故人的萧瑟,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后辈的嘉许。

徐子先毕恭毕敬的以大礼相见,口中道:“子先拜见陈侯,是子先无礼,一直没有多来府上拜见。不过也容子先自辩,先父薨后子先心志丧乱,很久未能振作。后来有思振作,在府城中五色杂迷,很难定心。是以到别院去,打熬身体,骑马练箭,又思梳理官庄引来岐山盗,一场恶战,前前后后经历颇多,前一阵又忙着团练之事,千头万绪,连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日后当常来陈侯府上拜会才是。”

陈笃敬尚未及说话,一旁一个面色阴沉的老者抢先开口道:“这话说的也是有趣,先前怕府城诱惑多,常到别院居住,现在又不怕了?可见还是空话,少年人说话总是要实诚,不要虚言矫饰。”

徐子先抬头看了这老者一眼,认得了是信昌侯徐如鹤,字修龄,是个精细又阴沉的人物,向来心有大志,想将信昌侯府世袭传递下去,其子徐公达也是秉承其父的志向,对其余的宗室侯爵多有压制打击,以图在城中获得高位和实权,为将来得到朝廷认可获得世袭罔替的世侯机会。

今天这种场合,徐公达还没有蹦出来,老子倒是先出场子。

徐子先心里冷笑,脸上却是恭谨的很……他心里有数,要是徐公达上,他怎么嘲讽讥刺在场的大人物们都不会说什么,要是对徐如鹤不敬,就算徐如鹤无礼在先,只要徐子先做的过份了,一个“不敬老”的帽子肯定压在头上,再也摘不下来。

“信昌侯可知人会有变化?”徐子先拱手道:“此前躲到别院,是在下心志尚不成熟,不能受惑。现在能常回来,是经过锤炼之后,外物不能轻动我心,当然可以随意,往返进退随心所欲……”

“好一个随心所欲。”陈笃敬当然知道徐如鹤的心思,原本徐公达被捧的不低,在福州也算是有名的宗室子弟,徐子先异军突现,已经把徐公达的风头压了下去,现在除了赵王府的那几位,宗室子弟中哪一个敢夸说自己比徐子先更强?

带几十个侯府牙将,杀败二百岐山盗,斩首几十级,这份功绩谁能压的下?

陈笃敬有些恼徐如鹤抢自己的话头,等若喧宾夺主,当下揽回话头,对徐子先道:“你有这番心境,见解,不枉你父亲当年对你的苦心。实话说,我和你父亲的交谊可称为是知已,他背地里不知道替你操了多少心!现下好了,你不是浪子,却也回头上进,令人欣慰。以后,你不来,我派人逮了你来,你有什么错处,少不得我写信或是当面告诉你,你不服,我且要拿棒子替你父教训你才是。”

陈笃敬的话说的一点不客气,在场的人却是微笑点头,这是拿徐子先当通家之好的子侄来对待,这才有这么一番话,所谓话说的凶而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就是眼下这般情形。

徐子先配合也是极好,两眼微红,躬身道:“陈侯……”

“还叫陈侯?”陈笃敬瞪眼道:“叫我一声伯父能亏了你?”

“我不怕亏,怕先父亏了……”徐子先笑道:“记得先父说过,他与您同天出生,两人报时辰明明您报的后,后来又改口,也不知道真假,到底谁大是说不清楚的事……我可记得,当年在岐州时,您和先父喝醉了,互相扯胡子争论谁大谁小,谁是兄长……”

众人都哄笑起来,这倒真是一桩趣事,人们也想不到,庄重严肃的昌文侯居然有这么荒唐的时候。

笑声中有清脆悦耳的女声,徐子先侧耳去听,也不知道哪一声是陈文?的?前世今生,他曾经最喜欢的女子,现在似乎有些淡了,秀娘很好,给了他无比的温存,也是前世今年没有过的体验。

但陈文?还是志在必得,希望今天的开场能给她不错的印象。

“叫叔父吧。”陈笃敬先是老脸微红,后来感慨一声,说道:“叫你父亲得意几年,日后等我和他见了面,再分说个清楚明白。”

“是,叔父。”徐子先躬身行礼,心中知道算是过了一关,最少昌文侯府在考虑陈文?的婚事时,不会再只考虑徐子文,而对徐子先根本没有纳入考虑的名单。

陈笃敬这时方把小妹拉过去,细细看了几眼,才提起当年在岐州时的过往,小妹眼角微红,当年徐子先不是很争气,徐应宾懒得多带他出来应酬,其实徐应宾和陈笃敬喝酒时,小妹在一旁的时间最多。

“明达最近可做了什么文章?”

暖阁内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外头却是年青一辈的天下。

见徐子先和昌文侯见礼已毕,陈敬辅假模假式的过来,眼中光芒闪烁着道:“背影一文出来我就称奇,以前可从未见过明达写出什么象样的文字……最近未见新的文章,是不是才思枯竭?”

徐子先皱了皱眉,心中颇感无奈。

凭心而论他不愿和这些纨绔结仇,没有必要的事。他的事业在别院,空间广阔,根本没理由在府城和这群纨绔争个高低上下。

但这事不争也不行……纨绔虽然是成事不足,但坏事肯定有余。

若是今晚不接这个场子,明天陈敬辅就会到处宣扬,徐子先被他质疑的一语话也不敢说,那么写背影一文得到的好处,最少在福州这里会被败坏的七七八八,一番苦心全然白费。

眼前的事,只能叫徐子先叹息……可叹他前世就是被这些纨绔小人弄的神智俱伤,在这小圈子里劳心费力的争斗,最终落了江畔临颈一刀,所为何来?简直就是蜗牛壳里做道场,格局太小,完全不值得……

陈敬辅却是被徐子先的眼神看的心里发毛,然后怒气就起来了。

徐子先对这些小场面已经完全不介怀,却不代表徐公达和陈敬中等人就能这么算了。徐子先原本是在这小圈子里的外围人物,被他们鄙夷,嘲讽,讥刺,多半时候徐子先只能负气离去,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才隔几个月?徐子先已经到了能和昌文侯轻松说笑的地步,而他们只能在外厅呆着,光是这差距就是不是几年的时间能弥补回来,徐子先还用那种居高凌下的眼神看着他,简直令陈敬中气的发狂。

“如何?”陈敬辅讥讽之意更明显了,他咄咄逼人的道:“莫非明达真不能文?那就是把此前的才名给虚掷了去了?”

“不知道景宁兄最近写出了什么好诗词和文章?”徐子先笑着反问道:“要是有,拿出来欣赏一下如何?”

“最近心绪不佳……”陈敬辅强辞夺理的道:“做文要心静,否则也是浪费了才情。倒是明达兄,在别院那样幽静的地方,难道还心绪不宁?”

“没才情还是不做文的好,”徐子先微笑着道:“一斤灯油换二斤大米呢,景宁兄这样省着灯油和纸墨,也算不损阴功……”

这一下满堂的人都要忍不住笑出声,陈敬辅也是有名的草包,和其兄陈敬中一样,靖远侯府的这哥俩都没啥好名声,其父靖远侯陈满就在屋子里坐着,听到徐子先的话真是坐立不安,一张老脸涨的通红一片。

徐子文原本在外堂安然坐着,四周自有一堆人围绕左右侍奉巴结,这时看闹的不成话,徐子文淡淡的道:“明达现在越来越擅口舌之利,须知做文切忌如此,没有宁静,哪得致远?”

其摆出兄长姿态训诫徐子先,徐子先不怒反喜……若在以前,自己哪能入徐子文的法眼?虽然是堂兄弟,两边相差太远。

不光是门第,财富,权力,也包括仪表,谈吐,声望,还有功名文章。

徐子文对徐子先是全方位的碾压,徐子先重生之后,别的事也还罢了,压倒眼前这个人已经成了心中的执念。

在徐子文身侧坐着的是魏翼……徐行伟已经离开赴京任京师讲武堂的教习,连中秋也没在福州过,其应该还在旅途之中,想来客旅之中,也会思念家乡好友。

徐子先向一脸不愤的魏翼点点头,然后才对徐子先笑道:“六兄责备的是,不过右相老相国许我在军前历练,又有团练职责,我辈宗室不可偏离武道,卫护国家才是最紧要之事,这是太祖高皇帝圣谕,六兄没忘吧?”

--------

发大章节,懒得拆分了。

喜欢看的,记得收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