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地球文明升级中 > 第353章,彼岸故事

地球文明升级中 第353章,彼岸故事

作者:人人有书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10:03 来源:笔趣阁

【副本躯体:韩质……构造完毕!】

【虚数坐标:225-26-5215-8】

【物理环境差异过大,虚数通讯暂不可用……】

【赋予虚拟人格,自主行动权……】

【分配能力:d级虚拟构造,d级心灵网络】

【正在注入(紧急势态控制程序)……】

“宿主,这种东西您不负责任地将其称之为‘控制程序’,是否太牵强了?”文明模拟器质问。

韩飞微微一笑,道:“准备的后手而已。若非到了不可挽回的态势是不会触发该程序的。这次行动成败决定着人类历史走向,是一飞冲天还是跌落谷底,就看这一次了。如果成功,我们得到的不止是一颗行星……”

文明模拟器如同能读懂韩飞接下来的想法:“还有一个几百万数量级、具有超级星际工程经历的人类团队,以及他们所能反哺给人类族群的智慧和经验,这才是您看中的真正宝贵财富。”

它计算着,又说道:“等这次行动结束,地球文明的等级……或许会飞跃式的直接提升到2级甚至更高!没有什么是比实践更有效的老师了。”

韩飞点了点头。

“人类的事,就要交给人类去做。我不过是活跃的浪头,文明才是宇宙岁月中徜徉的大海啊!我,相信他们!”

肯达隆山脉。

行星级虚数反应炉于造车纪元元年12月11日正式启动。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不清楚这发生了什么,这对人类文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十七个gen-1400改型核反应堆输送能量,两百五十九个祝融2-乙磁发电组同时运转,伴随着一道惊天动地的能量释放,虚数潜航开启,扩散的波纹传播到数十光年外才逐渐消散。

众多文明捕捉到了这一奇异物理现象。

但很少有文明能理解虚数科学,更不用说去想象这宇宙间有某个发了疯的文明,正试图从多元宇宙中捕捉回一颗本文明行星!

文明的科学只是海边拾贝的孩子,真理的大海可能还没有见到。

而人类正在奔往那大海的深处!

虚数坐标:225-26-5215-8。

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正在一颗叫做太阳的恒星引力下,绕着九亿四千万公里长的椭圆轨道,以每秒29.78公里的平均速度缓缓运行。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

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一抹垂直于公转轨道的能量波从虚空中挣脱,精准地命中了地球南半球某大陆的平原上。

人类远征军第一军团,成功抵达平行宇宙!

“我们在峰顶大概停留了一个小时,远眺火山光辉映照下的广袤平原。火山的力量和热能有时让脚下的山峰剧烈地颤动,隆隆的声音被海水传播到远处,并交替形成回声。这时,月光照射在海面上,向这块沉没的大陆投下几缕白色的淡淡光芒……这便是地球,另一个地球的海洋深处。”

对一颗以液态水为主的行星来说,海洋中所能获取的信息是地面的数倍,派去附近海底的先遣队发回消息,信息处还待在稳定舱内,就开始了对这颗星球的复杂计算。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稀疏平常。

除了更加清澈的天空,更清新的空气,以及重力变化引起的某种身体不适外,没什么特别地方。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主物质地球的国际单位制中,1秒是指未受干扰的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探索队在海底也找到了极为稀有的铯矿。

科学家们分离出铯单质,并且努力制造了近乎于绝对零度和零磁场的苛刻条件,顺利计算出了这颗星球的铯-133辐射周期。

“是地球的187分之1……”

“比预计还要糟糕透顶的比例啊。”

“那边的一个月相当于这颗地球过去了15.36年……”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衰老速度并不会因为时间的相对流逝而变快,每位远征军成员能感受到的,依旧是接近百年的真实人生。”

第一批远征军,除了少数管理层是30岁以上的壮年和中年人以外,其余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18岁左右的青年人。

他们要在这里停留“三到四个月”。

若是按照四个月计算,等一位18岁少年回到地球时,他已然变成了79岁高龄的暮霭老者。

即便主物质地球的医疗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突破,已经消灭了99.9%的疾病,但依旧无法组织细胞的衰老,细胞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多而逐渐消亡,直到彻底消失。

当端粒消失,细胞就不再具有分裂能力,器官随之衰竭,然后引发大范围的生命系统崩溃,最终导致自然死亡。

这些都是写在了《远征手册》前几页的科学知识。

每一位少年少女都带着与时间同归于尽的思想觉悟,他们选择了予文明以岁月,而非予岁月以文明。

第一军团携带着大量基础建设物资,以及四万名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工程师,计划在36小时内内建成供给六万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基地。

有47%的设备因为重力差而或大或小的产生损坏,修理设备的难题首先摆在了第一军团眼前。

12%的远征军成员出现了“重力病”,轻的只是觉得食欲不振,走路时不太能保持平衡,严重的出现了失语、昏迷和代谢功能失调等症状。

医疗团队为此焦头烂额。

更令人煎熬的是,穿越4小时候就不期而至的大雨,预计120mm的降雨量几乎将整片平原化为泥泞沼泽。

大滩大滩珠水一片一片地在马蹄下展开还不够,快到两点钟的时候,天上的飞瀑倾泻而下,任何人想要显出所谓“风雨不倒“的修养,这是最好的机会了。

在这种倾盆大雨下绝无掩蔽的地方,只好咬住牙任它淋。

安全盔的沿上都成了沟渠,水好象屋边涨满了水的天沟一样,哗啦啦地往脖子后面直倒,运动鞋的漏网都成了水网,轮子一压下去,就溅起了很大的水花,机车就在这天上地下的两路大水的夹攻中奔跑着。

小型卫星发射失败,又担心电磁通讯引起注意,只有靠它向第一军团的指挥部带回紧急消息。

“我们在170公里外发现了一座城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