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冷战军工帝国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苏联介入

冷战军工帝国 第二百一十二章 苏联介入

作者:陈家过河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9:34 来源:笔趣阁

(); 阿尔贝最终还是心软了,在投弹之前修改了投弹的轨道,巨型温压弹没有丢到艰苦作战志愿军的头上,而是偏离了阵地落到志愿军的后方,直接切断了志愿军27军,28军还有32军的后勤补给以及火炮支援。然后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和后勤充沛的联合**比起来,简直就是将自己最柔软的弱点暴露在敌人的面前,等待着敌人的屠刀挥向自己。

原本的包围歼灭战变成了美军单方面的突围,联合**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失去了弹药的志愿军,很多人成为了美军的俘虏。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中朝军方高层为了保存实力,最终选择了撤退,一场最关键的战役以一种大跌眼镜的难堪的败绩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原本想来一次速战速决的长津湖战役也意外的变成了僵持战。

中朝和联合**方面同时介入调查那晚战场上不明身份的炸弹是谁投掷的,美军飞行员口述曾看到不知是敌是友的飞行器曾出现在长津湖的上空,不过速度很快,甚至比最新装备的F4鬼怪战斗机还要快得多,驾驶F80战斗机的他根本追不上去。

事情越传越离奇,甚至到了动摇军心的地步了,所以调查事件最后也被美军的上头给压了下去,就这样不了了之。

美军方面,新型武器投入战场也在小范围内改变着战争的格局,UH1直升机作为近地面支援空中火力还有运输工具,源源不断的为美国人运送弹药,救回伤员,而驻守在长津湖的联合**也正是靠着源源不断的后勤守住了这片重要的战略区域,犹如一块利箭直接插入中朝军队的心脏,因为围剿美军作战的失败,中朝方面的局势显得更加的被动。

阿尔贝从监视器里看得一清二楚,那些垂头丧气的志愿军正被美军押运着送往后方的战犯营。让中韩军队失去战斗力而不杀伤这已经是他最后的底线了,毕竟沦为战俘还有回家的机会,总比死在这冰天雪地里要强得多吧。

美国从比利时购买的直升机不分日夜的从后方将武器和人员运送到前线。这种本在越南战争中才出现的新作战模式在朝鲜战争中就逐渐成形。另外还有一部分直升机作为“探路者”为先头部队进行试探,在高空中,朝鲜方面的火力布局一览无遗,直升飞机可以轻而易举的用火箭弹将他们的机枪和炮火阵地摧毁。而防空火力薄弱的朝鲜军队却对美国的打击行为无可奈何。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的情况。朝鲜方面还装备了少量61K 37mm的苏联高射炮被用来对付这些航速较为迟缓的直升机,这种苏军二战红色巨锤对装甲薄弱的直升机来讲就是一场噩梦,只要被一发炮火近身,就能将价值数万美元的直升机变成一堆废铁。范登堡将军提出新的作战方案,一旦发现高射炮阵地。直升机迅速撤离,后方用炮火将那一片区域变成燃烧的火海。

就这样在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中,胜利的天平逐渐向联合**的一方倾斜,中朝军队寡不敌众被联合**步步相逼。美军谢尔曼和潘兴坦克再往西方向推进,就快达到朝鲜的首都平壤了。这时金日成终于坐不住了,动身前往莫斯科请求苏军的保护。

在北朝鲜的印象中,没什么是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不能突破的。

当赫鲁晓夫应招前往克里姆林宫的时候,他就知道机会要来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足以奠定他在斯大林心中的地位,之前二战的时候,赫鲁晓夫就曾参加过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在德军围歼苏联西南方面军的时候参与突围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还险些被炸死,这些可以算的上是辉煌的履历足以让他胜任这次的行动了。

当赫鲁晓夫推开斯大林办公室的门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两个个子矮小的黄种人跟斯大林商谈着事情,其中一个明显是领导的每说一句话,翻译就将他的话翻译成俄语那个亚洲人见到赫鲁晓夫之后连忙站起身点头哈腰。后面的女翻译官说道,“我们金日成主席说赫鲁晓夫同志,很高兴见到你。”

虽然朝鲜是个弹丸小国,但金日成怎么说都是国家领导人,一国领导人朝自己弯腰致敬。这已经是天大的礼数了。赫鲁晓夫先跟斯大林打招呼,然后再向金日成主席点头回礼。

“赫鲁晓夫同志,想必朝鲜的局势你也清楚了。”斯大林开门见山的说道,“联合**已经快到达中朝军队最后的防线了。事实证明中**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能打,在美国的炮火面前他们就是一群无能的乌合之众,还真亏我给了他们那么多的苏军军备援助。”

“之前我们不想跟美国人进行一场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代理人战争,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斯大林说道,“假如我们能夺下一个朝鲜,那么金日成将军会将朝鲜东海岸的大部分军舰港口开放给苏联海军。这对我们的遏制美国人的战略扩张来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斯大林不愧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很快就意识到了朝鲜这片四国角逐的地区将会对苏联的亚太战略带来怎样的影响。虽然他更多的是将目光投放在欧洲地区,但是朝鲜作为苏联的一块太平洋跳板,他也绝对不会放过。

所以早在一年前,他就将驻守西线的精锐部队调往远东地区,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就凭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光是往远东调兵都足够吃力的了,更别说后勤运输和打仗。

“你将会作为政委伴随红军进入朝鲜,当然我也希望赫鲁晓夫同志不要让我失望。”斯大林拍了拍赫鲁晓夫的肩膀勉励这个受宠若惊的上位者。

“但是我们要从哪里进发呢?”赫鲁晓夫问道,虽然政委一职权力极大,但赫鲁晓夫很清楚在某些大问题上他还是没有话语权的。对红军战略问题指手画脚还会给人留下话柄。

“为了避免挑起美国人的神经,我们打算借道中国东北地区进入朝鲜,从海上用航母运送军舰过去风险太大,美国人会认为这是在对他们的战争挑衅信号。”斯大林指着地图说道,“我知道就算中国的高层领导人心里有一万个的不肯,但是假如朝鲜没有守住的话,中国人就失去了战略缓冲地,这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局面。中国本土直接面对联合**?他们还没做好准备。”

“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得接受,不是吗?”赫鲁晓夫说道,“就像之前计划的那样,我们会在中国人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做的情况下,占领他们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当然赫鲁晓夫没有当着金日成主席的面将后半句“哪怕是北朝鲜失守也没关系”的话说出来。

“太感谢了,斯大林书记。哦,还有赫鲁晓夫同志。对于苏联愿意出兵朝鲜这件事,北朝鲜人民感激不尽。”得到苏联出兵的许可,这位**的小弟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去准备一下吧,赫鲁晓夫同志。我跟金日成主席还有一些事情需要讨论一下,哦对了,你明天收拾一下,后天就出发去朝鲜,现在美国人正对朝鲜军队步步紧逼,我们要在他们沦陷之前反攻回去。”斯大林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