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二三〇章 敷衍

永不下车 第二三〇章 敷衍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不论在什么年代,维持必要的人口规模都是第一要务。uu234

但在联邦社会、乃至人类世界的运行框架内,今天,这却又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很早就不再单纯因本能的驱使而繁衍,在考虑生育时,也会下意识的权衡利弊,算一笔经济账,而不会像他们的前辈们那样,头脑简单、或者仅仅是出于无奈,而接受传统观念、家族观念的束缚。

那么这笔账究竟怎样算呢,无需亲自动手,方然随便查询一下asa就有答案。

在今天的联邦社会,普通民众要生养一个子女,产前的花销且不算,单论子女降生后的抚养、照看,乃至必须要走的求学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整套流程下来,抓取的数据平均值,高达每年30000~35000马克。

对照联邦民众的平均收入,显而易见,三万马克绝不是一笔轻描淡写的小支出。

但这分明还不是全部,抚养子女,并非定投指数基金,只要按时把马克存入账户就一切ok,而必须配套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联邦,民众普遍依赖家中老人照看子女,这样做的弊端很多,但没办法,大多数家庭的父母若有一人辞职、全职照看子女,则家庭的经济收入会锐减,甚至根本无法维持必要的日常开销。

这额外投入的时间、精力,难以精确量化,大致就相当于一个全职岗位的消耗。

换句话说,倘若年轻人的家庭,选择不要子女,家庭经济账目上就不仅仅会减少每年30000~35000马克的支出,原本要照看子女的家庭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工作,额外带来每年几万马克的进账。

一进一出,抚养子女的年消耗,数目就接近十万马克之巨。

当然,考虑到联邦社会的巨大贫富差距,并非每一个家庭都难以承受这样的巨大开销。

但人口代际更替,必须仰仗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当大多数普通家庭顾虑重重、不事生育时,少数富裕家庭即便拼命繁衍,也无法填补巨大的亏空。

何况即便对富裕的家庭,生育的损益比,事实上也是一样的差劲。

生养子女,每年投入小十万马克,且没有退路、一旦开始定投就必须连续进行十余年之久,如此耗费巨大的工程,收益,却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倘若只是不确定,那也还好。

问题在于这收益的天花板,分明还越来越低。

今日的联邦年轻一代,放眼四顾,在伯克利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时,方然见得太多,大抵都推崇“个性”、“独立”与“自由”。

即便这些冠冕堂皇的词汇,在年轻人口中,只用来逃避家长的督促和安排、恣意享受眼前的廉价快乐、心安理得的要钱并花钱,也不妨碍无数年轻人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将年轻的时光挥霍无度。

这样的年轻人,对联邦社会的价值,难以预料。

但对其投入巨大的父母而言,则除自我安慰般的亲情慰藉外,并无任何一点用处。

因为他们的子女,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不论见识、还是思想,都和他们截然不同,绝不会像他们年轻时、为人子女时那样,听话,顺从,为家务而忙碌,收入一概上交家庭,甚至帮忙抚养年幼的兄弟姐妹。

相反,他们推崇的,是莫须有的自我实现,进而以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追求为幌子,拒绝履行人类延续的必要职责,拒绝将上一代人贯注给自身的巨大时间、精力、金钱,接力般贯注到下一代身上的沉重责任。

这,无疑就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拒绝履行格式条款的,

公然赖账。

但又能怎么样呢,难道和他们的父母站在一起,对其横加指责、大加鞭挞吗;

方然并不认同这样的批判,正相反,藉由过去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他非常清楚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时代在变,社会也在变,人类的代际更替法则,却甚至还在倒退。

生育,繁衍出人、人类、人类文明的继承者,事关人类文明延续的重大事务,这艰巨的工作,原本就应该是集结全社会力量的公共工程。

这种安排,一点也不稀奇,甚至在人类文明的蒙昧时期,原始社会的族群,就已经在通过社会化抚养后代的形式,抱团取暖,节省资源、提高效率,以此来保证族群的延续,一步步艰难的发展壮大。

原始人都明白的道理,原始人都能做到的事,在今天的联邦,却没办法做到。

取而代之的,则是生养这种行为,与其他很多人类行为一样,被贪婪的资本盯上,从而成为一桩几乎是旱涝保收、利润丰厚的生意。

正是被当做生意,身为父母,抚养子女的花销才会水涨船高,成为沉重的负担。

在现代社会,从生到养,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联邦公民,其意义早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族群,而是为社会、为人类文明而培养接班人,而这工程的庞大代价,却几乎完全由一线工作者父母来全额支付。

不仅如此,为从这一桩生意中榨取超额利益,资本还会设置种种门槛,在联邦民众的容忍极限内,尽可能拉高生养所要付出的代价。

一边是代价越来越高,一边是收益越来越差;

这样的存在,倘若换成理财基金,试问又有哪一个麻瓜会去购买。

从这一角度考虑,联邦生育率的奇怪之处,就不再是多年来的持续跌落,而是居然还会有眼下凑合的水平,才更让人啧啧称奇。

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联邦的普通民众,仍然被旧时代的思维所驱使,又或者是下意识的想要延续这家庭,种群,乃至文明,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他们的辛劳,事实上都值得钦佩,正是他们、而非当局,赋予了文明延续下去的一线希望。

即便这一线希望,在it渗透、颠覆的大趋势下,也注定是徒劳。

面对生育率的衰退,身为社会管理者、理应负总责的联邦当局,又做了什么呢;

事实上什么也没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