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玩家在线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宁父女初相遇,高仁重练道与法

四川自经明末张献忠之乱,十室九空,往往数百里路无有人烟,把这一个天府之国闹得阴风惨惨,如同鬼市一般。

满清入关后,疆吏奏请将近川各省如两湖、江西、陕西的人民移入四川,也加上四川地大物丰,样样需要之物皆有,移去的人民,大有此间乐不思故土之概。

这样的宾至如归,渐渐的也就恢复了人烟稠密的景象。

这一日,从巫峡溯江而上的有一只小舟。

除操舟的老船夫外,舟中还有三人,其中一对是父女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单寒;另外有一个行囊甚是沉重,好像里面装的是铁器。

那老头子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抬头看人,眼光四射,满脸皱纹,一望而知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老人。

而那女子年才十二三岁,出落得非常美丽,依在老头子身旁,轻言细语地指点烟岚,问长问短,显露出一片天真与孺慕。

最后一人,看上去年龄也不大,说十二三也可,说十五六也行,一身儒服,但却没有留金钱鼠尾的长辫,而是犹如番僧一样剃了个短寸,看上去格外的怪异。

当然,那老头也未剃发,在这个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时代,能保持这种坚持,显然也不是凡人。

儒服少年自上船以来,与那父女二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话便坐在了船尾,手里捧着本线装泛黄的书籍,津津有味的看着,看半天才翻开一页,不时的闭目沉思,更是让旁人不明所以。

那少女本是好动的心思,旅途漫漫,一度想与那同行同龄的少年说说话,解解闷,但少年一心苦读,两耳不闻世事,让少女绝了说话的心思,只看着风景奇绝的三峡,看着满江的烟岚,倒也不苦闷。

这时候已经暮烟四起,瞑色苍茫,从那山角边挂出了一盘明月,清光四射,鉴人眉发。

那老头儿一脸心思,此时更是悲从中来,忽然高声说道:“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时才能返吾家故物啊!”

言下凄然,老泪盈颊。

那少女从满江景色中收回目光,劝慰说道:“爹爹又伤感了,天下事各有前定,徒自悲伤也是无益,还请爹爹保重身体要紧。”

正说时,那船家过来说道:“老爷子,天已不早,前面就是有名的乌鸦嘴,那里有村镇,我们靠岸歇息,上岸去买些酒饭吧。”

船家又朝船尾看去,将那番僧模样的书生还在看着书,打断了道:“小哥儿,时间不早了,你可要去吃些饭菜……”

高仁将手中线装书卷起插在腰间,就听到那老头说道:“好吧,你只管前去。我今日有些困倦,不上岸了。”

“书中自有千钟粟,老丈自去吧!”高仁背着手站在船尾,看着湍急的三峡大江,一人独立,圆月高悬,别有一种气质。

“咯咯……”少女笑了起来,巧笑倩兮,心中暗自笑道:“这书生读书读傻了,哪有不吃饭的,到了三更天腹中雷鸣,就知道书没有饭香。”

那船家也没有多说,到了目的地,便自上岸去了。

这时月明如昼。

那父女二人,自己将带来的酒菜,摆在船头。

老头儿添了一副碗筷,朝着船尾说道:“小哥儿,粗茶淡饭,不嫌弃的话赔老夫小酌一杯……”

高仁看着眼前李宁父女,他几日前便查得李宁父女的行踪,今日一同登船,也不知道峨眉什么反应。

长眉老祖飞升之后,二英三云大势已定,李宁之女李英琼这种命合峨眉的重要人物命数极其敏感,稍有触动,就会引起长眉真人的好友门人探究。

从扬州城而来的这些时日,高仁修行之余,以精神力感悟天道。

这方世界因果之严密,简直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程度,当真是举头三尺有神灵。后台之大,混水之深,高仁即便是夺舍重生之人,暂时也不敢过于作死。

高仁大大方方落座:“老丈客气了,最近悟了辟谷之道,已经不思饮食。但刚刚见老丈言语悲戚,家国忧思,便与老丈饮此苦酒。鄙人高仁,仁义的仁。”

“辟谷?”

李宁微微皱眉,随之不动声色给高仁倒了一杯浊酒。

“小老儿李宁,这是小女李英琼……”

聊的是山河破碎,家国沉沦。

高仁也不吃菜,只与李宁饮酒。

李宁啧啧称奇,难倒他真的是化外之人,已经得了道?

酒过三巡,大葫芦里浊酒已经见底。

李宁还未开口,李英琼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这一路而来,我看你一直在看那本书,难倒……这是传说中能让人修炼出飞天遁地大神通的道经?”

高仁从腰间取过书籍,月下,早已翻的页角发卷,显得破旧不堪,好似偶一翻动就会化做几蓬纸钱迎风而去祭穷酸的先贤。

这是高仁从九江路过时候,从一个邪道手里获得的,一个腌玩意儿,竟然敢触他的胡须,最后自然是扔进了长江里喂了鱼。

这本经书,虽然只是大路货色,但在高仁手里,足以一窥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

“《太上感应阳符神经》?”

李英琼看着封面念道。

“只是修道人入门的基础,记载了几个粗陋的法术。我听闻蜀中峨眉山多剑仙,有意一寻,不知能否觅到前辈高人……”

李宁接过高仁递过来的道经,伸双手接住,没有轻易翻动,而是沉声道:“我亦是修炼了一身内力,打通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一手剑术不说举世无双,在江湖上也能排到前十……但这仙道,只听传说而不见真身。不知小先生修行到了何种程度?恕老夫冒昧,可否让老夫一睹真容?”

高仁嘴角露出浅笑,这些天他也未动用“”来直接提升实力,没有必要浪费。

一边炼体,一边修行《太上感应阳符神经》,倒也是恢复了三分实力。

他只修行《太上感应阳符神经》,而不贸贸然修行从其余世界得来的神通道法作为根本法,有他的原因。

蜀山世界,涉及甚多。

这是一个真正把超脱之路走通,大开超脱门户的世界,不但世界法则规则是高仁前所未见的严密,就连修行的体系,也是最完善的。

可以说,按部就班的沿着这个世界的道路走下去,长生飞升,晋入高维层次的可能性,比他走过的任何一个副本世界都大。

正道玄门完善的修行体系,佛门广开门户,有教无类的度化,旁门左派、魔门妖邪的补充探索,加上完善的因果命运,善功外功的体系,累世修行,轮回转生的积累道路,让这个世界对意图超脱的修士分外友好。

只要立身持正,心性秉持清净,不作出贪、痴、愚、恶、滥杀、偏执之事,不生妄念、恶念,即使一时走入旁门,也有修成正果,拔宅飞升的一天。

就算追求自由自在,逍遥人世,不愿飞升受天界帝君管束,只要避开人间的四九天劫,也可以做逍遥地仙,自在游戏。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犯下滔天恶孽之人,都有转世从来的机会。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的顶级修行之法,一点都不逊色与高仁现在所掌握的任何一门神通道法。

他准备攻略这个世界,自然不会留下这明显的破绽,所以,如果没有必要,他不会显露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

当然,取长补短,相互完善,才是正途。

既能保证实力的进步,又能不引起那些大神通之辈,甚至天界仙人的注意。

高仁毕竟也是横跨过数个位面世界,学识渊博的野心家,虽然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个世界的修行法门,但是根据《太上感应阳符神经》上几个最粗浅的符法术,也能推演出一个大概。

蜀山世界的道,与聊斋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想存神,慑服心神上的杂念,锤炼元神灵魂,走得也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这条道路。

即便只得到区区一本《太上感应阳符神经》,也是将整个符力量体系推测了个大概。

高仁淡淡的笑着,说道:“这粗浅道法,看似玄妙,其实不值一提,老丈应该便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齐鲁三英中的通臂神猿了吧!真要论起来,这道法,可挡不得你一剑……”

高仁说到这里,突然蹲下来,在船舷边上,伸手入河中,按在河面上,也就在他伸手按在河面的一刹那,那奔流的河浪之中有一朵化为一只水爪来,水爪一闪而没,没一会儿,又出现了,那水爪上竟是爪着一尾三峡肥鱼。

李英琼看着船上那位活蹦乱跳的鱼,啧啧称奇,更是心向往之。

“这是御水法,也就是个戏法罢了……”

高仁只显露了一丝法力,如若火力全开,卷起滔天巨浪也行。

所谓御水法,关键在于在心神中存神一股契合天地本质的精神,与体内的真气,外界的元气相合,这种天地精神的代表,就是符。

符乃天地精神,是鬼神名章,驱遣天地元气,沟通天地精神,拘刻鬼神,将体内的真气勾动存想的精神,化为丹田中的一点符种子。

便是法力之始。

高仁在“聊斋”世界,也是得了三山符茅山宗真传的,现在重新捡起符之法,以《太上感应阳符神经》的道重新修炼,对于符之道却是更加深刻。

金木水火土,五行符藏于胸,召刻鬼神,驱物挪移,驱邪魔胜,皆可为之。

“神乎其神,虽然老夫手中剑法犀利,但那只是搏杀之道,哪里能与小兄弟相比。小兄弟,这是得道了啊!”李宁颇为感慨,又将手中的道经递还给了高仁,没有翻看,说道:“老夫练剑一辈子,知道自己学不来这仙家手段,还是不看了。”

高仁没有说什么,将书卷起,又重新插回了腰间。

既然已经相识,就已经足够。

而且,看李英琼的神眼,真的是热切的很啊!

且看这剧情如何发展。

将杯中的酒水饮尽,忽见远远树林中,走出一个白衣人来,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越走越近。

那人一路走着,一路唱着歌,声调清越,可裂金石,渐渐离靠船处不远。

李宁一看那面貌,顿时便叫住了。

原来来人竟然是齐鲁三英中的“云中飞鹤”周琅,现在隐姓埋名,改叫做周淳。

无巧不成书,一别十来年,竟然今夜在此相遇。

好一番感慨。

“京城一别,谁想在此重逢!人物依旧,山河全非,怎不令人肠断呢!”

“扬州之役,听说大哥已化为异物,谁想在异乡相逢。从此我天涯沦落,添一知己,也可谓吾道不孤了。这两位公子、姑娘,想来就是兄长子女吧?”

李宁尴尬的很,朝着高仁抱歉一拱手,说道:“我一见贤弟,惊喜交集,也忘了介绍,这位是云中飞鹤周淳,我的结拜兄弟。来,周淳,我来为你引见,这位是道家的修行者,高仁高兄弟,今日与我同行,道法玄妙,真的是神乎其神。”

周淳见结拜大哥对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推崇至极,也不敢大意,更不敢拿大,蜀中多剑仙,他久居此地,也是听到很多传说。

有那数百岁的老神仙,化作孩童游戏人间,也是常有的事。

虽然至今也不曾一见那传说中的剑仙。

一番引见,李宁这才叫过女儿:“英琼过来,与你周叔叔见礼。”

李英琼听了她父亲的话,过来纳头便拜。

周淳还了一个半礼,对李宁说道:“我看贤侄女满面英姿,将门之女,大哥的绝艺一定有传人了。”

“贤弟有所不知。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况且她一出世,她娘便随我死于乱军之中,十年来奔走逃亡,毫无安身之处。她老麻烦我,叫我教她武艺。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这孩子两眼怒气太重,学会了武艺,将来必定多事。我的武艺也只中常,天下异人甚多,所学不精,反倒招出杀身之祸。愚兄只此一女,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一点也未传授于她。但愿将来招赘一个读书种子,送我归西,于愿足矣。”

周淳道:“话虽如此说,我看贤侄女相貌,决不能以丫角终老,将来再看吧!”

李英琼听了周淳之言,不禁秀眉轩起,喜形于色;又望了望她年迈的父亲,不禁又露出了几分幽怨。

最终,她的眼神还是落在了高仁腰间的陈旧书籍上。

父亲不让我练武,那么我便求高家哥哥传我道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