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行 > 第四百一十章 入开封

明末行 第四百一十章 入开封

作者:千斤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3:13 来源:笔趣阁

开封古称东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称),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

若论起富裕程度,在河南境内开封若论第二,就没有哪个地方敢说第一,因此大明历代开封知府朝廷都是授予三品衔,此刻开封的知府岑智就陪伴在庞刚的身边,他们的身后是上百名开封府的官员和浩浩荡荡的兵马。

对于庞刚大军的到来,包括岑智在内的所有开封官员都是持欢迎态度的,当数日前,流寇来到开封府的消息传来时,整个开封就像开了锅的水,一下就沸腾起来,数日间涌入开封的贫民百姓就达到了七八万,这么多百姓突然涌入开封府给官员们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粮食、住宿、治安等问题都将岑智忙了个焦头烂额,但是最让他惊恐的是开划城里只有不到五千的兵力,要靠这点兵力守住开封城确实是太为难了些口所幸的是那些流寇在攻破了杞县后,过了几日他们竟然退走了,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在欣喜之余又惊愕不已,难道这些流寇良心发现,还是集休犯傻,竟然放过了富庶的开封城。

不过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定国将军率领大军从洛阳赶来了,原本一头雾水的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流寇是惧怕定国将军的大军啊。这才有了岑智率领着开封府众官员全体出城迎接庞刚一行大军之事。

骑着马陪同在庞刚身边的岑智对庞刚拱手道:“庞将军星夜驰骋,驰援开封,足见盛情,下官和开封百姓皆感激不尽。”

庞刚凝视了这位身材徵胖,一副乡下土财主模样的开封知府,心中却不敢有丝毫的小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历史上曾率领着开封军民抵御住了李自成率领十数万大军的一个多月给予流寇以重大杀伤,后来要不是实在寡不敌众,开封城也不会被流寇占领后毁于一场洪水中。

庞刚淡淡笑了笑:“岑大人过奖了,久闻岑大人为官清正,将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这点却是本官望尘莫及的。”

庞刚如此夸奖岑智,岑智却不敢接受,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可谁不知道旁边这位庞大人如今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王呢他和他的岳父魏同年牢牢把控着山东的一草一木,眼下朝廷对山东的掌控力已经形同虚设而山东在这对翁婿的带领下发展得蒸蒸日上,今年来就连河南也有不少的流民都奔着山东而去,这样的人能把他看成是单纯的武夫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说话间,一行人进子开封城,从西门进入开封城,庞刚立刻就看到了让他很是难忘的景飞

作为曾经的十朝古都开封的富裕和繁荣是毋庸置疑的,城内随处可见的豪华宅第众多的王爷官邸,众多的青楼酒馆,以及各大街小巷上那鳞次栉比的牌坊就是证明。

庞刚等人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街走去看到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铅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钱。从灯的质料说,有烧珠料的、夹画堆墨丝的、五色纱的、明角的、纸的、麦秸的和通草的。

从形式说,有百花、马、兽、虫、鱼、走马灯……巧夺天工。至于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从晚到晓,叫做太平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但与此同时,在那些小巷里却拥挤着无数逃荒的难民,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边是朱门酒肉臭,一边是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难民,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庞刚看得摇头不已。

这般强烈的落差足以让绝大部分的难民对官府和士绅富户产生强烈的敌意,但开封府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种危险,或许即便是意识到了他们也不会在乎吧。

滚滚洪流开进了开封城,打头的是一列列身穿精钢轻甲的骑兵,擦得闪闪发光的铠甲在阳光下映花了人们的眼睛,骑兵身上的红色拔风看起来就是那么的精神抖擞,在骑兵的身后是一名名身披精钢锁子甲的将士,他们精神抖擞的开进城里,最后则是辎重营和炮营,当上百门火炮开进城里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数目如此之多的火炮哪怕是全开封城加起来帮没有这么多啊,而且这些黑黝黝的火炮一看就知道不同凡响。

此时的开封城西的大街上酒楼茶馆里都挤满了人,人们争相观看者这支从未见过的军队。

酒楼上,一名书生询问另一名看起来像是读书人模样的人,“诶,敢问兄台,这些兵马是哪来的,看起来挺有型的。”

“你连这都不知道?”另一名读书人一副吃惊的模样,“这是山东总兵庞将军的大军,刚从洛阳大胜而归,听间开封被贼寇所困特地赶来救援的。”是嘛?这我可得好好看看。”

不止这两名书生,大街上无数的洛阳百姓都跑了出来瞧热闹。

“那就是定国将军的人马吗?”

“俟,那些军爷背上的火铳可真长啊,不迂他们为啥没带火绳呢?”这是一名稍徵懂行的人。

“哇,这些军爷可真威武,一个个全身披甲,看起真是强壮啊。”这是从路边一座青楼里传出来的声音。

“那是,你没看庞将军一来,流寇都吓跑了吗?”

“你看,你看,那面旗子上写着呢,南京右都督、山东总兵、青州指挥使、定国将军,好长的官衔啊。”

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看看小巷里数不清的流民,庞刚心中徵微一叹,问道:“岑大人,开封如此之多的流民,本官一路过来,怎么未见官府开设粥铺赈济灾民呢?”

岑智老脸徵徵一红,无奈的答道:“庞大人有所不知,开封府的粮食并不多,尽管本官已经开设了一些粥铺,但实在是僧多粥少,不过两天粮仓就告竭,本官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庞刚冷笑道:“不会吧,偌大的开封城,难道才开设两天粥铺粮食就告竭了?岑大人莫非以为本官是武官所以好骗吗?”

也难怪庞刚怀疑,开封城是大明有数的重镇,粮食储备肯定不少,否则朝廷若有要事,地方官府却拿不出一点粮食,岂不糟糕。

看到庞刚怀疑的目光,岑智却是急了,“庞大人,开封的官仓自然是还有粮食的,但是您也知道,这些粮食都是救命粮,没有朝廷的旨意谁敢乱动,那可是砍头的大罪!”

看到气急败坏的岑舁,庞刚也开始相信了几分,他一边摇头一边指着旁边小巷一双双渴望的目光道:“岑大人,你憩过若是再过几日这些饥民没有吃的会有什么后果么,不是庞某吓唬你,若是不赶紧开仓赈济灾民,把他们惹急了这些人就是另一群流寇!”

岑智长叹道:“下官又如何不知呢,但此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城里的那些富户士绅却没有一个肯出力的,本官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庞刚冷笑道:“恐怕不等到城中这五六万灾民暴动起来,城中的那些老爷们是不知道厉害的。”

虽然庞刚的话还不客气,但岑智却也没有生气,只是苦笑着摇着拨马往一旁去了

对于庞刚的到来,开封城里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当晚以开封府知府岑智为首的一众官员会同开封众多富户士绅在开封知府衙门大摆筵席,以欢迎这位远道而来驰援开封的功臣。

夜幕降临,知府衙门前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轿子,无数的轿夫蹲在角落里吹牛,而后院里却是一片灯火通明,院落里摆了数十张桌子,数十名仆役丫鬟都在忙碌的端茶送水,各色的菜肴流水般的端了上来。

庞刚就坐在当中的一张桌子上,开封知府岑智坐在他的左边,当然了,庞刚这一桌上的人全都是开封府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过庞刚却没有心情认识他们,在介绍完后转头又全部忘光了。

开席后,众人都一一过来给庞刚敬酒,庞刚却也是来者不柜酒到杯干,直让人大呼庞将军海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众人又纷纷上前攀谈,一个个拍庞刚的马匹拍得庞刚直犯恶心,这个说庞将军英明神武,人还未至贼寇便已望风而逃,那个说庞将军连鞑子都能打得落花流水,区区贼寇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马屁一个个拍得庞刚头直犯晕,差点、想翻脸了,最后岑智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制止住了这些人。

岑智伸手制止了乱哄哄凑上来的众人后,这才转头对庞刚问道:“庞大人,此次您能率兵来援,开封府百姓莫不感激莫名,只是不知大人能在开封停留多久?”

庞刚听了心中不由一动,看了岑智两眼后才用半开玩笑的话说道:“岑大人希望本官在升封府呆多久呢?”

“这”岑智尴尬的笑子笑,“下官自然是希望大人在开封逗留得越久越好了,但是下官也知晓大人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总是呆在开封。”

“嗯。”庞刚目光凝视着岑智,心中不禁在猜测这位开刮知府说这话的真正用意。

过了一会,被庞刚看得有些心慌的岑智实在受不了庞刚的目光,也知道这种小把戏瞒不过对方,这才苦笑道:“好吧,下官说实话,如今贼寇虽然退去,但开封的士绅和百姓依然害怕贼寇卷土重来,现在依然是人心惶惶,因此才托下官询问大人一声,接下来您还要去追击贼寇吗?”

庞刚一听,心中暗喜,这可真是瞌睡就来了枕头啊。

不过表面功夫却要做一做,随即面露难色道:“岑大人有所不知,本官此次出兵驰援洛阳,是受了李巡抚和介儒公之请求,并未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