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双螺旋纪元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默片(1)

双螺旋纪元 第一百五十三章 默片(1)

作者:蒸的热带植物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2:30 来源:笔趣阁

默片,也就是卓别林那个时代的无声电影,有纯无声的,也有一些是添加了简单的bgm的。

如今,这些‘古董’只有怀旧、或是找新鲜感的人、或是演员才会去回味,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人会花时间在这上边。

可是,通过叠加图片得到的这部无声的默片,是来自于水星石虫,所以,参谋助手笃定其他人在观看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味同嚼蜡,不过,八个多小时的播放时长,着实有点长。因此,参谋助手才提醒大家做好准备、来打这场‘观影’的持久战。

而他的提醒,用的是开玩笑的口吻,这引起了绝大部分人的不适。

因为这太不合时宜了‘不周山号’永久失联,石虫大军也正毫无阻挡地涌向地球,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闲心思开玩笑,这也太……

对于他人表露出的鄙夷,参谋助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了一抹神经质的笑容,然后默默地按下播放键。

……

结果,这部时长八个多小时的默片,他们用了近十个小时才看完。

因为图像的‘画质’远高于4k超高清,有些画面通过放大,可以看到丰富的细节,因此,众人看看停停、进进退退,以至于多费了数个小时才看完了一遍,而且还是粗略地。

不过,即便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他们的世界观,也彻底被刷新了

这部‘默片’,是水星石虫对‘摇光号’反问的‘保安三问’的回答,亦是水星石虫的【自述】。

在这期间,地球方面也收到了黑匣子转发的这些信息。

也是在这期间,之前‘摇光号’里对参谋助手抱有鄙夷看法的人,都明白了当时他为什么会突然用‘没心没肺’、甚至是有点‘神经质’的语气说话了参谋助手这家伙在整理图片、做成ppt默片的时候,已经先大家一步对这部‘默片’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他肯定是先一步看到了其中的一张图片,所以才会不自觉地露出不合时宜的情绪。

这张图片,是水星石虫对‘你要去哪里’这个问题的回答

画面中显示的是参宿四舰队,标在画面底端的字幕符号异常醒目,转译成中文后,是【我要去回收它】。

【以下,水星石虫通过‘默片’自述的具体内容。】

过于久远的事情,或许还存储在我的基因中,但已经不在我现在的记忆里了。

现在,我能从大脑里提取出来的最久远的往事,按照你的计时单位来换算的话,发生在距今7712万年前,而发生的地点,在如今被你称为‘参宿四’的恒星附近。

那时,那个地方只有一团规模巨大的尘埃。

用你的话说,就是星际分子云。

我并没有亲眼见过它,只是后来在推演‘参宿四’演化的时候,推测出那里必然存在过一团星际分子云,而它的尺寸,超过了13秒差距,质量超过了你的太阳质量的90000倍。

7712万年前,我的‘参宿四’就诞生于其中,但‘参宿四’并不孤独。

在我的推演中,这团分子云中至少还有11颗恒星是与‘参宿四’同期诞生的,其中有3颗恒星,它们的质量比‘参宿四’还大。

所以,在6912万年前,当‘参宿四’的主序阶段进入尾声时,那3颗恒星已经相继爆发完了。

这3颗恒星爆发喷散出的物质,有相当一部分都被‘参宿四’捕获了,围绕‘参宿四’运行的行星也捕获了一些。

在这之后,其中的一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

按照你的标准来看,‘参宿四’共有13颗大行星。

我习惯用二进制计数来为它们命名,即‘第1行星’、‘第10行星’、‘第11行星’,不过,还是换成你习惯的吧,就是第一行星、第二行星、第三行星,以此类推。

出现生命的行星,是距离‘参宿四’最近的第一行星。

【图片】

这就是‘第一行星’,具体数据如图。与其他12大行星相比,几乎被‘参宿四’潮汐锁定是它最大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的一面是极昼,一面是极夜,硅基生命,就出现在东与西的两个昼夜交界处的狭长区域的浅层地表里。

这两条狭长的、如月牙状的带状区域,我就称之为【东区】与【西区】吧。

这两个区域里,昼夜交替频繁,用你的计量单位来测量的话,温差最高时会达到780摄氏度。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剧烈变化的环境,这两个区域里的生命才会迅速繁衍起来。

这些生命,也跟你一样有着新陈代谢,只不过是在硅基层面、以氟化硅酮为介质进行着。这些生命的生存环境温度很高,所以代谢、繁衍速率都很快,而且远快于你所代表的碳基生命。

也因为这样,这些生命的演化得以高效地进行。

【东区】的生命在演化了不到10万年后,也就是在6901万年前,就演化出了拥有自我意识的智慧物种。

按照你的命名习惯,就称之为‘硅基人’吧。

当然,这个‘人’的形象跟你一点都不一样,而是与你的地球上的一些长了触手的蠕虫类似,只不过表层是由硅化物构成的,看起来不油腻。

他们的大脑的运行机制,则是与你制造出的计算机类似。

他们的身体具有接收与发射电磁波的器官,个体之间,通过电磁波成像交流,就与你的地球上的海豚使用声波绘图交流的模式类似。但因为是在地下岩层中生活,电磁波交流只适合近程,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们使用的也是声波。

他们体内的神经信号的传导,依托的媒介是主要是金属。

他们的繁衍,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

6900万年前,他们发现了温差发电的机制,文明社会随即出现,并迅速进入了信息时代。

在科技产物的帮助下,【东区】一些‘硅基人’的探索**被激起,他们开始尝试离开狭窄的月牙状生命适居区、往极昼与极夜的地下禁区里冒险钻探。

在北极与南极的地下钻探队率先发现了【西区】的存在。

而这时候的【西区】,仍处在蛮荒时代。

不久之后,【西区】就成了【东区】的殖民区。在南北两极,连接【西区】与【东区】的地下隧道也陆续建成。

在这期间,也有一部分‘硅基人’借助工具装备钻出了地表。

他们,也是第一批仰望星空的‘硅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