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双螺旋纪元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哪有那么多奇迹(6)

卡尼期,是晚三叠纪的一段地质时期。

相比于知名度较高的寒武纪、侏罗纪,晚三叠纪的卡尼期并不为太多人所熟悉。不过,联合政府的高层中,不乏涉猎广泛之人,他们立刻就猜到了‘您听说过卡尼期吗’这句话的意思。

“你是说,气候专家推演出的‘不太妙’的未来,与‘卡尼期洪积事件’类似?”

“是的……”

“卡尼期洪积事件?是什么?”有些高层人员对此并不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在晚三叠纪的卡尼期,下了一场持续了两百万年的暴雨。”

“两百万年?”

“是的。”

“一场暴雨下了两百万年?开什么玩笑?!”

“雨当然不可能不停息地下了两百万年,准确来说,是全球都进入了降水极频繁、单位时间内降水量极高的雨季,而这雨季,持续了数百万年,原本奇旱无比的盘古超大陆,直接就被浇灌成了雨林。”有人做了个简短的说明。

“是的,我这边的气候专家认为,今天的这场灾害之后,‘卡尼期洪积事件’会再度出现。具体的推演过程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有几个关键点我还记得。今天发生在三条地震带上的高频强震,说明了板块运动突然加剧了。其后果,就是会引发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监测到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但那些平时就很活跃的活火山,现在都有了喷发的迹象。一旦这些火山彻底活过来,它们就会把亿万吨的温室气体泵入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海底的洋脊地震带,发生在这里的地震,除了会引发海啸,还会造成大规模的海底火山喷发,它们会加热海水、使海水的平均温度上升,喷出的碳与硫,还会使海水酸化。言而总之,就一句话——今天之后,全球气候肯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将不仅仅只是赤道地区的专属,而是会覆盖到全球。”

“全球都会变成热带雨林气候?”

“是的。气候专家推测,到时候,全球都会是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而且陆地上还会因降水而出现频繁的大规模水涝。这样的环境,比石虫自爆产生的放射性污染还要恶劣。面对放射性污染,我们还能躲到地下,但如果天天闹水灾的话,躲在地下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场灾难之后,当年石虫自爆留下的放射性污染应该会被稀释到无害的程度,以后,幸存的那些人类,终究还是要回到地面上去生存。所以,我这边的气候专家建议现在就可以做相关的准备了。”

“气候变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吧。现在这个时候,去应对还没有出现的气候变化,是不是过早了?现在我们首要的任务,应该是集中力量、尽可能多的把人与资源送往空间站,然后就是把高危地区科研人员与资源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高海拔地区。”

“气候专家的意思是,可以提前做一些理论上的准备与计划。”

“那就让这些专家在理论上做研究吧,我们暂时不会给他们更多的资源。”

“嗯……”

“我认为……”有人提出了补充意见,“我认为,还应该让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参与进去。能够影响气候的,可不仅仅只有火山爆发、温室气体与海水。不要忘了,现在地球的自转减慢了,地球的质量也已经少了十分之一,这肯定会影响到洋流与大气环流。而且还有一点,地磁的强度目前已经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了,少了地磁了庇护,大气层顶端的大气,将会更加容易被太阳风吹跑。如果地磁不恢复,大气又得不到补充,那地球的大气层或许会变得跟火星一样稀薄。所以,我认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协助气候专家。”

“我这边的行星物理学家还提出了一点,地月之间的距离正在拉远。一直以来,月球对地球都起着一个‘稳定器’的作用,也就是稳定‘地轴’,月球远去之后,地轴就会晃动,其后果,就是四季紊乱。”

“听你们这意思,今后地球的环境,可能远比‘卡尼期洪积事件’还要恶劣啊!”

“是的,所以esa的气候专家强烈建议我们上点心,并提议研发新材料来提高电子产品在高湿度环境中的寿命、放弃不耐涝的小麦、培育更耐涝的水稻等农作物、储备抗生素药物等等,而且,我们还得考虑能源——现在大部分核电站与水电站都没用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重建,海啸过后,石油与煤炭的开采一时也不可能恢复……所以,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能用的能源,主要只能直接靠太阳了,比如太阳能电池板,还有太阳能熔盐塔,可如果一直下雨的话……”

“方老那边我问到原因了!”有人插话,面色看起来竟然还有那么一点激动。

众高层都是一愣,随即就想了起来,刚刚有人说过,说方涵想要把一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设备送到天上去。

“方老怎么说的?”

“休眠舱!!”那人继续激动!

“不对吧,我记得你之前说的是研究林蛙还有涡虫的设施设备吧?”

“你们自己看!”那人直接把一份文件甩到了公共大屏幕上,“这项研究因为还没有多少进展,所以还没有对我们公开过!”

众高层一听,顿时也激动了起来。休眠舱,如果能造出这玩意儿的话,那就太省事了——在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人轮流休眠,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他们二话不说,立刻把公屏上的文件拖进了自己跟前的电脑里、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很快,他们就从这份文件里了解到了一个大概——

方涵手里的这个项目,确实跟休眠舱有关,但研究到今天,进展有限。

一是林蛙。

林蛙属下有一个亚属,名为木蛙,它也有雪蛤、阿拉斯加林蛙之称。这种蛙与一般的蛙不同,当环境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它肝脏会迅速制造出一种糖类,并通过血液循环将这种糖类送到身体上的各个角落。

这种糖的作用,就是让细胞不会被冻坏。

因为这种机制的存在,木蛙即便被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块、心脏停止跳动了,也不会真死——当温度升高、它的身体解冻之后,还会活蹦乱跳。

所以,方涵团队研究木蛙的目的,就是想把木蛙的休眠机制复制出来、应用到人类身上。但进展有限,方涵还没有成功地将木蛙的这种休眠机制成功应用到小白鼠身上。

另一个研究目标,是涡虫。

涡虫,扁形动物门的一种三肠目扁虫,是一种比木蛙更低级的生物。但是它有两个非常特别的能力,其一,是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也就是说,把一条涡虫切成碎片,就相当于是帮它进行无性繁殖。

其二,就是‘记忆’转移能力。

这个能力,听起来像是奇幻,但在涡虫身上,确实是事实。

把一条涡虫放进一个迷宫,让它在里边走几天,然后切掉它的头。等它的无头身体上长出新头之后,把它再放进这个迷宫里,它在里边行走的路线,会与之前的路线基本一致。

如果把切下来的头喂给另一条没有走过迷宫的涡虫吃下去,然后把这条涡虫也扔到迷宫里,它也能按照同样的行走路线在迷宫里溜达。

这种记忆基本上还是一种‘条件反射’——对人类来说,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如果人类能像涡虫一样通过物理接触就能转移知识,那么,肯定会对知识的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份文件中,方涵提到,他受到了涡虫实验的启发,做了另外一个实验。

就是把木蛙也放到迷宫里,把食物放到迷宫里的特定的地方训练它、让它蹦跶几天,然后把它冻起来、再解冻。

解冻之后,再把它丢迷宫里。

结果,它不再‘记得’食物是在哪个旮旯里了。

这个实验,还只进行了几次,虽然结果都是一样,但保不齐出现同样的结果只是巧合,所以,方涵准备增加实验的次数。

可是现在,地球上灾害横行,方涵不知道在地球上还能不能安稳地研究这些,所以他希望把这些研究转移到空间站继续进行。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展,可一旦有所突破,那人类就有可能走出今天的窘境。

憧憬……

高层们看完后,就不自觉地憧憬起来,然而,有人忽然出声打断了高层们的遐想。

“各位……”

众人看向了大屏幕,发现月球方面的视频画面不知何时又亮了起来——叶扬又回到了这个视频会议频道。

“各位……”叶扬欲言又止,脸色看起来极其消沉。

众人望着他,心下就是猛地一沉——叶扬的神情,让他们已经意识到那件事可能成真了。

“超过1了?”有人问。

叶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是的……”

会议频道里瞬间一片死寂,每个高层都面如死灰——刚刚讨论的这么一会儿的时间里,高层们已经稍微从失去quasar的悲恸中走了出来一些了,而方涵的文件,让他们又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并让他们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叶扬的话,让他们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再坠谷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太平洋上空,有数个飓风正在形成……”叶扬接着说道,“是的……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看到地球了,我们在冯卡门撞击坑,看到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了……地月系崩溃,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已经是历史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也是历史了。从现在起,月球,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