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双螺旋纪元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默片(7)

双螺旋纪元 第一百五十九章 默片(7)

作者:蒸的热带植物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2:43:11 来源:笔趣阁

【以下,是水星石虫通过‘默片’自述的具体内容】

先说说硅基人在生物技术、也就是在‘延长寿命’的技术研发上,遇到的壁垒。

至于硅基人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延长寿命,前面在提及【试航舰队】时已经粗略说了一些,这里再稍微详细地做个说明硅基人认为,对每个人来说,长寿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正常情况下,没有谁希望自己命短,这样的渴求是与生俱来的,而从长远角度去看的话,延长寿命还可以减少代沟寿命提升,也就意味着等长时间段内的‘代’数会随之下降,他们觉得这有一个重要的意义。

用甲与乙两支试航舰队来举例、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甲、乙两支舰队同时离开【第十行星】向宇宙深处进发,每支舰队里的宇航员人数相同,每个宇航员各方面的素质也基本一样,但只有乙舰队配备了可以延长寿命的系统设备。航行100年后,甲舰队的宇航员已经繁衍到了第十代,乙舰队的宇航员的寿命长一些,100年内只繁衍到了八代。

而宇航员后代都是在宇宙飞船里出生,他们的【故乡归属感、社会责任感】会一代比一代弱,越往后的后代,与【第十行星】土生土长的人的羁绊也就会越来越淡薄。所以上边的例子中,在100年之后,【第十行星】方面在与甲、乙两支舰队沟通的时候,很大几率会是【与甲舰队沟通更困难一些】,因为,掌控甲舰队的已经是第十代后人,而乙舰队才繁衍到第八代。

当年【第十行星】方面在与【试航舰队】交流通讯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了‘代’差越大,越难沟通。

就像远房亲戚、互相疏远,远着远着,就远没了。

而这种‘疏远’,不仅仅只体现在【第十行星】方面与【试航舰队】这两者之间。长时间不能接触、、相距较远、沟通有时滞的两个舰队之间,也会产生这样的疏远感,比如【先出发的舰队】与【后出发的舰队】。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延长寿命可以有效地延缓【试航舰队】与【第十行星】方面之间关系的疏远,【先出发的舰队】与【后出发的舰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到更长时间地维持。

总之,硅基人认为,如果寿命上限可以有所突破,那么必将会对星际航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在具体的技术研发上,硅基人有两个大方向。

1,基于温度通过强制降低体温来延缓新陈代谢,从而延长寿命,即休眠,或者说是冬眠;

2,基于移植用人造器官替代老化的原器官。

但是,在【第五试航舰队】失联后的近万年的时间里,硅基人通过技术手段只把寿命上限延长到了十五年左右,也就是只提升了百分之五十,之后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任何突破,因为不管是休眠技术,还是器官移植,最后都遇到了同一个跨不过去的坎。

大脑的衰老,无法阻止。

在休眠方面,硅基人研发出的设备可以有效地保存身体、延缓身体老化,但是时间有限,一旦休眠时间超过了某个上限,就无法被唤醒,而且,在安全时间段内,【越晚唤醒,大脑受到的‘不可逆损伤’越严重,包括失忆、自我意识淡化甚至丧失,也就是说,醒过来后,脑力会退化,思维能力会变得跟‘新生儿’无异,甚至还不如。】除此之外,【休眠间隔期越短,大脑受到的损伤也会越大】,【从休眠中被成功唤醒之后,不仅仅是大脑,整个人的衰老速度也会比休眠之前快】。

在移植方面,大脑不可替代,不管怎么给器官以旧换新,都挡不住大脑的老化。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重新造一个‘新大脑’,把原大脑里的意识转移过去。但这涉及到量子层次的问题,硅基人用了近万年的时间,最终发现这可能与量子的一些特性有关,用你发来的资料里提到的名词来说的话,就是‘测不准’、‘不相容’或者是‘量子纠缠’。

这就是硅基人在‘延长寿命’的技术研发上遇到的壁垒。

第二个壁垒,是在‘航速’方面。

硅基人的理论体系中,也有类似于你提到的‘相对论’,那时候的他们跟你一样,同样都认为,在空旷浩渺的宇宙中穿梭,以光速、超光速航行是最理想的方式,还有像折叠空间、制造虫洞这些。

这些方式,他们都有研究。

光速方面硅基人也很清楚,对有静止质量的物体来说,光速不可逾越,但近光速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如果飞船可以以近光速航行,那么,飞船里的宇航员将会受到显著的‘钟慢效应’的影响。

打一个粗略的比方,一支试航舰队从【第十行星】出发,以近光速飞往100光年外的新家园,在【第十行星】上的观测者看来,这支舰队需要花费100多年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但对于飞船中的宇航员来说,走完这100光年的距离,只需要花费十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目的地在百光年之内,那么,对硅基人宇航员来说,只要航速接近光速,繁衍一两代就可以跨越上百光年的距离。

可以说,这就是变相的‘休眠’。

只不过,这种‘休眠’对关系的疏远起不到什么延缓作用以近光速航行了100光年距离,对舰队里的宇航员来说只过去了10年,但对舰队以外的观测者来说,却是已经过去了100年,‘代沟’依然存在,只不过这种情况下,问题不是出在舰队的宇航员身上试航舰队出发时,宇航员与【第十行星】的地面人员是同代人,但当舰队以近光速航行了100光年后,宇航员没变,还是第一代,但【第十行星】方面已经繁衍到了第十代。

而近光速航行还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规避障碍物以近光速航行,别说大颗粒的宇宙尘埃了,连稀薄的气体云都会对飞船造成损伤。

当然,只有当飞船的航速达到近光速时,才需要考虑以上这些问题。那时候硅基人认为,虽然达不到光速,但0.9c以上的近光速应该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的,所以,他们在研究飞船加速方式的时候,就顺便在考虑近光速航行时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了。

但最后他们发现自己是想多了,因为别说是0.9c了,连0.009c他们都无法实现。

在你发来的资料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如何加速至近光速的设想,比如‘核爆接力加速’、把飞船置于‘粒子对撞机’那样的电磁场中加速,等等等等,这些想法,硅基人也都想到过,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随着实验的深入,硅基人发现,试验飞船在加速的过程中,投入的能量比相对论预言的要多得多。

而他们竭尽所能取得的成果,是无限趋近于0.001215135c,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近光速。

当硅基人弄清楚这个数值在数学上的含义后,他们才意识到在提升‘航速’方面也遇到壁垒了这个象征着壁垒的0.001215135,与你发来的资料中提到的黄金分割与圆周率有关。

后来他们找到了壁垒的真面目。

静止质量在特定区间里的物体,当它的运动速度超过对应的阈值之后,就需要考虑那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却又有静止质量的不是东西的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